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族-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畏惧,不敢放肆!他的道德修炼,即便当令人皇,也心生敬意。
“坐吧!”
太傅的声音非常平静,与他严厉的外表,截然相当。带有一种令人心安宁的张力。
“学生见过太傅。”
方云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在太傅身前坐下。这一礼,不是因为太傅地位比自己高,也不是因为太傅学问精深,道德高隆。而是因为太傅和太宰、太保三人主持朝政几十年,天下吏治平明,百姓安居乐业,真正的做到了躬行天下,国泰民安。
仅仅就凭这点,三公就承受得起天下任何人一拜。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三公是真正做到了躬其行践。
方云虽然对于太傅测试自己,微有不悦,但这是私。太傅测试自己,却是为的公。公私分明,方云还是知道的。
太傅见方云坐下,微微点了点头:
“还记得两年前,你在文试上做了一首诗,当时才华尽显。我留了一封请帖,希望收称为记名弟子……乾坤造化,物有其理。两年之后,你与我儒家还是有缘无份。”
太傅只字不提方云的封侯之事,却提起了两年前,曾发出一封请柬,希望收方云为记名弟子的事情。
“方云虽然在兵家效力,但却与儒家一样,为朝廷,为江山社稷效力。”
方云道:“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跟随太傅名下学习。”
前一句话,方云还可以说有些顺着太傅的意思,但后面一句话,就说的比较真心了。方云虽然从军日久,但在儒家浸淫的时间却更长。如果不是夫子点拨,方云或许早已入了儒家。
太傅德道望重,名声在外。天下的士子,没有不希望随他学习的。以一个士子的身份而言,方云这番话,并不违心。
“呵呵”,太傅笑了笑:“所以,你就把张英推荐给我。”
方云闻言,也不禁有些尴尬。当初把张英推荐给太傅,确实走出于私心。被太傅这么当面揭穿,多少有些不自在。
太傅微微领首,并没有太过为难方云:“张英,我很满意。他资质虽然差点,但品性极佳,极为勤勉。儒学之道,勤能补拙,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必然不低。”
方云心中闻言,也不禁替张英高兴。有了太傅这番话,张英基本上前途无量了。
“方云替张英,谢过太傅了。”
方云道。
太傅摆了摆手,沉默片刻;开口道:
“方云,你在上京城西北角那片梅花树要中的事情,我和太保、太宰都已经知道了……”
方云听到这句话,心中微震。上京城西北角的梅花树林,不正是儒家夫子所居的地方吗!
果然太傅下一句道:
“夫子是我们三人的老师,当年你虽然是误闯入梅林。但多少也是和夫子有了缘份。于情于理,我们都希望你加入儒家,走上正道。这也是当年,我破格向四方侯府发出请柬,希望收你为记名弟子的原因。”
“不过,天心莫测,你最终还是加入了兵家。然而,正如你自己所说。无论是兵家还是儒家,均是为朝廷,为社稷江山出力,究竟从文还是从武,都无所谓了。我和我们都可以算是夫子的学生,这次招你过来,一是揭开这层关系,二是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太傅说至最后一句话,神色极为严肃。
“老师请说,学生洗耳恭听。”
方云诚声道。
“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亦谋其职。我希望,你将来不管做到了什么职位,都能够言如其实。为社稷江山,为天下百姓谋福社。真正的做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我希望你牢牢记住,你刚刚踏出的最后一步!”
太傅说罢,神色严肃,死死地盯着方云。
听到太傅提到刚刚入门的最后一步,方云全身一震,随即一动不动。他的头颅微垂”目光闪动,若有所思。
良久,方云站起身来,长长地躬了一身:“学生谨记太傅教诲。”
“嗯!”太傅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不再多言:“京城政务繁忙,我便不再多说。你下去吧!”
“是,学生告辞。”
方云深深行了一礼,退了出去。这一次,甫道中却没有任何异样。
方云离开之后,一阵脚步声传来,两名皓首银发的老者走了出来,在太傅停了下来。这两人,一人气质儒雅,神态波澜不惊,仿佛太山崩于前,也不会丝毫变色。而另一人则一股皓日高悬,端坐虚空,寂然不动,普照亿万空间的气息。
这两人便是与太傅齐名的太宰与太保。三公之中,真正的打理朝政最多的,是太宰,资政阁、辅政阁,七十二元士、翰林,连同天下儒生,都受命于太宰;学问最高,历为帝师的是太傅;而武道修为最高明,身负维续儒家香火传统,保护天下大儒重任的,则是太保!
太保望了一眼方云离开的方向,蓦然霍步走出,掀开黑色帷幔,手掌一伸,摊在地上八丈余长的羊毛地毯,立即翻了过来。毛毯的另一面,现出一行方方正正的毛笔字,分别是:
信、智、礼、义、仁、悌、孝、忠!
离帷幔最近的,是个“忠”字。这八个字,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础上,加上了“悌、孝、忠”!
“八德之中,他踏过了信、智、礼、义、仁、悌、孝七个字,却在‘忠’这个字上,停步不前。”
太保望着方云离去的方向,喃喃道,声音中似乎蕴含着一股奇特的意味。
“信、智、礼、义、仁、悌、孝、忠”这八个字,以‘忠’为首,所以,我将忠字放到了最后。此子虽然武力、智谋,丝毫不缺,且得夫子青睐。不过,心中无‘忠’,则官越高,权势越重,越发对国无益。若是让他做上王侯之位,恐怕于国无益,将来要埋下重重祸患,引发灭国之祸!”
太宰叹息一声,捡起写着“忠”字的羊毛地毯,道。
太傅闻言摇了摇头:“百善孝为先。把忠字,挂在孝字前面,只是我顺你的意思。他能跨过孝字,也能跨过悌字。拥有孝悌之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乱臣贼子?”
太宰默然不语,转头望向太保:“师弟,你的意思呢?”
太保神色淡漠,平静:“我只知道,他跨过这八个字,最终站到了太傅面前!”
此话一出,室内立即一片沉默。片刻之后,太宰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就准他封侯吧!”
三天之后,三公决议公布天下:特准方云封侯。几乎是同时,武穆府也传出消息,准许方云封侯。
太和殿和军机处的文书,几乎是同时,送往了皇宫深处的中央紫气殿。
方云封侯之事,闹到这一步,基本上是尘埃已定。按照以往惯例,三公和武穆同意之后,一般不再会有反对意见。
军机处和太殿和递送正式册封文书,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表示对皇室的尊重。除非是特别的严重的情况,一般人皇反对军机处和太和殿的决议。
上京城彻底的沸腾了,一门三侯荣耀无比。没有人想到,方家在这么大的争议下,最后,居然还能获得六部,三公以及武穆同意。
不过,决定虽然已经做出。九州各地,依然有异议之声。对于方家一门三侯,依旧有不弱的反对声存在。一些激进的儒生,甚至是痛哭流涕,指责百年之后,天下若亡,祸根必在今天。
尽管如此,支持的声音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不论是元宵文试,三诗劝外公,君臣诠释,还是兵部衙门舌战群儒,都让方云在儒家士子中,拥有了极高的呼声。
兵家的雄厚背影,加上深厚的儒学功底,这让方云的封侯,变得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不论“一门三侯”,未来会留下怎样的祸患,至少方家父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是让天下的敬佩的!
四方侯方胤镇守蛮荒二十载,斩杀异族无数;长子方林,北征夷族,大败狄荒奇女谢道韫;次子方云,杀敌无数,同时文武双全,这样的一门三侯,忠烈父子让方家赢得了天下的人尊敬!
不过紧随其后,方云的封号问题,成为了六部及群臣头疼的问题。方胤封号“四方侯”,方林封号“情义侯”方云该封什么侯呢?
一时间,兵家和儒家再次热闹起来。“一门三侯”,史无前例,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若是方云的名字,没有特色,未免遭人非议。而且,方家父子之中方云最为特殊。
兵法谋略,诗词文章,方云几乎样样精通。这让兵家和儒家许多武将、文人,对方云都产生了奇妙的好感。
封号的拟取,非常考究。必须有特定的意义又必须名符其下。获得天下人的认可,至少得有其来历。在想取出同时让兵家和儒家认同的封号,并不容易!
礼部衙门中,大儒云集,除了六部官员,还有一些将军和王侯,都被请过来谋划哼方云封侯的问题。时间非常的紧,按照惯例,从军机处和三公向皇室发出正式文书后起,七天之内,必须得想得新王侯的封号。
六部连续五天都没有想出合适的名字,这才出此下策召集朝廷学问精深的大儒,和兵家将军,参与其中。
“方云智勇双全,不如称为智勇侯如何……”
一喜将军提议道。
“不妥。这个名字,我们早前已经想过了。若是换了其他人智勇也行。中规中矩,若是用在方将军身上,恐怕还有些差池……”
礼部尚书张公祺立即摇了摇头。封侯之事历来是由礼部负责,所以此次商议也是礼部负责。
“文武如何?方将军文武双全,取文武侯应该名符其实……”
又一名将军道。
“不行,‘武’字赐号,只有武侯才能用。方将军虽然战功卓越,更是文武全才。但没有贵族血统,也无皇室赐予。封号中,不得带有武字……”
这个提议,也很快被否认了。
“平妖侯吧?方将军本就是平妖大将军,若是封侯,不如叫平妖侯……”
又一名将军叫道。
这个提议一出,所有人摇了摇头。这个名字,实在是不中听。
“莽荒之战,只是方将军经历战斗中的一次而已。并不能代表他全部的战斗!这个提议不妥。”其中一人道。
“方将军事母极慈,曾以诗词,和解华阳夫人与刘正勋元士,传为美谈。又事兄以悌,曾为兄弹劾武侯。不如赐号‘孝悌侯’如何……”
这是一名大儒的提议。
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兵家中人的反对:“不可。方将军不止有孝悌之义,更是武道奇才。年纪轻轻,便有天冲境的修为。若是孝悌赐号,恐怕有失偏颇……”
一名平民侯道。
“方将军诗词文章极为出色,依然之见,不如封号为‘华章侯’。华可表武,也可表文。若取华章侯,应该是可以的……”
又一名儒生道。
“华表文章可以,但表武,便不强烈了。还是不赞成……”
这个提议,还是遭到了兵家诸人的反对。儒家色彩太过浓烈,反而失了兵家色彩。王侯毕竟是兵家封号,太过儒家色彩,有些不妥。
一个又一个封号,不断的提出,又不断的被否定。到日落时分,已经有七、八十个封号被否决了。
眼看时间临近。六部决议还没有出来。就连对方云有些意见的礼部大臣们,也坐不住了。
“诸位,按照惯例。明天午时之前,必须有一个决议出来。呈送三公、武穆及人皇。希望诸位集思广益,助礼部,速速决定大将军方云的封号。”礼部尚书张公祺道。
“尚书大人,方将军封侯之事,伊始之时,便已闹得天下人尽皆知。要想想出天下人满意的封号,并不容易啊!”
一名王侯道。
“老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