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妃宫略-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官之道不止一条,他们父子二人的立场不同,但终归,说到底都是为了慕容家,和这片楚氏河山天下。
得到父亲的认同不容易,虽然慕容徵知道是早晚的事,可要让在朝中素来霸道成了习惯的重臣真正对自己退步……不得不说,这会儿他心中甚为喜悦。
这种认同,不止是父亲对儿子,更是老臣对新君,对朝政局势的屈从。
慕容渊终于承认,他选择跟随楚萧离,是对的!
从地上爬起来,又坐回原来的位置上去。
这饭不得吃下去的必要了,他慕容徵吩咐下人收拾,奉茶。
须臾功夫,厅中换了个光景,气氛也缓释了许多。
几口热茶送进五味杂陈的胃中,慕容渊从方才复杂伤怀的情绪里整理回来,冷不防,悠悠转转的目光再与小儿子对上。
父子两齐齐微怔,均是有些尴尬。
收回目光,慕容渊恢复了平静肃然,对他问道,“早朝时候你向皇上谏言,立德妃为后,这是何时说好的事?”
下人们都被撤了下去,现下只有他们三个人,楚云晞的身份不同寻常女子,慕容渊说话便没有太顾虑。
说到底,无论男女,人总是自己的学生,是他亲自教导出来的。
慕容徵没想到老父亲会如此精明,这一问,怕是他要从头说起,当中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讲得完,况且……
默了默,他答,“北狄形势如此,那宁玉书背后有萧家支持,野心勃勃,悉心准备了多年,恐是早有侵蚀我大楚的打算,宁玉华有孕,又是其胞妹,立她为后……”
话还没说完,慕容渊懒得听了,倏的转首对楚云晞道,“你看看他,对着为父连句说到实处的话都没有,尽是些边边角角,无关紧要,难不成真想把为父彻底赶出朝堂,他好一人独大不成?”
宰相大人做得再风生水起也好,在慕容家,可还是慕容渊说了算。
楚云晞会意,太傅这时借自己做和事佬。
她配合,笑呵呵的说,“相爷的能耐不得父亲大,这敢情好,他不肯说就罢了,明儿个上了朝,太傅该怎么的,照旧还怎么的,不让他好过。”
慕容徵光是听听都觉得头大。
父亲好不容易退了步,他这厢还没想好如何应对,不料发现原来是以退为进。
揣着泛苦的心,他再不藏着掖着了,坦白道,“倘若没有父亲借我与公主大婚施计在先,皇上也不会出此下策。”
“下策?”慕容渊饮了一口茶,冷哼,“你是皇上的心腹,做什么不是有商有量?”
心念微转,他用着打量探视的目光在儿子身上横扫,“将计就计,恐怕还是你出的主意。”
“天地良心!”慕容徵喊冤,“皇上何等奸诈的人,我也只能捡他的空子钻,尽力力保我慕容家。”
“那你可真是用心良苦。”
“全赖四娘本事。”
往后慕容家都得指着慕容紫一人过活了。
父子二人的共识,已然达成。
说到此处,慕容徵斜目过去,故意马屁,“父亲若做了国丈,那关濯决然不能比。”
慕容渊未接话,冷笑声不断。
关濯算什么?他从未放在眼里!
从前看不清楚萧离对小女儿的情义,不知到底是利用还是真心,如今?
看清了又怎样?
真的计较,就算他早早勘破,只要他心底对楚萧离不认同,就会天天日日的与他做对,身为一国之君,要让朝臣心服口服,可不是娶了谁的女儿,那个人就必要真正对他俯首称臣。
早朝的时候,让慕容渊感触最深的不是立后,也不是自己一手主导反转的楚墨谋逆。
而是长久以来,所有发生的事情统统在今日起了作用。
他和其他大臣一样,深切的看清楚一件事情——当今天下,唯楚萧离能担负重任。
楚星涵有勇无谋,性情残忍,只会喊打喊杀,若他做了皇帝,必定民不聊生。
楚墨优柔寡断,此番哄他入京都花费许多心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却瞻前顾后,迟迟难下决心,又在一败涂地后,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假如让他谋逆成功,楚国早晚被北狄吞噬!
楚云阳就更不消说了,哪怕是慕容渊一手教导长大,可……竟是女儿身。
倘若她自小就以皇太女的身份示人,倒也名正言顺,如今说来都罢了,都做了他的儿媳,入了慕容家的家门。
纵观后宫朝前,楚萧离失踪这段日子,群龙无首,再听不见往日那些不服叫嚣的言论,无人坐镇,大家都人心惶惶。
包括慕容渊都私下反复暗想,是否是自己太过固执?
越临近楚墨自封为皇的这一天,他越发的后悔,天下交到此人手中,实难心安。
于是就在楚萧离出现的那刹,他和所有人一样,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就在那时,他知道,楚皇已非楚萧离莫属。
而他,真正心悦诚服。
收回思绪,慕容渊又问儿子,“你妹妹现在身在何处?”
皇后之位眼下没份,往后机会多的不是。
楚萧离这一举,不用谁说,慕容渊都心中有数。
可是不管怎么样,也得人在宫里,他才能想法子,莫要委屈着女儿。
慕容徵明白老父亲暗自着急,怕女儿吃亏,怕慕容家在朝中地位轻易被动摇,族长那颗天生操劳的心,没法儿停下来。
“父亲大可放心。”他轻松道,“对此儿子有把握,皇上同四娘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这辈子都难分难舍,至于皇后一事,莫要记挂在心上,儿子保证,四娘回宫之时,必定比封后大典还要风光!”
“倒是父亲。”慕容徵为他担心起来,“父亲将若文送进宫,在背后对她诸多指点,将来四娘回去,当如何对这个妹妹?”
相府大婚那日,原本该是慕容若文在慕容渊的安排下,与楚萧离共度良宵。
说起慕容若文,她倒精明,对着父亲应得好好的,转身借此向宁玉华献计,就此扰乱后宫局势,引出后面这些事情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仍旧深藏不露。
否则,宁玉华的手脚岂能伸得这样长?
要不是慕容徵早有准备,在各宫安插了眼线,这些事情,他与楚萧离蒙在鼓里,可就不是今日这般让人好过的光景了。
先前他有所迟疑,怕的就是父亲先发制人,说些什么‘念其一家,网开一面’的话,倒是让四娘往后不好在后宫施展。
人是他们父子三人当初默契使然,一齐使了手段送进去的,如今没了作用,总归不能向对付外人那样心狠。
慕容渊自觉愧对小女儿,更没有想到另一个女儿的心思……如斯深沉!
她的擅自所为,直接改变了后宫的局势,主导了立后的人选。
当中究竟目的为何,连身为其父的慕容渊都甚是隐虑。
沉吟了半响,他道,“为父会找个适当的时机入宫,与若文好好谈一谈。”
“如此最好。”慕容徵爽快应声,转而沉了话音,再道,“只话说在前面,她要借宁玉华的手来伤着四娘,就是我袖手旁观,皇上也不会轻易说算了。”
素来对自家庶出的姐妹没好感,在他心里,只有大哥二哥,还有小妹。
平时兄妹间怎么闹,那是他们的事。
要是有谁对他们其中哪个不利,莫说他了,就是慕容翊都能顷刻变上一张恶鬼的脸,扑上去把人撕碎。
他在这厢厉色,脸上心中都对一个慕容若文记挂得好好的,慕容渊却只将他最后那句话听了进去。
什么叫做‘皇上也不会轻易说算了’?
对于楚萧离而言,慕容紫到底有多重要呢?
……
正午,东华殿。
身为万岁爷,楚萧离想找个人陪自己吃饭,其实不是件难事。
今儿个这份莫大的殊荣,就落在了孖兴的头上。
早朝还没散的时候,小家伙就从太监那儿听说父皇回朝了,东莱还怂恿他,赶紧的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到东华殿迎接皇上下朝,父子团聚。
他偏不!
身为当今楚皇唯一的儿子,个性不能失。
孖兴呕他皇帝爹的气,已经怄了许久。
去安都玩儿,不带自己也罢了,后面的事,嗳,他不想多说。
心已伤透,陪膳就陪膳吧。
得了传召,人至,坐下,动筷子吃饭,啥都有礼有节,反倒把楚萧离弄得心神不定。
臭小子,什么时候学会给他老子摆脸色看了?!
冲宋桓使了眼色,宫人们纷纷退下,父子两私下交流——
楚萧离问得很直接,“你对朕有何不满?”
隔着长长的桌子,孖兴严肃着小脸,一手捧碗,一手拿筷,闻得父亲问话,他把碗筷放在桌上,小小的人从凳子上起来,拱手抱拳,奶声奶气,“回禀父皇,儿臣对父皇没有不满。”
楚萧离一噎,瞪大眼睛看他板着脸的模样儿,“这叫没有不满?”
万岁爷被儿子的脸色唬得饭都吃不下去了!
孰料孖兴把撇向一边,昂首,轻轻地……
“哼!”
这算什么意思?!
“楚孖兴,你给朕过来。”
小家伙得命,迈开小腿走到楚萧离跟前去。
楚萧离低头瞅去,丁点儿的人,自己坐着都比他高,却学会给人脸色看了。
他却不能动手,只能晓之以理。
“父皇没有带你去安都,是父皇不对,不过这次路上危险重重,你若去了,万一出了事,受了伤,岂不叫父皇担心难过?”
孖兴听着,脸色似有稍稍缓和,“可你把小紫姑姑弄丢了。”
“……谁说的?!”
他把小辣椒弄丢了?
楚萧离简直要心碎,是他弄丢的?是他……弄丢的?
孖兴执着,“我没见她。”
扶住儿子的双肩,楚萧离半哄半骗,“她贪玩儿呢,过几日就回来。”
“我不信。”孖兴蓦地凝色,摇着头道,“父皇要娶皇后,皇后是皇上的结发妻子,和其他妃子不同,小紫姑姑比儿子还要伤心,她不会回来了。”
“胡说!”楚萧离也凝色,被他说急了,“她敢不回来,朕出宫去抓她!”
“真的?”孖兴掀起眼皮狐疑的瞅他。
多怕此生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小紫姑姑。
楚萧离立刻读懂小眼神儿里的意思,拍胸口坚决道,“带你一起去!”
小东西破涕为笑,“君无戏言,父皇你莫要诓儿臣。”
这下倒有些希望小紫姑姑别那么快回来,他好有机会和父皇一起出去找她,顺便还能玩儿……
哄自家儿子,楚萧离信手拈来,“朕何时诓过你?不过,你怎晓得小紫姑姑还没回宫,谁同你说的?还有皇后的事……”
早朝在发生的事,除非有人刻意对孖兴引导,否则他说不出这么有理有据的话来。
孖兴本都被他抱到腿上坐好,闻言脸色瞬变,扭动的小身子下了地,跑回对面的位置上端坐好,神情闪烁的遮掩,“没有人同儿子说,父皇莫要问了,儿子陪父皇用膳罢。”
说完,他拿起碗筷,低头扒饭,逃避得相当明显。
楚萧离怪觉。
“好,吃饭。”
没有再多问,拿了自己的碗,拎着凳子坐到小家伙身边去,挨近了吃才热闹。
离得太远,没准哪时,他的儿子就被人趁虚而入,学坏了也不一定……
楚萧离的帝王术
3
午膳罢了,楚萧离哄得孖兴在东华殿午睡,随后,叫上了久不见的霍雪臣,悠悠然的踱去了东宫。
东宫自来乃楚国太子的居所,有趣的是,前太子楚云阳自打出生起就没在这处住过,而如今的孖兴小殿下虽然是皇上的独子,但并非储君,却有幸暂居于此梵。
于是,连民间都有了个说法:由此可见,玄徵帝疑心太重,武德帝又太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