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贵秀-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要注意,剪得时候要斜着剪,剪枝后还要让花枝在水中吸足水,大约一刻的功夫。才可拿出水面,这样别说您只簪一天了,就是两三天怕也是精神的很呢!”
萧琼紫听完是半信半疑的,她也用不着花儿两三天都精神,只要一天也就成了。不过管用不管用的也要试过才知道不是?反正也没什么损失的。
她笑着瞧了眼香叶,香叶随即便在怀里取了一个赏人的荷包,亲亲热热的递给了吴佳,这位也是个有眼色的,她早就瞧出来,紫容和这个丫头的关系不错,而莫莲萱对她也有些另眼看待的意思。
她取出来的这个荷包就是个有些份量的。吴佳那是瞧了眼紫容。见紫容点了头,她这才诚惶诚恐的收下了。
这又是习惯性的跪下谢主子恩,倒把莫莲汐给逗笑了,这丫头这会身边没人盯着,说话也没什么顾及。
只见她是嬉笑着言道:“哎呦,这是得让紫容姐姐好好的教教规矩了。再让她这般跪下去,怕是腿要跪折了呢!”
莫莲萱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瞧着紫容温和的笑了笑,这便引着嫂子妹妹往湖边去了。
紫容晓得主子对这个老实丫头,有些喜欢。怕是想带着去王府呢,这孩子伺候花草有一手不说,难得是个踏实本份的孩子,倒是不用太过防备。
因此她是早早的就开始对吴佳示好,就刚才吴佳的表现看,这孩子已经下意识的把自己当成指明灯了,凡事都是先看自己的意思,这样却是不好。
这就算是听话,可也得听莫莲萱的话啊,这自家主子出嫁也是不远了,紫容想着就这几天,去次吴佳的家里,稍稍的在吴中夫妇跟前漏点口风,瞧瞧她们家人是个什么意思再说吧。
不过这基本的规矩,倒是现在就可以教她学学了,就算不跟着小姐陪嫁,可也总还是侯府的丫鬟,这不懂规矩,也不像回事儿不是?
这过后萧琼紫回自己院子,按着吴佳说得法子一试,却果然是真的,按着吴佳说的法子,剪出的花儿,果真足足的放了三天。
萧琼紫心中欢喜不已,就又让身边丫鬟送了回赏,这回却没有赏银钱,而是送了些尺头吃食过去,确实更让吴家高兴感恩。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这莫启云,自打新婚后,却并没有沉迷在脂粉乡中难以自拔,虽说他对妻子十分满意,俩人也是感情日渐加深,颇有些渐入佳境的味道。
但是这该办的事情,他也是一点不落下,除了陪新婚妻子,加深感情,向长辈问安,以尽孝心之外,就是在自己外院的书房里,跟自己的谋士,按着探子送回来的密报,细细的查看着所有的线索。
生怕错过一丝有用的线索,继而引起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无功而返!莫启云的时间可真不宽裕!
这日,在书房的雕花八仙桌上,莫启云正和围坐在桌边的姚智等人,拿着各种各样的消息谈论着,就听见外间莫平禀告,说是莫庭回来了,有消息要当面汇报。
莫启云这会只要是有消息,那都是抱着宁错杀不放过的态度!
这自然是赶紧让莫庭进来,这次莫启云回京,明里带了三百近卫,暗地里却还带了一百五十名暗探,这近卫倒是不好太招摇,只能是借着游玩,探亲的机会,在外边探听些消息。
而这一百五十名暗探,却是被他分成三十个小组,满京城的转悠,这莫庭便是其中一组的小组长。绝对是个有本事的能人。
你想啊,这能被莫启云带回京的,可都是经过一番筛选的,全都是有些本事的,更何况还能担当小组长一职,这自然是更加的出挑些。
只见这莫庭身量不高,甚至略微还有些发胖,圆脸上留着两撇小胡子,样貌倒很是讨喜,让人观之可亲。
瞧着还真不像个军旅众人,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叔,特别是他眯着眼睛一笑,真的很让人觉得亲近,想必探听消息时,露出这样的笑容,绝对会事半功倍。
只见莫庭双手抱拳朗声言道:“属下有要事禀告大将军!”
他说话的神色这会却是正经的很,与他那讨喜的长相十分的不符。
莫启云对此人还算是了解,顿时知道,这怕是有消息,只不过这消息却怕不是很好!
这会能坐在这张桌子上,没一个是不开窍的主,都不用莫启云递眼色,这便都寻了事情告退。
片刻功夫,这屋里也就只剩他们俩人了,莫平还掀起帘子多嘴道:“大公子,您只管放心地说话,小的就在门口,外间也没有多余的人了。”
莫启云随意的摆了摆手,就见莫平的脑袋瞬间消失,他伸手虚点,沉声言道:“坐下说。”
说完便顺手取了一个干净的茶盏,给莫庭倒了杯茶,又将身后案几上的红豆奶包,和五仁咸酥递了过去,示意莫庭垫垫。
这位在外间跑了大半日,本就饿着呢,这说是找地方随便填填肚子吧,却无意中发现了新的线索,还真是饿着肚子心发慌呢。
他也不跟莫启云客气,军营出身的汉子,本就豪爽,他是风卷残云般的就将两盘点心吃下了肚,又连喝了三四盏茶水,这才用袖子抹了嘴。
低声回禀道:“属下今日在街上遭贼了,可等属下将这小贼揪出来,正待暴打他一顿,好给这小子一个教训的时候,可没曾想后面还来了好事情。”
“这小子有个久病的爷爷,就躺在后面巷子里,见状上来要保自己的孙子,咱见他风烛残年的,哪能动手?只想走人了事,谁知道他却拽着不丢手,这拉扯之间,竟是将属下刚装进袖中中的金鱼儿落在地上。”
“属下赶紧先将这要紧物收好,却是发觉,这位老人神色古怪,指着咱手中的物件竟是晕过去了。属下心中觉得憋闷无比,但是总不能袖手不管,一走了之。”
“只能是将这老人就近送去了医馆救治,这等他醒了,属下留下点银子就打算离开,谁知道那老汉揪着属下的衣襟不丢手,居然说他认得属下怀中之物。”
“属下察言观色倒还有些功力,这位老人大约和孙子过的极差,这会倒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想来定会是有问必答,用消息来换银钱的。”
“只不过属下见他精神着实不济,倒也不敢逼问的太紧,这就在附近寻了几位兄弟过来,将他好好安置,自己回来将此事回禀与您知晓,您看这是将人请回来?还是让人将他带去咱们郊外的庄子上安顿?”
☆、第四章 陈年事终得开封
ps:
感谢水的深度打赏的平安符,么么哒~~~抱抱~~~~
莫启云听完不由是在心中暗暗叹道:“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歹算是瞧到点希望了,父亲,您的在天之灵,可要保佑儿子啊!期望这次的消息有用,能让儿子早日为您报仇雪恨!”
他这心里可真有些感慨,努力了这么久,总算是有了回报了,这的确让莫启云有些激动。
过了一会,才听他轻声问莫庭道:“那位老人家的病情如何?可还撑得住?”
莫庭连忙回道:“属下特意问了大夫,说是多年的顽疾,再加上居无定所,吃不饱穿不暖,这才这般的不经事,只要调养得当,死是死不了的。”
莫启云听他这话说的忒不像,无奈的瞪了他眼,吩咐道:“将人送去庄子上,大夫也一并带去,让他缓口气,这么着,让姚先生跟着一起去,等能问话的时候,让他小心问个明白也就是了,你记住一定要让他活着!”
莫启云说这话时,直直望向莫庭的双眼,虎目放光,直盯的莫庭浑身一震,暗叹自家主子的威仪更盛,心中却是高兴得很。
他连忙站起来向莫启云保证道:“请大将军放心,庄子上都是近卫兄弟,本就安全的很,属下再调几组人手一同回去,管保不会出任何岔子。”
说完便行礼告退,一点不多耽搁时间,毕竟这会老人家的身边,人手还是稍显不足的。
莫启云望着还在微微摇动的门帘,心中说不着急那是假的,可是此番在京中探查消息,保不齐就有人暗中盯着呢,这难免日后不生出事端来。
因此上,莫启云只能是事事求稳,并不敢急功近利。大肆求证,这也是为何时至今日才有线索的缘故。
只这个线索却是这般被揪出来的,莫启云心中暗暗寻思,难道是苍天有眼?
怜念我一颗为父明冤之心?这才在此时。将人送至我的眼前?
他却是不知道,这人的确是有人故意送到莫庭眼前的,可却并不是老天爷,而是莫逸良!
莫启云要是知道,从眼前这刻起,都是在按着莫逸良的安排行进,他这心里会是个什么滋味?
可叹,现在的他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呢,但见有一丝能为父报仇的希望,又怎么会不尽力去查?
这一夜。莫启云几乎没有合眼,却又怕惊扰妻子,不敢动静太大,就直直的躺了一晚上,早上起身。全身都觉得发硬,在演武场活动了好一会,这才松泛了。
姚智打郊外庄子上回来的时候,天色可就不早,都已经是掌灯时分了,收到禀告的莫启云片刻不敢耽误,匆匆的就来到了飞云小筑的书房。
他这进屋一看。嘿,姚智还正在用饭呢,面前一大海碗牛肉面,上面漂着细碎的翠绿葱花,还有红艳艳的辣椒油,瞧着都很香。这还配了半只鸡,一碟子酱肘子,却是没有酒,大约是怕误事的缘故。
莫启云进来的时候,姚智都已经到了尾声了。他也不着急,又端起碗喝了几口热汤,这才示意小厮收拾下去。
自有人伺候着他漱口,擦嘴的忙活了好一会,一边的莫启云见他收拾好了,抬手便将热茶递上,瞧着姚智面色沉稳的端起茶盏轻啜。
他这才感叹的言道:“辛苦姚先生了,今日怕是劳累的狠了,倒叫开霖心中不忍。”
姚智虽是位文士,又莫启云身边的头号智囊,可其实他也在军中多年了,到底比之一般的文士,要皮实许多。
这跑了一天,还真不算是太累,不过关心的话谁不爱听?特别还是自家主子的关怀,这就更让姚智心中愉悦了。
他端着茶,十分惬意的轻啜了一口,笑着言道:“将军多虑了,知昌并不是京中的文弱书生,好歹也跟在您身边这么些年了,东伐西战的没少跑过,哪能这点折腾就累着了,再说,今日可算是大有所收获的,再累也值得!”
莫启云听完最后一句话,心中大定!这一日一夜的忧心如焚,却偏还要在面上表现的风淡云清,如往常无异,他也不好受啊。
这会得了姚智的一句‘大有所获’,莫启云觉着这句话真心顺耳,也不忙着催促姚智细细讲来,却是笑着端起茶盏,惬意的品起了茶。
这番淡然的做派,倒是瞧的姚智心中欢喜,莫启云越是能沉得住气,就说明他越出色,而莫启云越是出色,就说明姚智他有眼光!
因此上他对莫启云可就更加的满意了,越发的在心里有些小得意。
这会屋里也就他们俩人,姚智情知莫启云心中必定没有面上表现的这般淡定,也不多耽搁。
开口便言道:“今日下晌,瞧着那老人家的精神好了些,属下就问了他金条的事情,却原来这些金条,都是圣上的私库流出来的,但是这老儿却不是皇宫中人,他是一名金匠,被征召去皇陵,为圣上的陵墓打造陪葬物件的。”
“这种金条他曾经见过一次,因为和平时用的都不一样,成色又要纯的多,所以很是好奇,但却深知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所以那是半点不敢多问。”
“但是他儿子当时年少,总喜欢瞎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