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御前女官 >

第124章

御前女官-第124章

小说: 御前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证 据?”皇帝笑了,“都这种时候了,还讲什么证据?那些党附太子的东宫之臣,就算不为太子,也要为自己着想,必定一番血雨腥风。到时候朕和太子撕破了脸,便 只剩下你死我活一条路了。朕不想留个弑子的恶名,太子为了活命,肯定不惜背上弑父之名的,朕太了解少旒了。”
    “皇上有天威襄助……”
    “罢了,何苦闹得两败俱伤?何苦闹得朝廷不稳?”皇帝摇摇头,“别忘了,眼下回鹘、突厥那边刚刚平定,中原朝廷若是内乱动荡,边关必定再起战事,到时候岂不是内忧外患一团糟?朕虽不是尧舜明君,却也不想把祖宗基业给作践了。”
    “可是,皇上……”
    “别担心,翻不出天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朕不再痴心妄想,在皇家找什么父子天伦、骨肉亲情了。”从前几番举棋不定,不过是怜惜他们都是自己的骨肉,现如今不要这些儿女,便就再无牵绊。
    周进德问了一句,“真的要去传旨?”
    “当然。”皇帝颔首,然后缓缓起身打开带锁小抽屉,拿出小匣子,“你把这个……”附耳低声,细细交待了一番,“……就可以了。”
    周进德脸色变了几变,郑重点头,“是,奴才明白。”
    皇帝又道:“把月华门的腰牌交给太子,不然的话,他是不肯放心进宫的。”
    月华门和日晖门,乃是皇宫前部的左右两道大门。皇帝分其一给太子,便是将门户的一般分给他,进退随意,的确是一粒很好的定心丸。
    很快,昭怀太子进了皇宫。
    说实话,他已经做好要攻打皇宫一场恶仗的准备。毕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不发,身后的将士们担心局面不明,也肯定会代替他发的。但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主动召见自己进宫,…………父皇这么快就妥协了?虽是好事,但是来得有点太快了。
    “少旒。”皇帝躺在床上,散着头发,一副病歪歪的样子,“朕老了,身体也不好。”当然了,多亏这个不孝子让傅祯下毒,“眼下回鹘、突厥那边尚未平定,中原朝廷不宜动荡,你就……,暂且替朕监国坐镇罢。”
    …………原来如此。
    昭怀太子顿时眼前一亮。
    人都愿意往好的方面去想,特别是那个垂涎已久的帝位,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心中怎么能够不兴奋激动?原来父皇是顾全大局妥协了。
    皇帝又道:“朕不宜挪动,最近也没有力气上朝。等到元宵节过了,依旧暂停朝会,你和大臣们就在启元殿的后殿议事,但凡决策,拿来回禀过朕,再由你代行御笔朱批。”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昭怀太子不由欣喜若狂,但脑子里还保持着一丝冷静清明,强行压抑住兴奋之情,“父皇,还有什么要儿臣办的吗?”
    皇 帝心中明镜儿似的,知道甜头给得太多,是时候该给点头疼的事了,不然太子是会疑心的,因而叹道:“只有两件事。”伸出指头比了比,“第一,不要难为楚王和 楚王妃。朕会下旨,赐藩沧都给他,让他留守在沧都藩地无诏不得入京。第二,不管过去有什么仇怨,朕都不追究了,但是必须保全江陵王。”
    昭怀太子握了握拳,“是,儿臣领旨。”
    说真的,眼下并不想打一场血雨腥风的恶仗。
    楚 王是带过兵上过战场的大将军,这次他离京,又带走了八万兵卒,纵使朝廷军的人数要更多,打起来也不会好过的。而且还要防着当年越王之祸再现,…………若是 自己这边正跟楚王打得激烈,那边回鹘、突厥又动乱了,腹背受敌,岂不成了困局?而且,眼下把父皇这边逼急了,也不好。
    父皇是做了几十年帝位的君王,有的是手段,真的要互相对峙起来。
    …………自己未必是父皇的对手。
    既然父皇都肯妥协一步,自己为何不呢?先把权力一点点捏在手里,坐稳位子,然后再慢慢平稳回鹘、突厥边境,一点点削弱楚王,也不失为一条稳妥之计。眼下自己起事只有三、四成胜算,等稳妥到七、八成胜算的时候,再动手也不迟啊。
    皇宫势力、兵权、朝中大臣、京城权贵,自己要忙活的事情太多了。
    昭怀太子看了看皇帝,问道:“父皇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父皇的身体,不像是能活多久的了。再等等,再忍忍,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到时候不管是杀了楚王,还是杀了江陵王,还不全都看自己的心情?不必急于一时,帝位要紧!
    皇帝缓缓摇了摇头,“没有了。”像是说会儿话就疲乏不已,挥手道:“你退下罢。”
    昭怀太子领着亲信侍卫退了下去。
    自此以后,先是赶在上元节之前各种忙碌安排,等到上元节一过,便开始在启元殿的后殿和臣子商议朝堂大事。而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便是先将宗人府两名查证东宫的官员,给弹劾下狱了。
    皇帝并没有驳回这道折子,扫了扫,便撂开了。
    当昭怀太子第一次提起御笔,沾上朱砂时,那鲜红夺目的颜色,仿佛是这世界上最最绚烂璀璨的美景,让人目不转睛。几乎堪称痴迷的足足看了一刻钟,方才落下,一个“准”字写完,好似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而眼下,楚王的人马才刚刚出了京城。
    因为长孙曦是个病号,殷少昊怕马车颠簸震动到她,让人把宽大马车铺得好似棉花堆一样,还吩咐慢慢的走。太子妃和不足半岁的雪里,倒是沾了光,一路慢行不算辛苦。只不过太子妃和许玠的脸上,也没有任何欢愉之色。
    许玠叹道:“灵犀早就说了,你和许家将来或许会有祸事,担心你难过,还让我暂时先瞒着你不要说。可惜她还是低估了太子的狠心肠,居然这么快,就让你和雪里颠沛流离,根本没有半分情谊可言。”
    太子妃脸色木木的,没说话。
    许玠又道:“太子殿下现在都这样了,将来……,还能有好吗?”忍不住怨怼,“要我说干脆别回京城了。把这太子妃和皇长孙的位置让出来,让给白家,咱们就跟灵犀一起住在沧都好了。”
    “爹。”太子妃凄婉一笑,“那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倒是舍得这个太子妃的位置,也不愿意雪里掺和那些血雨腥风,宁愿过清清静静的日子。”反正丈夫薄情如斯,也没什么好眷恋的,再眷恋,指不定要把自己和儿子的性命都搭里头。
    “那你担心什么?”许玠问道。
    太子妃一声嗤笑,“太子殿下现在根基不稳,正是需要辅国公许家支持的时候,就算我愿意不做太子妃,他也不会愿意失去许家的。”
    许玠咬牙道:“难道非得等他把咱们的价值榨干净了,然后再卸磨杀驴?!”
    “那一条路都不好走啊。”太子妃凄惨摇头,“太子胜了,咱们要放着他将来扶植白家的人,和帝王作对。太子败了,楚王便是新帝。而我和雪里的身份又太招人眼,便是灵犀想护着我们,新帝也放心不下,同样要跟帝王作对。”
    许玠张了张嘴,竟然找不到话出来反驳。
    太子妃眼眶有几分潮湿,轻轻抚摸正在安睡的小小雪里,“早知道就该生个女儿,或许还能彼此保全,可偏偏……,是个儿子。不管是将来的楚王,还是将来的白家,都是容不下他的。”忍不住掉下眼泪,“我可怜的雪里。”
    许玠亦是红了眼圈儿,说不出话。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太子妃擦了擦眼泪,说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灵犀平安无事就好。”否则别说什么姐妹情谊,单说楚王之怒,自己和儿子、父亲就承受不了,肯定会被一起给焚烧了。
    自己活到这个份儿上没什么意思,和灵犀一起去了也好,但是父亲和儿子何其无辜?再说灵犀是为了救自己,被太子所害,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自己就是去了地下也是没脸见她,真是越想越苦。
    另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里,摇摇晃晃。
    殷少昊拧着眉头,看着旁边昏睡不醒的长孙曦。
    不知道太子给她下了什么鬼东西,太医看了,根本就没有应对的办法。虽然已经猜到会是如此,但还是失望,更多的则是担心不已。
    此刻她恬静的睡着,好似再也不受任何世俗烦恼困扰。
    殷少昊在她脸上摸了摸,轻叹道:“你可要好好儿的,我都想过了,将来咱们要生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再给你娶三房孝顺听话的儿媳,生十来个乖巧可人的孙子孙女。到时候一大家子的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乐乐呵呵的。”
    他从小生母早逝,和养母也不亲近,兄弟姐妹更无手足之情。
    内心深处,便渴望一个属于自己的热闹之家。
    其实和长孙曦成亲以后,哪怕没有圆房,也因为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陪伴,而冲淡不少杀戮戾气。若不然,便不会在江山美人之间抉择的时候,被柔情所牵绊,最终还是儿女情长的选择她了。
    因为赶路走得很慢,加上吃饭、睡觉,以及走走停停,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才走到了太子约定的三百里之外,一处小小城池。
    果然,有人奉命送来了解药。
    “太子殿下说,解药一共分三次送,再三百里,再送一次,等楚王殿下到沧都就藩,就会把最后一份解药送来。”
    殷少昊听了勃然大怒,“回去问问太子殿下,将来本王归还太子妃和皇长孙时,是不是也分成三节送给他?!若不是,就赶紧把剩下的解药一起送来!”
    “殿下息怒,奴才这就回去禀告。”送药的人吓得屁滚尿流跑了。
    殷少昊赶紧章太医过来检查药丸,问道:“有没有问题?”
    章太医仔细辨认了,“没有,都是一些常用的药材,搭配在一起也没有毒副作用。”然后让人化了水,自己先尝过,确认无事方才让送进去。
    长孙曦被人灌了药以后,手指头动了动,然后依旧沉睡过去。
    太医诊了诊脉,“气血瘀滞的情况有些好转,不过药效还是不够,差了份量。”又赶紧补道:“虽然下官辨认的出大致药材,不过份量比例,先后顺序,以及熬制时间,却是没有办法确认,实在不敢拿王妃娘娘冒险。”
    殷少昊气得砸了碗,怒道:“居然还算这种花样?!”
    要照昭怀太子所说,三百里一份解药,送三次,自己都退出九百里开外了。
    天黑时分,有人悄悄送来密信。
    殷少昊捏开蜡丸,看完上面的蝇头小楷不由变了脸色,…………父皇让自己顺应太子按兵不动,说什么静候佳音。父皇这是……,已经挖好坑给昭怀太子跳了?仔仔细细把信又看了一回,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如果能不打仗就除掉昭怀太子,当然是最好的。
    殷少昊吃了一粒定心丸,转头去看长孙曦,那么眼下最重要的是就是她了。的确不敢让章太医配药冒险,太子想逼自己走得更远,想让自己老老实实的在沧都就藩,那就先顺着他来吧。
    呵呵,什么无诏不得入京。
    只要父皇不死,下个诏,不就是诏书了吗?再说真到了嘴坏的地步,父皇失手,甚至被太子弑父驾崩,也无非是一仗一仗打回去罢了。
    打就打,又不是头一次打仗,更不会像上次一样中了太子的奸计!
    殷少昊眼中闪过冷厉之色,将信点燃,然后化成了灰。
    如此一退再退,三百里一次解药,分三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