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读档人生 >

第12章

读档人生-第12章

小说: 读档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考虑欠缺;如各位觉得有不合理或者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好让我及时进行细节修改;嘿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十六章 年夜饭

我无奈的摇头,虽然张乐瑶只不过是找了个借口让我收下这些钱,至于她根本没想到我的确是有其它的发展计划,多么善良和纯真的女孩子,我心里感叹着,这种女孩在十多年后简直快灭绝了,想不到我这次回来,居然还能在以前的同学里发掘出一个来。不过她的话也提醒了我,既然我已经把她拖下水了,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拿她的一部分钱,作为她的投资也不错,至少以后万一她有什么事发生,关键时候还能帮她一把。别看我这人散散懒懒的,但做事还是很有责任心的,用这些钱帮她留一条后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脑瓜转了几个念头,心里想通后,就坦然把钱收了下来,不过在我的坚持下,还是写了一张收条给她。但见她显然没把这收条放在心上,只随便的向包里一塞,就笑着坐在一边,看着我收起她推给我的那堆钱。

商品在“大兴”百货卖得不错,没到半个月,康科长就告诉上次的货都卖得差不多了,一次次的让我打电话给我“爸爸”,请他快点发第二批货过来。瞧他那猴急的样子,我知道他尝到了甜头,一心还想着多拿回扣呢。记得上次送回扣的时候他和大波浪两人看着我送来的二万多块钱眉开眼笑的样子,客气得又是倒水又是好话连篇,还不断的夸我,仿佛我就成了他家的祖宗一般,如果不是我跑得快,我估计他们恨不得马上把我供起来烧香。

秋去冬来,转眼就快到春节了,从十月到一月底,这短短的五个月中,我和张乐瑶靠卖假货一共赚了近一百八十万,我拿了自己一份加上张乐瑶硬塞给我的投资是一百三十五万,张乐瑶拿到了四十五万,就连康科长和大波浪都拿了十八万多的回扣。这么多钱到手,康科长一家每天都是笑眯眯的,每见我一次就热情的拉着我,商量是否可以多发点货。钱这么容易的就进来了,他们的贪心也越来越大,一直想让我做大一点,这样才能多赚点钱。可我一直拖着没答应他们,直到前几天我才告诉他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由于国外供应商的合同到期,从二月份起,停止向中国进口这类产品,所以说,我们的生意也就做到这个月为止,以后不能再做了。听了我的消息,他们夫妻两个是长嘘短叹,样子简直是如丧考妣,一个劲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没能早点认识我,懊恼的责备自己失去了赚钱的机会,一边拉着我的手让我再想办法找点其它的东西过来。我装着信誓旦旦的样子,保证再有机会一定第一个找他们,这才摆脱了他们的纠缠。

这些都是我故意放出的烟雾弹,故意找借口结束这近五个月的“生意”,为什么?因为我早就准备捞一票就收手!在告诉张乐瑶我们准备收手不做的时候,本来她是不肯同意我这么做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做得好好的就不再做下去了呢?我耐心的解释道这么做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我们做一票就收手,以后不会被查出来,反正我们也赚得差不多了。第二是:现在国家管的紧了,万一再做下去的话容易出漏子。第三是:康科长一家胃口越来越大,而且不知道收敛,如果再做下去的话,他第一个出问题,会连累到我们。最后我语重心长的说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懂得什么收手,才能笑到最后,何况钱也不少了,你可以拿一些去华亭路找个摊位,卖点批发的东西,这样就没风险了。”由于她这些天来一直和我在一起,对我的信任也越来越深,听完我的话,她同意了我的决定,并按我的意见去华亭路租了一个摊位,现在暂时找了个远房亲戚帮她打理着,准备等六月份毕业后,就专心摆摊去。

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些话没说,因为据我了解,形式马上会发生变化,八九年可是一个多事之年,一切还是小心点为好。

八九年的春节我的心情特别舒畅,一来是赚到了一大笔钱有了我第二步计划的资金,加上今天是回到从前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而且和父母在一起过,这种温馨的在一起,一家热热闹闹的感觉,以前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再有过,现在看着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和面准备包饺子的父母,听着窗外不停响起的鞭炮声,心里真是高兴。

我父亲是个北方人,母亲虽然是南方人,但自嫁给了父亲后,家里每到过年都有了吃饺子的习惯,好多年没吃到父亲亲手包的饺子了,看着父亲灵巧的手檊皮放馅,一个个漂亮而精巧的饺子像艺术品一般从他手中诞生,再通过母亲下锅,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我急不可待的用手抓起一个就准备向嘴里放去,想不到还没等我张嘴咬呢,就被母亲一巴掌拍了下了,她笑着骂道:“急什么?去拿筷子去,慢慢吃,多着呢!”

“老爸!老妈!你们别包了,一起吃吧!”我端着一大碗饺子边向屋走边回头对厨房里忙碌的父母喊道。

“你先吃吧,我们再包一会再吃,不急!”我妈在厨房高声答道。要按以前的我肯定是先吃为净了,可如今却深深依恋家庭的快乐和温馨,我放好筷子,走到厨房说道:“别包了,先吃吧,难得过年,我一个人吃多没意思啊,一家在一起才能有过年的气氛嘛。”

父亲笑着对我妈说道:“看来我们儿子真长大了,得,我们别忙了,一起去吃吧。”他拍了拍手上的面粉,解下围裙。我妈还在一边拿碗一边说着:“你们两个吃吧,我再搞一会。”

父亲转眼看见我依在墙边,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们,他嘿嘿一笑,一把就把我妈拉进房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吃饭吃饭,儿子让你吃你就吃嘛,大家一起吃才有味道!”说完还转身特意的对我笑了笑,我看着父亲慈祥的笑容,心里真是感动,到底是男人懂得男人心啊!我以前怎么就没发觉严厉的父亲居然还有这么善解人意的一面呢?心里一阵暖暖的。

“小波,你今年要毕业了,毕业后准备做什么呢?”母亲边为我夹了个饺子边问道。

“随便干什么都成,反正我这学习成绩估计是考不上大学的,到时候等分配吧。”我边吃饺子,一边嘴里含糊不清的答道。

“这倒是,毕业后找个好单位进去也不错,我看有些厂里效益很好,工资高,福利也不错。”母亲知道我的学习成绩,她也没想过我能考上大学,所以顺着我的话头,转到了进什么单位去了。

“随便什么单位,我无所谓的!”我随口回答道。

“怎么无所谓?好单位、坏单位相差大了,找个大单位进去,你以后就不愁了,我的儿子,怎么能去垃圾单位呢?一定得去个大厂。”母亲用筷子敲了我一下脑袋,教训我道。

母亲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向着父亲问道:“老李,你不是有个同学在整仁厂有关系吗?那可是上海的一家大厂啊!效益好不算,而且逢年过节发的东西又多,和你同学说说,让小波去他们厂吧!”

“整仁厂?”我心里苦笑着,历史毕竟还是按着原来的轨迹运行,这家厂就是我以前呆了多年的厂,我最后也是从这家厂下岗失业的,看来,回到十八年前的自己,最后还是得去这家厂工作,我暗暗摇了摇头,但没有反对,因为去一家自己心里知根知底的厂总比换一家其它不清楚的厂好多了,何况我本来就打算再进这家厂,原因嘛,嘿嘿,以后会慢慢说的。

“这倒是个好地方!”父亲点点头说道:“不过……。我的同学已经不在那家厂了,他前几年去了局里工作,估计有些难度。”

“去局里?那更好了!在局里说话比在厂里说话硬多了,何况他在这厂这么多年了;人离开了至少还有关系呢,过了十五,你找他一下,让他把我们小波的事定下来得了,免得到时候毕业再等分配!”母亲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父亲说道。

父亲的个性很强,不论在公司还是在社会上,都只有人求他帮忙,自己平时都不求人的,但因为我是他的儿子,他只是犹豫了一下,就爽快的答应下来,说道:“行,就这么定了,老同学一定会买我的面子的,到时候我上他去一次,小波的事就交给我了。”

见父亲答应下来,母亲笑嘻嘻的对我说道:“小波,放心吧,你爸会帮你办好的,到时候你就安心的毕业后去上班吧。”

“谢谢老爸,谢谢老妈!”我笑眯眯的在一边拍着马屁,并夹了两个饺子给他们一人一个,笑着说道:“这饺子是感谢你们的,嘻嘻!”

母亲看着碗里的饺子,笑着骂我道:“你这孩子,我们是你父母,不帮你还帮谁呢?谢什么谢?”父亲却没说话,但看我的眼光里的柔意越来越浓,看得出,我这么懂事,他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第十七章 一对活宝

过年,又是寒假,每天不是呆在家里就是走访几家亲戚家,天天吃的都是大鱼大肉,吃了没三天功夫,就把我的胃口吃倒了,今天是初五,本来还得去一家远房亲戚家走动的,但在我的强烈抗议下,终于逃过了这一劫,让我自由活动,父母单独去拜年了。

上海的冬天很冷,我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衫在弄堂里转悠着,一会看一些小孩放烟火鞭炮,一会又蹲在弄堂口的摇爆米花机的人面前看着雪白的爆米花“蓬”的一声从黑幽幽的机器里喷出来。这个东西在十多年前很常见,但九十年代后就陆续减少了,只有些偏僻地区,或者农村还使用这种爆花机,取而代之的都是些新式的电子爆花机。虽然科学家和报纸上都一直说这种方式出来的爆米花含铅太高,不卫生,但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它可是一直陪伴我们童年到少年时代的好东西,每当弄堂来了摇爆米花的人,听见出爆米花的声音,满弄堂的孩子都会围着上来,央求的父母从家里拿一罐米,或者玉米,年糕片等等,大家自觉的排着长队,流着口水,耐心的等着香喷喷的爆米花出锅。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当时的孩子们最好的零食了,那家的孩子们没吃过呢?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还记得以前小时拉着母亲的手排队等着吃爆米的情景,现在再看到它,心里倍感亲切,闻着空中散发的爆米独有的香气,看着随着摇动的滚筒一闪一跳的火光,我在一旁蹲着一看就是老半天。

“李青波,你也来爆米啊?”几个和我一般大小的男孩看见我向我打着招呼,其中一个是张坚,另外五个人我只认识其中三个,一个叫王正伟,一个叫蔡军,这两个都是我现在的同学,还有一个叫王建,是我初中同学,也住在附近,不过他毕业后就去了技校,我见他穿着一件崭新的工作棉袄,上面还有一排“安全生产”的小字,估计是在上班的单位发的。另外二人都十七八岁左右,我也不认识,不知道是谁,估计不是他们的朋友或同事就是以前的同学。

我揉了揉发麻的膝盖,站起来笑着说道:“嘿嘿!怎么是你们这几个人啊!我不爆米,在一边看会,无聊嘛。这两个是谁?介绍介绍?”

王建指着那两个说道:“他们是我技校的同学,现在是同事,这个叫韩达,高的哪个叫许朝辉,都在一个单位,这是我以前的同学,李青波,现在和张坚他们都在一个学校读高中,大家从小一起长大的,认识一下。”

我善意的向他们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