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嗣宁王,朝廷待汝不薄,而本宫也对汝礼遇非常,可汝竟敢勾结内监假传圣旨、试图谋逆篡位,实在是让本宫失望……”李亨缓缓而阴沉地说着,冷视着李琳,目光中投射出浓烈的愤怒,只是如今的李琳早已失神,根本就不知道李亨在说什么。
“高力士……”李亨缓缓转头望向了高力士,神色很是复杂,对于高力士这个人,他一向是恭谨以对,极尽逢迎和巴结,对于一个太子来说,对一个太监如此,也算是殊为不易了。可这些年的努力付出,却没有换来高力士的一丝回报,这焉能不让李亨气羞恼万分。
高力士虽然被羽林卫捆绑了起来,又被两个羽林卫挟持住,但站在那里却昂然不惧。
“太子……从个人感情上,咱家希望你能成为皇帝,但是咱家始终都是大家的奴才,咱家只能唯陛下之命是从——”高力士微微有些感慨地冲着李亨轻轻说着,陡然扭头望向站在李亨身侧的张瑄。
“张大将军,没有料到,咱家行事机密,却最终还是落到了张大将军的手里——”
高力士轻轻一叹,声音陡然高了八度,尖细无比,“但咱家行事都是陛下旨意——张瑄,汝乃是陛下一手培植提拔的重臣,深受陛下知遇之恩,理当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可此刻却仪仗权势与咱家作对,违抗陛下圣意……”
张瑄朗声一笑,“高力士,张某本来敬你是一个忠义之人,但如今看来,你不过是一个目光短浅利欲熏心的小人罢了。”
“你口口声声奉陛下密旨行事,忠于陛下一人——那么,张某且来问你,陛下密旨何在?所谓的陛下密旨,不过是你一手炮制盖上了陛下的玉玺而已,这样的一纸诏书,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你这个权力一手遮天的大太监的意思,你自己心里清楚。”
张瑄心里冷冷一笑,心道高力士啊高力士,既然你想要置我于死地,那就别怪老子无情无义了。
张瑄心里明白,此番虽然是成王败寇,高力士和李琳等人已经沦为阶下囚,但这种事情事关皇权争斗、关乎李亨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正当性,如果不站住一个“理”字,就会在满朝文武大臣和一干皇族心里落下阴影,无论是对于李亨还是对于他本来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他虽然不惧怕,但也不愿意授人以柄。
所以,他没有立即对高力士和李琳等人动手。
李亨的想法显然与他有些不谋而合。
事出突然,李亨甚至都没有真正搞清楚这场祸事的缘由。但他毕竟是居于太子之位多年,又对父皇李隆基非常了解,隐隐猜出高力士的做法并不是没来由的。
单凭强力手段镇压住,强行平息这场风波,并不妥当。
“你……血口喷人”高力士一时无语,他愤愤地凝望着张瑄,气得眉毛胡子一起颤抖起来。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哪怕是如今落在张瑄手里迟早是死路一条;但被张瑄当众怀疑他对皇帝的忠诚,指摘伪造圣旨,他心里却是无休止的愤怒起来。
“高力士,你就不必惺惺作态了。”张瑄冷笑一声,“这些年,陛下历经波折而不废太子,这表明,陛下对太子虽有不满,但总体而言,还是希望殿下能继承正统。如若不然,荣王之乱,陛下大可以就废了太子,又何必等到今天。”
张瑄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着,很多朝臣和皇族若有所思地暗暗点头。
皇帝有意废太子,这不是什么秘密。但这些年,终归还是没有真正废立。这说明,在皇帝心里,李亨虽然不是最佳的人选,却是一个相对最合适的人选。
“陛下突然要废太子,事出诡异。此其一。更令人疑惑的是,陛下要废太子,不通过朝廷重臣为之,乃是通过你一个内监。此其二。”
“纵然陛下要废太子,却没有理由改立嗣宁王为太子,陛下皇子数十人,张某就不相信,在这其中,就选不出一个合适的皇储人选,以至于要将皇位传给嗣宁王此其三。”
张瑄这话一出口,很多皇子女就颇有同感。是啊,皇帝没有理由传位给侄子,有这么多的儿子在,凭什么轮到一个外人?
盛王李琦愤然起身手指着高力士怒斥道,“高力士,你这个逆贼亏了父皇对你信任有加,但你却趁父皇病重,伪造圣旨,企图败坏大唐宗庙社稷,其罪当诛”
“然。这个老奴才竟敢假传圣旨,勾结嗣宁王谋朝篡位,该死该死”
“杀了他”
“灭他九族,狗东西”
李琦这么一打岔,很多皇子女都群情激奋起而攻之,七嘴八舌将高力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高力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煞白,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张瑄摆了摆手,李琦等人渐渐都坐下,平静了下来。
“这第四疑点就在张某的身上。张某不愿意自我表白——但张某入朝为官,乃是陛下一手提携。当日荣王谋逆,陛下将张某密传入宫,授予平叛重责,可见陛下对张某的信任。如今荣王叛乱方平不久,要说陛下突然就要诛杀功臣,说实话,不仅张某不怎么相信,恐怕在座的各位也不相信。”
“高力士,如此种种,你如今还敢说,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意思吗?”
张瑄淡然一笑,手指着高力士厉声道。
天唐 第154章杀人有很多种方法
第154章杀人有很多种方法
第154章杀人有很多种方法
高力士被张瑄一连串的反问给呛了一下,虽自觉理直气壮,但嘴上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气急交加,剧烈地咳嗽起来。
玉真公主李持盈坐在那里神色变幻良久,犹豫着,终于还是选择开口支持高力士。
虽然她明知高力士如今已成阶下囚,但作为站在高力士身后的人,作为这一次行动的直接参与者,她知道自己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张瑄和李亨在形势逆转之后没有将矛头对准自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她的存在,无非是顾忌她的身份。
但当面不提,不代表不会秋后算账。
经此一事,李持盈纵然不受株连,想必也会权势大减。
这是必然的。
李亨或许不会对她这个皇姑下狠手,但却绝对容不下一个曾经要将他赶下台的人。
玉真公主今天的权势无非是来自于皇兄李隆基,有了这一遭,一旦李亨真正得势上台,她所谓的在朝野的影响力也就随之化为泡影了。
为了自己,李持盈虽知此刻在站出来也等于“做无用功”,但还是要站出来。
本心里,她还是有些不死心。换言之,她还是太过高看自己的能量和地位。她料定李亨不会真正拿她怎么样,更觉得张瑄不会向她下手。
说白了,她就是有些有恃无恐。
“太子,张瑄,本宫可以证明,这两道密旨确实是皇兄之意。”李持盈缓缓起身来,走到场中,神色平静。
永穆公主等人见玉真公主出面,心下一喜,心中又升起了几分侥幸心理。
目前的情况来说,想要继续达成所愿将李亨废了、同时诛杀张瑄和杨国忠,基本上是痴人说梦了,但玉真公主出面力挺,却可以保持他们这番行动的合法性——最不济,可以保住他们的性命。
永穆公主不相信,李亨敢动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可不比普通长一辈的大唐公主,她是李隆基的亲妹妹,几十年感情很好,圣眷之隆无人可比。而且,玉真公主这些年结交朝中权贵,已经形成了一股盘根错节的上层势力。
动玉真,不是那么好动的。
可李亨不敢动,不代表张瑄不敢动。
正如李亨下不了手,不代表张瑄下不了手一样。
“太子,皇兄下诏之时,本宫就在一旁。本宫可以对天发誓,此事绝无半点虚假。”
玉真公主轻盈上前,向李亨投过高高在上的一瞥。
李亨心里一阵愤怒,心道玉真皇姑——你太过分了,这么多年本宫对你敬畏恭谨,时时处处不敢有任何怠慢之处,却不料如今只是换来了你的落井下石无情无义——
玉真公主慢慢将头转过来,环视众人,淡然笑道,“诸位宗室、诸位大人,尔等以为,本宫有必要撒谎吗?以本宫的权势地位,无论是谁做皇帝,其实都无关紧要。本宫之所以支持嗣宁王,无非因为这是皇兄的意思。”
“同时,亦是出于对大唐江山传承的考虑。”
“皇兄为什么要改立嗣宁王,看上去似不可理解,实际上却是蛮有渊源的。当年让皇帝宪不是没有机会登临皇位御极天下,但却毅然将皇位让给了当今陛下。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当今陛下雄才武略,比让皇帝宪更适合当皇帝,能守住宗庙社稷江山。”
“而事实上,陛下登基数十年来,文成武德无与伦比。”
“如今,陛下愿意效仿让皇帝当年的高风亮节,将皇位传给嗣宁王,无非还是为了大唐基业的传承。太子亨与嗣宁王李琳,都是本宫的晚辈,骨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本宫不愿意偏向谁,只是李琳确乎比亨儿更适合当皇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诸位以为然否?”
玉真公主的话云淡风轻,众人听了默然不语。
这个时候,嗣宁王李琳已经慢慢平静了下来,虽然还在羽林卫的控制之中,但已经不像方才那样不堪了。
听到玉真公主的话,他灰败的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彩。
按说李琳不该这么不堪。只是他这短短一日间,这冰火两重天、天堂与地狱的情绪大起大落,让他很难控制住。他本来好好的做他的藩王,突然遇到皇帝送上了一个诱人的馅饼儿,这个馅饼儿可是皇位,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内心深处的野心被高力士挑动和蛊惑起来,他当即就铤而走险了。
可骤然间,形势急转直下,突然就从踌躇满志的准大唐储君变成了身败名裂的阶下囚,他一时间乱了心神绝望间有些失态其实也是在所难免的。
……
……
张瑄转头凝望着玉真公主,心头颇有些许感慨。
实事求是地讲,在这之前,玉真公主对他还是不错的。有玉真公主的幕后支持,他才能更好地掌控朝中局势,有了今天的地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玉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
但玉真公主终归还是一个利益为先的女人,一个皇族中的长辈。在她的字典中,皇族的整体利益和个人的政治利益,要胜过一切。某种意义上说,这倒也无可厚非。
因此,张瑄对玉真并不记恨,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
但既然站在了对立面上,既然玉真公主选择做他的敌人而不是朋友,张瑄又不会心慈手软。
如果玉真一直保持沉默,就此沉默了下去。张瑄好、李亨也罢,还真不好公开向她下手。可奈何玉真到了这个份上还是不死心,还是要试图将两人置于死地。
张瑄自然就无法再保持沉默。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呵呵,玉真殿下,抛开陛下圣旨的真伪不谈——”张瑄猛然扭头扬手指着李琳,厉声道,“这便是玉真殿下口中比太子殿下更适合当我大唐君主的人选吗?”
李琳的脸色陡然变得涨红起来,肩头轻颤着。他被羽林卫捆绑着,双腿打颤,表现可是比高力士这个老太监差太多了。
最起码,高力士虽被缚,却腰杆挺得笔直,颇有几分气度和骨气。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琳身上,谁都听出了张瑄口中的某种讥讽之意。
“尔等把持宫门试图逼宫,太子殿下再不堪,却也临危不乱,没有丢掉一国储君的体面;而这位嗣宁王,刚才是个什么样子,玉真殿下也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