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用的,但是只要他们能出现在战场上,那么对东北军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而对日军的士气则肯定是一个打击。
北方鞍山战斗不提,在沈阳以南,连山关、大石桥一线,塞北军已经部署了一个弧形的包围圈,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总长度超过了两百公里。而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三十万,在整个正面宽度上部署了一万五千门各型火炮,这个数字几乎是塞北军火炮数量的八成,其中大中型口径的有三分之一。而炮弹则是充足,现在塞北军各个工厂开动马力,每年可以生产各型炮弹一千多万枚,加上大量的存货打一场让日军绝望的炮战绰绰有余。
而日军的火炮数量不及塞北军的三分之一,炮弹则由于交通断绝是打一发少一发,现在最多还能打两个基数。因此日军终于开始着急了,但是松井石根大概举得自己兵力足够,请求增援的话太过丢面子,于是打算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他第一个行动是要打通海城南方的大石桥包围,防守这里的是陈驰。
陈驰的装甲军可不仅仅是全部坦克部队,还有少量装甲通讯车,大量的摩托化步兵,还有为数不少的配合步兵,比例基本上是坦克军100比摩托化步兵300比步兵500,可是由于这次要利用他们的机动性,步兵被他们甩在沈阳,但是另外配备了三万的骑兵。因此此时陈驰手里的部队一共有三千辆坦克,一万摩托化步兵,还有五万骑兵,一共六万多人。可是陈驰有信心这六万人抵得上二十万日军,可是那是在野战的时候,现在是防御作战,情况不妙啊。
但日本人有些托大了,松井石根得到大石桥只有六万塞北军的情报后,只派遣了十万日军来进攻。结果陈驰压根就没打算死守,只留了三万部队留守防御工事,其他部队利用地形等隐蔽起来,骑兵隐蔽在山林中,坦克部队隐蔽在山沟里,日军刚刚抵达还没想着进攻呢,他倒是攻了过去。从侧面一下子打乱了还没站稳脚跟的日军,随后是反复冲击,仅用了两天就消灭了一半来犯日军,并成功的把日军逼退了三十公里。
松井石根受到这坏消息没多久,东方突围也传来了坏消息,几万日军追击胡田兵团而去,却被胡田设伏,与增援的塞北军一起包了饺子,一个都没能回去。反而是塞北军趁机缩小了包围圈。
至此松井石根四十万大军损失超过十万,他终于清醒了过来,打算收缩兵力集中一点突破。他选择的突破点还是大石桥,他知道这里的中**队最难啃,但是他没有选择,要是能选择的话,他宁可选择进攻鞍山。因为大石桥太重要了,只要打通这里,大连旅顺的援兵物资就可以北上,最重要的是,通过旅大他们等于是跟国内联系到一起的,日本国的力量就能源源不断的通过这里输入到他们军中。
松井石根这次派遣了二十万大军,这等于是孤注一掷了。同时他还请求了空军的支援,从旅大不断地有飞机起飞,势要拿下大石桥战场的空中优势。而对于这里塞北军也同样重视,塞北军空军尽管还没有解决零战的方法,但也是毫不犹豫的起飞迎战。可只能选择灵巧的作战方式,如果对方来的是轰炸机,那么就毫不犹豫的消灭掉,倘若对方有大量的零式战斗机护航,就只能选择游击的方式,集中突击打掉对方的轰炸机后,躲避零战逃离战场。这种消极的战斗方式让飞行员很抵触,但是这是死命令,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跟日军相比,塞北的飞机制造能力并不差,可是飞行员的储备却差了很多,人在塞北更值钱。
利用这种方式,塞北军虽然不像以前牢牢占据空中优势,可是也没有完全失去制空权,日军就不敢肆无忌惮的轰炸,加上飞机飞行的成本,消耗的大量汽油,自从开战以来,他们就无法从东北获得了,只能从其他国家购买,但是日本的外汇储备也不多,所以每一次出动飞机压力都很大。
二十万日军南下作战,间接的减轻了鞍山战场的压力,张学良终于舒了一口气,要知道此时他能作战的兵力只有六万了,士气低落到了极点,逃跑的现象天天都有发生,好在日军南下了,同时杨虎城的骑兵又增援到了,鞍山形势千军一发之际稳定了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二十万人,日本人真是热心这是送礼啊。”
大石桥指挥部中,陈驰十分兴奋。
参谋长梁赞倒是冷静,“没错,这恐怕是影响到沈阳会战结局的战役了,这应该算是决战了吧。”
“决战,没错是决战。把这二十万人包了饺子,日本人也就完蛋了,东北以后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下一步就是打过鸭绿江,打到日本海了。”
“先别高兴,包饺子我们的兵力太少了,算上今天新到的师,也不到十万人,而且骑兵、机械化部队、普通步兵都有,编制杂乱,这仗可不好指挥啊。弄不好就混乱。”
梁赞的意见陈驰不能不考虑,盯着作战地图仔细看了看说道:“嗯,你看看这样好不好,我们的坦克军团从对方正面穿插过去,然后往东包抄,逼迫对方向东方撤退,然后有胡田兵团跟我们配合先消灭左翼日军怎么样。”
梁赞摇摇头道:“恐怕没那么容易啊,我们的机械化部队现在情况也不容乐观,经过前一次的突袭,很多坦克都在等待配件呢。最重要的是,没有完全的空军优势,直接从正面突击,恐怕打不穿对方的防御啊。”
陈驰皱眉道:“那你说怎么打,难道死守吗,死守必失啊。”
“打还是要打的,但是不能像上次那样主动出击了,还是以防守为主,坦克部队配合打打反击,这样战场就还是有活力的,不会造成死守的情况。”
陈驰叹道:“你说的我怎么能不了解呢,可是不甘心啊。几十万人在一起,这样你攻我守多没意思,大家对攻一次决胜负多痛快。”
梁赞笑道:“痛快是痛快了,不过那样打下来估计你的军旅生涯就真该倒头了。”
陈驰骂道:“赵书礼那家伙就是这点不痛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顾惜这里顾惜哪里,还打个什么仗啊。”
梁赞道:“哼,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变啊,你看看包小松,去了趟美国,现在多稳重啊。我琢磨着他的预备兵团也该快能上战场了吧。这样一来,我们的机械化部队规模完全翻一番啊。就是不知道小松的部队会不会编入我们军啊。”
“哼想都别想,就赵书礼那小气样,有魄力把这么大的兵力交到我一个人手里。”
陈驰嘴上始终不积德,总是显得对赵书礼很有成见,赵书礼这个大军阀仿佛在陈驰眼里狗屁不是一样。
三百七十五节 沈阳会战(7)
指挥部中的赵书礼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都已经五月了,但是对于塞北的天气来说其实还算是春季吧,今天又刚刚下了雨,是有点凉了。
“司令没事吧?”
高千川给赵书礼倒了一杯热水关切的问道,昨夜赵书礼一夜未眠,他在听取经济、税务、财政三个部门对经济工作的报告。最近物价涨的有点猛烈了,开战初始物价就开始涨了,但是那时候还是良性的,基本上是因为战争的带动塞北各个产业开足马力的生产造成的膨胀,可是后来就变得不可控制了,尤其是南京失陷后,日军从东北到广东在沿海发动了全面的攻势,又切断了外来的进口,导致了物资相对的短缺起来,各种物价飞涨,塞北的物价已经涨了一倍,而中央军统治区物价涨的更厉害。但是中国这时候还算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理论上来讲,进口断绝不会对经济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各个部门调研结果表明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造成了塞北的物价问题,第一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自从开战以来已经有一千多万人通过各个渠道涌入塞北,人带来的自然是市场,自然要消耗物资,自然会造成物价增涨,就像现在的租界,由于其他地方被侵占,租界也是一片物价增长,房价、食物价格、工资水平都在涨,倒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第二个因素则是开战以来大量的物资进入军事领域,而民用市场短缺引起了通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民众心理的恐慌情绪,塞北军的宣传确实让民众认识到了这次战争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一次全面的战争,可是打消了民众不紧张的情绪,却让他们担忧了起来。
最终三个部门联合决议,相互配合控制物价。
法律上也要通过相关的对策,起草一部物价冻结法案。规定战争期间,有关民生的,粮食、衣物等基础商品价格以1940年为标准,上下浮动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五,而钢铁等关乎军事的物资,还要由整府成立一个专门的调配部门进行分配,这些东西即便是有钱也是买不到的。同时采用其他金融手段来调控,比如使用大量发行债券而不使用直接饿印刷纸币的方式来筹措资金,这等于从市场上抽取流通性,尽管对经济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此时是战时维稳其实是第一位的。
“好了,我没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喝完水,又吃过早餐,陈驰到指挥部的那张床上睡了,战争一开始这张临时性的床到像是他的宿舍床铺了。
??????
这一觉睡的长,直到晚上才醒来,而这时候众多军官都还没走,反而是聚在一起积极的讨论着。
“什么事这么热烈,难道哪里又打胜仗了?”赵书礼伸了个懒腰笑问道。
“司令你猜猜!”
“还能是哪里,只能是东北呗,现在武汉暂且不说了,日军绕过黄泛区需要时间的。山西吗,恐怕也难有什么大的胜利。所以说只能是东北了,不是陈驰就是胡田哪里呗,沈阳方向又没发动总攻,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义兄张学良了,但这可能性吗,呵呵。”
“陈驰这次打了个漂亮仗啊,确实很漂亮,堪称经典啊!”
“哦,怎么?说说。”
赵书礼也来了兴致,陈驰打胜仗他不奇怪,东北塞北军有绝对的优势。
“他们利用骑兵和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优势,在日军左翼抓住了一个空档,果断的穿插进去,然后往东压迫日军,其他部队在右翼牵制,配合胡田歼灭了三万日军。”
“才三万人吗,上次不还歼灭了五万吗。”
赵书礼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几十万大军作战几万人不算什么。
“确实按照战果来说,这次比不上上次,可是就作战的精彩程度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在二十万日军集群中,剜肉一般的聚歼三万敌军,并且己方损失不足万人,这实在是经典的作战战术啊。并且要注意的是,这次的陈驰军比之前的陈驰军可不同了,上次陈驰军可是建制齐全,坦克等武器装备都状态良好,战斗力处在巅峰状态。而这次他们能出动的坦克不足半数,兵力上也不足。”
“哦,这么说,陈驰的指挥能力有提高啊。”
赵书礼笑道。
高千川笑道:“这是自然了,他的指挥能力,从来没差过,可是这次完全可以进教科书,这是一次艺术性的突击。”
赵书礼道:“狗拿耗子碰巧了呗,吃掉了三万人,日军不是还有十七万吗。现在的态势如何了。”
高千川道:“态势自然是对我方更有利了,吃掉了左翼的三万日军后,胡田兵团继续进逼,现在已经完全跟陈驰军连成一片。现在陈驰已经请求进行大反击了,他要彻底消灭这股日军,而且这家伙表示希望能来指挥整个战役。”
“他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