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赤唐 >

第337章

赤唐-第337章

小说: 赤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整饬了一番,他孙孝哲还有什么机会攻城?

就算他像自己预测的那般只为了将自己的这支军队牵制在唐州附近,与自己长期僵持,也应该在唐州城外五里处扎营,这样可以锁死唐州城与北原的联系,在麦收之时还可以将麦子抢收完毕,在侧面打压城中守军。

但若像孙孝哲这般退到了唐州城三十里开外的位置,可就是真的对一切无能为力了。

即便是如此,有这么一支三万余人的虎狼之师驻扎在自己家门口,还真是有些让人坐立不安!

李括摇了摇头,将手中奏报放到案几上,用墨玉镇纸压住一方角,施施然起身背负着双手走到了窗棂边,向西侧望去。

如此大好的河山却要遭受异族铁蹄的践踏,实是他们这些大唐男儿的耻辱。

不知为何,李括有些想念好友张延基,与延基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时常会拌嘴,但却有滋有味。现在二人天各一方,倒是落了清静,却未免太过寂寞。

人生还真是一场不能兼得的棋局!

“都督,都督,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窦青跌跌撞撞的冲入了李括的书房,急声喘道:“都督,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见一向沉稳的窦青也这般慌张,李括不由的蹙紧眉头,朝矮几旁点了点道:“窦大哥,你先别着急,坐下来喝口水慢慢说。”

窦青点了点头来到矮几旁坐了定,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仰脖灌了下去这才道:“如今灵武那边传出了邸报,将您列为了叛逆,并号召临近州郡的长官对您进行讨伐。”

李括苦笑一声:“若是如此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如今的陛下可不是个心胸宽广的,我拒绝领旨入朔方肯定得罪到了他。若是依着老礼法,我倒也算的个叛逆。”

窦青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没什么,毕竟如今除了剑南道和江淮道,大唐各地的州郡尤其是河南道附近都是自身难保,哪还有什么闲工夫来讨伐您?”

稍顿了顿,窦青接道:“只是这邸报一旦传达至各地州府,您可就成了在朝廷挂名的叛贼,您的家眷那边……”

李括闻言大惊。

他怎么没有想到此点!

当初他领命入关中勤王只想着叛贼势大,不宜拖家带口沿途奔波。不料半途蜀中突变,皇位易主,太子李亨顺利即位。自己本就和他关系不睦,之后又拒绝了他的诏令,难免和他结下了梁子,若是李亨秋后算账拿自己的家人做要挟,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江淮之地如今不是在永王的手中吗?他的态度必定与朝廷相左……”

李括的心中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永王可以不从新皇的诏令。

“都督,难道您没看朝廷最新的邸报?永王奉领了太上皇之命东巡,却在途中与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产生了矛盾。李希言上奏了当今陛下,陛下命永王速回江陵城,可永王却拒绝领旨。陛下遂命裴茂等人率军阻截,大庾岭一战,永王身中流矢被江西采访使皇甫铣捉拿,于二月二十日被处决!”

窦青不疾不徐的将朝廷邸报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临了不忘了加上一句:“如今永王的妻儿皆被送忘了蜀中,而且,而且永王的私聘幕僚李白先生也被流放夜郎了啊!况且即便永王起事成功,他也不会放过您的亲眷啊。毕竟,毕竟您在江淮盐运的案子上跟他结下了梁子!”

轰!

李括脑子嗡的一炸,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自己的妻儿如今都在扬州城中,值此多事之秋,李亨只需下达一道诏令,就可以命人把他们抓起来挟制自己。

该死!

“不行,我现在便要去扬州城把他们接回来!”

李括狠狠的捶打了一记案几,便欲奔赴扬州。

“都督,您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啊!您现在去往扬州城不是正中了某人的下怀吗。”

窦青见李括一时冲动竟要作出傻事忙一把拉住他道:“如今江淮之地的官员全换成了新皇的人,您现在要真去,怕是连扬州城都进不了就得被抓起来。”

李括冷笑道:“我看哪个敢抓,我带着近万弟兄渡过淮河便向扬州城而去,沿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窦青苦笑道:“都督,您又说气话了不是。您若是把弟兄们都带去扬州了,这唐州城谁来守?那孙孝哲可是个十足的老狐狸,送到嘴边的肉他可能不要?”

李括一时气短只道:“合着如今情势危急的不是你的家人,你可知她们对于我有何意义?若是失去了她们,我便是称王称霸又有何意义?”

娘亲、阿甜、丽娘……这些都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而现在她们的生命都握在李亨的手里,如何叫自己安的下心来?

“都督,您要以大局为重啊,这唐州、南阳可不能失守啊。南阳城一破,襄阳岌岌可危,叛军只需要翻越桐柏山就可以进军江淮道。您务必三思啊!”

窦青虽然心中极为不忍,还是向李括说明了厉害关系。

“那你要我怎么做,抛弃我的娘亲妻子?”

李括一时暴怒,竟然拎起窦青,高声质问。

“若是都督这样心中能好受一些,尽管如此,窦某无所谓!”

窦青挺了挺胸道:“只是希望都督莫要一时激动做下错事。”

李括深吸了一口气将窦青放了下,懊恼的捂着额头:“对不起,窦大哥,我失态了。”

窦青摇了摇头道:“都督,其实情形也没像您想的那样糟糕,如今高大人不是做了淮南节度使吗?他老人家的治处可就在江都城。有他在扬州坐镇,您的家眷应该不会受了委屈。”

李括蹙了蹙眉道:“你说的是高适高伯父?”

窦青点了点头道:“正是高适高大人,如今他被陛下委以重任,应该能够控制住局面。”

听得窦青说到此,李括心下稍定:“只是若他真的下令,高伯父哪里怕也是难做啊。”

窦青叹道:“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至少有高大人坐镇江淮,不会委屈了老夫人一行啊。”

第二十二章 卧冰(四)

当一个人被逼到死角别无选择的时候,虽是无奈却也幸福。

至少此时你不用再为了选择而发愁,沿着一条路走下去,哪怕是死路也不会后悔。

李括以晚辈世侄的身份写就了一份家信,派心腹加急给远在扬州任职的江淮节度使高适高伯父送去,希望他能够看在两家世交的份上代为照看家母和妻妾。

唐州距离江都并不算远,半月之后李括收到了高适的回信。信中高适先对李括英勇抗敌的事迹大加赞扬,之后表示老夫人等人一切安好切勿担心芸芸。至于朝廷发布的邸报,高适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收到,所以并不知道李亨下令围剿自己的事情。

这让李括稍稍安了心,只要高适还没有收到朝廷的邸报,一切就还有转机。

李括有心彻底解亲人于水火,遂又向高适写了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并且谨慎的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可以的情况下能够由高适出面把他的亲人送到唐州城来。

半月之后李括同样收到了回信。出乎李括的意料,高适爽快的答应了。但他同时称,现今正值合力抗敌之时,江淮等地正在全力支持前线,人手不足,希望能过些时日再送李括的家人入唐州。

受到此封回信后李括心下大喜,回信向高适表达感谢后,终于从此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起先他以为是叛军攻陷多地导致朝廷政令不通这才使高适没有受到邸报。

但细细想来,这种可能性极小。毕竟如今江淮实际掌握在大唐朝廷手中,若是河南道的一些州郡收不到邸报还情有可原,江淮扬州怎么可能没有收到邸报。

所以事情只有一种解释,高适收到了邸报但却装作了没收到!

这样,他便可以将自己的亲人送到唐州来。若是事后朝廷追究了起来,他自可以将此事的责任推衍到没有收到邸报上。如此一举两得之举,怕也只有高适这样的奇才可以想的出了!

李括心下安定之后,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唐州一带的安危上。虽然孙孝哲一直和唐州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李括实在觉得看的他心烦,遂领了一万骑兵出城主动与孙孝哲野战了一次。

虽然叛军人多势众,但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孙孝哲显然没有想到李括会率众主动出击,一时慌乱不已,被李括杀的溃不成军。

在李括的率领下,窦青、鲜于瑜成、王小春、周无罪等将领作战勇猛,将士上下一心力克强敌斩首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

一时洛阳震动,安庆绪大为愤怒,责令其速领溃军回洛阳述职。

不管安庆绪如何愤怒,李括的这一战却无可避免的激起了大唐百姓的斗志,本已沦陷的河南道各州府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声讨叛贼。……

时近五月,正是麦熟时节。

睢阳城外,金灿灿的麦田连绵不绝。清风一过,拂起麦浪滚滚,看来甚是让人赏心悦目。

只是如今睢阳城中的守军却没有半分闲情逸致欣赏如斯美景。

自打十万叛军围困睢阳城,已经三个月过去了。虽然大伙儿仍自坚持着守城,但许久没有朝廷的军队驰援,每每入夜又会突然被叛军攻城的号角声惊醒,便是铁打的人儿也禁不住这般折磨。

不少士卒生出了畏怯的心理,甚至有人趁着夜色隐蔽逃出了城。张巡知道了此事后,命心腹雷万春、南霁云等人各领五十勇士等到入夜后隐藏在城墙后,准备捉拿潜逃的士卒。

果不其然,南霁云、雷万春等人于当夜捉住了十几名准备趁夜逃出城的士卒。张巡经过一轮审问认定他们为奸细,命刀斧手将这十余人统统枭首示众,首级悬挂在睢阳城城头,以儆效尤。

张巡更是在城头声泪俱下的哭诉了一番,表示愿意与睢阳城同存同亡。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趁夜潜逃,大伙儿虽然知道坚持下去希望渺茫,但都站在了张巡的一边,发誓愿与张大人共进退。

尹子琦几次的连夜攻城都被张巡率将士英勇的击退,叛军空有十余万兵卒却是对睢阳城丝毫奈何不得。

“张大人,如今叛军正在城外收割麦子以充作军粮,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我们眼皮底下放肆啊!”

许远冲张巡拱了拱手谏言道:“如今叛军粮草供应紧张,必定全心收麦。如若我们此时出击,叛军没有准备惊乱之下必定落荒而逃!”

张巡略微思忖了片刻道:“许兄所说不错,不过此时出击效果未达最佳。不如这样……”

张巡走到许远耳侧低语了阵什么,待得许远听完不禁拊掌大赞道:“张大人真妙计矣,此计一处定能重创叛军士气!”……

睢阳城外十里,叛军统帅尹子琦一脸愁容的负手踱步。

他领奉大燕皇帝陛下之命,统率十万精锐围攻睢阳城已有三月,却连瓮城都没拿下来。若是不能在入秋前攻下睢阳城,势必会影响到他老人家的整体战局部署,皇帝陛下必定会大为震怒,到时自己难免会吃了挂落。(注1)最糟糕的是,大军的粮草补给出现了问题。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李括那厮。若不是因为他一把火烧了洛口仓的存粮,现今大军的粮草供应怎么会这么紧张!

该死,想他堂堂一军统帅,竟然被逼的要做这监督收割麦草的活计,简直是掉价!

尹子琦从袖口掏出一张白色的绢布,擦了擦鬓角渗出的汗珠,遥遥朝不远处的睢阳城头望去。

哼,张巡那小子不过是依着地利死守罢了,如何敢出城?自己这般紧张确实是有些草木皆兵了。

“传我将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