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奶奶看女儿扳着手指头算着要送这家送那家的,抿着嘴笑。
女儿大了总得打发出门,一般人家总觉得女儿得娇养。四奶奶却觉得,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把能教给她的全都给她,省得将来嫁出去了象她姑姑那样,后悔就晚了。
“都分派好了?”
又林想了想:“好了。”
“都有谁家的?”
又林一家一家的数,除了关系亲近的三伯、七叔,一墙之隔的周家,还有三家是平时来往较多的。
四奶奶点头说:“不错。想得很周到。不过你没给石家姑娘备上一份?”
“石家?”
“总不能白吃了人家的茶,你也得回礼啊。”四奶奶说:“正好这么脆的藕,新鲜的瓜菜,平时咱们都不大见,石家从北边来,想必也鲜少尝到。你也打点一份儿送过去吧。”
又林应了一声:“好。”
把事情都安排好,四奶奶招手让又林到她身边坐下,替她整了整发绳:“后天是吉日,你就正式给段夫子行礼拜师吧,以后要好好的学。”
正说着话,外头有人说:“奶奶,周家大奶奶来了。”
四奶奶有些意外:“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她看看衣裳,倒是不用换:“快请她进来。”
周家大奶奶笑眯眯地进了屋,四奶奶迎了上去:“你今天怎么得空过来了?快坐,翠香,去沏茶来。”
“别,我又不是什么外客,刚在家吃了茶过来的,你就别再麻烦了。”
两人都坐下之后,又林也给周家大奶奶问安。周家大奶奶笑着问:“你这两天怎么也没到我们家去?你周姐姐还念叨你呢。”
“我也想去呢,上次我过去您非得留我吃饭,那道醋椒做得特别好吃。”
大凡长辈,都喜欢能吃的孩子,能吃是福气,是康健的象征。又林这么一夸,周伯母更高兴了:“那你回来跟我一起去,我让人给你单做醋椒吃。”
说笑几句,又林很有眼色的出去了,周家大奶奶也不绕圈子,单刀直入地问:“听说你家里请了个女先生?”
四奶奶一笑:“你消息真灵通,这人才刚请到家,还没正经的开始教呢。”
周家大奶奶说:“我可听说了,这位女先生在杭州府都很有名气的,听说还教过前任知府的千金呢,是个有真材实料的,一般人轻易请不到。咱们这样好,你都没事先和我说一声。”
“你知道,我又不大识字,这是我们家他七婶给请来的,全是仗着她的面子——大约是没出嫁之前她们认识。”
“唉,我也想给我们家闺女找个先生学一学呢。你也知道,我们家老爷子和石家老太爷当年认识,所以他们迁了回来,到我们家来过。那京城来的姑娘,作派,谈吐,待人接物,硬是和咱们这小地方的不一样。听说她们在京城有的念过闺学,有的请过人在家教导。这将来要议亲事说起来也是脸上贴金的好事儿啊。”
四奶奶已经明白周大奶奶的来意了。
果然周大奶奶说:“你瞧,你不声不响的,倒一下子就把人请到家里来了。那段先生好说话吗?我们家闺女和你家又林也要好,平时就跟亲姐妹似的,能不能跟那先生说说,让榭儿也跟着一起学学?反正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啊。她们姐俩儿还能作个伴儿,学着也不闷。”
四奶奶有些踌躇,倒不是她小气,主要是不晓得那段夫子肯不肯。
周大奶奶又添上一句:“咱们又不亏待她,不会让她拿一份儿银子干两份儿活的,你跟她谈了一年多少钱?我们家也照样出一份儿。”
四奶奶伸出一个巴掌来,又说:“还有两季四身儿衣裳。”
周大奶奶拍了下腿:“这不算多,我们家也照样出。对了,她吃住是在你们家——那我家再多出些做米粮菜蔬的添补也成。”
四奶奶白她一眼:“你跟我算这么明细的账目做什么?再说,那先生答应不答应我们还不知道呢。”
“那就要劳烦你了。”周大奶奶笑着说:“就凭你的口才本事,说动她还不是小菜一碟?你就替我家榭儿多上几句好话,要真成了,我一定好好谢你。”
“谢我什么啊?”
周大奶奶慷慨的许诺:“老戴家银号的头面首饰你随便挑一件。”
瞧,当爹娘的为了儿女,真是割肉都不觉得疼啊。
都是当娘的人,疼女儿的心也是一样的。
四奶奶也不跟她打趣了,直接说:“我知道了。回头我就去问她,再打发人去告诉你。”
周大奶奶差不多是千恩万谢了:“成,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她话风一转:“你们家这些天怎么总是来客人?大热天儿的不好生在自己家里待着,到处的串亲戚也不是回事儿啊?”
“两拨,都是不速之客。”四奶奶提起这事儿就没好气:“送走了亲姑姑,又来了表姑姑,现在更是一大家子都来了,我们老太太心里不自在呢,觉得娘家人不给她长脸了。”
两家离得太近,下人们之间传话最快,李家的事情周大奶奶都心里有数:“可不是么,你家老太太要强了一辈子了,这会儿娘家的亲戚这样,也怨不得她烦心。这穷不怕,就是皇帝家,也肯定有几门儿穷亲戚。可是穷得没了骨气志气,总想着在旁人身上揩油,就不招人待见了。”
“可不是么。”四奶奶就说了这句,没再多说。
周家儿子多,事情也多,周家大奶奶没多留,就起身告辞。四奶奶说:“我娘家二哥打发人送了些时鲜的瓜菜来,刚才我正和又林说分送给亲戚朋友都尝尝鲜。你家的那一份儿也备好了,正好你现在过来了,就一起带走吧,倒省得我让人往你家送了。”
周家大奶奶也没推辞:“多谢多谢,那我就让人去搬了。你家的梅子腌好了没有?要好了也给我装些?”
“知道,已经让人去装了。”
送走周大奶奶,又林进来问:“周伯母来说什么?”
四奶奶先征求女儿的意见:“你周伯母说,想让段夫子多收一个弟子,一次教俩。”
又林马上明白了:“周姐姐也要学吗?”
“嗯。你是想一个学,还是两个人一起学?”
“当然两个人好了。”又林马上说:“有个人作伴总比一个人强啊。”
“好吧,那回头我问问段夫子是个什么意思。”
别看家务事琐碎不起眼,可是一样样分派安排下来也很累人,四奶奶一直到晚上,才听胡妈妈回话,说客院儿里头吵起来了。
“怎么吵起来的?”
胡妈妈说:“其实也不算是吵,就是高声说了几句,后来声音就变低听不清了。”
“因为什么啊?”
“先前象是因为孩子的事,因为陆家两个孩子老是不安份,总惹陆秀云的闺女。结果这小丫头看着不声不响,下手也够狠的,把她表弟的脸都抓花了,这当娘的看见哪有不心疼的!陆家嫂子就和她小姑子呛了几句。然后又扯到别的事情上。”
“嗯,还说什么了?”
“听着是陆秀云说她嫂子指望不上什么的……”
四奶奶微微点了下头,心里很是满意。
瞧,开始窝里反了。
陆秀云的嫂子虽然也市侩小气狡诈,但她比陆秀云清醒,已经看出来了李家上下都没有要接纳陆秀云的意思,再纠缠下去只怕一点仅存的亲戚情份都保不住了。
可是陆秀云自己不这样想,她想的是哥哥嫂子都不愿意替她撑腰为她说话,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人是值得相信的。靠爹娘?爹娘已经死了。靠丈夫?丈夫也死了。靠哥嫂、靠亲戚?
其实谁都靠不住。
——————————————————
去年买的那种电热的蚊香液没有用完,今年翻出来再用,结果不知道是不是放了一年药效跑光了,蚊子把我咬得好惨,它不是专咬一个地方,它是咬一下换一个地方……我的腿呀胳膊呀……都不能看了……好痒……
第三十四章
李老太太一直没有见陆秀云,固然是不想听她哭诉哀求,也是给自己和亲戚都留点体面。话说尽了,事做到头了,只能让双方彻底交恶,以后也再难来往。
可是陆秀云并没体谅到李老太太的一番苦心,她一心以为姑母必然会偏向娘家外甥女儿,之所以一直不见他,肯定是四奶奶从中作梗,只要她见着李老太太了,事情必然不同。
自己可是表姑母的亲戚,不比四奶奶强么?四奶奶待姑母那不过是婆媳的面子情份,能有自己这个外甥女儿贴心亲近吗?
嫂子见风使舵,哥哥是指望不上的。她得争一争,替自己和女儿争一争。
抱着这个信念,陆秀云真是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李老太太在魏妈妈又一次进来,说陆秀云要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手指微微用力,一直在数的念珠被紧紧掐住了。
魏妈妈很少看到李老太太七情上脸,有些小心地问:“老太太?”
李老太太低垂的眼皮微微撩开条缝:“让她进来。”
魏妈妈眼皮一跳,没说别的,出了屋子之后,站住脚松了口气,才出去传话。
陆秀云又惊又喜:“老太太愿意见我了?”
魏妈妈根本懒得纠正她的用词,看陆秀云又抹头发,又拉扯衣襟,努力想让自己更齐整些,然后才往院里去。
瞧她的样子,还以为老太太会有什么好脸色给她?
魏妈妈摇了摇头。
翠芝在一边悄悄问:“老太太怎么愿意见她了?”
魏妈妈说:“你在窗户外边儿等着,要是屋里没什么事儿你就别进去,要是老太太叫人……你再进屋。”
翠芝有点懵懂,魏妈妈也没细解释。
老太太的娘家人不争气,这事儿知道的人当然越少越好,即使是用了好些年的老人,又或是现在身边最贴心的丫鬟,也最好别近前。
陆秀云进门的时候只觉得两脚发飘,心里乱纷纷的,拼命的想着自己该怎么说。
李光沛是个孝子,李老太太守寡不易,将他抚养长大,所以李光沛对母亲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违逆。要是李老太太点了头,自己这事也算是成了一大半了。至于四奶奶……只要老太太和李光沛点头了,她还能怎么样?
屋子里不那么亮,李老太太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悄无声息,仿佛一尊泥塑木雕,倒让陆秀云心里咯憕一下。
“给姑母请安。”
陆秀云有意把姑母前面的表字省了,结结实实的跪下磕了一个头。
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倒是真的意外了。
李老太太年纪并不算很大,可是头发已经快要全变白了,人也瘦,全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
有快十年没见着了她了吧?女人真是不禁老。
李老太太面上没有什么表情:“起来吧。”
“嗳。”她应了一声,扶着地下的青砖起身。结果越想表现得好些,越是忙了手脚,站起来的时候踩了裙边,栽了个趔趄,差点儿摔倒。
“你来了也不少日子了,住得还合心?”
“合心。”陆秀云忙说:“都挺合心的。”
李老太太慢慢捻着手里的念珠,半响没再说话。陆秀云原来想好的话,不知怎么,一句都说不出来了。
她原来想说的话很多。
想说以前的事,她还小的时候,因为避痘第一次随母亲到李家来,李老太太那时候还没有守寡,是个说话声音很响亮的妇人,眼睛有神,脸色红润。
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李老太太已经守了寡,也从本家搬了出来。那会儿李家住的并不是现在这地方,是在镇子那边靠河的地方,屋后面就是河,夏天热根本不敢开窗子,屋里闷得象蒸笼一样。下人也辞了许多,就魏妈妈和另两个有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