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食仙 >

第100章

食仙-第100章

小说: 食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因为道家思想的出现,不朽之道又多了一条。道家思想其实并不是老子发明的,它最早来源于《易经》。《易经》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以阴阳概念来描述万物的演化,说明了周天循环之道。

而后,老子所著《道德经》,又进一步将易经阴阳相对循环之理,更提升到天地之根的高度。同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整理和提纯。这二本合起来,才是古典道家总纲,有了这两本经典,才就形成了真正的道家。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的“仙”,其实还不能算真正的“仙”。因为这个时候的“仙”,其实也是一种“神”,因为它注重的也是如何去激活神血,最终飞升神国。这和后世的“仙”是二回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绝地天通”开始,到商周时期。神裔的伟力渐渐消退,最早的神道以及原始仙道也就逐渐不能使用。因此到了春秋战国时,原始神道渐渐融和了仙道思想,形成了第二个阶段的“方仙道”。

其实“方仙道”和道家的关系并不大。“方仙道”核心思想就是通过鬼神,追求长生求仙。其所谓“方”指不死的神方,所谓“仙”指长生不死的神仙。而“方”的根本思想,是来自于上古神明的秘密,是祖神赐予。所以这个时候“仙”,其实也不能算真正的“仙”。

方仙道的兴盛期为战国后期,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侨、徐福、卢生、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方仙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制造外丹服食,激发神血而成神,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汉末仍很活跃。

这种“丹”就是“神丹”。和以后出现的“仙丹”不是一回事。当然这种方法不是道家正统。

只不过,随着神血的逐渐稀薄,用外丹激发神血的方法也逐渐不能用了。而且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那种“神丹”对于凡人来说,完全就是剧毒。不但对神血浓度有要求,最重要的还要看人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是根正苗红的神裔,吃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成神没门,成尸体倒是没有问题。

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而且动不动就要命。所以,神道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手段更温和的仙道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不过,神道虽然消失了,但“服丹”这种方法却并没有消失,它不但被后世的仙道吸收、改良,甚至在民间也流传开来。

而随着灵气的枯竭,仙道也逐渐衰落。但“服丹”这种方法却顽强的传到了现在。事实上,后世的“五石散”等副作用极强的矿物类药物,就是“神丹”的残余。

※※※

不过,神道真正的消失,却是和道教有关。注意,道教不等于道家,也不等于仙道。

道教和一般人影响中的恰恰相反,它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和平的宗教,而是一个极度暴力的团体。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他本名张陵,是东汉沛国丰邑人。据说是汉初张良的八世孙,是不是真的只有天知道。他曾经担任过巴郡江州令,后来弃官归隐。后来到了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丹,据说三年炼丹而龙虎见,所以这山就叫做“龙虎山”。

他也就在龙虎山创立了道教。但是一开始,他的传道工作非常的仆街,民间根本不买他的账。因为在当时,整个天下特别是中原核心地区,信仰的都是古神或祖神,道教完全无法立足,张大大根本忽悠不了人。

当然,张大大是个聪明人,看到中原混不出头。他就改变路线,去支援边疆去了。

所以道书上说:“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并以汉安元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

道教要想兴起,首先就必须对付原本占统治地位的古神体系。而在当时。蜀中的神道势力算是相对薄弱的。所以道教就先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并重新建立了新的天庭和神系。

张大大建立班底之后,就开始讨伐蜀中的大批鬼神。不服者杀,服者降之,永受盟约驱使,这在历史上,称之“伐山破庙”。当时甚至把祖先也视为鬼,或者诛杀,或者降服。

当然,他们当时清理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神,最多就是地祇级别的。

到了后面,就是道教的分支太平道造反了,这就是黄巾之乱。张角的思想比张道陵更加极端,张道陵只是为了抢夺神权,但张角却连世俗权力也要掌握,他要建立“地上神国”。

如果换一个时代,他可能会成功,但他命不好,遇到的却是武力最强横的汉朝。所以他最后悲剧了,太平道也被汉军轰杀至渣。张道陵这一派则是通过迅速和太平道划清界限,才算保留了下来。

不过,经此一役后,道教的大佬们也算明白了,和政府对抗是没有好下场的。从此放弃了对世俗的争夺,转为专心经营神权。呃,后面的孙恩还闹过一次,规模也很大,当然也仆街了。

不过,道教和古神的战争,最终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谁也没干掉谁。神道虽然处于下风,但道教也不好受。所以,最后反倒便宜了佛教的那帮家伙。

当然神道的衰落,也是和“绝地天通”有关,因为神血的日渐稀薄,古神的威能逐渐消退,无法在世间具现。这才会让道教冒起来。如果在上古,道教根本出不了头。

“司命尊者,或许是来自神道!当然,我并不能确定……”太岁说道。

第079章 神道和仙道(上)

无论神道还是仙道,最终的目的都是成就不朽。而各种法术神通,不过是追求不朽期间产生的副产品,或者是用于成就不朽的手段,而并非目的。

除了法术神通之外,神道和仙道都有自己特有的各种工具器材,也就是诸如法宝之类的玩意儿。另外,也还有些稀奇古怪,无法归类的东西。

按照太岁的看法,它认为司命就是属于最后的那种,稀奇古怪,无法归类的东西。

苏择等人都是修真者,对于仙道自然是比较熟悉,但对于神道就很陌生了。而那两个法宝虽然比他们知道得多,但对于神道当中一些隐秘的东西,也不是太清楚。

所以它们也不能判定司命到底是什么,反正司命大爷绝对不是什么法宝,更不是什么仙灵。也不太像神祇,哪里有这么懵懂无知的神祇啊?

在世人眼里,仙道已经是相当神秘的东西了,但是相对于神道而言,仙道就不算什么了。

因为神道更加的神秘!

因为神道基本上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衰落,而在汉朝之后,就没怎么出现了。除了因为消失的年代太久,还有就是它涉及到了“神圣血统”这种非常飘渺的东西。

虽然以神道的观点看来,凡是炎黄贵胄都是神裔。但到底谁的血脉能被激活,就只有天知道了,这完全是考验人品的事情。反正从已知的资料看来,他可能是帝王诸侯,可能是高门公卿,可能是寒门士子,也可能是市井平民……

而且这个所谓的“神圣血统”的浓度该如何检验,也是个问题。别说普通人不知道,仙道的人也不知道,就算玩神道的,自己也搞不清楚。当然,如果真的可以搞清楚,神道也就不会衰落了。

可能很多现代人会奇怪,为什么说炎黄子孙是神裔?这不是自大吗?

但其实际上,这种“神圣血统”并不少见,也不是中国的专利。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类似的传说。比如古希腊的“黄金人类”,就是神裔。此外,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北欧、古美洲、古波斯、古印度等地。都有类似的传说,当地的人们都认为自己是神裔。当然,他们当中有些地区,认为“神圣血统”只限于高层拥有,底层的屁民死老百姓们,是没有这个荣耀的。

不过,对于“神裔”的传说,各地都是大同小异。凡是血统极其浓郁的神裔,都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是力大无穷,或是寿命极长,或者拥有各种超能力,而且都非常的聪明,智力极高。

比如历史上的子辛(也就是商纣),据说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还能“生裂虎豹”。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人类能做到的。

如果换一个开国君主,还能用夸张赞美来质疑这种记载的真实性。但按照商纣在历史的名声,后世的史书是太可能这么赞美他的。能不抹黑都算是有良心了,所以这些记载应该比较可信。

※※※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司命的真正身份,不过法宝们对神道的描述,确实让苏择联想到了异界的大汉帝国。

那里的人民寿命极长,达到了惊人的300年!和那些精灵差不多。

而且,据苏择的了解,这种300年寿命,在大汉帝国是常态,并不是因为修炼的结果。如果是一些大奥术师,寿命起码还能翻一倍以上。具有这种寿命的,只有在各地的神话传说中的神裔们才有。

而那些传说中的尸解仙就更夸张了,七八百岁的根本不值一提,连千年老怪物都不稀奇。反正苏择还没听说过,那个尸解仙是自然死亡的。要知道,大汉帝国已经立国超过1700年了!

最重要的是,那里有真神存在!

能够显示神迹,威能可以在世间具现的神祇!!

苏择现在怀疑,神道虽然在地球消失了,但却因为某些未知原因,反而在异界的大汉帝国发扬光大了。如果说地球的修真者们走的是“仙道”,而大汉帝国的修行者,走的就是“神道”了。

当然,无论神道还是仙道,其中都是分了三六九等的,修道有先后之序,得道也有高下之分,所以不论神还是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各人的资质和机遇不同,最终得到的业位也不一样。

仙道的分等方式有很多。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而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则将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晋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而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仙分为八阶: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

到了宋朝,张君房《云笈七签·三洞宗元》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

不过,最流行的说法,还是《仙术秘库》和《钟吕传道集》的“法有三乘,仙有五等”。即:“法有三乘者。小乘、中乘、大乘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

其实,从这些划分也可以看出“神道”的影响。《太平经》因为成书较早,所以受神道的影响较大,所以仍然是把“神”放在“仙”之上。而晋代之后,随着神道的消亡,“仙”的地位就逐渐上升了。到了宋代,就把“神”压到底下去了。

所谓“仙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