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在重生的日子里 >

第96章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96章

小说: 在重生的日子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形势大好,更重要的是诸二公子名声一向很好,聪明能干,如果能结亲,对于李家一族来说也会是很大的助力。

第一百二十八章回京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二十八章回京

李家为了李念的婚事,两种声音争持不下,最后还是秦先生说了一句,“诸二公子这种人才,谁嫁给他都会是福气。”十分信任自己妹婿的,念姐儿的父亲才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将念姐儿许配给诸二公子。

诸夫人得到李家的准信后,立刻与李家交换了两个孩子的庚帖,又令人快马加鞭通知了还在京城的宁海侯和世子。

远在京城宁海侯和世子之前已经知道诸夫人正在为世子想看媳妇人选,在皇上询问世子的婚事的时候,如实回答了,诸夫人已经在江南看中了合适的人。皇帝当时哈哈大笑,答应如果世子的婚事定下来后,会亲自为他们赐婚。

皇帝又问起诸小姐的婚事,宁海侯谦虚说,“小女自幼跟在老臣身边长大,养得跟个男孩子一样顽劣。至今未定婆家。”

皇帝笑着问,“卿家可要我也帮诸小姐赐婚呀。”

宁海侯心中大喜,低头叩谢皇恩浩荡。

皇帝决定将月老做到底,又问,“卿家心目中可有乘龙快婿的对象呀?”

宁海候心中还真有个理想对象。他与宁海候夫人两人分工明确,一个身边都是英勇善战的武将,一个负责与女眷做夫人外交。因此一个方便为儿子挑媳妇,一个方便为女儿挑丈夫。宁海候夫人已经挑了李念做媳妇,宁海候心中其实也有了合适人选做女婿。

但是当皇帝问他的时候,他犹豫了,因为他担心自己说了,皇帝会即刻赐婚。但是如果对方对这桩婚事不满,岂不是误了女儿终身?就算未来女婿不敢对赐婚的对象不满,但是如果纳了几个爱妾,以女儿的性格,夫妻不和是可以预想的。

皇帝看出宁海候的犹豫,便起了好奇心,“卿家有何难言之隐?只要卿家看中的儿郎并未娶妻,朕可以做这个月老的。”

宁海候不敢有所隐瞒,“启禀陛下,臣心中的确有理想的对象,但是未知对方心中是否愿意,如果他不愿意,岂不是耽误了两家人?”

皇帝点了点头,宁海候瞧着他兴致尚好,便大胆要求,“不若臣先探探对方的意思,如果他同意了,臣再求皇上替小女赐婚。”

皇帝同意了,又开玩笑说,“卿家不会看中了许总兵吧?他可是已经有娇妻儿女了。”

宁海候赶紧摇头摆手,以示绝对无此想法,“许总兵人才俊杰,老臣还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再说臣的内人和女儿,孙子孙女都承了许夫人照顾的大恩,臣又如何能够破坏恩人的大好姻缘?”

说到宁海候的孙子孙女,皇帝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听说你孙子孙女是宁家长女所生?这宁氏……”

宁海候知道皇帝眼可通天,只怕自己大儿子与宁氏的那点事瞒不住,便老老实实将已经去世的长子与宁氏的那段往事讲了出来。

皇帝沉吟了半天,宁海候心中忐忑不安,但是如果自己当初命人将宁氏去子留母,只怕皇帝又会觉得自己行事狠辣。但是如今留着宁氏,又担心皇帝怀疑自己与宁家有不正当的关系。

皇帝终于再度开口,“这宁氏始终是宁家的后人,就让她出家了吧。但是念在她毕竟为你家长子生了两个孩子,留了香火延续有功,特许她在你们府中带发修行,两个孩子,日后做个富贵闲人即可。”

宁海侯不禁暗松一口气,虽然有点替自己孙子可惜,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日后……大儿子那一脉未必没有出仕的可能。

宁海侯恭敬地跪谢圣恩浩荡。皇帝又让他先留在京中,等他夫人和女儿到了京城后可以一起入宫见见皇后。

宁海侯回家后即刻让人快马送家书给正在杭州的诸夫人,让她带着女儿,宁氏,孙子孙女一起尽快上京。

宁海侯他们首次进京,目前住在旅馆中,十分不便。为此皇帝还特意赏了一处宅子给宁海候,方便宁海候在京的时候有地方落脚。宁海候忙着安排人手修葺新屋,争取尽早可以搬进去。世子则多是跟随许承周在京城中交际结识朋友。

许承周带着萧副总兵一起进京面圣,皇帝对他们进行了嘉许,特别提拔萧副总兵做浙江总兵,许承周则直接调回京城,最新的任命带来年春天再公布。因此许承周无需再回杭州,他担心苏锦一直在杭州等他,便派了得力的管事南下去接家眷回京。

宁海侯其实一早就看中了萧总兵,虽然他没有空去打听萧总兵的婚姻情况,但是相处之下,感觉到对方没有妻子,所以才动了将女儿许配给萧总兵的念头。但是毕竟还没有打听过萧总兵的想法和婚姻实际情况,所以他打算找机会单独与萧总兵聊聊此事。

萧总兵最近其实也暂时留在京城,结交贵人,为自己将来仕途增添助力。朝廷只是命他十一月内回到杭州即可。萧总兵盘算了一番,决定十一月再启程快马回杭州都不会耽误正事。

宁海候找了个机会请萧总兵一起吃饭,席间世子也作陪。三巡酒后,宁海侯问萧总兵是否已经成亲。萧总兵最近春风得意,喝了酒,豪气暗生,说到自己的婚事,却不禁神色黯然,他直言自己在父母主持下,已经娶妻,但是元妻因为难产去世,目前只留下一个女儿在老家。

宁海候之前一心看中萧总兵年少有为,但是却忽略了一些现实因素,比如说现在萧总兵的这种情况,自己的女儿,自幼被养得性子较野,如果给她找了文臣的人家,只怕婆家规矩大,她不习惯。但是萧总兵这边是继室位置,只怕夫人不同意,而且按照朝廷规矩,总兵家眷要留京,留下女儿一个人在京城住着,别说自己夫人,就算自己也舍不得。

想来想去后,宁海候把到了嘴边的说话又吞了下去,决定还是等夫人到京城后再商量商量,于是改口说,“未知萧总兵想找个怎样的继室呢?”

萧总兵笑了,“按理婚姻大事应该父母决定,但是我希望能在京城找个。”

宁海候心中一凛,这萧总兵野心不小,日后仕途应该不错,但是这样的人,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也是暗藏祸事。而且自家的女儿已经不符合他的要求,这门亲事已经提不得。

萧总兵乘醉问宁海候,“侯爷可是有好人家介绍给我?”

宁海候连忙推托,“我这是第一次入京,哪里认识什么人家呀?你不如跟许大人提提。”

第二天萧总兵果然找了许承周说这件事。许承周苦笑着说,“这哪家有合适的女孩,我也不知道,不如等我夫人回京后,我让她帮忙留意下。”萧总兵连忙拜谢。

宁海候最近有点苦恼,本来想得好好的女婿人选飞了,只好又让世子在外面结识朋友的同时,也替妹妹留意有无合适对象。

世子虽然不能习武,但是相貌俊秀,聪明机智,再加上如今家世显赫,在外面交际了一圈后,竟然成为京城不少人家心目中的乘龙快婿。幸好世子已经知道母亲为他找了妻子人选,便以此推托,顺便透露了几分自己有个待字闺中的妹妹,即将会来京城。如此一番宣传后,京城不少人家都知道了宁海候有意为女儿择婿,其中也有几户人家动了心。

不过宁海侯世子还没有看中哪一户人家的儿子做自己的妹婿,他就这么一个妹妹,如果让她远离家乡父兄,嫁到京城,还不如就在江南选择合适的对象好了。当然如果京城真的有很好的人家,也是可以考虑的。

世子与宁海侯商量后,决定都是等宁海侯夫人到京城后再定,实在不行就回江南后再替妹妹择婿,是否圣上赐婚是不是必要的,反正皇帝已经答应了赐婚,到时候找好对象再亲自进京求见皇帝或者写一份奏折递上求皇帝正式赐下恩旨。

许承周这边也是客人川流不息,虽然他卸任了浙江总兵一职后,暂时未定即将调任的职位,但是他作为太子的重要亲信,又得到皇帝的嘉许,在浙江立下功劳,怎么也得再往上升一级了,至于是哪一级,就看皇帝的意愿了。

许承周对于来客的态度是能不见就不见,为了逃避,他经常约上菁华公主的驸马一起出游,又或者去秋水别院住下。皇权最大,如果皇帝看见自己臣子们拉帮结派,一定会心中不安,许承周也是想避免给别人一种结党营私的错觉。

苏锦这边本来想等许承周回到杭州后,再具体安排回京的事务,但是又接到书信说是许承周已经直接卸任浙江总兵一职,让她尽快回京。

幸好原来已经基本收拾好,只需要将常用的物件再打包就可以了。宁海侯夫人那边也同时得知自己需要带着家人进京,便跟苏锦这边商量好,一起去京城。

宁海侯的意思是,让宁海侯夫人跟李家定下婚事,然后到京城后求皇帝赐婚。李家那边得知消息后,喜不自胜,如果认真算起来,李念可以说是李家第一个得到皇帝赐婚的李家女儿,而且诸二公子已经成了宁海侯世子,李念嫁过去就是世子妃。李家也算是出了第一个嫁入侯门的女儿。

秦夫人跟苏锦开玩笑,早知道诸二公子前程远大,她就把自己的女儿霞光许配给诸二公子了。苏锦顺着她的意思取笑她,“难道你想做那个得陇望蜀的人?看见更好的女婿对象,就把前任女婿抛弃了?”霞光在一旁听见她们说的话,忍不住跺脚,“我要告诉爹爹去,娘亲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把秦夫人唬得赶紧拉住女儿,“娘亲只是跟许夫人开玩笑,你要是嚷嚷出去,小心大家都信以为真了。到时候大家都没脸见人了。”霞光想了想,嘟着嘴坐下了,苏锦则笑倒在一旁。

李家和宁海侯夫人定下李念和宁海侯世子的婚事后,江南这边的人家都十分羡慕李念的好运气,李念如今也不大出门了,李家特意请了个从宫中放出来的嬷嬷去教她规矩。苏锦后来只是见了她一两次,见她越发端庄大方,无情也动人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薛宝钗的形象,暗暗赞叹宁海侯夫人眼光果然厉害,先是看中了史湘云般的秦霞光,再之后又看中了一副贤妻良母胚子的李念,而且两个都是美女。希望宁海侯世子有足够的智慧来欣赏李念,夫妻俩同心,不怕宁海侯府日后蒸蒸日上。

苏锦和许承周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结识的宁海侯一家,日后会继续与自家有很深的渊源,两家人一直都是保持着极好的朋友关系,一直到孙子那辈结亲,还与宁海侯家成了姻亲。

苏锦带着浩哥儿他们回京城,龙师傅可以携带家眷一起上京,但是秦先生已经过惯了江南悠闲的生活,不想再回京城,而且秦霞光即将嫁到金陵霍家,秦夫人也舍不得搬到离女儿更远的地方,将来女儿想回娘家都路途遥远。因此苏锦让秦先生帮忙推荐几个可以到家中坐馆的先生。

秦先生在京城的时候也有同窗和认识的文人,学识不错但是运气实在不佳,屡考屡不中,至今在京城给有钱人做先生。他想介绍,但是又担心苏锦排斥这种人,便让秦夫人来探听口风。其实苏锦十分理解这种人,就跟现代有的学生一样,平时学习学得很好,但是一考试就考砸的那种,说白了,就是学识是有的,但是缺了点运气和正确的心态。

苏锦不介意他们考不中科举,只要是有真学问的人即可。于是秦先生便写了几个人的住址,再写了几份拜帖给苏锦,让苏锦到京城后可以派人去找他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