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驻伊美军面对伊拉克困局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传统的武力和武器双重升级,一边向伊拉克大举增兵,让大批军人开赴前线作战。连预备役部队都被要求一年轮换几次上阵;另一边则是继续追求使用高科技武器来对付抵抗武装。新式无人机、数字化装甲部队等纷纷亮相。
面对伊拉克抵抗分子最喜欢使用,安装方式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各种路边炸弹和爆炸物,美军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拆弹装置、拆弹机器人和防地雷反伏击车等。而中星集团作为美军指定供应商,类似“抗剪稠密液体”(STF)防弹衣、无人车辆控制系统和高能蓄电池等技术装备卖了个满堂红,让不少关注中星的竞争对手大叹的确是技不如人。人家战略眼光独到,不是军火商依然能从五角大楼手里获得大笔订单。怎么自家企业就没得那么远呢?
杨星正志得意满的向刚获得上亿美元防地雷反伏击车订单的林佳娜显摆:“现在这个市场基本上是我们一家独大,你也算是军火女王了。没必要再到战场出生入死。你看人家美国黑水公司多牛逼,可手下的亡命徒依然被烧成焦炭挂在桥上展览。战场上刀枪无眼,你就别做那么危险的事了吧?”
他说的是肺腑之言,虽然军火生意非常赚钱,但他深知这其中的凶险,尤其是和美国人打交道,这几年美军为了追求“零伤亡”,减少国内反战压力,把大量战场辅助工作交给民间承包商。虽然减轻了自身人员伤亡,但那些承包商就要冒生命危险了!
林佳娜最近经常带着手下出没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偏僻地区,她现在有中情局和五角大楼罩着,能名正言顺的大打出手,很满足了一把她血液里的暴力因子,所以非常喜欢在战场第一线厮杀,在佣兵界“血腥女皇”的名声越发响亮了。但熟知战场走向的杨星却是成天提心吊胆,他知道战争的残酷性,生怕这位桀骜不驯的女子有个三长两短,这次特意找她来就是想再劝劝她,如今她的军火和佣兵公司生意红火,没必要老冲杀在前。
只是林佳娜可不那么容易劝说,她斜盯着杨星道:“你不让我冒险?那你为什么最近还把不少陌生人弄进我们的客户服务队伍,其中有些人的军人做派瞎子都看得出来,你最好提醒一下对方,有些事情还是要准备好,至少派人出来前要培训一下。”
杨星听了只好讪讪笑着不敢接口,他和国家领导达成的密约,让国内情报人员借助中星员工身份渗透进美军后勤保障系统,从而得到大量第一手情报。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现在派遣人员名额就成了国内各大情报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军方派出自己的人员并不稀奇,但就像林佳娜提醒的,由于太过迫切,不少人半路出家,接受的培训时间太短,很容易露出马脚。幸好林佳娜这个情报老手看出了破绽,虽然杨星瞒着她,但还是善意提醒杨星。看来是要回去好好整顿一下,让所有参与计划的人员都要接受短期员工培训,不能再犯相同错误。
他只好指着远处海面上正树立起的庞然大物转移话题,“怎么样,我叫你来海边放松一下是对的吧,这个大家伙还是很开眼的吧?”林佳娜依旧口头强硬:“这有什么,当年我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看火箭发射也不是头一回了,这家伙还不是个大火箭?”“那可不一样,这可是世界上唯一从海上发射的火箭呀!”杨星连忙解释道。
现在他们正坐在自家的私人游轮上,全程观赏远处海面上钻井平台般庞大建筑上矗立的一枚火箭即将发射,尽管脚下海水起伏不定,火箭依旧稳如泰山,一旁外表如豪华邮轮的指挥船上正传来倒数发射声。
“4、3、2、1……”随着一声令下,火箭下方腾起巨大的火柱,就像利箭一般直插云霄而去,周围响起热烈地掌声,杨星注意到即使是嘴硬的林佳娜发射时仍是屏气息声,全神贯注于火箭升空,果然这种工程学上的伟大成就是最吸引人的。
这是世界上目前唯一能承揽海基发射任务的海上发射公司今年第一次海上火箭发射,因为该火箭承担了杨星旗下卫星公司多枚卫星的发射订单,作为大用户的他自然能享受开着自家游轮观赏火箭发射的待遇。
海上发射火箭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大难题,毕竟世界上有几十艘核潜艇,配备的洲际导弹如果去掉核弹头就是一枚火箭,既然能从水下发射,自然水上发射也不成问题。海上发射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的四家公司共同投资,并在1999年3月发射了首枚火箭。它主要由波音公司管理,其它股东共同运营。
1964年至1988年期间,意大利罗马大学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就从位于肯尼亚海岸的“圣马可”固定平台上发射过多枚航天器。1998年7月,在巴比伦支海域附近,俄罗斯“新莫斯高夫斯克”号潜艇发射的“静海”号运载火箭将两枚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就是军事武器转为民用的很好尝试。
海上发射火箭有诸多好处,最重要就是能让火箭在地球表面上最佳位置点火,比起陆基发射系统来,能明显增加有效载荷并减小发射成本。只是相比陆基火箭发射来说,海上发射火箭技术和民用化成本一直没能太好解决。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部门为了筹措经费,推出了大批廉价的保密火箭,才让海上发射公司得以成立。
第七百四十三章 第二代铱星
海上发射公司能够做到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完成的海上火箭发射,是采取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移动海上平台“海洋奥德赛”号。它本来是一部废弃的挪威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云集了美、俄、挪威等工程师的聪明才智后进行的,能在其修建火箭发射架上容纳高达六十米的天顶3sL运载火箭,并且在摇摆的海浪中保持平稳,本身就是一项工程学上的奇迹。为此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还将其作为《伟大工程巡礼》的一个专辑来介绍,算是给海上发射公司做了回免费广告,也让不少愿意冒险的公司开始和海上发射公司合作。
海上发射公司使用顶3sL运载火箭在赤道水域用“海洋奥德赛”号发射商业有效载荷,该火箭是美俄两个航天大国的合作产物,火箭部件来自世界多家公司,位于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生产天顶号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位于俄罗斯的火箭公司生产第三级,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波音公司生产有效载荷整流罩和级间结构。
最后发射架及箭体(包括有效载荷)统一在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口的装配指挥船上装配,完成后转移到能自航的“海洋奥德赛”号发射平台上,然后与担任指挥中心的装配指挥船一道驶往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发射。
至于为什么海上发射公司选择跋涉万里重洋,还要冒在海上船只失事和大风大浪损害火箭的危险,就是因为这样能比普通的高纬度陆地发射火箭节省一大笔成本。1945年,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提出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概念,即在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km处如果放置卫星,让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只要布设3颗通讯卫星,就可以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这个天才的设想很快就得到了实现。
事实证明。这代表着全球卫星通讯概念的开端,以此为依据的的卫星通讯技术如今已渗透进了全球千家万户普通人的生活中,市场潜力巨大。但若要把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最佳发射位置应该在赤道上,但看看世界地图就知道,位于赤道的大部分国家要么是亚非拉地区的穷困国家,在那里建设火箭发射场。政治经济问题一大堆,安全和后勤难以得到保障。
要么具有火箭发射能力的国家却基本不位于赤道上,受火箭运载能力的限制,这些国家要把不处于赤道发射场运载火箭上的卫星送到同步轨道上,必须分为几个阶段。让卫星多次变轨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耗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携带的宝贵燃料才行。
对卫星运营商来说,这样做成本高昂,让他们的利润大幅缩水。要是能从赤道发射卫星直接定位地球同步轨道,就能省下一大笔卫星燃料,延长卫星寿命。要知道一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寿命在10—15年,从赤道发射,节省下的星上燃料至少能将卫星延寿3年左右。这对于动辄数亿美元打造一颗卫星的运营商来说。可是笔可观的金额。所以尽管海上发射火箭是个新事物,风险不小,但该计划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业界一片好评,在美俄等国大力支持下,很快海上发射公司组建起来。并得到了不少订单。
杨星能在海上观看这次海上火箭发射,就是因为火箭搭载的是三枚他旗下“铱星”卫星公司研发的第二代铱星卫星。他身为大客户当然有权观看自家产品升空的过程。自从中星收购了美国铱星通信公司,正式涉足卫星通讯领域后。凭借新式铱星手机在“911”中的出色表现,不但赢得了五角大楼的长期订单,还让更多领域的用户开始青睐铱星通话技术。
中星在这几年世界大会上陆续推出了多款形状各异,但都具有卫星通信和定位功能的三防手机,这些卫星手机迅速成为国际上军jǐng、海事、探险旅游、救灾等行业的必备用品,在许多艰险环境下展现出了铱星手机强大的通信和救助能力,媒体对此赞不绝口,尽管每部铱星手机卖价高达万元,甚至超过集团主打的sphone,依然供不应求,是集团通信产品中利润最丰厚的,为了延续该产品舆论金钱双丰收的局面,集团很快就要求推出第二代铱星计划。
铱星在杨星手中起死回生,他当然高兴。但他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发挥出铱星全球无盲区语音通信能力。他早早忙着布局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霸主,卫星通信只是常常产业链条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世界上毕竟有许多地方无法铺设光缆和电线,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传输中,语音业务份额只会越来越小,市场对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越来越高,杨星在国内信息战略研讨会上那么强势推广自己的观点,就是为了能抢占市场先机。
他一直认为,未来的信息产业中基本的数据传输必然是以无线传输为核心,类似无线充电、超高速无线组网数据传输技术等已经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对于未来消费电子产品剪断所有烦人的线路这一点,业界也没有怀疑,所以杨星才如此看重4G技术。而作为对传统移动通讯技术的补充,卫星通信虽然有成本昂贵、信号欠佳等缺点,代替移动数字电话力有未逮,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无线传输方式,将是4G移动数据传输技术的最佳后备。
五角大楼当初在铱星公司快破产时雪中送炭,签下了几千万美元订单,可不是要当活雷锋的,而是发现铱星设备能在许多无法架设移动通信基站的地方开通语音和文本传送服务。比如在鏖战正酣的阿富汗崇山峻岭和伊拉克沙漠中,你总不能指望有移动公司冒着枪林弹雨的风险为战区铺设移动通信网络,铱星为代表的卫星手机就成了前线战区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