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407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407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送的夜明珠,她是不敢收受,你当着顾小姐的面送来,她如何敢收?她不能落下私相收授的罪名。你若真的在乎小姐,怎不为她思量,想她的难处。”
  德王的身子微颤,“我给你唯一的一封信……”
  他写过好几封,可她第一封的回信都尽皆鄙夷与羞辱之能事,这也是他一定要娶她的原因,他娶她就是为了羞辱她、折磨她,将他所受的羞辱统统都还回去。
  “秀珠,别再说了!”
  “不,奴婢要说,小姐到底做错了什么?小姐后来因退还明珠、因退回那封信的事特意写信道歉,也在信里表
  明了她对你的心意,小姐说:只要你处理好与顾小姐的感情,她是愿意嫁你的。可小姐等来的是什么,等来的是你要娶顾小姐为妻的事……”
  德王道:“你给我的回信……给谁了?”
  他无法相信,他们之间竟出了那么多的岔子。
  秦怀璧不语,只独自含泪,她原就清丽出尘,气质别样,就像是一株纤尘不染的净荷,不忍看她沾上尘埃。
  秀珠道:“是奴婢亲手交给李长喜的。”
  李长喜,德王身边的侍卫兼太监。
  “这个死奴才!”德王转身离去,在他的坚持下,李长喜才拿出了那封信,待看罢了内容,他方才知道,秦怀璧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不愿伤顾诗,不愿嫁入皇家,她太清楚皇家的争斗与暗潮汹涌。
  德王又拿出了这几月来收到的“秦怀璧回信”,请了书画坊的掌柜检验笔迹。
  “回殿下,这两封信并非一人所写。”
  “你何以见得?”
  “殿下且看这封署名惜若的信,字体娟秀端方,又透出一股子孤芳自赏的风雅,以字当人,这字的主人应是位遗世独立的美人。再看这封署名怀璧的信,虽笔迹神似,却模仿到了其形,而未有其神。”
  “先生的意思,这两封信是两个人所写。”
  “正是。虽不是一个人,但这模仿之人却也极有本事,确实模仿得像,若不是我等善于鉴别书法丹青之人,只怕就被骗住了,但二人署名不同,即便怀璧小姐努力模仿惜若小姐的笔迹,到底是有其形而无其神。”
  慕容恒闻到此处,心情越发沉重,母妃年少时竟被看重的手帕之交算计和利用。“舅舅、舅母,你是说皇后擅长模仿他人笔迹?”
  秦怀玉肯定地道:“正是如此,当年若不是她模仿怀璧笔迹,就不会触怒德王,而德王更不会答应迎娶她为妻。直到后来,德王才知道,先帝会赐婚,是因为顾皇后拿出了一份德王笔迹所书的《婚书》给太后看,太后一眼就确认顾皇后就是德王心动之人,这才在先帝面前求了情,先帝也才会下旨赐婚。”
  一场阴差阳错,一个纠结于爱情与手帕姐妹情间的秦怀璧,却被人无情的算计与伤害。
  后来,还是德王的皇帝自然知晓了其间的真相,李长喜久久不拿出信,也有他的原因“属下以为,既然德王要娶顾小姐,那么断了对她的念头也好,所以……就一直没拿出这封信。”
  秦太太道:“后来真相大白,但你娘心地太过善良,居然劝德王莫要追究顾皇后之过,还说顾皇后已怀有他的骨血,当善待她才好。之后,这件事就被你娘和德王给瞒了下来。德王却来找过将军一回,说你娘的性子太过善良、单纯,又不肯算计伤害他人,他与将军承诺: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一定会护住怀璧周全。”
  秦怀玉冷笑一声:“他的话就是一句屁话。因为怀璧,我助他对付陈王;最后却因那不知从哪儿搜出来的密函,指责我通敌叛国……”

  ☆、第308章 疑惑

  慕容恒沉默良久,从顾诗模仿秦怀璧的笔迹与德王写信来看,顾诗就不会是个寻常女子,自己如愿以偿嫁给德王,还让德王因怒强娶秦怀璧。
  皇帝的心里又藏有什么秘密?他明明最是宠爱秦荣妃,却将心爱的女子弃于冷宫十四载。
  而皇后看似荣宠,却险些连唯一儿子的性命都保不住匀。
  这桩桩件件的背后都显得怪异。
  若不是秦怀玉夫妇知晓当年的往事,慕容恒不会知道,原来秦荣妃早在年幼时就已认识顾皇后,且两人还是手帕之交。
  他沉吟道:“这么多年,为何母妃不与我提及此事。”
  秦太太面露感伤,又难掩愤怒,“惜若与顾诗同日嫁给德王为妻妾,但那一日前,顾诗令丫头来传话,说要了断她与惜若的手帕情分。以惜若与我们秦家的骄傲,又怎会再提以前认识顾诗的事。
  秦家也因为这件事与顾家断了交情。曾有一度,险些成仇。明明是顾家失礼在前,偏生顾家放出话来,说我们秦家要攀高枝,瞧不起顾家,要把惜若许给德王……
  为这事,怀玉曾想冲到顾家争辩一二,还不待他上门问清楚,顾谦便上门提出两家绝交的事。掇”
  秦承嗣恼道:“这顾家就是卑鄙小人!”
  秦太太讥讽道:“他们算计了人,还让秦家背了恶名。”
  秦家也因此有苦难言。
  慕容恒心头一紧,秦荣妃不与人争斗,在宫中以一种异样的姿态而存在着。秦荣妃看似不问世事,但内心是骄傲的、孤芳自赏的,既然顾诗说了与她断绝情分,就自不会再提年幼时就与顾诗相识的事。
  而秦怀玉见顾谦登门断绝来往,在外人看来是不堪秦家将秦怀璧许给德王而怒,可实则却是顾家理亏,秦家虽是武将,却是骄傲之人,对方已经把话说得狠绝,又岂会再缠着对方继续交往。
  那时的顾家,虽是南安大族,可家中做大的官员也不过是五品知府,又如何与秦家的权势相比。一见顾诗嫁给德王为正妃,立马就翻脸。
  那件事,理亏的原是顾家,顾家不知补偿,反而怕被人说破真相,竟借机与秦家断绝世交之情。可见顾家就是卑鄙小人,便是顾诗也是心机深沉,以慕容恒的推测,当年顾诗一定瞧出秦荣妃对德王有意,这才在秦荣妃面前两番三次地说她喜欢德王,就是要逼秦荣妃不能对德王生情。
  自此后,秦怀璧兄妹不再提与顾家的关系。秦荣妃不说,慕容恒又怎能知道尘封的往事。
  慕容恒问道:“舅舅,通敌密函不是你的?”
  秦承嗣道:“自然不是父亲写的,父亲随祖父征战西北边陲,怎会与西凉皇子勾结,我们秦家可杀了数十万西凉将士。”
  就凭这点,秦家也不可能与西凉勾结背叛大燕。
  秦怀玉道:“最让人不解的是,那密函上的印鉴确实是西凉皇子的,且这皇子如今已贵为西凉皇帝。后来,皇上曾拿他们送来的文书比对,一致认为那密函是西凉皇帝的笔迹。印鉴是真的,笔迹是真的,但这事却不是我做的。”
  早前,慕容恒还怀疑是皇后模仿,现在却被证实是真笔迹。
  “这是西凉人的挑驳离间之计?”
  “案子虽然漏洞百出,可因密函,我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我秦家杀了太多西凉人,这是他们的报复,只是怀璧却被我所累,是我累了你们母子三人。”
  “舅舅说哪里话,这事怪不得你。你放心,终有一日我会查清这件事,还秦家一个公道。”
  皇帝没有杀秦家,更没有灭秦家满门。
  慕容恒问道:“舅舅,当初不是说秦家上下刺配充军、服苦役么?”
  秦太太道:“我们全家却是在西北矿场呆过几年,后来就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每过一阵子,便有几个秦氏族人失踪。直至十五年前,我们夫妻因中了迷香醒来,发现失踪几日的承嗣、承业也在身边,吃了一惊,才听那人对我们道‘皇上知道你们是无辜的,可又无证据证明你们秦家清白,只能按律处罚。今儿我便送你们阳关,从现在开始,秦将军化名秦牧,这是你的出身、阅历,还请秦将军、秦太太记牢了。而两位公子,也化名秦承嗣、秦承业。’”
  不需问,那个救了秦将军一家四口的人是皇帝的人。
  是他派了人将秦将军带离矿场,又将他安排在阳关镇守边陲。
  秦承嗣道:“八年前,二弟去河西府置办年货,偶遇一位族人,闲聊中得知,他们一家也是先是孩子失踪,后大人失踪离开了矿场,如今在河西府郊外一个小镇上安顿下来,日子还过得不错。”
  皇帝并没有杀秦家一人,除了秦老太爷、慕容恒的外公在发配途中病亡,路上又有几个年老体弱的族人病故后,并无甚大伤亡,秦家已经融入到西北百姓的人群中。
  皇帝做这么多,大抵是为了秦荣妃,一个原本无心嫁入皇家为妇的女子,却因他的强势与执著被迫嫁他为妃,成亲前
  tang被人算计、伤害,结为夫妻后,也保不住他人的算计伤害。
  由此可见,皇帝一生,虽有后妃若干,而情系、喜欢的唯有秦荣妃一人,因为在乎她,甚至用尽心思保全秦氏一族,哪怕是寻常的族人,也因皇帝的原因得已保全性命。
  慕容恒联想种种,越发能肯定,当日他在养性殿上听到的那声“二郎”,定然是秦荣妃唤的,可她为什么要躲着,是不想让他知道,她是皇帝一生真爱的女子?
  秦怀玉将剩下的大半碗酒一饮而尽,冷声道:“这件案子查不清了。”若是西凉人刻意报复,又怎会替他翻案,还他清白。
  慕容恒沉默良久,难怪秦荣妃叮嘱他不要查,这原就是一件查不清的案子,除非西凉人开口道出实情,否则一辈子都休想查清。
  秦太太道:“当年,我们怀疑过一个人。”
  “谁?”
  “顾皇后,顾家。”秦太太道:“那密函是在顾谦带人搜索书房时找出来的,我们秦家守卫森严,上至老太爷,下至烧火丫头,武功皆是不俗,若有人将信藏到书房的可能没有,唯一的可能,便是在顾谦搜查时将密函藏入书房的。”
  顾家做得很严密,为了不让群臣怀疑到顾家的头上,那段时间顾皇后与冷、周二妃走得很近,几乎是三人情同姐妹,却独独在那时孤立秦荣妃一人。
  信若是顾谦藏的,那么顾家就与西凉皇族有过接触。
  这件事顾谦的嫌疑确实很大,秦家被治罪,之后是秦荣妃被贬冷宫,这最大的得益者是顾皇后与顾家。这能解释得通,为什么顾皇后被册皇后之后,皇帝封了顾谦为荣安候,封其弟顾让为建安伯,却不允顾家长住京城。就如现在,顾谦虽在京城,皇帝却不愿将重要职位安排给顾家。
  秦家怀疑是顾谦陷害秦怀玉父子,但同样的,皇帝从来就没相信过顾家,如果皇帝不信顾家,是否也从未信任过皇后。
  身为一代帝王,明知被皇后算计、戏弄,却几十年要容忍皇后,真的是因为秦荣妃求情才宽容了皇后么?
  恍然之间,慕容恒似触到了什么。
  冷淑妃并不得宠,可最后冷家封候晋爵,甚至皇帝让冷昭做了西路军都督一职。
  再说周家,周惠妃是最早替皇帝育下儿子的女人,可周家的起伏存在,似乎都是为了另一个人存在——顾皇后,这是不是在说,无论是冷家的重用还是周家的势大,其实皇帝是在用这个方式在牵制顾家,甚至借周惠妃、冷淑妃来牵制顾皇后,皇帝是用帝王权术来打压皇后,避免她在后宫独大。
  周惠妃使计陷害太子姬妾,害得太子姬妾屡屡落胎,因周良娣滑胎,皇后触到了一些线索,却在一夕间所有关键证人死的死、失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