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第二位船长有理由受到的欢呼,他的荣誉实至而名归。这恐怕就是所谓的“赫赫之功”,在国人的价值观里,似乎是那种传奇性的大胜利,兵力越悬殊、奇谋越多、过程越有戏剧性,就越为世人所推崇,为将者的声名也就越显赫。
但问题是,最应该受到人们欢呼的真的是他吗?第三个船长,不损一兵一卒,功绩不是更大吗,为什么人们却忽视了他呢?就像为将者在实力相差无多的对战获得胜利,或干脆是以压倒性优势取得的胜利,则不为人们所重视一样。
真正具有大将之风的“善战者”,应该稳健老成,运筹帷幄,在战前就尽力为己方积累优势,以便出击时有一击必胜的把握。
他们很少让自己的军队处于劣势(被迫的情况除外),所以也就没有那种绝地反击的传奇故事,用世俗的价值观来衡量,当然就没有可以为人津津乐道的战例。
官场如战场,其实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而且官场更显保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人更看重那些表面的风光,而真正的睿智者则是看内涵,越到高位,越是关系重大,到了他现在的位置再往上走,一个决定就关系到一市、一省乃至在国家层面产生影响,关系重大,也就越难成为个人英雄主义表演的场所,上位者更为看重的是老成谋国,更看重的是对局面的掌控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个性官员、明星官员可以在较低的层次试验探索,到一定层次就很难再有所寸进,很难进入高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吧……
陆政东想到这些不禁看了盛东明一眼,也许盛东明只是不经意的一句提醒话,但对他来说,就像捅开了一层窗户纸一般,让他窥探到了一个新境界,陆政东仔细的品味着善战者无名,觉得把握住了些什么,可又觉得其中有些道理还影影绰绰,不是很真切……
离开了盛东明家,陆政东沿着林荫道一路往回走的时候不由也想着,他是第二次到省委党校学习,心态已经和第一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员依然是把党校当成了社交的场所,培训时间成了结交时间,这一点,陆政东一向都很淡定,他很清楚的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也许想盛东明、辛武山等这样的人接触起来比班上的学员更有意义,但和班上的学员搞好关系也还是有必要,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时候还是必须要世故一些,但是可以世故,但不能利欲熏天,必须得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可以有心计,但是绝对不能伤害无辜,这应该自己今后的底线……
前世今生,陆政东对人情世故已经看得很是通透,但在作为干部,特别是上一点层次的干部的理论修养,这是需要他亟待加强的。
党校对这次培训还是很重视的,除了学校的老师正常授课讲述一些系统的理论之外,对党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对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都在研究探讨。还邀请一些重量级的嘉宾举办讲座,互动性极强。
党校既强调课堂有纪律,也强调理论探讨无禁区。在学术探讨当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之后首任校长“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的“四不”方针。
所以有些在外面不能谈的观点认识和看法在里面都可以进行适当的探讨,针对性极强,陆政东也是受益匪浅。
过得很是充实,不过在党校学习,也不意味着清静,下面七县三区以及分管的部门一些领导走马灯一般来到省城,这些人,有的是觉得他能进后备班,肯定是要往上走的,有的是来要支持的,来者都是客,太生硬的拒绝,别人也会觉得他太自大,也就一起吃吃饭,结果在省党校学习是学习了,省城的各大酒楼饭店也没少出没。
这样的情形其实在班里是常态了,在饭店里偶遇同班学员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下课的时候,学员们陆续走出教室,陆政东又遇到了临南市委的李副书记,两个人在党校不熟悉,不过在饭店遇到几次之后,倒是很熟悉了,两个市虽然是竞争关系,但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
李副书记正嗯嗯啊啊的接着电话,看样子是有人请吃饭,李副书记有些无奈的样子,但看样子最后还是答应了。
陆政东看着李副书记那一副无奈的样子的时候,也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一看也有未接电话,还是辛武山打过来的,也忙回了过去,一接之下也是辛武山请吃饭。
李副书记一见也主动道:
“政东老弟,今天你又到哪个饭店?”
陆政东笑道:
“我最烦到饭店去吃饭了,这每天大鱼大肉的,说实话,看到那些东西都有些腻歪了,在学校吃点粗茶淡饭比那山珍海味强多了。”
临南市委的李副书记一听也不由哈哈大笑道:“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现在也是最烦去饭店吃饭了。”
两个人虽然说着,但还是都出了校门,辛武山就在校门外等他,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出了校门,陆政东就看到辛武山在车上向他招手,就上了车,道:“刚才上课的时候,弄成了静音,下课了才看到……”
辛武山一边发动车一边道:
“这么着急过来是因为刘部长估计明天要找你谈话,好让你准备一下。”
陆政东一听也微微有些发愣,辛武山嘴里的刘部长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振强,陆政东不清楚找他谈什么,于是就看着辛武山。
“中组部下发了一个关于廉政建设的通知,部里准备结合这个通知,在对干部思想教育上,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动作,你在长滩不是搞了一个招投标吗?部里想了解一下,打算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建设来推进。具体的情况等会吃饭的时候边吃边谈……”
陆政东用力的拍了拍辛武山的肩膀,其意思辛武山肯定能明白,作为副市长,很难有机会得到省委组织部长的召见,辛武山能够把这个消息及时告诉他,这可是一份大人情。
陆政东也非常清楚,他现在又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节点,今后该何去何从,这对他是一个很严肃的命题,京城因为云维熙的缘故,他一直是不想去,不想去京城,那留在西河就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首选,而留在西河的目标自然是希望将副厅级之前的副职给去掉,而要把副字给去掉,那就必须要能够进入省里最高层数人的视线,让更多的常委对他有进一步的认识,得到大多数常委的认可,这样他才会更有机会,而这是一个在省委组织部长那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第118章 风物宜当放眼量
陆政东和辛武山分开之后,也想着辛武山对他这么热心的原因,辛武山在省委组织部的核心地方工作,消息很是灵通,虽然他刻意的低调,但随着他越往上走,身份也就越难保密,身份也会逐渐为更多的人知晓,辛武山恐怕多多少少也猜测到他的身份……
第二天下午上完课,陆政东就匆匆赶到了省委的三号楼,党群,宣传等部门在此办公。
刘振强年岁并不是太大,也就刚刚五十出头,但却是早生华发,也没有学其他领导把头发给染成黑黑的,看着就像一退休工人一般,但坐在他对面,很快就能感受到他带给人地压力,炯炯的目光时常紧紧注视着你,好似你的一切想法都在他面前无所遁形。
此刻,陆政东就坐在他面前,感受着他不怒而威的气压。
刘振强先是询问了一下他在党校学习的情况,寒暄了一会才转入正题:“政东同志,你在长滩的工作干得很不错。长滩开发区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你在招商引资上,目光很独到,通达落户长滩就是你促成的,现在这个企业可是蒸蒸日上,为长滩的发展贡献不小;在宜蓝,也让宜蓝县旧貌换新颜,短短的时间就为宜蓝的腾飞打下了基础。现在在副市长的位置上也是作为不小,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同时在制度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刘振强把他的主要工作经历娓娓道来,看来刘振强对他也是非常了解,让陆政东心里也是有些惊诧。
“你本来就是省里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干部,上次又当选为副市长,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年轻的副市长,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那我这个组织部长也太失职了。”
只是这表扬可太重了,陆政东忙谦逊的道:
“部长,我就是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只求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刘振强微微一笑:
“不骄不躁,不错,问心无愧,不留遗憾,这很好,只是这四个字看着简单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刘振强语气里对他越欣赏,陆政东心里就越纳闷,于是也就正襟危坐的听着。
刘振强看了一眼比之一般年轻人稳成的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也更是暗暗赞许,接着说道:“看看杨凯麟的事情,教训很深刻啊,这里面固然有杨凯麟自身素质的原因,现在有的干部在认识上有一种错误思想,总是觉得要搞好经济建设,条条款款是越少越好,总是觉得打点擦边球没事,结果在错误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结果走上了不归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把廉政建设建立在干部自身的自觉性,这是不行的,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从制度上对这方面加以约束,这其实也是对干部的一种很好的保护。你在长滩开发区搞的公共交易平台和招投标制度,我看就很不错,不但没有如有的干部想的那样影响了发展,反而是一种促进,这更说明科学的、好的制度是既能规范干部们的行为,也能促进发展的……”
陆政东想了一下说道:
“其实这也是被逼出来的,长滩属于省里经济发展靠后的地市,财力有限,能拿出那么大一笔资金来搞开发区,说得俗一点就是砸锅卖铁举全市之力,作为具体负责实施的我,得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得对老百姓负责,所以必须要精打细算,要把投入的每一份钱都要用到实处,这才促使我有了搞这些的初衷……”刘振强摆摆手道:“今天只是很私人的聊一聊,不代表组织,就是想听一听你的一些想法。”
陆政东想了一下才道: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大量增加,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等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如何规范这些经济行为,这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招投标是一种能够有效规范这些经济活动的方式,实际上实行招投,在制度设计上,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真要推广,还是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如何监督,如何要把招投标放在阳光下,尽可能的减少暗箱操作,如果不能很好的实施,招投标制度还是很难杜绝暗箱操作,甚至成为一个掩人耳目的工具,其危害性更大……”
关于招投标制度,陆政东已经在不少场合讲过,昨晚辛武山又给他提醒过,所以讲得非常透彻。
刘振强点点头,省委省政府准备出台一个廉政项目措施,由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负责拿出方案,杨书记特别交代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不妨先听听这个年轻人的介绍。
陆政东并没有把招投标拔高,介绍得很客观,对于这个制度在实际中如何操作也讲得很到位。对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刘振强又询问了不少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