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书生-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晓诗和罗宁的恋情没有伟大,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简单,简单到你喝一口水,还要把口中一半的水渡给我。
又问起今天上课怎么样,罗宁也是回答着“嗯……还可以……挺有意思的”“开阔了不少眼界”,说到商朝时,手还在空中比划着,勾勒出一个个甲骨文字的轮廓。
讲到唐诗时,罗宁也会吟出一两句刚刚在课堂上面听到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立刻让陈晓诗红透了脸,小手在罗宁腰间狠狠的拧了一下,都想的是什么啊……真是……真是的!
让罗宁去听课,除了是看罗宁喜欢看书之外,陈晓诗其实还有另外一番打算。
现在的就业情况已经不如前几年了,高等教育的门槛放低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位证明被发放,用人单位已经不是太注重这些了,更多的还是在乎个人的能力。
罗宁作为旁听生,即使学得再好也不会有学位证明,但毕竟是能够长知识,对提高自己的能力很有作用的。虽然罗宁的竹雕一个就能卖一千块钱,但那毕竟不是一个正经的生意。
而且,每次看他雕竹,雕的时间长了,眉头都会紧皱起来,应该会花费很大心力吧!自己看着,都有些心疼。
陈晓诗不奢望罗宁能够做出什么大事,有多大的出息。
毕竟看他的言行举止就能够推出一二,该是从小跟着老师傅学艺,没见过什么世面,很多东西都不懂,也不通达人情世故,不过性子……性子太清淡了点,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这其实也是好事,能够看得开。
想到这,陈晓诗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又有些不了解罗宁了,他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呢。不过以后能够更多的了解他吧……这个她喜欢的男子。至于以后会不会有什么惊喜,她就没有再多想了,其实是不抱多大希望。自从父母去世,与弟弟一路走来,她已经背负了太多东西,不在乎是不是承受更多,只是却不愿意弟弟再受更多的苦了。比起突如其来来得惊喜,心里真正想要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安稳和平静。
陈晓诗有时候甚至在想,等自己毕业了,自己挣了钱,养着他,不要他做事情,每天回家都能够在一起,该有多好啊。这都是什么呀……羞死人了!
罗宁和陈晓诗并肩走着,他是喜欢这样的。两人都没有太多说话。
路上的行人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学生,此时他们要外出吃食然后又回到学校继续忙碌的学习。如果从高空往下看,这汇集的人流就像是一条翻腾的巨龙,在南京舞动着,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都是会留下来的,给这个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因为今天温度骤降,还下着点细雨,风吹起来凉飕飕的,路上的人多是打着雨伞,脚步都有些快,罗宁和陈晓诗两人的漫步闲情算得上有些另类了。
一个身体已经撞上了罗宁左肩。
“对不起。”那人撞了罗宁也没有回头,依然面对这前方,只是把步子停了下来,在罗宁左后方的几步远,声音都有股淡漠。
“没事。”罗宁回道。被撞也不能完全怪这人,是自己和陈晓诗在一起太大意了,都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人走过来。只是这人感觉却是怪怪的,看过去,只见一个全身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而且不是那种商店里面买的那种,倒像是手工缝制的布衣,头发却很长直接披散在肩上,,年纪在二十三四岁左右,此刻隔着自己几步远。虽然他那道歉没有不真诚的意思,不过这语气听起来就像是在说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一样。
黑衣男人在听了罗宁的话后,身形一刻也不耽误,继续往前走着。
“怎么了?”陈晓诗问道。她和罗宁走在一起,虽然不是手拉着手,但中间也不过一臂的距离。罗宁被撞她能感觉到,只是那人道歉的方式未免也太有些……机械了。而且两人之间说话的方式,都显得冷清了。
罗宁摇摇头:“没什么,被碰了一下而已。”
眼神却看着那个黑衣男人远去的背影。
见罗宁没有多说,陈晓诗也就没有再问,只是“哦”了一声。
刚走了几步,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响起。
“诗诗,诗诗!”
陈晓诗回头,却见是师青青正挥着手朝自己走了过来。
“什么事?青青。”陈晓诗疑惑,对于师青青来说,大学这一层面并不是很重要,不像自己必须得学好每一份课程,学习每一分能够学到的知识,这样才能以后在社会中多一分生存的能力。像师青青来说,大学只是一种旅历,而且她也一向很少来上课。
“最近我家和一家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星期六晚上会有一个晚会,有不少企业和公司都会参加,到时候你也过来吧。”师青青说道。
到了大三,很多人都已经会在考研还是工作中做出选择。至于后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想能够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极其困难。这样在大三大四积蓄一些人脉和资历就非常重要了。师青青也是这么认为,毕竟都是同学,能帮的就多帮一点。事实上她刚才就已经和很多同学说过这件事了。
陈晓诗听了也很高兴,像她这种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像一个万金油,和绝大部分行业都没直接关系,仔细推敲起来,又是什么行业都能做。做文字的,不像其他专业都有其专业技能知识,很多时候对文字的要求也不高,这种低门槛就导致了中文专业的需求更低。
只是那边看过去……
师青青转身看着罗宁那一副没有表情的死鱼脸:“喂,你不会这么小气吧,诗诗去参加晚会你都不高兴!”
罗宁顿觉冤枉,自己只不过是在旁边听两人说话而已,虽然他不在乎陈晓诗工作什么的,但这毕竟还是她的选择她的自由,人要是没有一点追求什么都不做,那绝对会无聊的发疯。对此罗宁不置可否,但也没有阻止陈晓诗吧,怎么就居然说自己生气。
这女子还真是……
无理取闹!
第二卷 第十九章 校园里的激辩
罗宁也不说话。
自己的表情僵硬他是知道的,可这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从始至终,若没有特别的事情让他感到喜悦或者愤怒,都是这样的一种表情。事实上现在能够让他情绪发生变化的事情还真的很少。陈晓诗是一个。
师青青这种行为就是不可理喻。
“好了,有你的份。”说完,师青青从包里面掏出两张红色的帖子,递给罗宁,见他不收又递给了陈晓诗。
她现在看罗宁,绝对是有一股怨气的。自己好心好意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虽然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这样做,也许就是欣赏罗宁的竹雕技艺,能够被爷爷赏识,那就是你的幸运,是你一步登天的机会。
可没想到这厮居然拒绝了,好像是自己求他去一样,真是可恶!
师青青没有多停留,和陈晓诗打了招呼就离开了。她实在不想看到这个高傲得目中无人的家伙。
“喂,没有生气吧?”陈晓诗看着罗宁,不过一见到罗宁那淡淡的笑容她就明白了,罗宁又哪里会生气,哪里会是小肚鸡肠的人,刚才师青青在时罗宁面目没有表情,那是因为他的笑容,只为自己绽放啊。可笑自己刚才还真的以为他不高兴了。
“谢谢你!”陈晓诗低声道。
这只不过是一段小插曲,在接下来的几天生活中,一切都朝着平凡和简单发展着。
罗宁一如既往的去上课,也让得他逐渐走进几个班级同学的眼中。对于这样一个新面孔,大家最初都是有种怪怪的感觉,后来也就习惯了,当然更多的还是漠然。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旁听者的出现就像早晨吹过的一阵风一样,虽然在当时有些感觉,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倒是古代历史课和古代文学课的老师对罗宁有些兴趣,可能是因为他上课表现得异常专注。不是说南京大学的学生上课马虎,而是罗宁的那种专注是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其中,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
这几天,国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其实事情也不算大的,别说唐朝,就是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都是经常发生,可能正赶上当今朝廷的整肃,所以才无限的被放大,一时间,整个国家都在关注这样的一件事情,电视、杂志、报纸、广播全在报道,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大有成为全国舆论中心的趋势。
可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个贪污官员被查处而已。
谷某人被双规了!
而作为最能够敏感风向的大学来说,南京大学里面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也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论是宿舍、食堂还是课堂上,都会有几句相关的话。这其实也是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地域,既然想要教育开化学生,舆论的禁止就不可能了,而且老师们也不去制止这种态势,更多的时候还会添上几句自己的看法。
“谷某人在山城时的作为还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打黑方面的雷厉风行,就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物。”
“山城的人民没有不说谷某人好的,他是干出真实事。”
“那些不安分的、看不顺眼的,通通打到!还想翻了天不成。”
这是事件最开始的说法,也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
更多的还有就是谷某人很快就会被放出来、可能是换个地方继续上任之类的。当时的时候竟然没有一种看法是谷某人的从此尘埃落定。
不过随着事件的进一步披露,很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已经是国家政治界的一场大地震。
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都开始暴露出来,对于谷某人的作为却只是稍微略及而已,这就像是春秋笔法的反手法。不隐瞒功劳,却是一笔带过,而对于那些罪恶却极尽详细,这让世人看起来多多少少都会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报道。
对于这些,罗宁身在南京大学耳濡目染,也清楚这件事。不过对于学校这些人的看法却不能够认同。
这样的官场大地震其实已经牵扯了很多人的利益,并不是某一个人想干就干的,这种行动必定是得到上面很多人的一致同意并且首肯了的。罗宁在唐朝做官时就没少干这种事情。联合一部分人吃掉另外一部分人。
而且当今改革说法传遍全国,不过对于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有数,一旦朝廷的文件指令下来了,下面的人会不会真的去执行、执行到什么地步,也都没有太大把握。这时候让全国看到朝廷的决心就很有必要了。比如这两天讲的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闹市立木成信就是这种做法。
如今朝廷要让民众看到的,就是朝廷有魄力、有决心,对于决定了的事情绝不含糊。打蛇打七寸,还要打死!不仅是要给民众信心,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另外一部分心怀鬼胎、妄想阴奉阳违从中牟利的人。
很显然,谷某人很倒霉。官大,算得上是封疆大吏,又的确做过很多错事,他若是倒台,对全国人民来说绝对是大冲击力。
舆论在权势中运转。
一切都向着上位者计划中的方向发展。
其实民众都不是太在意谷某人这个人物,一个高高在上的要员和他们本就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无非就是在电视中看到他最近做了什么事情。他们高兴的是在于又有一个贪官下台了。普通人的想法其实都很简单,杀尽天下贪官,百姓就能够安好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