锦衣当国-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一把拽了下来。
“老周你拽我作甚,再不喊,真要闹起来,今后咱们都脱不了关系!”
“你那眼睛被狗吃了,进来的时候没看到乾清宫张掌司在楼下侯着,大家伙都看到了,就你眼睛瞎,老老实实看你的戏!!”
一听这个,这站起来的宦官背后立刻渗出一身冷汗,乾清宫当差的,和司礼监当差差不多,都是见官大一级,那可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那里的掌司不来看戏,反倒是在楼下侯着,难道二楼有。
刚要转头,就又被身后的人宦官很抓了一下,恶狠狠的骂道:
“你不想要脑袋了,还不把你荷包里的零散东西丢到台上去,扯嗓子叫好!”
那举止失措的宦官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取下腰间的荷包,把里面的铜钱和散碎银子全都到了出来,然后向着台上撒去。
二楼正对戏台的最好位置,现在一场戏的价钱要一两银子,一天则是要五两,尽管里面精致点心,上好茶水,可这价钱依旧是惊人骇目,但即便这样,这个位置也是众人在争抢,五两银子对于小民小户算是一笔大钱,对豪门来说委实算不得什么。
不过今日,二楼包厢只有一个包厢中有客人,而且客人中,只有一人坐着,其余的人都在那里站着,站着的人中就包括这家戏院传说中的后台,锦衣卫指挥同知王通。
下面的戏已经快到尾声,众人在台上齐声颂扬天子圣明,为民做主,因为情节吸引,唱词曲调都平和易懂,众人都跟着唱和。
尽管万历皇帝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可站在他旁边的张诚和王通都能看到万历皇帝眉飞色舞的神情。
这圣君行当然就是以当年虎威武馆时候,一干人和王尚书的公子冲突,救下张红英的故事,那时候如果不是东厂的人赶到,万历皇帝和王通等人可就要吃大亏了,但戏台上演的则是天子英明神武。
情节又是熟悉,又是将自己没口子的夸赞,万历皇帝怎么不高兴,戏台上的幕布缓缓落下,这也是戏院的发明之一。
台下喝彩声都是不断,万历皇帝在包厢中哼了几声,然后双掌一拍,笑着说道:
“小亮,赏一百两银子给那些唱戏的。”
这等新鲜精彩的剧目对成人的吸引力都很大,更不要说对赵金亮了他在那边也看的入神,还是王通偷着踹他一脚才让他清醒过来,连忙答应下来,急匆匆下楼去了。
“好看,好看,王通,这样的好玩意,怎么不早点拿出来给朕看,那‘浪子回头’朕也没看过,朕也要来看一次的,以后有了新戏,一定要知会宫中,朕要来这边看。”
皇帝出宫听戏,这个传到其他人耳中,不管是太后或者是文臣那边,恐怕都要引起麻烦,张诚摇头苦笑,开口说道:
“万岁爷,想要听,让这班子去西苑那边唱就是了,何必出宫。”
万历皇帝摆摆手,开口说道:
“那就无趣了,美味馆的饭菜宫内做出来无味的紧,可在美味馆吃就是香甜,这边还不是如此,听下面叫好,看着丢钱,朕心里都跟着高兴,要是叫回去,能有什么意思,再说了,这名出来一次,才花多少银子,要是弄到宫中,天知道御用监那边会怎么折腾……”
这话说的倒是实在,张诚那边自然不好再说,万历皇帝盯着拉上幕布的戏台,意犹未尽的说道:
“当时看了王通呈上来的本子是一回事,看了这戏又是一回事,对了,王通,张红英现在如何?”
“回禀陛下,张红英正在和马氏学管事。”
君臣随意问答而已,不过是因为戏中的内容勾起了往事,万历皇帝终究不可能在外面呆的太久,外面早就准备好了马车,等戏院中的客人散去后,王通和张诚将万历皇帝送上了马车,张诚却没有陪伴,而是慢走了几步,笑着对王通说道:
“你什么时候启程?”
“四日后,宗禄之事看京师各衙门的文卷就大概知道何事,去了用在这上面的精神会少些。”
王通恭敬的回答,张诚不以为意的点点头,不知道为何,王通却觉得张诚的笑容有点怪,不像是从前那么威重,倒有些老太太的模样,张诚顿了顿,笑着开口说道:
“王通,你今年二十一岁了吧!?”
“二十岁。”
“年纪不小了,不少人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满地跑了,你至今未娶,可有什么心仪的姑娘?”
听到张诚这么问,王通禁不住打了个磕绊,成家的事情他一直是放在脑后,事务繁忙,有时候也顾不上这个,却没想到今日张诚提起来了。
“……还没有……”
“咱家给你做个媒如何?”
七百一十四
听到张诚要给自己做媒,王通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觉得错愕,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看他的样子,张诚笑了笑,知道这个谈话可以继续下去。
唱完这出戏之后,戏院还有一个时辰才开始下一场,张诚和王通则是回到了戏院中,说这等事的时候,比起宫中处理司礼监的政务,和应答万历皇帝要轻松许多,张诚也是满脸的笑容,语气轻松的很:
“其实那有让咱家做媒的道理,咱家是替那边问问,韩太平你可记得?”
这个王通当然是记得,韩太平是王通手下亲兵韩刚的叔爷,也是御用监里监把总,和王通打过交道的,看着王通点头,张诚又是笑着说道:
“前个老韩来找咱家,说是你那次去过韩家后,韩刚的妹妹韩霞就时不时的和韩刚提你的名字,韩刚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那两个弟弟却有话学话的给了韩太平听,女孩的意思年纪大的人怎么会不懂,这韩霞今年十五岁,长得也周正,她家也是清白人家,韩太平却觉得和王通你在一起,有些高攀,所以和咱家讲了,咱家听到之后,却觉得挺合适的,你这么大年纪,老是一个人也不方便,这韩家各方面算起来也不是外人……”
说到这里,张诚却笑着拍了下大腿,自嘲的说道:
“咱家光顾着自己说,你怎么想,老韩那人是个实在人,他说韩霞模样周正,家务精通,是个聪明姑娘,那不会有差。”
那一世王通也有过感情和肉体上的经历,不过在最后都是散去,毕竟是深刻在脑海中的人生体验,所以这一世,王通虽然富贵,但却没有同龄人那样的纵情纵欲深陷红粉阵中,而是把自己精力投入更重要的事情上。
在这个时代,平民百姓十几岁就可以成婚成家,但读书人二十岁三十岁才成婚也多的是,专心读书,考出前程来再说家世的观念,时人也颇为认可。
王通偶尔也会考虑到自己的个人问题,他现在权势,和万历皇帝的关系,都会让他的婚姻带上很多的政治背景,而不是以他个人的喜好爱恨为转移,不过对王通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和什么异性比较深入的接触过。
要这么判断的花,小门小户的韩家反倒是最好的选择,韩太平虽然在内廷中身居高位,但那个年纪也未必会做多久,韩刚家除了这个叔爷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亲戚,就是韩刚领着弟弟妹妹过日子,和外没有牵扯。
在这个时代,王通不奢求自己会有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或者碰到一个红颜知己,他只是在那里权衡利害,这个从未见过面,或许听过声音的韩霞和自己成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个判断很快。
“那就请张公公做主了!”
王通起身,作揖下拜,沉声说道,脑中权衡判断,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在张诚眼中看来,王通好像没怎么迟疑就做出了决定,在那里愣了愣,随即摇头笑道:
“看来你也是年纪到了,心急的很,咱家虽然没有经历过,听说还是听说过不少的。”
此时的张诚完全是个长辈的模样,调侃了几句之后,对有点尴尬的王通说道:
“咱家的身份探探你口风还行,真要做媒,那就给外面人挑道理了,御用监那边和工部打交道的多,到时候让老韩找个侍郎或者是郎中什么的做媒,也算是周全了礼数。”
“张公公,几日后王通就要去往山西,怕是没什么空暇操持……”
张诚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等你回来再说,等你回来再说,到时候万岁爷赐婚给你们两个,那才是莫大的荣耀呢!!”
王通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尴尬的笑笑,抱拳施礼。
且不提他们二人的对答,几十名宦官看戏回宫,跟没有去过的同伴大肆夸耀这戏如何好看,那戏台上的锦衣卫和对方打的如何精彩,还有的学几段唱腔,讲讲精彩的段子,然后关系亲密的,还要私下说说,今日看戏,乾清宫某某在楼下值守。
这话故意不说明白,可宫内的人谁不知道乾清宫某某值守代表着什么,但也是一幅故作不知的模样。
宫内消息传得快,然后迅速的传向宫外,宫外一干人知道了,有通过下人那边迅速的传向京师。
没几天,京师百姓都知道万岁爷去过那忠君戏院看过戏了,万岁爷都去看过了,这地方一定是好看的了不得,楼上包厢贵,可楼下的座位不过是二百文,站着才一百文,这点钱大家还都是出得起,殷实些的人家就更不必说。
去忠君戏院看戏,成了京师最新的风尚之一,生意好,自然有人学,又有两家戏院开张,可谁也比不上忠君戏院有那么多新戏,那么吸引百姓平民的注意。
后来又有人听说,这忠君戏院有三个班子轮流演戏,而且养着十几个写戏文的人,差不多京师和北直隶会写戏的人都被招揽过来,而且给开了头一份的薪水,优厚的很。
其他戏院雇佣班子,雇佣演戏的人,按照忠君戏院的规制来做,可都比忠君戏院晚了很多,都要一步步的跟着后面来。
更关键的是,忠君戏院已经打响了名头,据说每次有新戏,万历皇帝都会微服来到此处某包厢观看,这谁家能比。
而且慢慢的,豪门勋贵家中养的戏班子,有了什么新戏或者有什么拿手的戏,在堂会,在宴饮中唱也拿不上什么台面,一定要去忠君戏院演一次,看看台下的观众捧场不捧场,唱戏的倡优原来都以在豪门勋贵家中为高,现在则是要去戏院中,才能显出自家才艺高绝。
豪门豢养的戏班,也不像是从前只在自家演,而是要去忠君戏院演上一两场才能证明这戏班水平足够,算是出色。
忠君戏院的新戏不少,影响力也是巨大,更有些文人雅士,喜好写戏写曲的,愿意在这里一展才华,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戏院的戏班来演,也能博得大名。
不过忠君戏院自己的新戏都有一个特色,一面颂扬当今圣君在上,大明太平,一面在戏中写出锦衣卫的好处。
台上的锦衣卫都是大义凛然,为国为民,扶助弱小的形象,加上外面巡街校尉们做了许多事实,舆论和行动彼此影响,锦衣卫在京师大部分人群的形象变得高大高尚起来,从前巡街校尉坐在街上,众人都是敬畏之极,甚至有什么困难也不敢找他们帮忙。
在这样的影响铺开后,大家都走在街上的锦衣卫都是和气了许多,甚至有人主动打招呼露笑脸。
民间这样的情绪,也在影响着士子和官员们,他们讨厌王通,他们觉得忠君戏院的戏低俗,可他们也觉得这戏文很有意思,那个气氛很让人快乐,潜移默化之间,他们的判断也在受到影响。
民间有传闻,当今首辅申时行,还有养病几年,回京复职的王锡爵都来过这戏院看戏,自然是在包厢之中。
三江商行的几个掌柜来过,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