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随即被一声冷哼打断,这是在迎接队伍里的一个军官,沈广聚的军官。
“我看谁敢进包头,沈旅长走了,可是包头城里每一个士兵都是一个沈广聚,谁敢打包头的主意,小心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活不到明天天亮!”
冯绍闵打了一个冷战,看向军官,说了三个字:“你,你,你!”
军官冷哼。
冯绍闵又道:“你这是抗命!”
军官不以为然:“抗命又怎地。”
“我毙了你!”冯绍闵当即掏出手枪。
“谁毙了谁还不一定呢。”
军官也掏出了手枪。
眼见闹得不可开交,赵书礼又赶紧做和事老,紧紧拉住了冯绍闵,又对军官大喝:“难道你真要把事情闹大,擅杀上级你还想不想活了。”
军官冷哼一声收起了枪,冯绍闵在赵书礼劝说下也就坡下驴,收起了枪,可是气氛一时间僵了起来。
“哈哈,我看这样好了,冯司令的军队就先不要入城了,不如司令跟我一起进城先休息一下。想个妥善的方式,来处理此事可好。”
冯绍闵答应了。
又是黄河楼,不过人只有两个,赵书礼和冯绍闵,两人在雅间密谈。
“这,这包头的兵也太野了!我一定请示蔡大帅,把他们都枪毙了事!”
冯绍闵气氛不已,在赵书礼面前口出直言,他现在已经相信了,赵书礼不但没能兼并沈广聚留下的兵马,而且跟这些蛮兵也合不来。
赵书礼顺着他的话道:“可不是吗,我当初奉命来包头,就被沈广聚好一顿呛,最后不得已到东胜县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赵书礼当初奉命驻防包头的事情冯绍闵知道,他当时还很羡慕,可没想到赵书礼没能进包头,而是跑到了东胜,还给蔡成勋又送礼让他允许改驻东胜。当时冯绍闵还幸灾乐祸,因为他也觊觎包头这个商业中心。此时此刻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到了他的身上,不免同病相怜起来。
冯绍闵于是道:“那赵旅长你看怎么办,不然请旅长跟我一起出兵,剿灭这帮兵痞可好。”
赵书礼摇头道:“这可不好,妄动兵戈,上面知道了怪罪下来,谁也担待不起啊。再说了,沈广聚这些兵,癖性虽然大了些,可是也是很能打的,出兵不一定能胜啊。”
冯绍闵郁闷道:“那怎么办?”
赵书礼神秘一笑:“我认为,应该立刻进京,禀明大帅,请大帅定夺。到时候自有大帅派兵剿灭,何劳你我啊。”
冯绍闵点头说道有理,赵书礼还表示自己愿意一起上京,说明这里的情况,可信度更高,冯绍闵听了直感慨赵书礼够兄弟,当即几乎就要拜把子,被赵书礼推脱了。
第二天两人相约上京。
······
时间倒退到冯绍闵来的前一天,同样在黄河楼,同样的位置,也是有两个人,赵书礼和魏冉。魏冉就是那个城门口差点跟冯绍闵火并的军官,显然这一切都是赵书礼导演的剧目而已,目的自然就是图谋包头。
十七节 登上舞台
北京,陆军总长官邸,蔡成勋,赵书礼,冯绍闵三人围坐一起。
蔡成勋听完了赵书礼和冯绍闵分别的陈述后,眉头皱成了麻布一般。
他纵横北洋军界十数载,什么没有见过,他已经从冯绍闵的话语中听出一丝阴谋的味道。心里狠狠骂着这个人不成器,但是却不好明说什么,最后只说他会处理,就打发了两人。
夜晚,突然有人求见,请进来一看,是一个军官。
这军官说是代表赵书礼来的,送来了十万大洋,只说是孝敬蔡成勋的,什么要求也没有提。
军官走后,蔡成勋深思了很久,冯绍闵太不成器了,看来即使留在包头恐怕也呆不久,弄不好再把命给丢了,那地方可不是平常地方,蒙汉杂居土匪横行,不是沈广聚那样的猛人还真的镇不住。
那么赵书礼呢,此人自从被自己名义上收编后,大礼小礼就没断过,显然在表示亲近投靠之意。而且看他这次的动作,绝不是池中之物,现在这天下实力决定一切,此人值得培养。
一晚过后,蔡成勋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第二日一早,冯绍闵已经着急匆匆的赶到了蔡成勋府上,等候蔡成勋的处理结果。可他等来的只是蔡成勋一个有机会安排他更好位置的承诺。
而赵书礼呢,他又去了总统府。
······
一早上,徐世昌刚刚上班,手下送来了一个名帖,一个自称外蒙古绥靖公使的官员求见。
徐世昌纳闷他没有听过这个官职啊,可一看名字,竟然是赵书礼。
他没有忙着见,让秘书查了一下,政府中有没有这么一个官职的编制。秘书回报还真有,是徐树铮当初在外蒙古任命的。政府任命官员可不是简单的口上说说,徐树铮当时任命赵书礼后,任命书是会送到北京政府备案的,当时段祺瑞当政,这些事情对徐树铮这个段氏心腹来说只是区区小事。而当时徐世昌也是总统,不过他明白自己的地位,完全是段祺瑞捧出来的泥人,因此只要是段祺瑞送来的文件,他看都不看就签字,这个外蒙古绥靖公使还真是他签过字任命的呢。
了解了曲折后,徐世昌让人把赵书礼请了进来,这时候他心里对赵书礼的印象已经变了三分。甚至觉得有些看不透了,上次只是把他当做一个送礼取巧的武人而已。
“见过总统大人!”啪,又是双脚相并,一个军礼。
“免礼吧!”
“是!”
赵书礼依然给徐世昌一个标准的军人形象。
“你这次来找我什么事,还以外蒙绥靖公使的身份。”
“自然是为了外蒙的事情了,我想恳请总统下令,派在下出征外蒙,荡平意图分裂我国土的仇寇。”
赵书礼果断说道,外蒙古在他离开后,发生了许多事情。先是外蒙王公勾结白匪罗曼·冯·恩琴攻击驻扎在库伦的高三升,高三升吃了几次败仗,干脆放弃了库伦,带兵跑到了黑龙江,可是由于当时段祺瑞政府正在跟直奉军阀打仗,管不到他也没钱给他军饷,高三升于是干脆扔下军队去天津做富家翁了。这家伙,倒是一个不恋权,只图财的人。
白匪占据了外蒙后,勾结王公活佛成立自治政府,但还好没有宣布独立,因此忙着内战的北京政府也没有管。可是后来不一样了,乔巴山,苏黑托等人在苏联的支持下,也在外蒙起事,并且请苏军进入外蒙,赶走了白匪,同样挟持了活佛,不过他们却宣布脱离中国独立。
这些事同样发生在1921年的7月,也就是本月。当然这样的大事徐世昌这个大总统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他还代表政府严正声明过,不承认外蒙的非法独立,并且抗议苏联人干涉中国内政,可以说反应是积极正确的。他虽然是一个重权力的政客,可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因此徐世昌一听赵书礼竟请命要出兵,突然间他心里对此人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认定了,此人是一个爱国的军人。别的军人此时无不是争权夺利,恨自己军队不够,那想着这人竟然要去跟苏联人拼命。
但是徐世昌可不敢答应,不是怕苏联人,而是知道赵书礼打不赢的。
于是他反而劝说起了看起来义愤填膺的赵书礼道:“赵将军,不要感情用事,凡是要从长计议。”
赵书礼突然收起了恭敬,一副怒容道:“哼,从长计议,从长计议,我们的政府就是这样‘从长计议’中丢掉了一块块国土的。海参崴,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现在是外蒙。我看总有一天连北京也要从长计议去了。”
说完,甩手就离开了,徐世昌愣在了原地。
赵书礼这次发飙到不纯粹是做戏,近代那些丢掉的国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痛,因此他说出来这些话的时候,是带有感情的。
赵书礼走了,徐世昌留在办公室里呆了很久,他琢磨着赵书礼的话,没有生气他的无理,反而对这个人的印象更好了。
突然秘书又进来了,说是陆军总长蔡成勋送来一份军事任命计划,希望总统批准。
徐世昌一看,又是关于赵书礼这个人的,蔡成勋建议撤销前些天冯绍闵的绥西巡防司令一职,改由赵书礼担任,同时沈广聚旅也由赵书礼兼任旅长收编。
徐世昌看过这文件,没有丝毫犹豫,刷刷就批准了,然后交给秘书。
秘书刚要走,又被他叫住。
“总统大人,还有什么事?”秘书问道。
“把文件拿回来我再看看。”
徐世昌拿过文件,在绥西巡防司令官职后面又添了几个字,着令兼外蒙事务全权公使,西北边防军司令,就地编练西北边防军第一师,兼任师长···
写完了这些字后,徐世昌又把文件交给了秘书,秘书刚走,又被叫住。
徐世昌又拿过了文件,又写了几行字,强调军队未编练成之前,严禁赵书礼出兵外蒙,并刻意强调其要服从命令。
······
拿到那张写满了娟美字体的任命文件后,赵书礼不由得笑了,真是意外的收获啊。他不过是想借外蒙之事在徐世昌面前维持一个单纯的武人形象,打消他的戒心而已,没想到竟然被任命为绥西巡防司令,还可以编练一个师的军队。现在他有一个骑兵旅,还有沈广聚留下的步兵一个旅,也就是说他还能再编练一到两个旅。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这个绥西巡防司令的任命,就可以合法的呆在包头了,并且是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整个后套地区全部军队都归他管了。这是有地盘又有军队,他现在是个名符其实的军阀,地方实力派了。
赵书礼心中长叹:我赵书礼终于走上历史的舞台了。
┄┄┄┄┄┄┄┄┄┄┄┄┄┄┄┄┄┄┄┄
第一卷结束了,满意的朋友给个票票吧···
十八节 我的地盘我做主
赵书礼刚刚回到包头,没想到刚刚稳固和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就有一个人登门拜访。
郑金声,字振堂,历城人。其祖为明初功臣,分封山东后,由江宁县迁来济南,世居历城。1879年生于济南。1900年入袁世凯新建陆军武卫军当兵。1904年始,历任哨长、排长、队官(连长)。1908年与冯玉祥等一批青年军官,组织“武学研究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913年任陆军骑兵第3团团长。1918年任绥远陆军混成旅旅长。
蔡成勋调任陆军总长后,只在归绥留下了一个旅的兵力,就是郑金声的绥远陆军混成旅。整个绥远特别区,现在除了赵书礼外,他就是唯一一个实力派了。
“郑旅长,快请进,真是稀客啊,难得你远道而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有失远迎真是抱歉啊。”
在包头军营中,赵书礼把悄悄拜访的郑金声客气的请进了自己的营房。
“不需客气,宁夏的马福祥要来了,赵旅长可知道。”
“这个自然是知道,他代替蔡成勋大帅,调任绥远都统了吗。”
“不知道赵旅长可有什么想法。”
郑金声好不拐弯抹角,单刀直入的问道。
这倒是一个性情耿直之人,赵书礼想到。
口里说道:“想法?这个能有什么想法!难道郑旅长是想组织一下,我们欢迎这个新上级。”
赵书礼刻意说了上级这两个字,他心里很明白,郑金声来找他,无非是对马福祥这个外人要来绥远,还骑在他的头上很不满。
果然郑金声冷哼一声道:“欢迎,我巴不得他死在半路上。”
“哎,郑旅长严重了。怎么能这样对待上官呢,咱们毕竟以后要在人家手底下做事,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