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九章 浮沉(七)
待那高府管事率手下仆从匆匆离去后,那算命的小道士嘴角微微一扯,迈开方步遁入了一条窄巷。
掏出一张方巾擦去面上涂抹的白粉,又脱掉臃肿碍事的玄青色道袍,少年高喊一声:“出来吧!”
原来这小道不是别人,正是如假包换,新晋疏勒兵马使李括。
“括儿哥,真有你的!”
张延基率先迈步而出,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李括的敬佩。隔着一条巷子他都看的真切,那个什么高府的管事被括儿哥一番忽悠,嗯不,是‘指点’,立时跟丢了魂似的。不过任谁听得一番鞭辟入里的命格运势分析,也都得怕了三分。
“这事情算是成功了第一步,后面的计划能不能实现,就要看这个高管事是否按照你的谶言行事了。”
周无罪也走了出来,缓缓而道。
“先离开这里吧,免得呆的久了惹人生疑。”
李括看了看周遭来往的人群提议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张延基点了点头,附声道。
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括一行人绕到与大道相交的一条小巷,此处早有下人将马车备好,该已是等候多时了。跪身行礼后,那下人便将张延基扶上了车顶铺有毡毯的马车,李括和周无罪却是受不了这般伺候,自己攀上了车辕。
这毡车从外观之确与平常马车没有什么分别,只是若进入马车内部,一定会为它的奢华所折服。
约是半间厢房阔畅的马车内铺有波斯国进贡的地毯,围绕着车璧自有竹木材质的供主人休憩的隔板,其间铺上了柔软蓬松的软垫便是躺于其上亦感受不到丝毫不适。
这马车正中的地毯上摆放着一张上好曲柳木制成的案几,其上摆放着翡翠玉盆盛放的各式瓜果,供主人品尝。最稀奇的要数案几下的暗箱木匣了,用力向外抽出,便可以打开一个三尺见方的木质匣盒。里面存放着各式名酒。匣子下方盛有全城唯一的皇家冰库凿出的寒冰,丝丝寒气不时冒出,保证美酒的冰凉彻骨。
看到此番情景,李括不禁感慨道:“延基啊,都道世家多豪奢,我今日算是见识了。光你这架马车就可以养活一户穷苦人家一辈子了,确是叫人咋舌啊。”
张延基苦笑一声道:“括儿哥冤枉我了,我阿爷不过是一部侍郎,怎养的起如此贵重的车架?实不相瞒,此辆毡车乃是虢国夫人的车架。”
李括闻言轻哦了一声,周无罪却是拍掌疾呼道:“都道无官不贪,我起初还不信。如今看来,如此之言倒也不是杜撰的了。那虢国夫人不过一介女流,光凭俸禄如何能养得起这般奢华的马车?”
“无罪!”
李括瞪了周无罪一眼,厉声喝止了好友的抱怨。
张延基苦笑一声:“死胖子也是一时着了恼,括儿你……”
“我知道!”
李括叹了一声:“只是虢国夫人待我们不薄,以后这种话休要再说。
“今日见了括哥扮的道士,我直感慨技不压身啊。即便括哥卸甲归田,也可以以算命为生,强过我等百倍啊。”
张延基不忍见氛围变冷,主动挑起了乐子。
“你以为道士是好当的吗?若是人人都似这个高管事,怕是主家的钱财都要被骗光了吧。”
张延基摊了摊手:“那倒也是,有个这样的管家,实是不幸啊。”
“虢国夫人要我去她府中所为何事?”
李括掀开马车的帘子朝外望了望,便转过头向张延基问道。
“这个嘛,她也没明说。”
张小郎君低下头拨弄着手掌,有些犹豫的叹了口气道:“今日虢国夫人陪圣上、贵妃一齐游赏芙蓉园,怕是最快也得入夜才能回来。不过她只叫我把你领到府中等她,别的无需多问。”
“嗯。”
轻应了一声,李括便噤声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
虽然虢国夫人不在府中,但她却早已给府中管事知会过,毋要慢待了几位小郎君。
加之经过私下几次往来,福伯早就对他们留下了好印象,即便主家不说,他也不会让几个小家伙吃亏。
马车一停,几人依次跳了下来,跟福伯打过招呼后便随着引领的小厮向内宅走去。
由于虢国夫人要到晚上才能回来,故而他们被直接带去了后宅的中堂聚客厅。
裴徽本在书房临帖,听到了动响便停了笔,收了砚阔步朝中堂走去。
“七哥!”
在穿手游廊碰到几位小郎君,裴徽兴奋的喊出了声。
“徽贤弟!”其实二人年纪相差也就几个月,不过经过边塞一番历练,李括更显得成熟稳重。而裴徽自幼生长于高宅大院中,自然更显娇弱。
“快,快屋里坐。”
裴徽一人呆在屋里也是憋闷,见众少年前来,心中怎能不喜?”
一行人在屋中坐定,裴徽便打开了话匣:“娘亲本教我今日参加投壶比赛,却被我推阻了。我这身子也就临临帖,算算经数,哪里舞的起那物事。”
“徽贤弟,这你就错了。投壶更多看的是手腕的技巧,而不是臂力!”
李括刚刚从高管事口中套的重要信息,自是欣喜非常。见裴徽整日锁在宅中,少年起了怜惜之心遂决定帮他培养一份投壶的雅致。
“哦?”
裴徽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括道:“起初娘亲也是这么跟我说的,我还不信……”
“这还能有假,贵妃娘娘的投壶之艺便是我教会的,若是你不弃,你七哥便教教你,如何?”
李括笑了笑,许下了诺言。
“这敢情好!”
裴徽攥紧了拳头,喜声道。
“那我们现在便开始,就在中堂前的空地便可。”
李括也不拖沓,便要利用这段空闲时光教授裴徽射艺。
“福伯,福伯准备十只漆壶,括哥要教我射艺。福伯,福伯!”
裴徽兴奋的站起身,像个孩子似的大声呼喝。
第三十章 浮沉(八)
夜深了,虢国夫人的府宅中却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一行小郎君正在中堂大厅里品茶聊天,好不快哉。
“今天下午,徽老弟可真叫我们开了眼界啊。”
一谈到此事,张延基就乐得合不拢嘴。括儿哥有心教授裴徽投壶的技艺,可谁知这个公子哥非但一下午未投中一箭,还误伤了站在漆壶旁的一名小厮,疼的这倒霉鬼身子直打颤。经此一事,整整一日,裴徽少爷可吊着一张脸,绝口不提投壶二字。
“这,这怎么能怪的我。投壶的竹箭都是加工后去了头的,偏偏府里没有置备。我第一次练习,又用的是寻常箭矢,准星哪里控制的好……”
“呦呵,看来是那个小厮不长眼,自己撞上了裴大公子的箭了?”
见裴徽说出此等话,张延基也是来了气阴阳怪气的讽刺道。张小郎君虽是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却最是讨厌别人倚仗身份说事。
“张大哥,我错了,我错了还不成吗?”
裴徽也是碍于面子才有了刚才一番说辞,现在被张延基臊了一个大红脸,自然连连告饶。
“徽贤弟,该你布棋了。”
李括冲裴徽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出棋。
“括儿哥,不要理他,直接吃了他的大龙!”(注1)
张延基却是得理不饶人,厉声呵斥。
“好了,好了,看看你那脾气!”
李括见裴徽满面通红,摇了摇头苦笑道。
裴徽思忖了片刻执一枚黑子放于棋盘右上角,试图开辟一片新的战场。
“徽贤弟倘真如此?”
李括笑了笑轻捻起一枚棋子,置于棋盘右下方黑白绞杀处,一时白子连成一线,完美的封杀了黑棋的出路。
“啊!”
裴徽惊呼出了声,李括谈话间竟然吃掉了他苦心经营的一条大龙。虽然从棋局上来看还未完全告负,但却是大势已去。黑子再想翻盘,怕是难上加难了。
“七哥,我刚才,我刚才……”
裴徽此时已经红到了脖子根,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如果说自己射艺不如李括是因为家世背景,那么连他最拿手的棋艺都输给了对方,就真有些说不过去了。
似乎看出少年心中所想,李括笑了笑道:“徽贤弟棋艺精湛,想必下棋的规矩比我要了解。两人对弈,拼的就是大局的谋划,分分秒都能左右战局,一着不慎可是满盘皆输啊。”
“七郎说的不错,这人生就如同一场棋局,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但拼还是要拼拼的。”
将一块松仁脆饼塞进嘴中,周无罪眯着眼补充道。
“七哥,我刚才在想投壶的事,徽儿没用……”
李括摇了摇头道:“那件事你既是无心,就不要放在心上了。你不是托人给那小厮买了药膏吗,一会叫人帮他涂上。人都要往前看,不要被一件事绊住前进的脚步。”
“嗯。”
裴徽点了点头,端起清茶抿了一口。
“夫人回来了,徽少爷,夫人回来了!”
福伯扯着嗓子进了屋,冲裴徽频频点头。
“娘亲回来了!”
裴徽可算是等到了救星,连忙起身端着茶杯迎上前去。
还没等到迎到门口,虢国夫人便轻甩着罗袖进了厅堂。
“娘亲请用茶!”
裴徽殷切的捧起一碗清茶,奉送至杨花花身前。
“徽儿有心了。”
虢国夫人接过那清茶一饮而尽,转身冲李括笑道:“括儿哥倒是真听话,奴家让你等到几分便等到几分。”
“夫人!”
李括冲杨花花抱拳行了礼,便尽快移了开。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杨花花望向他的目光中夹杂着一种很诡异的期盼。
“张家和周家的小郎君也在啊,也好,奴家便今晚便请你们一齐吃夜宵。”
杨花花的心情显然不错,主动和少年们逗起了乐子。
“娘亲,今日的投壶比赛结果如何?”
裴徽虽然射艺不精,却也喜凑个热闹,偎到杨花花身侧问道。
杨花花请拍着爱子的掌心,和声细语缓缓而诉:“今日你没随我去真是可惜了,虽然投壶比赛比不上真正的挽弓射箭,可也着实精彩非凡。先是你暄哥哥打头阵,一连投中六壶,只可惜投第七壶时用力过猛落了偏。”
杨花花抿了一口茶水道:“接下来的出场的人便是侍御史卢中伦,他呀……”
“娘亲,这些人我都不认识,捡紧要的说。”
裴徽有些不耐的摇着杨花花的手臂,催促着。
“嗯,那娘亲就直接跳到后面!”
杨花花慈爱的点了点头道:“广平王殿下见无人可投中第九只壶,便向陛下请了命临壶而立,小王爷啊自是箭无虚发,连中九箭。”
“太好了!”
裴徽兴奋的挥舞着拳头,在他心中皇室中的子弟唯有广平王殿下最为英武,也是他除了李括外最敬佩的青年才俊。“那广平王殿下可夺了魁首?”
“你个白眼狼!”
杨花花捻起手指在儿子眉心点了点:“你忘记你四姨了吗,那可是你括哥教出来的神射手。广平王殿下虽然英武却只中了九箭,可你四姨一出马可是十壶全中!”
裴徽有些不屑的摊了摊手:“我看是殿下有意让着四姨,不然为什么九箭全中,偏偏最后一箭落了壶?”
“就你聪明!”
杨花花轻叹一声,直是拿这个娇惯的孩子无可奈何。
“括儿哥,奴家可是听陛下说要好好封赏于你呢。”
杨花花抿了一口清茶,转过头来轻声道。
“陛下天恩,只是我已经被封为疏勒兵马使……”
李括冲北面抱了抱拳,声调中却是透着些许疑惑。
“真是一个呆子!”
杨花花叹了口气道:“上次的封赏是针对陇右战役,这次的封赏却是因四妹。上次是公,这次却是私。陛下可不想让外人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