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在刘愈看来还真是贪生怕死。
“你毛病还挺多。”刘愈找了旁边一根木桩子坐下,“有什么要求,说。”
“诸位都并非普通商旅,我昨日一眼就看出来了。别……在下没有不敬的意思,我是说,你们放了我。我可以给你们当内应,你们是朝廷的人。朝廷要铲除我大哥这样的地方宗派势力,我能帮上忙。”
刘愈脸上微微冷笑,这还有个“识大体”的,这小子说什么当内应,不过想方设法求脱身。
“你怎知我们是朝廷的人?”刘愈摆摆手示意士兵们暂时不要为难于徐元维,转而问道。
“你们手上的火器,我在滁州时见过,这东西,只有朝廷军的精锐才有配备,而能把火器用的如神的,恐怕是精锐之师中的精锐了。”
刘愈心说这小子见识还不错,不过他说的这些,只要是刻意去查探过都会知道。这也是刘愈去扰乱野头山外围的徐元方军队,让他们以为朝廷军有军事行动的原因。
“你说肯当内应,我们凭什么信你?”刘愈冷冷道。
徐元维叹口气,好像是有些感慨道:“其实我早就觉得二哥背叛朝廷有错,但请你们相信,二哥他也是为势所迫。这里离岭北远,周围其他人要跟朝廷对着干,二哥怎敢不从。若不从,周围那些南蛮子的异族闹点事,谁还肯帮忙。到时二哥他成了孤家寡人,朝廷军又撤了,那二哥他也就什么都没了。”
刘愈点点头,这徐元维说的还算在理。这也是为何南方有些势力明明惧怕朝廷,也只是暗中向朝廷通密函表示愿意投诚,却没有敢有实际行动又或者是公开表示的,就是因为他们不想当出头鸟,被周围势力所忌恨。
刘愈一笑道:“那听你的意思,徐将军应该是向朝廷递了密信,愿意投诚?听说,南边很多势力的人,都递了投诚书。”
徐元维尴尬一笑道:“这倒没有,二哥他……还是有些顽固。”
刘愈心中暗忖,这小子好歹是没说假话,南边哪些势力对朝廷暗通款曲,刘愈这个主帅是清楚的紧。徐元方属于不识相的那种,连敷衍朝廷都懒得敷衍。
“你怎么不说徐将军有意投靠朝廷,反正我们也不知真假,若徐将军真有意投靠朝廷,说不定我们还放了你。”
徐元维叹道:“实话实说总无错,请你们相信我,我回去后试探下二哥的口风,若是他执意要跟朝廷为难,那我就……我就……”
“大义灭亲?”刘愈帮他补充。
“对……大义灭亲,我不能让二哥再错下去。请你们相信我。”
刘愈听完这番话不由开怀大笑,这是他这两年来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一个来历不明的俘虏自称是敌军的高官,还许诺说回去把他们的主帅给干了,而那个主帅还是他的兄长,要回去大义灭亲。
“说的好啊。”刘愈站起身,道,“朝廷有如此忠臣,何愁南疆不平。来人,把他……崩了!”
徐元维原本以为刘愈要放了他,谁知刘愈最后竟然是下令杀他。徐元维马上高声嚷叫,被枪顶着头,下面都已经失禁,整个脸都被吓的煞白。
刘愈上前抓着徐元维的衣领道:“小子,不妨告诉你,朝廷军即日将南下平定你们这些地魁,我们就是来当前哨的。哼,亏你们还有心思出来围攻这些岭南的异族,你们早晚要跟岭南的异族一起覆灭!”
徐元维被死亡威胁所慑,加上刘愈那一副要杀人的气势,更令他不得不相信这是刘愈对他临死前的忠告。
刘愈盯着徐元维看了半天,最后却没下令开枪。刘愈临别时道:“好生看守,回头请示过上面,是杀是放,又或押回去详做审问,听候安排。”
刘愈说“上面”,士兵们感觉好奇,刘愈上面的人不就是皇帝了?现在到底是摄政王听皇帝的,还是皇帝听摄政王的,这些士兵也是很迷糊。但他们有一点是清楚的,刘愈下什么命令他们照做便可,至于“请示”的结果不需要他们额外操心。
刘愈出来,连乎生正在等候,对于刘愈处置徐元维的方式,连乎生还是多有不解。照理说现下人手不多又身处险境,不应节外生枝。但刘愈好像刻意要节外生枝。
“对我们还有用,暂时杀不得。”刘愈道,“但在用他之前,千万别让他跑了。”
“是!”连乎生也只能领命,刘愈的话不容置疑。
刘愈回到山谷的营地里,此时朵琳也起床了,正在溪边打水烧水,只是精神有些恍惚,应该是昨夜睡的不好。
见到刘愈,朵琳双颊晕红连头都不敢抬。昨日虽然她并未真正献身成功,但不管怎么说刘愈也接纳了她,此时的她更感觉不安,因为她还自觉还没过刘愈夫人那一关。她正想着刘愈会怎么跟自己的夫人说,曲宁也出来打水洗脸。
刘愈对曲宁好像置若罔闻一样,过去跟朵琳温存了一会,直到朵琳感觉到周围人看过来的目光有异,才赶紧行了礼说要回去烧水。刘愈转过头,曲宁正在溪边回头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些复杂的东西。
“夫人,早。”刘愈笑着打招呼。
“早。”曲宁面无表情道。
刘愈在曲宁身旁蹲下身,笑道:“夫人要帮忙吗?”
“不用了,相公还是去看看朵琳妹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吧,妾身自顾自,习惯了。”
刘愈觉得这话中带着一股酸溜溜的醋味,如果不知道的听到这番话,一定是因为女人的嫉妒心起。但刘愈知道这不是,因为曲宁的梦中情郎是女扮男装的柳丽娘,一个肯为一面之缘的情郎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寻夫的女人,刘愈还是不做他想。
“不知白越那几个人的伤势如何?”刘愈这时候只好转开话题,跟曲宁讲情,他也觉得自讨没趣。
“那姑娘的伤不重,另两个就没那么好运,应该是几个人要护送那姑娘脱险受得重伤。伤口一发,估计他们熬不过这两日。”
刘愈昨日看情形也猜的到,米耳作为白越达求的女儿,就好像小公主一样,白越人拼死护送她也在情在理。虽然米耳的外伤很轻,但她很自责,应该是为自己的决定导致同伴送命而内疚,当中也有因同伴舍身救她而她自己逃命出来的内疚。
刘愈心想,米耳也算是懂事的丫头,但现在懂事又能如何?如果前日米耳听话,也就不至于拉同伴去送死。
“尽人事,能救活就救,不用勉强。”刘愈面色凝重对曲宁吩咐了一句。
之后刘愈便要重新去制定他的进一步计划,而这计划的成功是有条件,便是齐方那边能第一时间接收到他的指令,派出骑兵进攻亢生。刘愈之所以选择亢生作为骑兵进攻点,也是因亢生北面的路宽敞,适合骑兵突击。
再之后,刘愈就是要利用一下徐元维这个俘虏,来为此事而“造势”。
第五百四十五章 越家的礼数(上)
刘愈在山谷中又等了一日,此时围山的徐元方军队并未撤军,反而加大了巡逻的范围。
刘愈在得到消息后心里盘算了一下,刘愈猜想,正是因为徐元方军队中少了徐元维这个二世祖,加上之前刘愈所采取的扰乱行动,负责领兵的徐元黎才会扩大围山的巡查范围。
刘愈也特地让连乎生抓了个外围哨探询问了一下,印证了刘愈的猜想。
徐家的四将军失踪了。
岭南的地方军事势力有家族和宗派特性,徐元黎来围攻白越,主要目的是报复和反抢掠,此时徐元维失踪,即便他成功攻破白越,回去也必定是罪大于功。因而这两天徐元方军队攻山也并不太激烈,徐元黎把心思放在寻找徐元维这件事上。
刘愈算计了一下,再有一两天,徐元黎的巡查范围就会扩大到山谷这条线。刘愈此时估算了一下,照理说齐方领命之后,会第一时间派霍病按照刘愈的指示,轻骑突击亢生城,而消息大概会在五月二十九或者是三十日这两天传过来,到时徐元方选择撤兵或者不撤兵,也会在这两天内作出决定。
二十九日黄昏,野头山仍旧没有任何动静。刘愈让所有人收拾行装往北撤退,同时,刘愈下令把徐元维蒙眼带回野头山下释放,连乎生大为不解,而刘愈的态度却又很坚定。
刘愈的目的,就是让徐元维把他的话带回去,让徐元黎和徐元方知道朝廷军在进一步南下。
在刘愈看来。徐元维贪生怕死。在得知朝廷军要对南方大举开战。会把他得到的消息第一时间带回去给兄长知道,而刘愈也对徐元维开出条件,让他回去当内应。当然刘愈知道徐元维多半会反水,刘愈只是说这是“上面的决定”,徐元维能逃生已经顾不上别的,答应了刘愈的条件,他就被带出了山谷。而刘愈也赶紧带人追提前撤离的那批人。
刘愈带人一路往北撤离了二十多里才停下,此时距离野头山有四十里距离。徐元方地魁攻打野头山顶了天有两千人马,若徐元维所言属实,那就是一千二。要一千二百人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寻找一个点,基本已经很难,而刘愈也作出了防备。在这里,刘愈感觉到是安全的。
当晚营地里并未生火,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吃了冷饭,然后各自或钻进帐篷,或者用简单的毯子和衣服盖着身体入睡,因为人多而密集。本来要过来会情郎的朵琳因无法避人耳目而作罢,转而去陪她两个妹妹。
第二天上午。刘愈收到前线的回报,说是围攻野头山的徐元方军队已经撤离。
刘愈把这消息带给白越族少女米耳时,米耳正在为刚咽气的一个同伴而难过,听到徐元方撤兵的消息,她也并未表现出多么的欣喜,一个少女好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明白了世事无常和任性的后果。
“带上你族人的遗体,回山上去。”刘愈对米耳用半命令的口吻道。
米耳收拾了心情,在朵琳的搀扶下,陪着商队的人以及黄越人一起往野头山方向行去。到下午时,一行才到山下十里左右的范围,刘愈并未上山,而是让连乎生先带几个人上山,顺带去山上看看白越族人的反应。
米耳和另一个白越族人暂时被刘愈扣押作为人质,连乎生上山的目的就是为“谈判”。
之前是战争,而现在便涉及到外交。刘愈既然知道白越族人对汉人一向不友好,就不会轻易去犯险。
而在等待连乎生回报时,朵琳心情很紧张,时不时便往刘愈这面看看。因为刘愈和曲宁坐在一起说话,她连过来的勇气都没有,她不知道刘愈是准备送她上山,还是带她一起走。没得到肯定的答案,她还是不放心。
曲宁本来没有在意,当她发现朵琳的异常之后便很识相地离开。朵琳才赶紧跑过来,几步路便令她轻喘着,很深情地看着刘愈不言语。
“阿妹,一会可能就要送你的族人上山,以后分开了,你别想他们。”刘愈微微一笑道。
“那……我的妹妹呢?”
刘愈心说这事有些麻烦,带两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上路不是明智的事,毕竟去往宜州的路很远,而且需要赶路。
“暂时把她们安置在白越的寨子,等我们回来时,再接上她们一起走。”刘愈道。
朵琳想了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她也知道带两个妹妹在身边是拖累。最后点点头,脸上还是有些不开心。
刘愈摸了摸朵琳的头,此时朵琳头上的黄色帽子已经摘下,越家的女子,即便没成婚也梳了起来,挽成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