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193章

凤鸣宫阙-第193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君兰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拴儿太皮了。如今都这样,以后可怎么得了?”

红螺小心翼翼的去看陶君兰的神色,尽量让自己翘起来十分自然:“皮实才好养呢。再说了,小孩子哪里有不调皮的?等大了肯定就慢慢好了。”

陶君兰没接话,她在想,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以后?若是拴儿从此离了她,又怎么会有以后?

红螺瞧着这架势,倒是不敢再说下去了;

。她真怕自己再说下去,下一刻陶君兰会忍不住哭出来。此时,不管是眼底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晶莹,还是苦涩的表情,都让陶君兰看起来异常的脆弱。

红螺从来没有见过陶君兰这样的神情。她有点儿被吓到了。所以才不敢再开口。

陶君兰良久终于缓过劲儿来,侧头低声吩咐:“去请静平过来聚一聚吧。”

李邺不在,陶芯兰在宫中。丁嬷嬷和青姑姑也无法替她做出任何决定,所以她此时此刻能依靠的,能去诉说的,只有一个陶静平。其实说句实话,她想来想去,也发现这件事情她找陶静平商量才是最合理最应该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其实说白了是陶家内部的事情。不管是她要将拴儿给出去,还是陶芯兰的婚事,而陶静平则是陶家如今的支柱,是陶家的家主。纵然陶静平还太年轻还太稚嫩,可是她还是只有这一个选择。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现实永远能在一个人最没有防备的时候,让人明白什么叫艰难,什么叫无可奈何。可不得不承认,现实却是最容易让人成长的。

若不是当初那一场巨变,或许她还是那个娇生惯养,不知道什么叫现实的闺阁千金,平淡嫁人,平淡生子。而若不是今日这一场艰难选择,她也或许会在内宅迷失,不知道自己的敌人到底是谁,满足又安逸的沉浸在了内宅的琐碎中。

纵然一直知道李邺的志向,一直知道李邺将来要面临的事情。可是她其实一直没意识到她会面临什么。她又该做些什么。

安定内宅,约束姬妾,打理琐事。或许是一个普通妻子该做好的一切了。可是,她哪里又算是普通呢?

陶静平得了消息也是有些惊诧。不过这并不妨碍他飞快的换了衣裳去端王府。

或许是血脉之间的某种联系,他隐约的觉得陶君兰这次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不过,只是他并没有想得太严重了——他以为是关于他秋闱的事情。毕竟,眼瞅着已经没几天了,所以陶君兰在意关切,要嘱咐几句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路进了端王府,到了沉香院。陶静平几乎一下子就觉察到了不对劲来:沉香院的气氛和平时根本不一样。以往的沉香院,没有这种沉郁压抑又小心的气氛。

陶静平的心微微的往下沉了一沉,觉得有些不对劲。

等到见了陶君兰之后,陶静平这股感觉就更明显了——虽然姐姐一如既往的站起来笑着迎接他了,依旧是那么一副欢喜又宠溺关切的神色,可是那笑容却又没到达眼底。那一双眼睛里,分明是浓郁得化不开的阴郁味道。

“怎么了?”陶静平有点儿沉不住气,不等坐下就轻声问了一句。

陶君兰见了人,反而倒是不怎么着急了,笑着按着陶静平坐下了,又将点心往陶静平跟前推了推,这才笑道:“是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

陶静平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总觉得这件事情只怕真不是什么小事儿。不过陶君兰都这样沉得住气,他自然也就深吸一口气,先将不安压下去,调整了一下心情。

姐弟两个人喝了一阵子茶,各自都将心情平复好了;。陶君兰这才缓缓道:“前几日我进宫了一趟。皇后和我说了一番话,和拴儿有关。”

陶静平喝茶的动作瞬间一顿,清冽的眸子微微一眯看住了陶君兰;“和拴儿有关?难道是要立拴儿为世子?”他不愿往坏的想,所以就往好的地方想了。

“不是。”陶君兰自嘲一笑:“就算拴儿是长子,可是如今还没序齿呢。纵然要立成世子,也不是在这两年。皇后的意思是,为了巩固拴儿的地位,最好将拴儿交给端王妃抚养。记在端王妃名下充作嫡子。”

陶静平面上平静的面容就一点点的破碎了,最终成了暴戾羞恼。一句话冲口而出:“凭什么?”

到底年轻气盛,这话从陶静平口中出来,充满了不甘心和愤怒,以及不屑。他已经直接表明了他对皇后这个提议的不服气。

陶君兰同样很附和一声。不过她早已经过了这样冲动的时候了,所以此时她才才能冷静道:“就凭那是皇后,是国母。是端王爷的嫡母。她一句话,我不得不听。”

“可是……”陶静平气鼓鼓的刚说了一个“可是”,又想起那天李邺难看的脸色,便是又将话咽下去。最终只道:“那样的女人,又怎么能够将拴儿教养好?而且,她想要孩子,大可自己生就是了。”

陶静平这话有些刻薄。却也显得有些幼稚。若刘氏还能生的出孩子,就不必这样费尽心思的想要夺人子嗣了。

陶君兰没说话,只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陶静平也知道自己反应过激了,当下也是微微面上一红,到底压着怒气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思虑一番后,他便是疑惑道:“可是自古从没有这样的案例。纵然正妃和侧妃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差距,可是侧妃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有正儿八经的诰封。纵然是皇后的意思,可也不能这般不顾规矩。”

“这不过只是没有先例罢了。可要知道这并没有谁规定过不可以。”陶君兰苦笑一声,顿了顿:“事实上,我不过是沛阳侯府的义女,身份也完全不够高。而刘氏出自名门,纵然家业不丰,可是她自身的才华却是很被皇上怜惜的。加上刘氏命运多舛……”更让人怜惜不是吗?

陶静平听了这话,有些慌神,随后握紧了拳头粗声道:“不行,这事绝对不行。难道端王爷就不管这事儿了?”

“王爷出门去了。”陶君兰摇摇头:“若不是如此,只怕我也不会这样害怕。而皇后也不会提起这件事情。”

皇后根本就是算准了时间,掐着点儿提出这件事情的。就是要让李邺在毫无知觉的时候,将这事儿定下来。就是怕李邺从中作梗。而事实上,就算李邺不愿意,可她这头松了口,李邺又能说什么?

而皇后威胁她的目的,也正是在于此处。所以,皇后让人传话的时候,不仅让她进宫去,更是给她看了一样东西——陶芯兰的贴身荷包。然后又告诉了她一件事情,除了荷包之外,还有一方帕子和一只珠花。

陶君兰只微微脑子里一转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这些都是闺阁私物,若是出现在刘家公子的手里。陶芯兰的名声就毁了。到时候,不嫁也得嫁!甚至还要被扣上一个宫中私会的名声!那是仅次于秽乱宫闱的罪过!;

第一卷 第249章 顺从

如果真名声上有了污点,即便是最后没有嫁入刘家,可以后再想嫁什么好人家,却是难如登天了。但凡有点头脸的,谁不是看重名声得要命?谁不是在意家风的?纵然私底下或许糜烂不堪的,可面上都是抹得光鲜平整的。

陶芯兰的名声绝对不能毁。可若她不肯交出拴儿,陶芯兰的就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嫁入刘家,一个是以后再也别想着嫁人,甚至再也抬不起头来。

嫁入刘家的结果就是——以后这就是刘氏手里的筹码了。但凡她若是不肯听从刘氏的话,只怕陶芯兰就是任人搓圆捏扁了。甚至到时候,刘氏一样可以用这个威胁她将拴儿交出去。

不得不说,皇后这一刀子真是切得又狠又准。一下子就拿捏了她的命脉。让她几乎没有反抗的余地。

陶君兰将这些都告诉了陶静平之后,陶静平的反应有点儿惊愕:“她是皇后啊!怎么能做这样龌蹉的事情——”一国之母,竟然如此……这让人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陶君兰苦笑了一声;“国母又如何?国母也是人。”正因为是国母,皇后才能这样威胁了人之后,让人有苦说不出。若换成是别人,凭着端王府的权势,难道她还至于这么怕?怕是早就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后悔惧怕,有苦说不出了。

而正因为是皇后,所以她才敢肯定。她真敢不将拴儿交出去,非要留在身边的话。刘家人亮出东西后,就是太后也没有办法帮陶芯兰。

陶静平错愕了一阵子后,最终才想到了最要紧的事情,有些茫然和不安的看向陶君兰:“那,该如何选择?难道就真的没有半点余地了?”

陶君兰点了点头,声音苦涩:“的确是没有半点余地了。我只能从这两个之中选一个。”

陶静平默然了。他没去问陶君兰打算怎么选择——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选择,他都无法接受。一个是亲妹妹,一个是亲侄儿。叫他如何选择?若是可以,他倒是宁愿牺牲自己了!

死一样的沉寂几乎有半个时辰那么长。陶静平最终微微眯了眯眼睛,沉声言道:“既是如此,那就干脆让刘氏再无能力抚养拴儿吧。”这样一来,就算刘氏要走了拴儿,也是不可能带过去亲自养着。更或者,刘氏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那自然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陶君兰讶然的看向陶静平,十分意外;

。她没想到陶静平竟然一出口就是如此狠辣的言语。她点儿恍惚和模糊:小时候的陶静平是十分心软的。

最终陶君兰却是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方法:“这个时候动手,谁都知道是我们做的。”这不是在自掘坟墓又是什么?

“那怎么办?”陶静平有些烦躁,坐立不安起来。不管再怎么因为现实而成熟得多,他到底还是年轻了些,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的有些不知所措。这是正常的。

陶君兰半晌才叹了一口气:“或许,拴儿是留不住了。”

陶静平霍然抬头,下意识的反驳出声;“绝不可以!”

“那难道就要将芯兰推进火坑?”陶君兰看着陶静平淡淡出声。

陶静平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陶君兰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幽暗得如同静谧的天空:“总有一日,今日的痛楚我们会加倍还回去的。静平,你要努力才是。我和芯兰,能依靠的只有你了。”不管李邺也好,太后也好,终归都是不能全然依靠的。

陶君兰不可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件事情,让她对李邺的感情产生了裂缝,产生了怨怼和不信任。不管怎么说,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是一声不吭的消失了。一句话都没有。如果受委屈的只是她自己也就罢了,可是一想到拴儿……她心里就疼得厉害,怨恨得厉害。

当然,她也明白这点怨怼有些莫名其妙站不住理由,可是她就是控制不住。因为她曾经觉得,李邺会是她最坚实的依靠。而且,她若是不去怨恨李邺,又去怨恨谁?

陶静平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话来——他既无法狠心抛弃拴儿,也无法狠心舍弃妹妹。所以,哪怕心里几乎滴血,他也只能死死抿着唇一言不发。

陶静平从端王府回去之后,便是越发的用功了起来,几乎废寝忘食。吓得那夫子都有点儿紧张了:不会是压力太大,精神上出了问题罢?从那之后,倒是对陶静平不敢那么严厉了,颇有点小心翼翼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陶君兰送走了陶静平之后,当天夜里依旧是亲自带着拴儿睡的。不过,却是禁不住哭了许久——几乎泪都流干了,眼睛都麻木了,这才止住了哭泣。

但是眼泪止住了,心里的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