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碧桃花开 >

第122章

碧桃花开-第122章

小说: 碧桃花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巧翎怎能不恨纪柳柳,她先前怀过两次孩子,第一次因贪玩累掉了,第二次张方碧命她离间易孤松与墨羽之间的关系,张巧翎思索再三,决定拿腹中五个月的骨肉赌一把,却没想到孩子掉了,自己也险些搭上一条性命,可非但没将纪柳柳扳倒,自己反倒却落得个无法再生养的下场,虽易孤松待她看上去与从前无甚区别,可她知道自己已在易孤松心里埋了阴影。

张巧翎知道平妻的说法只是摆出来好看的,究竟谁能得了当家主母的位置,关键还是看谁先养得出儿子,她第二个流出来的孩子已经成型,是个儿子,流出来之后她就后悔了,看见纪柳柳生出了易孤松的长子之后,张巧翎更是悔不当初,且易孤松向外宣布易之凡为嫡长子,谁是被易孤松认定的当家主母已一目了然。

易孤松是个清俊的男子,且才华横溢,撇开身份来说,张巧翎对易孤松也是满腹爱恋,先前他对她和纪柳柳一视同仁,张巧翎就妒恨把她大了四岁,可看上去比她还柔嫩的纪柳柳,而今易孤松夜夜耗在纪柳柳房间里,张巧翎岂会善罢甘休?

十月,张巧翎给易之凡要饮的水中下了当初张皇后毒死十八皇子用过的毒,无色无味,且银针也试不出,张巧翎千算万算,却未想到亲自看护之凡的纪柳柳怕那水烫了孩子,就唇抿了口,随即察觉异样……

那次张巧翎堕胎血崩险险的捡回一条命,可易孤松从此对她疏离开来,此时听着进进出出的婢女、婆子说纪柳柳生死未卜,张巧翎甭提多开怀了,暗想毒不死小的,毒死大的更好。

张巧翎的兴奋没过夜,易孤松竟拎着砍刀冲进了她的房间,尽管后面有人死命的抓着易孤松,可他还是剁掉了张巧翎的右手,那么个斯文的人不斯文起来还真吓人!

当夜,易孤松一纸休书将张巧翎还有她的断手一起送回了娘家,那时张皇后因忙着应付墨羽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进犯南西番,实无暇理会一个没用的废物。

易孤松的字体苍劲有力,而那休书却略有些潦草,想是怒极后随意所书,不过还是条理清晰的罗列出了张巧翎所触七出之过,尽管易孤松母已亡故,父不详,可愣是将七出凑了个齐全,不孝这条例举的是张巧翎使性子用花瓶砸得其生母头破血流,倒也贴靠。

张皇后看罢,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巧翎很是不满,直接告之其父母将张巧翎送入尼姑庵,省得丢尽他们张家颜面。

经蓝玉引见,易孤松求得凤九相助,救回纪柳柳一命,自此,纪柳柳与易孤松再无嫌隙。

廉昌二年元月,经张皇后以张家大半个库房相保,南西番得以保全。

张含蕾给赤德赞普生了个儿子,之后逼赤德赞普废牟刺,改立小王子为储君,牟刺是西番百年难得一见的全才,赤德赞普这个提议自然没多少臣子买账,拖拖拉拉了三个月,赤德赞普突然暴毙,遗诏传位给张含蕾所出的小王子。

赤德赞普死前几个月,张含蕾以各种借口阻止牟刺和赤德赞普相见,待到赤德赞普一死,张含蕾立刻对外宣布小王子登基。

时局十分混乱,有拥立牟刺的忠臣,也有被张含蕾收买的佞臣,一时间分成两大派各不相让,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西番终于一分为二,南方有张含蕾摄政,北方属于牟刺。

张皇后能坚持到今天,就是因为有张含蕾掏空南西番相助,是以墨羽与牟刺联手对付张含蕾,张皇后自然要倾囊相助,因为南西番垮了,她张方碧也就没多大能耐了。

墨羽无功而返,张皇后万般欢喜。

廉昌二年三月,张皇后懿旨将幼帝寡居三年多的‘十五皇嫂’赵香容下嫁墨羽。

四月初,没有婚宴,赵香容抱着十五皇子遗孤,携两个贴身侍婢坐马车来到了在墨将军府旧址翻新扩建的北安王府,直接入住王府主宅,当夜,墨羽留宿赵香容房间。

那时春儿已与莫桑完婚,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看着赵香容搬进了主宅,极其不满,扯着莫桑的耳朵叫骂了半宿,莫桑疼的龇牙咧嘴,却不敢反驳上一句。

廉昌四年二月,四海皆传首阳山的碧桃花这一年开得出奇的美,不少文人骚客相约而至,自然也有些寻常人辨不清深浅的隐士高人。

日傍西山,天色越显凉薄,古道愈发清冷,单驾辎车却悠哉悠哉的缓行于路上。

转过一个山坳,驾车的人竟瞧见前方有一个身着墨紫色素袍的瘦高身影,静默的站在路边偏头看着一株还未抽展出新芽的小树。

那人看的很专注,他们刚拐过山坳的时候他就维持着那个姿势,他们已来到了他的身后还不见他有丝毫改变,等他们已经赶超过他之后再回头看去,那人的姿势竟还没丝毫变化,连散在颈侧的发丝都没移移。

光阴荏苒,转瞬已界六年,六年前的二月,她没来得及看最喜欢的碧桃花妖娆绽放便匆忙踏上了行程,一步步陷进他为凤氏设下的局,六年后,他还在为她设局,今时却不同于往日,彼年他谋的是凤氏江山,而今他谋的是她一世安然。

才进首阳县地界便遇上了故人,当真有缘!

其实走出泉谷时便想过再遇故人,只是没想到第一个遇上的竟是他,也好,想来这世上再没哪个像他爱兮若爱的那么纯粹,全无私欲,只一心一意巴望着她能幸福。

辎车不曾停留,与那身着墨紫色素袍的男子擦肩而过,再转一个山头就是首阳县城,这个时节不好野宿,他们在那里侯着,一定能遇上他。

其实这本该算作意料之中的事,他追着大江南北的碧桃花跑,至今已追了五年,岂会错过首阳山上开的最好的碧桃花,而且这里本就是她成长的地方,早晚有一天他会找来这里的。

风卷铃响声声脆,卷土扬沙,辎车渐远,那墨紫色的身影偏过头来,追着辎车上悬着的铃铛,眼底掠过一抹迷茫。

唇红齿白,肌肤赛雪,墨发及膝,真真的难辨雄雌,本是倾城色,却将风霜染,眉间萦着浅浅愁,顾盼自多情。

辎车已无行踪,他才举手轻顺开额角散下的一缕青丝,收了视线,缓挪身子,循着辎车离去的踪迹缓步上路。

他记不得前尘旧事,甚至记不得自己是谁,这些年他走了许多地方,誓言要绣出天下最美的碧桃花,许多达官显贵一掷千金只为购得他一幅绣画,却极难如愿,他越是不为所动,他的绣画便越值钱,听说有人以天价求得他的绣画为荣,沾沾自喜的摆出来显摆得了他的花开富贵,他听后莞尔一笑,不置可否,这些年来他只绣碧桃,哪里绣过什么花开富贵?

他报不出自家名头,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便自动自发送了他个怜碧公子的雅号,时至今日,端出这个名号便代表着天下第一的绣师,他不想要什么天下第一,他只想要一幅满意的碧桃花开,可兜兜转转了这么久,却没一幅值得满意的绣作,曾有人问他为什么执意绣碧桃花开,他思度良久,最后只莞尔轻笑,淡淡道:“或许前世我爱上了碧桃花的仙子,我们相约只要我绣出最完美的碧桃花开,她便会从绣画上走出来,与我厮守一生。”

那些人听了他这个似是而非的解释,皆摇头叹息,原来在某些方面登峰造极的人多半都和疯子沾点边的传说是真的,他这个天下第一的绣师就是个十成十的疯子,可惜了那张仙人似的俊美脸孔,若不是这般的疯,随便去哪个大户人前门前逛一逛,娶个大家闺秀定不成问题,又何必孑然一身,三餐不继,四处奔波!

不过回头想想,问题是他还需去娶大户人家的闺秀才不必三餐不继么,只要他愿意,随便卖一幅绣作就够一生衣食无忧了,这么看来,他果真还是个疯子!

除了看碧桃花之外,他对什么事都是漫不经心的,没想到刚才辎车行过的一瞬竟叫他莫名心悸,那辆辎车明明已走远,可车上的铃声好似从记忆深猛然响起,撞击着封印在心底的旧日情伤,伸手捂住胸口,深深的喘息着,刀子剜心似的痛沿着胸口的一点蔓延开来,直至四肢百骸,这莫名其妙的痛是如此的鲜明,鲜明的好像即将死去一般的深刻。

“公子,您怎么了?”

是谁在说话,他吃力的偏头看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此时正满目关怀的看着他,他有些搞不清楚状况,须臾,看那老人家伸手指了指他的眼角。

他随着那老人家的指引伸手轻拂过眼角,却沾了一手水泽,仰头望天,未曾下过雨,那就是说他哭了,为什么?

老人家看他一脸迷茫,好心的提醒道:“天黑后山里不安全,公子还是快些赶路,去前面县城住一宿吧。”

他伸手自腰间摸出一方巾子,轻擦去脸上泪痕,复又摸出块碎银子递给老人,那老人怎么肯收,他笑道:“我从不平白送人银钱,老伯你且收着,我这是与你买消息的酬金。”

老人仍坚持说问几个问题也不需给钱,他笑言付钱买的消息他感觉踏实,算老人家卖给他个踏实,最后老人拗不过他收下了银子,他才微笑的问了起来,“老伯,传说今年的首阳山碧桃花开的最好,这可是真的?”

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我活了这么大,只看过两次碧桃花开的这么好,第一次是十七公主初来这里的那年,那碧桃花看得那个好看啊,再就是今年,好像今年似乎比那年还好,也不知是哪里传来的风声,说十七公主要回来了,所以碧桃花竞相争艳,欢迎着十七公主归来,哎,谁不知十七公主死了都快六年了,怎么可能回来了呢?十七公主走的那年,十里八乡才知道原来桃花庵里住着的竟然是两位公主,乡亲们原本还等着再见十七公主一面呢,哪曾想十七公主回去就是送死的,可怜了那么个心地善良的好公主啊!”

听见这一番说辞,他心中一动,不知怎的就脱口说了个名字,“若儿?”

老人家耳清目明,听他这么说,呆愣了片刻,随即不解道:“这位公子莫不是十七公主的故人?”

他轻摇了摇头,淡声道:“我不认得十七公主,对了,老伯可知从哪里上山最好?”

老人家回身指着先前辎车行过的官道,爽朗道:“公子沿着这路一直前行,进了县城住上一晚,明早随着大流走就行,其实桃花庵前的花开得最好看,不过从十七公主走了后,桃花庵就成了禁地,寻常百姓不得随意出入,这两年每逢碧桃花开的时候,摄政王都会过来小住几日,住的就是桃花庵,今年碧桃花开得这么好,又逢静修师父五十大寿,摄政王肯定会来,想来非但是桃花庵,就连桃花庵附近的山头也不能随便出入了,公子随大流走,应该是能去到与桃花庵毗邻的山头,那里的碧桃花开的也不错。”

摄政王,虽他多数时间行走于乡间野地,却对这位摄政王可谓耳熟能详,少年风流,而今年岁尚轻却身担要职,坊间传闻如今的南国已是墨家天下,传说他是踩着十七公主的灵位登上巅峰,祸国佞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他虽名不正言不顺,却可称万岁,那个娃娃皇帝不过是朝堂上的一个摆件,南国还不是由着摄政王只手遮天!

还有传闻说摄政王其实就是当年北夷逃跑的大王子殿下,二十多年前南国灭了北夷,而今轩辕氏遗孤回头复仇,十七公主填了蛟鱼潭,自此墨羽不再养蛟鱼,可即便说他是北夷遗孤,朝堂上也没有不畏蛟鱼的忠臣出来诘责于他,因为如今朝中重臣全是摄政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当然,若提拔上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