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皇后-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于谦!…
曹吉祥心头一凛,看到从内城涌出的大批人马里,举着的灯笼,果然写有大大的“于”字,知道于谦真的来了,就凭他们这些人的声望和人马,想要在于谦面前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他已经被卷入此事,就算现在反戈,也绝无脱身幸免地机会。
他只得长叹一声,索性让人打开南宫大门,请出朱祈镇来。
【第八卷 夺门】第十九章 人心
于谦赶到的时候,正好挡在了石亨与朱祈镇的当中。
他急匆匆地领兵而来,身上还穿着便服,青灰色的长袍,花白的须发,在灯火的映照下,格外的显眼。而他的身后,被两个侍卫推绑着的,正是秦风。
石亨长叹一声,不用说,秦风这个家伙,还是没转过心眼来,想要去说服于谦,却被绑到此处来了,今日之事,只怕真的要败在此处了。
他收起了长刀,以刀拄地,方才觉得浑身上下的伤口,无一处不痛,痛得几乎连再拿起刀的力气都没了,随手拔掉肩头还带着的几支羽箭,冲着于谦说道:“于大人来得真是时候,石某甘拜下风!”
于谦神色冷肃,冲着他轻叹一声,却回头转向了刚从南宫缓缓走出来的朱祈镇,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微臣于谦,见过太上皇,还望上皇退回南宫,等候皇上发落。”
朱祈镇微微一笑,看着如此剑拔弩张的场面,非但没有后退一步,反而向前走了几步,直视着于谦说道:“于大人可否知道,皇上将我妻儿已经带走,莫说眼下石将军他们势单力薄,就算他们占了上风,我也只能束手就擒,随你去见皇上,任凭他处置了。只不过,让我留在南宫,不知他们死活,怕是万万不能。。。在此众人,均是被我牵累,若是要杀要砍,请先杀我。”
他如此轻描淡写地说来,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一步步走过去,就算跟着于谦而来的禁卫军和锦衣卫,竟也不由自主地后退,看着他走到石亨身边,与他站在一起。都无一人敢去阻拦。
“陛下!…………”
石亨一行人等,原本杀到此处已是疲累之极,但见他如此从容恬淡,毫不犹豫地站在他们前面,与他们同生共死,无不热泪盈眶,感动得长呼拜倒,只觉得跟着他这样的君主。就算是今日粉身碎骨,死于此地。也值得了。
于谦凝望着朱祈镇,一时几乎无语。
这几年来,朱祁钰因为易储复立之事,在朝中大肆廷杖众臣,在后宫成日沉迷女色,全然没了当初北京保卫战时的勤奋。虽然一直对他信任有加。凡是他的进言,无不听从,但是他也明白,若他一去,朱祁钰还是要依靠他人,他自己,根本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更何况。如今他因酒色过度掏空了身子,上次昏迷之时,于谦私下问过御医,就知道他已经拖不过这个冬天,而朝中还为了立储之事争议不休。他忙于处理政务之时,忽略了徐有贞等人,若不是今日得到锦衣卫快报,只怕真地被秦风困住,无法赶来平息这场叛乱。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朱祈镇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公然站出来。
就算他想要复辟夺位。也该由臣子们出面,自古以来。不论成败,有哪个君王会主动将这反叛篡位之事,全然揽在自己身上。就算当初陈桥兵变的宋太祖,也搞得是黄袍加身被迫而上的闹剧。
可他这么一做,莫说是那些叛军,就算是于谦带来的禁卫军,也无不动容。
这几年来,挨板子打板子的人多,可真正看到皇帝的人越来越少,更不用说跟他们并肩站在一起,更不用说,从这牢狱似的南宫里走出来,还有如此从容潇洒地气度。
单单是这份担当和傲视刀兵的勇气,就足以让人心折。
于谦望着他许久,终于长叹一声,说道:“微臣虽不知皇上请沂王和太后娘娘过去是何用意,但不论如何,这造反谋逆之事,都是罪不可赦,微臣只能得罪了。”
朱祈镇微微一笑,突然问道:“于大人,当初北京被瓦剌人围攻地时候,你们拥立王,为的是荣华富贵,还是天下百姓?”
于谦一怔,坦然答道:“于谦不敢居功,但所作所为,均是为天下百姓,为大明社稷,绝无私心。”
朱祈镇点点头,轻笑着说道:“在我为君之际,你可以拥立王,为的是天下百姓,大明社稷,既然如此,说明你的忠心,忠得是大明朝廷,忠得是大明百姓,而非一君一帝,于大人,我说得可对?”
于谦越发惊诧地望着他,这话语听起来没错,可是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是连他都不敢深究的。这个曾经一败涂地地昔日天子,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囚禁困顿,如今竟像是换了个人一般,一言一行,竟有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见他不语,朱祈镇微微抬起头来,仰望星空,长叹着说道:“既然你是对大明江山和百姓忠心,就应该知道,当今皇上病重不起,又无子嗣继承大统,若是有什么意外,就算我和沂王都死了,这天下,也一样会大乱。”
于谦浑身一震,惊骇地望着他,依旧说不出话来。
朱祈镇的视线从天际回落到他们的身上,眼神亦是亮若星辰,眉宇之间,威仪凛然。
“所以,于大人,你若是真的一心为大明社稷和百姓,就该明白,不是我要复辟夺位,而是天意如此。就如同当初王替我收拾战败的结果,如今,我也必须站出来,替他收拾眼下地局面。”
于冕带着人终于冲了过来,看到的,却是父亲带人呆站在那边,朱祈镇站在当中,竟无一人敢动。他没听到之前的话语,也没管那么多,只是恼恨石亨如此轻易击败自己,让他在父亲面前如此丢脸,一过来就挥剑朝石亨冲去,跟着他的士兵,也直奔石亨的亲兵杀去。
不想他还刚冲到石亨面前,就听得一声大喝,“住手!………
再抬眼时,挡在石亨面前,面对自己长剑地,竟然是太上皇朱祈镇。
于冕大吃一惊,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手上已是不由自主地一软,剑尖无力地从他肩头划过,仍然带起了一串血珠,朱祈镇身子微微一晃,依然挡在石亨等人前面,朗声说道:“此事因我而起,于大人,若是要杀,请先杀我!”
“陛下!…………”石亨咬着牙站起来,他没想到,今日竟然会成如此局面,既然凌若辰和沂王已经落入皇帝手中,那么他们再怎么血拼,也绝无翻盘的机会,既然如此,又怎能让他一人担当。
“臣石亨,愿与陛下同生死!”
【第八卷 夺门】第二十章 忠臣
石亨带来的人,虽然只剩下了几十个,张辄的一千羽林军,杀到此处剩下的也不过百余人,但这群已然成了困兽的将士,却齐齐围在了朱祈镇的身边,纵然浑身浴血,却是异口同声地高呼,“愿与陛下同生死!…………”
这百十人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气势悲壮雄浑,竟不亚于千军万马。
于冕望着这等场面,手上还在滴血的长剑也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地望向于谦,等着他正式下令。
于谦还未开口,他身后禁卫军的统领高枫,已然在他身边长身一揖,愧然说道:“于大人,请恕卑职无礼,上皇所言甚是,还望大人三思!”
“你说什么呢!”
于冕这才回过神来,望着他愤然说道:“难道你也想造反不成?”
“我们不是造反,我们只是顺应天命,拥立太上皇复位!”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却是之前不知藏去了哪里的徐有贞,跟着曹吉祥一起走了出来,朗朗然说道:“当今皇上廷杖众臣,囚禁上皇,改立太子,行得都是背信弃义之事,所以今日才会有太子薨毙、重病不起的天谴。国不可一日无主,于大人,这,你该比谁都更清楚吧!”
于谦转身望向他,长叹一声,说道:“皇上不过是一时患病,何至于此?徐大人挑动上皇如此贸然行事,陷他于不义之地,岂是人臣之为?”
徐有贞冷笑一声,上前一步,正色问道:“你这等愚忠,当真是为了社稷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的声名富贵呢?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义之所在,纵然一死而不悔!”
“义?就你这个逃跑神棍还敢说什么大义?”
于冕对他嗤之以鼻,正想再骂一通,却见于谦冲他使了个手势,制止他再说下去,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哼哼了几声。退到了一旁。
于谦根本不去搭理徐有贞,只是望着朱祈镇说道:“微臣请上皇三思。若是如此复辟,也是谋逆之举,倒不如随微臣一同前去拜见圣驾,若是皇上当真病重,自然也会考虑上皇提出的意见,如此不伤兄弟和气。更免了大动干戈,不知上皇可否愿意?”
“陛下万万不可!”
徐有贞顿时急了,急忙说道:“陛下若是去了,定然会被他们设伏陷害,千万不可听信他们所言!昏君一向言而无信,残暴不仁,各位难道就任由陛下前去送命吗?”
“不必说了。。。我去!”
朱祈镇断然拒绝了徐有贞所谓的“好意”,挥手阻止了想要保护他的石亨,径直朝于谦走去,淡淡然笑道:“只不过,在我没回来之前。希望于大人可以保证这里每一个人的性命安全,可否?”
于谦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然后转向于冕,肃容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我陪上皇去见驾,若是有什么差池。定不饶你!”
于冕应了一声。看看眼下的场面,一挥手。先让人把徐有贞和曹吉祥绑了起来,如今他们这边有数千禁卫军,而石亨和张辄他们仅剩下百余残兵,若是还能出什么岔子,那他还真是不用活了。
“陛下,我随你一起去!”
石亨深吸了口气,将手中长刀扔在了地上,挺身而出,站在了朱祈镇身边。
于谦看了他一眼,轻叹一声,回头让人放开了秦风,苦笑着说道:“只要上皇同意,我是没有意见地。”
朱祈镇迟疑了一下,看看石、秦两人,毕竟,此去不论能否成功,都是皇家最机密的事情,这些臣子,不论眼下如何亲密忠心,日后若是任何一方有了变化,这都是引发杀身之祸的缘由。
秦风揉了揉被捆绑得有些发麻的手臂,走过来扶住有些摇摇欲坠的石亨,冲着朱祈镇淡然笑道:“陛下不用担心,我们既然下定决心跟你去,就不会再顾忌其他的事情。还望陛下成全。”
朱祈镇看到他们眼中坚定的神色,自然明白他们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被朱祁钰带走,眼下生死未卜地凌若辰,只得轻叹一声,点了点头。
于谦见他们三人已然放弃了反抗,也让留下来的人都原地坐下休息,眼下地厮杀既止,叛乱已定,他也就松了口气,带着他们三人,赶往乾清宫去见朱祁钰。
朱祈镇三人在众多禁卫军的包围下,因于谦特地叮嘱,没有上绑,行进起来,神情自若,除了石亨身上有伤血迹斑斑地看起来有些狼狈之外,三人的神色非但不像是造反失败被抓了要去听候发落的,反倒像是被人众星拱月簇拥着要去登基一般。
于谦看在眼里,听着朱祈镇安慰石亨的话语,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几乎可以说是看着朱祈镇兄弟两个长大的,两朝为官,前朝地内阁“三杨”都对他给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可是先是正统年间的宦官王振弄权,他只能自己两袖清风,还几乎被陷害至死,对这个九岁登基耳根子奇软又无所作为的正统皇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