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凤栖黄花 >

第12章

凤栖黄花-第12章

小说: 凤栖黄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一又赶上两步拦住了她的去路,“有人看见你昨天上了宋誉明的车子,就没回来过……”

小礿实在累得很,她现在只想快点趴到自己的床上去,她没有精力在这里跟这种鸟人瞎耗着。

她冷冷地斜睨了一眼丁一,说道:“我懒得回答你。你的思想有多龌龊,你就往多龌龊处想吧。如果你嫌自己不够恶心,就继续杵在这里好了!”

说完,她绕过丁一,继续走自己的路。丁一又抢上两步,正欲再次拦住她,被她狠狠地一把推开了。

寝室楼前女生人来人往的,见这景状,纷纷向丁一投去异样的眼光。丁一左右环顾一下,脸一红,悻悻地走了。

丁一刚一转身,就碰上了正拎着饭菜回来的赵雅。赵雅显然已经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咧着嘴对着丁一大笑,

“小礿昨晚跟我睡一个房间。用你的龌龊的脑细胞,尽量发挥一下想象吧!”

丁一脸一白,狠狠瞪了赵雅一眼,拉着脸狼狈离开了。

赵雅对着丁一的背影,给了一记鄙视的表情,马上快步赶上了小礿。

小礿这时气有点消了,为自己刚才对丁一的态度有点不安起来,

“我刚才说话是不是有点太尖酸了!”

赵雅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要早点这么厉害,他也不至于得寸进尺。他就是吃定你好欺负!”

听了赵雅的话,小礿心里才开始踏实起来。

另外两个室友都出去玩了,寝室里现在只剩下她们两个。

小礿被昨晚的怪梦搅得跟一夜未睡似的,疲惫不堪。赵雅替她打回来的,明明是她爱吃的饭菜,她却食之无味。

赵雅见小礿刚才对丁一火气那么大,现在又一副恹恹的样子,以为她回了一趟出生地,一无所获,所以心情郁结着。

赵雅是个比较有主见的女孩子,对小礿的身世,她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小礿,如果你真有心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我知道有一个办法很靠谱。”

小礿抬起了正在吃饭的脑袋,看着赵雅。

“我听我爸说过,现在警方有一项技术,就是通过全国丢失儿童父母dna信息库的数据,帮孩子找到亲人父母。如果你的亲生父母现在还在寻找你,派出所就会提取他们的dna,你只要去公安局抽一点血样,就可以找到他们了。”

“那如果他们是故意遗弃我的呢?”虽然没经证实,小礿一直认为自己被遗弃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小心失散的孩子多半是被拐卖的,拐卖的结果就是被无儿无女的家庭收养。谁会冒着坐牢的风险,偷个孩子,再丢给一个和尚去捡?”

“如果是这样的话……捡到你的人,当时有没有在你身上找到信物什么的?很多弃婴身上都有写着出生时间的字条,不知你有没有?”

小礿忽然想起自己的生日来,她的身份证上是有明确的出生日期的。自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却从来没向师父问起过自己生日的由来。哥哥那时只说,她是两岁时被他家收养的。那师父捡到她,是在她两岁之时,还是更早的时候?如果她是两岁时被捡到,师父又从何得知她的生日,这不像刚出生的婴儿,出生大概有几天了,是可以毛估出来的。如果她是婴儿时就被捡到,两岁之前,她又被师父安置在哪里?

赵雅继续说道:“其实弃婴领养都是要经过民政局,要经过很完备的手续的。像你养父母家的情况,肯定不符合收养条件的,也不知道你那时是怎么上的户口。”

赵雅说的这些小礿都明白,可之前她为什么没想过这些呢?是因为内心一直在逃避吧?就像这次去君达,也是鼓起了好大的勇气才去的。现在这些疑问被赵雅挑明,其实也没什么可畏惧的。

可是现在养母去世,养父失踪,哥哥那时年纪也还小,这些疑问,只能去问师父了。

“元旦后,我陪你去一趟公安局吧?——要不,过年你去我家过算了,我让我爸帮你找……”赵雅最后建议。

赵雅的爸爸是当地的公安局的干部,对这些信息,赵雅了解得比她多。小礿当然感激赵雅的一片热心,不过现在她只想向师父问清,自己被收养的细节。如果她的生日,果真是随身的字条里写明的,想来她是被抛弃无疑的,这个公安局也就不必去了,徒添失望而已。

元旦后再过十多天,就是寒假了。她想包婶他们了,她想回自己家过年。再说,这些事情,当面问师父,更好一些。

第十五章 替身

元旦一过,大家都开始归心似箭了。大年十五那天,学期正式结束,小礿和赵雅她们,当天就拖着行李箱,赶回家的车去了。

小礿和赵雅在校门口就告别了。赵雅被她的家里人开车接走了,小礿一个人拖着旅行箱往公交车站走,准备搭开往长途车站的那路车。

车站上挤满了放假回家的学生,小礿和她的箱子几乎被挤得无立锥之地。她的视线被高大的男生挡住,害她看不清一辆辆驶来的都是几路车。公交车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她有点着急。

忽然,人群里一阵骚动,有几个学生兴奋地喊了起来“*路车来了,*路车来了,去长途车站的赶紧上!”小礿这才想起今天放假,大家都是赶去长途车站坐车回家的。

人群裹着小礿往车上挤。小礿死死拉住自己的箱子,让它不致脱手。这时,一个男生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黄小礿,箱子我帮你拎,你只管自己上车吧。”小礿回头一看,是一张有些面熟的脸,好像是她以前的一个追求者。男生一脸的阳光,身上只背了个背包,正把手伸向她的拉杆。

小礿对他感激地笑笑,就把箱子交给了他。

正当她要回过头来时,她眼睛的余光透到人群的缝隙,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灰色的棉袍,黑色的围巾,黑色的僧帽……。那人影就在站牌后面不远处,面朝这边。

人群的缝隙瞬间又被合上,还没让小礿来得及看清楚那人的脸。

小礿心头一热,朝那身影的方向喊了一声:“哥哥……”

这时,帮她拎箱子的男生已经带着箱子上了车,小礿自己也被后面不断涌来的人群推到了车门旁。她没有退路,只好迈上了车。

一上车,她就被周围的身体迅速地往车后厢挤去,她想找块没被遮挡的车窗,可是一时总不能如愿。待到车内的身体都静下来后,车开始开动了。她粗鲁地拨开眼前的一条胳膊,把脑袋钻到车窗旁时,发现车正在快速离开站台。站牌后面根本没有哥哥的身影,那个灰色的人影已不知去向……

车离站台越来越远,小礿失望地收回了视线。她怀疑自己刚刚看错了,那只是一个陌生的路人而已,也许也是个和尚,而和尚的打扮都是大同小异的。

哥哥如果在南京,怎么可能不来看她呢?最后,她心里暗自安慰了一下,就渐渐平静了下来。可心里终归是失望的,这一学期里,她一直没联系上哥哥。

家里一切都没变,唯一改变的就是嘉祥寺里没有了哥哥的身影。这一改变让小礿无所适从,她不知道没有哥哥的每一天,是应该怎么打发的。她习惯性地想往寺里跑,可每次走到寺门口,就想起去不知去寺里做什么,难不成去找师父聊天?后来,她终于明白,自己的这种状态就叫“空虚”。

但师父是必须找的,因为小礿这次是准备一大堆的疑问回来的。

嘉祥寺的讲堂就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厢房里,毗邻僧房。小礿去讲堂找师父,特地去僧房绕了一下。只见净远寝室的门紧锁着,僧人和居士们正从讲堂内鱼贯而出,各回各屋。

讲堂内一直没见师父出来。常静是个能不念经就不念经,能不讲经就不讲经的懒和尚,难道今天讲经的又不是他。

讲堂内人差不多已经走空,只有首座的一个蒲团上,常静正盘着腿在打瞌睡。

小礿轻轻走了进去,见师父的脑袋都快垂到了肚皮上,他的大肚子跟着他的“呼噜、呼噜”的鼾声,也一起一伏着。

常静的手边上放着一本经书,小礿捡起来一看,是本《楞严经》。原来师父是躲在这里“啃书”呢。

听到动静,常静的脑袋抬了起来,他眼神迷蒙了一会儿后,定睛一看是小礿,立刻笑逐颜开。

“放假了吧?”常静和霭地问道。

“嗯,”小礿点点头,“师父您好用功哟。到房里睡觉吧,这里会着凉的。”

小礿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僧人睡觉的时间,但像师父这样的脾气,什么离谱的事都会做的,就跟他废除“非时食”律那样。

常静喘着大气,把自己的腿从蒲团上抽了出来,估计是盘得麻了。一边使劲摇头:“哪还敢乱来呀!这不今天还被一个老居士说,我讲经没净远讲得好——唉,我这老脸呀!等净远回来了,我得好好说说他,和尚当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这么认真干嘛!”

小礿想笑,可一说到哥哥,她又笑不出来了。她想起离校时在车站上见到的人影。她还记得师父跟她说过,只要一有净远的消息,就会通知她。但她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哥哥有消息了吗?”

常静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还没有……”

答案在小礿的意料之中的。

“去过君达镇了吗?”常静突然问道。

小礿觉得师父这几月来,对她去不去君达镇,看不看那棵银杏树有点关注地过了头。

“去过了。还见到了那棵老银杏树。您说得没错,老银杏树果真还记得我,我当然就梦见了它。”小礿自嘲着那晚无厘头的梦境。

“噢……”常静边沉吟着,边抓起手边的一串佛珠,边捻着佛珠,边念念有词起来。常静的眼皮垂着,表情有些严肃起来,小礿感觉师父正在想着什么。

小礿想起了她来找师父的目的。

“师父,我想问您一下,您当年捡到我时的情景。”

常静捻着佛珠的手停了下来。

“师父,您当年捡到我时,我有多大?”小礿补充了一下自己的问题。

“两岁的样子。”沉思了一下,常静答道。

“我亲生父母有在我身上留下东西吗?”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我的出生年月日的?”小礿追问。

常静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捻着佛珠,而且越捻越快。小礿有些不解,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我遇见你时,你正在哭,说找不到爸妈了。我找遍了公园,也没人认领你。然后我就问你‘好孩子,你今天多大了?’你对我说‘宝宝两岁了’——我当时看着你也就两岁的样子。”常静最后答道。

原来如此!经过原来竟这么不富有戏剧性。但她还是很欣喜听到,自己身上没有亲生父母留下的字条什么的。听师父说的情形,她或许真的是不小心走丢的。

“那你为什么不把我送民政局呢?”小礿又问。虽然她一直很满意能在哥哥和师父身边长大,但送民政局是一般人捡到小孩之后的做法,尤其是和尚。

常静手中的佛珠捻动得越来越快,小礿见他眉头也皱了起来,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好一会儿的沉寂纠结,常静终于开口了:

“我当年在你养父母的村子里收了几个俗家弟子,净远就是其中一个。那个村子离君达镇很近。你那时哭个不停,我怕把你哭坏了,就赶去那个村子,想叫村里的哪个女人先带你几天。那个村子的人我都熟,我也不怕他们把我这个和尚想歪了。”

“正巧净远家原来有个女孩子,养到两岁不到就没了,要活着也跟你差不多大。那个女娃是在外面没的,在村里还没声张开。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