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医之尸体加工厂-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妇人摇了摇头,章桐心里不由得有些发酸,毕竟过去了二十年,自己的外貌肯定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方一时之间认不出自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正在这时,老妇人的身后的里屋传来了一位年纪大的长者的声音:“让她进来吧。”
一听这话,老妇人立刻领着章桐走进了房间。
房间并不大,一室一厅,客厅兼做厨房,所以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油烟的味道,灶台上凌乱地摆放着还未洗的碗筷,墙角的小花猫正在美滋滋地舔着猫盆里剩下的小半条红烧鱼,显然屋里的主人刚刚结束一天中最后一顿饭的忙碌。
刚才长者的声音是从里屋传来的,此刻,里屋的门正虚掩着。章桐看了身边老妇人一眼,老妇人点点头,章桐伸手推开里屋的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一股刺鼻的药膏味道就扑面而来,屋子里到处都堆满了报纸和各种书籍,正对着门的墙壁上,赫然挂着两幅人体解剖示意图,与这屋子里的杂乱无章相比起来,显得很是不相配。
示意图的下方是一张小木床,此刻,床上躺着一位已经年逾花甲的老人,老人背靠着枕头,脸色苍白,戴着老花眼镜,手上正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籍:“自己找地方坐吧,对不起,屋里太乱了。”
章桐打量了一下凌乱的屋子,最后把老人床边木凳子上的书抱起来放到书桌上,这才放心地轻轻坐了下去。
老妇人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房间,很快,屋外就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和碗筷接触碰撞时所发出的声响。
老人叹了口气,摘下了老花眼镜,抬头看着章桐:“别怪她认不出你,从三年前开始,她连我都不认识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让她明白我是她什么人。这都是美尼尔氏综合征惹的祸。”
“对不起,王伯伯,我没和你事先联络就来打扰你。请原谅!”章桐诚恳地说道。她当然不会告诉老人,自己直到一小时前才下定决心过来拜访这位已经退休的老法医,同时也是自己父亲当年的助手。
老人微微一笑:“没什么,你能来看我,我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脑子还好使。你阿姨记不得你了,这很遗憾,但是我还记得你。桐桐,你爸爸还活着的时候,我就经常听他提起你,你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你爸爸要是知道你现在接了他的班,并且干得比他当年还出色,相信他会更高兴的。对了,你妈妈还在吗?她身体怎么样?”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老人有些气喘,眼神中闪烁着亮晶晶的东西。
章桐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她轻轻地吸了口气,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了下来,说道:“王伯伯,谢谢你的挂念,我妈妈身体比起前几年来是要差多了,毕竟年纪大了,但是还可以,现在在我舅舅医院那边休养,我经常会去看她。”
听了这话,老人的神情显得有些黯然,他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书:“是啊,年岁不饶人,桐桐,我都已经在床上瘫了好几年了,身体是越来越差了。”
章桐不忍心再继续说下去了,她转移开话题:“王伯伯,我手里有一份尸检报告的复印件,我想请你看看。”
“哦?”老人的目光中划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他重新戴上老花镜,伸手接过章桐递给他的文件夹,认真地翻看起来。
半晌,老人才抬起头,满脸疑惑:“这案子我还记得,当初是我和你爸爸一起经手办的,我的签名就在他的后面。这案子不仅仅是在我们天长市,在整个省里的影响都很大。怎么了,有问题吗?你现在怎么会给我看这个东西?”
章桐摇了摇头,她实在不忍心告诉老人,他们当初引以为豪的这个案子,很有可能是错案。“没有,王伯伯,你别想太多,我只是问问。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有很多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教给我。我现在经常在看他以前经手的案子。王伯伯,你还回忆得起当初有关这个案子的更多细节吗?”
老人苦笑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尽力吧。我只记得……当时好像是我们查过两者的血型,比对无误后就交给刑警队的同事,由他们接手批捕抓人。不过——”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
“不过什么?”章桐追问道。
“我记得当时上交比对结果的时候,你爸爸似乎觉得证据好像有不完整的地方,可是却总是找不到。没办法,我们一直拖到破案期限的最后一天,才不得不上交报告的。该死的‘破案期限’。”老人最后不满地抱怨道。
“为什么我爸爸会觉得证据不够完整?”章桐疑惑不解地问道,“当时你们是查过血型的,应该说在三十年前那个时候的条件下已经做得很足够了。王伯伯,我爸爸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在审讯室他见过那个凶手,回来后他跟我说,这案子不像是这个人干的,因为这个小伙子看上去人很老实,不像是那种干缺德事的人。当然我劝过你爸爸,人不可貌相,我们是做学问的人,思想难免会变得简单些。可你爸爸却坚持说这个人不太像是凶手,但事与愿违,我们就是找不到能够证明他不是凶手的证据。就像这份报告中所说,凶手身上发现的血迹是死者的,而死者体内发现的体液的血型和凶手又完全相符,你说我们还有别的理由来推翻他是犯罪嫌疑人的推论吗?那小伙子说自己身上的血迹是在检查死者的情况时,因为厕所里灯光昏暗,不小心被蹭上的,但是体内的体液血型,他却没有办法解释了。”说到这儿,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桐桐,我和你爸爸已经尽力了。”
章桐想了想,说道:“王伯伯,你们那时候还没有DNA技术,所以只能靠血型来判断,这一点是肯定的。对了,我在证物箱中除了这本卷宗外,并没有发现别的证据。比如说现场尸体的照片,它们是不是被销毁了?我很想看看当时现场拍下来的照片,尤其是血迹的照片。”
老人突然表情奇怪地看着章桐,半晌才缓缓说道:“丫头,和伯伯说实话,难道你真的要亲手推翻你爸爸定下的案子?为什么?”
王亚楠把老李叫进办公室:“把门带上。”
老李点点头,照办了,然后走到王亚楠办公桌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王亚楠伸手从纸簿上撕下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快速地写下了一个名字,交给老李:“你马上去城东派出所,查一下这个人的相关情况,所有情况我都要。家里有几口人,他干过什么,一件都不要落下。”她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之后回到这里向我汇报。”
“没问题。”
老李刚要站起身,王亚楠又补充道:“有一点我要事先提醒你,这个何东平在三十年前已经被判死刑了,罪名是强奸杀人。”
“死了?人都死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调查他?”老李感到很困惑。
“你就先别问那么多了,快去吧。”王亚楠头也不抬地挥挥手。
一个小时后,老李快步回到王亚楠办公室门口,他伸手敲了敲门,不等里面的人答复,就直接推门走了进去。王亚楠正在低头核对着三队刚刚拿过来的资料,那是二十年前所有失踪人口的档案汇总记录和法医尸检报告,她的目光快速浏览两份记录文件。
“王队,我都查到了。”
老李打开了随身带着的文件夹,说道:“何东平,男,1955年出生,家里共有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所以18岁的时候就顶替父亲何大海进入了市暖瓶厂工作。平时表现一贯良好。作为家里当时唯一的劳动力,何东平还算是工作比较努力。案发时他正准备结婚,谁都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何东平被正式拘捕后,女朋友就和他分手,后来就去了别的城市,再也没了消息。而何东平的父亲因为受不了周围舆论的谴责,最终选择了自杀。母亲精神失常,一直住在市精神病医院,三年后去世。”
王亚楠皱眉:“那何东平的弟弟妹妹呢?他们后来怎么样?”
“弟弟何东海,因为抢劫杀人,两年后犯案被枪决了。”
“何东海有没有结婚生子?”
老李摇摇头:“没有,听城东派出所的老所长说,因为没有哥哥何东平的管教,再加上自暴自弃,弟弟很快就犯案了。老所长记得很清楚,那一批公审的死刑犯中,他弟弟年龄最小,19岁。”
“那何东平的妹妹呢?”
“她叫何爱华,没过多久就去了新疆和田,先前还听说是嫁了人,可是后来就没有消息了。几次人口普查记录中也都没有她的相关具体信息。”
“这个何爱华有后人吗?”
“没有。”老李看了一下电话记录,随后补充说道,“1985年以后,和田那边就没有了何爱华的任何记录,也没有孩子出生报户口的记录。”
“那她的丈夫呢?”
“婚后没多长时间,当地采矿发生事故死了。我打电话去她村里问过,她老公死后,因为身边没有孩子,何爱华没多久就离开村子,不知去向,老家现在也已经荒废没人居住了。”
王亚楠突然想到了什么:“你确定何爱华是去了新疆而不是贵州?”
老李点点头:“是新疆,因为她去了没多久就回来迁户口,迁到和田的一个村里,叫善于村。”
听到这儿,王亚楠不由得重重地叹口气,陷入了沉思之中。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就因为当年的那一起强奸杀人案,结果死的死、疯的疯、走的走,一个好好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那现在这个给章桐写信声称要为何东平翻案的“Y先生”又是谁?和他们家什么关系?透过他信中的字里行间,完全可以感觉到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也很有生活经验,年龄不会太小,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王亚楠突然想起了章桐曾经说过的话,“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是做这件事的人精通解剖学!因为要是他不懂解剖学或者说对这一行只是略知皮毛的话,绝对不可能拼出这么一副几乎完美无缺的骨架,亚楠,五具骨架被他间接拼成一个人,并且没有丝毫差错,他太精于此道了!”
王亚楠记得很清楚,章桐说这些话的时候,眼中闪烁着激动和佩服的光芒。这样看来,这个所谓的Y先生的来历真不简单。
“老李,你确定他们家没有人生活在天长市了吗?”
老李点点头:“没错,我查过户籍登记资料,这个何家在天长市目前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也没有亲戚。我想,能够摊上这种家庭做亲戚的,别说三十年前,就算是现在,也挺让人难以接受的。”
因为困惑不解,王亚楠不由得眯起了双眼,她双手十指合拢,上身缓缓靠在椅背上:“别的没什么了,老李,谢谢你,你先出去吧,我要好好静一静,理一理思路。”
老李收起文件夹,转身走出办公室。
第九章 迟来的真相
根据尸检报告,死者虽然是被扼住颈部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但在临死前曾经遭受毒打,身上和躯干部位还有颈部伤痕累累:胸椎骨第七节和肋骨第三第四根断裂,头部枕骨遭受过硬物猛烈撞击。“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章法医。”钟伯是天长市公安局档案管理库的老管理员,他费力地把一只多年未打开过的小铁箱从档案柜最底层狭小的空间里拽出来。铁箱表面刷的是那种最普通的墨绿色油漆,由于年代已经久远,很多地方的油漆已经有些明显的脱落迹象。小铁箱并不大,宽七十厘米,长九十厘米左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