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393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393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天,就这样在炎热与热火朝天中度过。
  转眼就迈入了秋天,温彩再次与麻嬷嬷核实前往肃州的随行人员名单孵。
  麻嬷嬷道:“王妃,杜鹃年纪不小了,离开前替她与卓先生把喜事给办了。”
  “在离京前办喜事,你去一趟畅园,问问他们俩的意见。如此,我离开京城也能安心些。蹇”
  麻嬷嬷道:“冬葵也大了,她一直帮王妃打理京城店铺,王府倒几个年轻管事瞧上,与我提了两回。还有,有侍卫想求娶双双、青莺、红燕……”
  青莺扯着嗓子,大喝道:“谁敢打我主意?”
  麻嬷嬷暗道:看看这性子,偏还有人喜欢,夸青莺是个真性情,这男人的眼光还真是没法儿说。
  “回头我问问她们的意思。”
  青莺进了屋,道:“王妃,我不想嫁人,嫁人有甚好的,天天被臭男人欺负,要是遇上些怪脾气的,就更没劲了。”
  红燕低声道:“你是暗指雍王?”
  那是与王妃亲热,可青莺倒说“被臭男人欺负”,这样的话要是传出去,岂不成没规矩了。
  “我青莺这辈子就不嫁人了,我就觉得现在这样挺好。”
  她从没想过嫁人的事,总觉得那不是她要过的生活。
  双双从外头进来,青莺道:“双双,麻嬷嬷正和王妃建议,要把我们几个嫁出去呢。”
  红燕伸手拧了一下:“你就会胡说。”
  “我们刚才不都听到了。”
  双双拉着脸进了屋,阴森森地望向麻嬷嬷:“嬷嬷,我可有是爹娘兄弟的,我的事还轮不上你说?再说我有病,我就不祸害人了,这些年是王妃祥瑞,替我震住了邪崇,我这辈子就跟着王妃了。年轻时候,我侍候王妃;过些年,我侍候公子、郡主;待我老了,我就回我兄弟那儿,这几年我给他们的钱不少,他们答应将来由我侄儿养老送踪的。”
  麻嬷嬷道:“你傻啊,还得有自己的丈夫孩子才可靠。你看看我,这老了也认了几个干儿干女,认得多了,总有一个好的,靠你侄儿养老送踪,这靠不住,有钱的时候孝敬你,待你没钱指不定给你脸色瞧。”
  双双嘟囔道:“反正我不嫁人,我才不让男人来轻贱我。”
  “你怎与青莺一样的说辞?”
  “我就觉得青莺说得在理,反正我不嫁,我就跟着王妃。”
  温彩也不强迫她们,对麻嬷嬷道:“你问问另几个,让冬葵自个从几个提亲者里挑一个喜欢的。红燕也是如此。”
  *
  八月初三一早,温彩乘轿回镇远候府探亲。
  这次之后,就要待他们将来回京才能再聚了。
  温家得了消息,董氏便领着唐宛芹过来窜门,还没坐热,何氏婆媳也到了,何氏领的是周氏来,自打有算命先生说温红妻是败夫相,温红妻就被何氏做主送到了乡下庄子将养,何氏又另替温红挑了一位官家小姐,正预备要迎娶她做嫡妻,温红妻到底是被降为平妻了。
  这回的婚事,据说是温红自己挑选的,女方姓吕,吕祖父早前原是商人,家资丰厚,到了吕父这辈家中原有兄弟三人,吕祖父便让会念书的幼子一心读书,仕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是低下。若是入仕为官,吕家方才能被人高瞧两眼。吕父不负厚望,年过三十有三,今岁三月总算给考了个三榜同进士。为此,吕祖父、吕家两位伯父花了银子帮吕父在户部谋了个实缺。
  温红是去街头闲逛时得识的吕小姐,初初相识只是觉得这小姐长得妩媚动人,时间一长便听说吕家的事。想着自己原是妻妾几人的,虽是官宦子弟,到底自己只有举人功名,一番琢磨下,频频与吕小姐示好,甚至还以诗书传情,吕小姐一个二八少女,哪里经得住温红这番追求,一来二去生了情愫。
  温红将此事告诉了何氏,何氏不悦,道:“越来越没眼光,怎的挑个商贾之家、小吏出身的?”温红道:“吕小姐是吕家三房唯一的嫡女,又得她祖父疼爱,家资丰厚,我若娶她,嫁妆薄不了,再说吕父虽是小吏,大小也是官,家里好不容易有个做官的,舍得往里头砸银钱,说不准过上几年吕父就能步步高升。”
  吕家有钱啊,而且吕老爷舍得砸银子,就凭吕父考的那名次,原是没资格留京入部院的,可吕父就留在了户部为官。
  何氏听了温红的话,便觉得娶一个嫁妆丰厚的吕小姐也不错,吕父好歹也入仕为官,许能如梁氏的父亲梁和裕一般步步高升。
  何氏、周
  tang氏婆媳到的时候,董氏正对温彩嘘寒问暖,“早前雍王殿下只说你身子不适,连门也不出,这不前些日子才知道你是有了身子,现下可好些了?”“可有特别想吃的,想吃什么,着下人到城南平安巷与我说一声,二婶也是娘,二婶给你预备。”
  何氏瞥了一眼,心里暗笑:二婶也是娘,还真会给自儿个贴金,还不是镇远候府出手阔绰,给他嫡幼子添了丰厚的箱笼。彤抬呢,不少好东西。温青给温绯添的还没那么多呢,就会说好话。
  说好话不要钱,谁不会。
  何氏行了礼,接过话道:“二太太说得是,王妃想吃什么与我们说。这下好了,王妃怀上了,过上几月就能添个大胖小子,生了皇孙这可是天大功劳……”
  拍马屁,她也会啊!
  岂能被董氏抢夺了去。
  周氏原就是庶女,因着长兄寄在周太太名下占了个嫡子名头,又成了周家的一家之主颇是得意,便觉得自己与嫡女无二样。
  “雍王妃还想吃什么?我也能替你预备,各家都备上些,你爱吃哪家的就吃哪家。”
  温彩淡笑道:“七奶奶有心了。”
  周氏见她愿意与自己说话,心头越发得意,“我陪嫁庄子上有极好的蜜桃,还有酸杏,又有脆李,这个时候都熟了。”
  双双觉得好笑,要说鲜果,温彩那些庄子上出来的东西,若她说在京城第三,就没人敢说第二,这第一自然是皇家果园的鲜果,周氏还一个劲儿地夸她庄子上,她到底是庶女,陪嫁良田也只得二百亩,嫁妆也不过十几抬。因着这事,温绯颇有些瞧她不起,偏周氏自以为嫁妆了不得,那是她与旁的庶女比对。
  麻嬷嬷看温彩带着羞意,轻声道:“前几日,王妃想吃温老夫人做的黄瓜腌菜,老奴让厨娘做,乡下庄子上的杜鹃也给做了些,可王妃吃着总说不是老夫人做的味儿。”
  汪婶子笑微微立在一边,忙道:“回王妃,当年老夫人做腌菜时,奴婢跟着学过。前些日子庄子上送了好些黄瓜,吃不完又怕搁坏,就挑了好的做了几坛子,现下已经腌好了。”
  梁氏面露愧色,温彩没亲娘,她是长嫂,竟没有关心上几句。“汪婶子去挑上两坛好的备下。”
  汪婶子乐呵呵地离去。
  雍王妃现在还想着老夫人,虽说的是想吃老夫人腌制的黄瓜菜,其实想念的还是老夫人。雍王妃娘家虽有嫂嫂,可哪又比得嫡亲祖母和亲娘想得周全。雍王妃是老夫人手把手拉扯大的,与老夫人的感情极深。汪婶子心头微酸,现在的日子虽好,但老夫人待他们更好,就连他与汪管家的亲事还是老夫人张罗的。汪婶子又喜又酸将自己腌制的黄瓜都搬了出来,一古脑寻了大木盆倒出来。
  汪嫂子,曾经的忍冬,现在是汪大宝妻,不解地道:“娘这是要做啥?”
  汪婶子道:“雍王妃想吃老夫人腌黄瓜菜,我挑了嫩黄瓜单独装到坛子里,让她带回去吃。”
  她轻叹一声:“若是老夫人还在,知道雍王妃有喜,不需雍王妃提,早早就把她爱吃的东西给预备下。屋里还有我去年做的酸梅茶,你取出来晒晒,一会儿包好让雍王妃带回去吃。”
  汪嫂子放下孩子,转身进了屋,孩子走到汪婶子伸手就要抓,汪婶子轻拍了一下他的小手,挑了根腌黄瓜正要给他,觉得这根应该留给温彩吃,用筷子取了丢进坛子里。汪婶子拿着筷子拨弄了一阵,方挑了一根略大的给他,“这是下饭菜,可不能当零嘴吃的,给你吃吧。”
  孩子唤作汪金柱,这名是汪管家给取的,还打趣着说,要是忍冬再生可唤汪银柱、汪铜柱、汪铁柱……倘若是女儿就唤作金钏、玉钏……
  这里汪婶子婆媳俩正热心朝天地忙碌着,桂院花厅里,温彩正与梁氏等人说话。
  梁婆子忙叨叨地让大厨房备酒席,凝了一回,又来寻汪婶子“王妃都爱吃什么菜?好让大厨房预备。”
  汪婶子心里越发酸楚:嫂嫂到底不比姐妹,温彩爱吃什么,梁氏竟不知。莫名地,汪婶子越发心疼起温彩,一口说了十来样菜式,又道:“雍王妃有孕,再备两道糖醋菜,糖醋鱼、糖醋里脊。”
  “里脊是什么东西?”
  汪婶子道:“这道菜还是雍王妃小时候做出来的,是用猪的里脊肉做。里脊肉又分大里脊和小里脊,大里脊是猪大排骨相连的瘦肉外侧有筋覆盖,大排去骨后就是里脊肉;小里脊是脊椎骨内侧一条瘦肉。用小里脊做糖醋里脊最好,其次就用大里脊,王妃小时候住在祖宅,每年她生辰,老夫人就会令厨娘做一道糖醋里脊给她吃。”
  梁婆子问明白了,这小里脊就那么一点瘦肉,这王妃小时候就是个娇养的。就算再贵的,既然奶奶吩咐要备一桌王妃爱吃的菜式,没有也必须得弄来。心里嘀咕了一阵,谢了汪婶子,让厨房的管事婆子去预备食材。
  大厨房因温彩的回娘家忙得脚不沾地,桂院花厅上,何氏正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温红要成亲了,订的是今科新中同进士、户部吕
  大人的嫡女,吉日选在八月十八。”
  碧柳进了屋,欠身道:“奶奶,彤姑奶奶来了。”
  一时间,梁氏与温彩回不过神。
  唐宛芹道:“可是大房的彤姑奶奶?”
  何氏尴尬笑了一下,自从她成功把温红妻,不,现在唤的是红小/奶奶赶走后,她就从乡下把温彤接了回来,吃穿用度与未出阁时一般。
  周氏抿着嘴儿,见梁氏不应话,温彩好不容易回娘家来走亲戚,董氏、何氏过来作陪便罢,一个被和离过的温彤又过来凑什么热闹,早前闹的那些就惹得温彩不快。
  董氏会意,忙道:“中太太,许是来找你的。侄女儿现在是娇贵人,莫让阿彤冲撞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你去瞧瞧吧。”
  温彩不接话,捂着嘴直招手,双双一转手,捧了痰盂过来,她一扭身又吐了。
  何氏想着不让温彤进来也好,万一温彩有个甚,还说是被她冲撞的,“我去去就来!”
  周氏一脸不悦,估摸着何氏走远,这才道:“二婶帮我劝劝婆母,还是让彤姑奶奶住到乡下的好。前些日子,有媒婆给她提亲,婆母还挑三拣四,一会儿嫌人家年纪大了,一会儿又说是商贾之家……”
  梁氏始终不支声。
  董氏时不时打量着温彩,神色里露出两分心疼,不知道的还以为温彩是她的女儿。
  唐宛芹则是捧着茶盅,吹着茶盅上的茶叶。
  温彩吐完了,碧柳等人又递了漱口水,她捧着胸口:“从不到两月就开始吐了,每日吃了吐,吐了吃,最是折腾人。”
  董氏道:“以我看,这孩子这般折腾,定是个皇孙。唉,要是你们继续长住京城多好,我和秋月也能多走动。”
  温彩道:“原是预备八月初六动身,七公主定在这日大婚,定要请我们吃喜酒。荣妃娘娘要留我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