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驿唐 >

第231章

驿唐-第231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死者之间真的没任何联系吗?那绝对不可能。他们无头命案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后,立刻将某些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坐不住了。

这件事传到另外一些人耳朵里以后,另外某些人却在思忖了许久之后开始有所行动。

八月初六晌午,麦紫澜去拜见柴绍。与上次吃了闭门羹不同,这次柴绍在书房见了麦紫澜。

见了面,麦紫澜单刀直入道:“国公,您打算怎么办?”

柴绍的耳目相当敏锐,早在初五一大早就得到了李潜在大理寺监牢被人暗杀未遂的消息,当时他准备暂且观望一下,看看麦紫澜的反应再说。但他没有想到麦紫澜竟然如此决绝。从初五下午到今天早上,麦紫澜竟然派人一口气杀了博陵崔氏十二个得力亲信。

没错,这两天发生的无头命案都是麦紫澜派人做的。只是她去派的人手脚干净利落,没留下什么证据,所以便成了无头公案。不过,对某些人来说,麦紫澜根本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而且她也没打算要神不知鬼不觉,因为她就是打算通过这事来震慑某些人。当然,柴绍并不是麦紫澜要震慑的目标,麦紫澜想通过这些事向他和某些表明态度。既然他们不按规矩办事,就怪不得我了。他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看看到底谁更狠

柴绍与李潜的关系太深,如果不是因为他知道李潜被抓的理由,知道自己不能搀和进去,当日麦紫澜来找他时他就不会给麦紫澜吃闭门羹了。可昨天以来发生的事让柴绍心里突然有了另外的看法,所以他对麦紫澜道:“我准备这就去面圣。”

麦紫澜微笑着点点头,道:“多谢国公鼎力相助。夫君曾多次说过,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国公对夫君恩同再造,夫君一直将国公看做亲人长辈。夫君这次若能逃过大难,日后奴家与夫君会加倍报答国公。”

柴绍脸色一红,心里暗自惭愧,道:“哪里,哪里,这事怪我,是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心狠手辣。不过,幸好李潜没事。不然,我可就抱憾终身了。”

麦紫澜又客套了两句便辞别了。柴绍送走她后立刻更衣前往皇宫。

麦紫澜离开柴绍府邸之后便去了程咬金、秦琼府邸。不过,麦紫澜并不是请他们进宫帮忙说情的,而是要通过他们向清河崔氏传达一个信息,这次的事只针对博陵崔氏与他人无关。不过,若是清河崔氏跟博陵崔氏走的太近的话,误伤了可别怪我。太原王氏不需要麦紫澜再去安排,柴绍会知会柴哲威,让他把话转过去。至于范阳卢氏,想必现在博陵崔氏说什么范阳卢氏都不会再傻乎乎的上当了。

麦紫澜走了一圈,傍晚回到家时,老许告诉她一个惊人的消息。经过辨认,邓老四带来的那颗头颅的主人是安元寿府上的监奴。

安元寿?麦紫澜心中一惊。李潜被抓之后,麦紫澜曾去过太安宫求李渊相助。李渊告诉了她李潜被抓的原因。当时麦紫澜就怀疑这事与姓安的脱不了干系。只不过当时她以为是安兴贵和安修仁在背后搞鬼,谁知除了安兴贵和安修仁之外竟然还有安元寿

安元寿,安兴贵之子。安兴贵与安修仁两人因诛灭李轨,为大唐夺取了河西之地而被封为梁国公、申国公。这两人受到李渊赏识,随着李渊退位,加上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因此两人早已靠边站。但安元寿不同。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安元寿便是他的亲卫,李世民对他极为赏识。现在安元寿还担任太子率一职。虽然现在的太子已变成了李承乾,可李世民放心将太子的安危交给安元寿,足以说明他对安元寿是信任的。若是此事牵扯到安元寿还真不好办。

麦紫澜之所以会拜会柴绍请他出面觐见李世民,为的就是通过柴绍来影响李世民的态度。柴绍对李世民的影响力自然毋庸赘言,按说麦紫澜的计划这招应该万无一失。但她万万没想到出了安元寿这个变数。不过,眼下麦紫澜已是骑虎难下,如果现在退却不仅前功尽弃,弄不好连李潜的性命也难保。所以只有强硬到底,逼迫博陵崔氏和安氏让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受损失。而能否逼迫崔氏和安氏让步,李世民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李世民倾向于李潜,那么不仅崔氏和安氏会顾忌李世民而不敢出全力,其他那些静观其变的势力也将会随之倾向李潜,最低限度也能让他们在背后不乱搞小动作。反之,如果李世民倾向于安元寿,那她和李潜可就……所以麦紫澜思忖了片刻,吩咐老许照原计划行事。

麦紫澜去拜访柴绍等人事自然瞒不住某些有心人。柴绍这边刚刚动身入宫面圣,安兴贵便将安元寿叫来商议对策。

“元寿,莫勒已经死了。”

“什么?”安元寿听了大吃一惊。安元寿一直在东宫当值,所以直到安兴贵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派去的人失手了。只是,他想不明白,以莫勒的功夫即便是单打独斗赢不了李潜,可也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李潜杀了。更何况莫勒还带去了四十个训练有素的手下。而李潜只有一个人,手脚还被铁链绑住了不说,还饿了两天一夜。这种情况下,李潜应该非常虚弱,别说是莫勒出手,随便三两个人便能置李潜于死地。为什么这么多人竟然杀不了李潜?

“难道李潜入狱是他事先策划好的陷阱?”安元寿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立刻问道。

安兴贵摇了摇头,道:“没有。据可靠消息当时的确只有李潜一个人。”

安元寿难以置信地道:“怎么可能就算李潜功夫再高强,可双拳难敌四手,那么多人一拥而上,他如何能应付地了?更何况莫勒还带着削铁如泥的锯齿刃。”

安兴贵叹了一声,道:“事实上我们低估了李潜。他……他简直是个杀神刚才为父听那些叙述的详细情形都忍不住冒冷汗。莫勒是被他斩断四肢生生虐杀而死的。”

虐杀?安元寿突然心里冒出一股寒意。在那么多人的围攻下还能将莫勒虐杀,李潜还是人吗?简直就是魔鬼

安兴贵再次叹了一声道:“详细情形稍后再说吧。为父让你来是想与你商量下一步怎么办?刚刚为父接到消息,不到一天一夜的功夫,博陵崔氏的十二个得力手下接连被人杀死,现在崔敦义吓的连家门都不敢出。”

安元寿眼睛一亮,“父亲,你是说这些人是……”

安兴贵点点头,道:“没错,他们都是被麦紫澜派人杀掉的。还有,你刚才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咱们府外有不少形迹可疑人出没?”

“这个麦紫澜,她,她简直是疯了”安元寿不顾失态地吼道。

安兴贵点点头,道:“她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摆出一付拼命的架势来逼我们让步。”

安元寿怒冲冲地道:“不,决不能让步,否则咱们安家以后如何在长安立足?”

安兴贵道:“为父找你来便是为了此事。麦紫澜刚才找到了柴绍,柴绍见过她之后便动身进宫了。为父猜测柴绍应该是麦紫澜当说客去了。”

“那我们?”

“为父让你马上进宫。”

安元寿试探着道:“拦住柴绍吗?”他现在任太子率,并不负责宫内禁卫,他出面是拦不住柴绍的。不过若是暗地里请相熟的太监帮忙的话,想拦住柴绍也不是难事。

安兴贵摇头道:“你低估了柴绍。关键时刻别说是个太监就算是负责宫禁的将军也拦不住他。为父让你进宫并不是让你拦住柴绍,而是让你去见陛下。”

“为什么要见陛下?见到陛下孩儿该说些什么?”安元寿不解地道。

“见到陛下你就痛哭请罪。”

“嗯?”安元寿更加纳闷,“为什么?”

安兴贵道:“你以为陛下不知道现在宫外发生的事?不,陛下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清楚。莫勒是你的监奴,他死在李潜的监牢里,你如何解释?”

安元寿这才意识不妙,道:“父亲,这,这该怎么办?”

对于安元寿的表现安兴贵心里有些失望,安元寿在李世民身边这么多年却根本没有学会李世民的政治思维和手腕。不过话又说话来了,李世民的政治思维和手腕若是这么容易学会那他也就不是李世民了。安兴贵想了想,道:“算了。为父和你一起进宫。”

“父亲,你进宫做什么?”

安兴贵道:“我去向陛下请罪。莫勒是你的人,其他的人里也有不少是你府上的人,这件事根本瞒不住陛下。陛下责问起来你该如何回答?”

“……”安元寿顿时语塞。

安兴贵叹了一声,道:“当初为父知道你与崔敦义联络时心存侥幸,现在看来崔敦义害了你啊。陛下因为这件事肯定会雷霆大怒,褫夺你的官爵都是轻的,弄不好你也得跟你叔叔一样被流放。”

安元寿诧异地道:“父亲,事情没那么严重吧?不就是想杀李潜没成功吗?说起来,是我们吃了大亏。”

“没那么严重?为父说的还都是轻的。”听到安元寿如此说,安兴贵失去了耐心不再对他旁敲侧击,大怒道:“说,当初是谁鼓动你与崔敦义勾结的?这厮分明是不安好心把你往火坑里推,你明不明白我怎不明白你是整天都在想什么?脑袋为什么如此不灵光了?”

安元寿见安兴贵勃然大怒,连忙躬身请罪道:“父亲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孩儿不明白父亲为何生这么大的气?还请父亲指点迷津。”

安兴贵看到安元寿一头雾水的样子,忍不住失望的叹息了一声,道:“律法代表的是朝廷威严,更是陛下的威严。大理寺是朝廷的执法机构。公然到大理寺监牢刺杀犯人,这分明是在挑衅朝廷的威严,挑衅陛下的威严,你明不明白?陛下如何能容忍?你以为崔敦义不知道是麦紫澜派人杀了他的手下?他肯定知道。可他为什么没采取报复?那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行径已经触怒了陛下。他若敢报复麦紫澜,陛下肯定会雷霆大怒。倒是就不是死几个手下那么简单了。所以,他才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些你明不明白?”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二四九章 螳螂与黄雀(六)

被安兴贵一通怒斥,安元寿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意识到这次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跪下请罪道:“父亲,孩儿知错了。孩儿这就进宫向陛下请罪。”

安兴贵发了一通火,肚子里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他摇头道:“不。这事不能让你扛。”

安元寿争辩道:“父亲,错是孩儿犯下的,孩儿当然要为自己犯的错承担责任。”

“我说了这事不能让你扛。”安兴贵苦口婆心地道:“我已经老了,咱们安家以后全都指望你了。如果你扛了这事,以后只怕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咱们安家就彻底没落了。所以,只能是为父扛起这事,这样才能保住你。为父的这份苦心你明不明白?”

“父亲……”安元寿顿时泣不成声。

“休要哭哭啼啼地做小儿女姿态。”安兴贵厌烦地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你能牢记这次教训。”

安元寿赶紧抹干泪水,“父亲的教诲孩儿谨记在心。”

柴绍一路畅通无阻来到皇宫。李世民正与房玄龄、王珪、李靖、魏征等人正在两仪殿议事,他只能先在宫门外等候,让内侍前往通禀。

听到内侍禀告柴绍求见,李世民传谕宣召。房玄龄微一沉吟,道:“陛下,微臣等是否需要回避?”

李世民摆摆手,道:“不必。嗣昌虽然国戚,不过这次他来见我应该不是为了私事。你们猜猜,他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

房玄龄等都是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