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323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323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子林与温青一前一后地出来,温子林低声道:“他是老/毛病又犯了,我们别睬他。”
  温青笑了一下,“听二婶说,十七支的人日子过得艰难。”
  “温子囤醉酒淹死,这孤儿寡母的都指望着子仓帮衬了,子仓家的日子原就不宽裕,一肩挑两房。温子囤的长子今年有十五了,另又有个次子今年十一,还有个闺女有十三还是十四岁。温子仓也有四个儿女,日子虽过得紧巴,两家人的感情还不错。
  换作其他族人,大哥死了,这做二叔可不一定会管侄儿侄女,可子仓还将两家人合到一处过活,但凡是他儿女有的,那三个孩子就有,可见是个有情义的。”
  温青赞赏似地道:“这情况有些像我们家,我爹靠不住,全指望二叔帮衬我们了。”
  温子林颇是受用,“你祖母在世,最疼的就是你和侄女,我哪有不管你们的理。走吧,我们去坐坐,免得回头被你父亲缠住不得安生。”
  董氏还在十七支作客,正坐在花厅上陪十七支的温子仓妻说话,温子囤妻领着家里在女孩在厨房忙碌地准备晚饭。
  温子仓听到有孩子喊了一嗓子:“二叔,子林二伯和青哥来了!”
  温子仓迎到门口,抱拳打了招呼,三人有说有笑地进来。
  温子林审视了十七支的四个男孩,笑道:“你们这支可有会读书的?”
  温子仓道:“大侄儿早前原是个能读书的,只是大哥没了,他得帮衬着家里做农活,便放下了书本。”
  “子仓,我们温家原是书香门第,还是该让他们读书啊,若是不能读便罢,这能读的给耽误了怪可惜。”温子林轻叹了一声,“若是他能拾起来,就让他好好读书,这次我们过来,雍王妃还特意问你家的事,说是家里若有能读书的莫要被耽搁了。”
  这事,温子仓全家都听说了,又见温彩送来了许多礼物,心下很是感动。
  汪氏在世时,对他们这房人多有帮衬。
  温子仓道:“劳雍王妃挂念。”
  董氏笑着道:“我婆母在世时,就常提到你们这房,你们也愿与我们更为亲厚些,那些年,我随子林在外地任上,多亏了你们跑前跑后地帮衬我们家,便是我婆母病重,也劳子仓子弟帮衬。”
  董氏哪里知道这事,只是上回温彩说了些话,她方才跟温青打听了一下,知道他们这房与十七支的子仓走得亲近些,许是一来子仓兄弟父母早亡的缘故吧,汪氏在世没少提点他们,听说子仓能娶上妻,还是汪氏帮衬着娶进门的。
  用罢了饭,离开温子仓家时,温青给温子仓塞了二百两银票,让他莫要误家中子侄的学业,若能读书的,就让他们继续苦读。
  温子仓推辞不过,就只得收了。

  ☆、第258-259章 荣妃

  第258章荣妃
  温子林叔侄以西山县住了几日,给汪氏做完了法事,又去了汪氏坟前祭奠,到庙里除了孝服,便决定离开了。
  三支的祖屋里,还住着两房的两个庶子,由他们打理着三支的祖田。
  温黧原是因为读书不成,经商也不成,这才选择带着二姨娘回到西山县祖屋,守着温青许诺给他的良田度日,虽不是大富大贵,倒也过得自在安然。如今看到温子群、温墨的自私性子,倒是对温青格外敬重有加。
  温青问:“阿黧,你就打算在西山县住下去了,没想过去京城考取功名。溽”
  温黧摸着脑袋,涩涩笑道:“大哥,我不是读书的料,当年拼了好大的劲才勉强考了个秀才。就守着祖业过日,安安心心地把儿女养大成人,还能时常到祖父、祖母坟前祭奠。”
  温青伸手,轻拍着他的肩,“既然你愿意留下来,我不强迫你,咱们这支有人留在西山县也是好事,将来大哥我老了,也要回来住住,有你在,我也放心。这样吧,我瞧你的日子过得也不算宽裕,我把祖母留给我的铺子再交两家给你打理。瞻”
  温黧面露感激,这若是温墨,别说给钱,更别想得到他名下的铺子。温青说给就给了,怎不让他对这个长兄刮目相待。
  “都是自家兄弟,别那么见外,这些东西原是我的,我愿意给谁也是我的意思,这是交给你打理,赚了银子你就贴补家用。倘若你不守本分,我可是会收回来的。”温青笑着。
  二姨娘却是欢喜不已。
  温子林又与他庶子说了好些话,教导他如何与族人相处等等。
  说完了话,就开始收拾行装。
  *
  当温子林、温青一行回京城时,此届会试的结果已经张帖出来了。
  贡院的榜墙下,密密麻麻全都是人头。
  只听有人大叫“京城梁秋阳高中会元了!梁秋阳中会元了!”
  不远处,五郡主坐在轿子里,正遣了侍女去看消息,侍女还没挤到跟前,就听几个学子大嚷着,瞧他们的模样,像是京城书院的学子。
  “是京城书院的梁秋阳?”
  “是我们同窗,他十三岁就是秀才,是去岁秋天京城的解元……”
  侍女望着头,远远地盯着红榜,但见榜首写着三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心头一喜,扭头奔进轿子,大嚷道:“郡主,是梁公子中了,梁公子中会元了,他可真厉害!”
  五郡主垂下眼帘,他高中入仕,她可以向父王表明自己的心迹。
  梁秋阳高中会元的事,像一股风般吹开了。
  很快连温彩也知道了。
  她知道,是镇远候府派了汪三毛来报喜:“禀雍王妃,这次红四爷、绯十五爷都中了!”
  “阿绯也中了?”温彩愣了一下,阿绯才多大,比她大不了多少啊,就这么中了。
  汪三毛抱拳道:“不光是我们这支的二位爷,听说温氏族里也有两个后生中了。大奶奶下令,允他们好好乐乐。红四爷这次的成绩考得不错,是一榜第五十二名,绯十五爷考了个二榜五百八十多名。”
  温彩问道:“这回头该要殿试了?”
  “今儿放榜,殿试的时间和往年一样,还定在三月二十五。”
  正是后天!
  温家二房定要扬眉吐气了,这些年一直被大房压住,何氏所生的温墨过了举人试,温红过了秀才后就没中举人,一直被何氏取笑。
  现在温红得中,温墨落榜,狠狠给了何氏一击。
  何氏更因为自己娘家兄长的官位比董氏娘家体面,也在这上头压了何氏一下。可现在何氏娘家略显势弱,董氏虽没有张扬娘家的意思,也让何氏足够郁闷、收敛,至少在董氏面前何氏就张狂不了。
  温彩唤了麻嬷嬷来:“备些果点、好酒,让汪三毛带回去,让得中的爷们好好乐乐。”
  麻嬷嬷笑应了一声“是”。
  汪三毛抱了几坛子好酒上马车,又抱一大筐吃食回镇远候府了。
  今儿放榜,结果一出来,温红、温绯兄弟就聚到镇远候府,府里还住了几个今岁赶考的温氏后生,这次温氏族里有十几个人赴考,却只得有二人高中。这个结果颇让旁的人有些郁闷,想着往后还有机会,不由得又略感安慰。
  最让众人没想到的就是温绯,虽然成绩不好,可好歹是中了,也算是赢得功名正式步上仕途。
  *
  唐府。
  唐侍郎正来回踱步,“温绯怎么就中了?”
  这不是责备,原先温家就说温绯下场是为了磨练,不曾想这原是磨练的人高中了。温绯的年纪还小,今年也才十六岁,这么小的年纪高中通常在各家长辈瞧来不是好事,但传出去名声好听。
  对于长辈们来说,孩子年纪小可以多磨练,但在弱冠之前过早步入官场并非好事,弄不好就会学坏,倒不
  tang如成家立业,晓谙人情世故之后再入官场的好,那时候行事沉稳,也可以应付官场事务。
  唐太太阴阳怪气地道:“这是说他考的名次不好,还是说不该中?”
  唐侍郎望向唐宛芹,她一直垂着头,早前温家就说等会试结束,两家就要商议婚期,现在瞧来吉日近了。
  唐侍郎道:“别说是我,怕是温子林也没想到温绯会高中,温绯的年纪太小,若是换在其他地方,这么小的孩子是不会让他来参加会试的。”
  可这是京城,下场赴考倒也方便,而温家原就是京城人氏,温子林早前就有让温绯下场试练的意思,只是这试练一番竟然中了。
  怎不让唐侍郎意外?
  且让他喜出望外,同时又觉得有些可惜,以温绯的年纪、才学,要是过几年再下场,一定能考个好成绩。
  虽说是高中,这二榜和三榜不同,这一榜又不同。今儿放榜的是会试得中的,稍后还会有殿试,会试考得好,不意味殿试会考得好。最终的名次是以殿试之后为准,因为江南官商案的影响,这届比上届多取用五百名贡生,这也让原本没希望得中的温绯居然就入榜了。
  唐宛芹心头溢着满满的欢喜,越发觉得唐老太太给她挑了一个好夫婿,人家是试练的考着玩的,这就中了,而且听说还是所有得中学子里头最年轻的一个同进士。
  唐宛芹只不流露颜色,就那样温婉得体地看着地上。
  唐宛莉张大嘴巴,大大地咬了一口苹果:让他中!让他中……
  爹是什么意思,中了还踱步,似高兴得傻了?
  祖母就是偏心,死了还给唐宛芹选了这门一个好夫婿,模样儿长得好,书又念得好,这才十六岁就中了。
  终于,唐侍郎纠结了良久才,方才道:“温子林不该让他下场赴考啊,这孩子若是下届赴考,定是个状元之才,这才十六岁就考出这等好成绩,再过几年就考得更好了。”末了,他仰头长叹,“还是老太太有眼光啊,替宛芹挑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夫婿。”
  唐侍郎看了眼侍立的婆子:“把巧媒婆叫来,让人去温家商议婚期,这是早前就说好的,待这几日过了就商议。”
  唐太太淡淡地道:“去吧!”
  唐宛芹起身唤了声“父亲、母亲”,轻声道:“温伯父、温伯母前些日子回西山县祭奠温老夫人了,三月二十日是温老夫人的三周年忌日,今儿许还没回京。”
  唐侍郎点了点头,“你嫁入温家以后,还与镇远候府交好。”
  “父亲,女儿省得。”
  屋子里又回归了宁静。
  唐太太这会儿连肠子都悔青了,要是早知道温绯如此出息,当初她就该狠狠心,把这门亲事抢过来给自己的女儿,十六岁的同进士,这是绝少有的,是今岁得中最年轻的学子啊,虽考的名次不显,可这不是人家下场历练的。
  这历练的小孩子居然高中了,让其他学子怎么活,那里面可还有不少年过半百的人啊。
  此刻比唐太太还郁闷的是温家大房的温墨、温玄。
  兄弟俩都落榜了,却因为听温绯中了,让他们就更郁闷了。
  这都叫什么事,无心得中的不小心就中了,而他们一心想中,却名落孙山。
  命运似乎与他们开了个玩笑。
  温墨落漠而颓废地坐在一边。
  温玄吐着粗气。
  何氏则是疑神疑鬼地道:“谢丞相是太子的岳父,会不会是温青兄妹打通关节,这才让温绯高中?”
  明明该中的是她生的两个儿子,怎么就变成了他们了
  温家二房的两个嫡子都中了,中一个也成啊,连温绯都中了,温绯才多大,他连乡试都没中,只是抱着历练的心态应会试,这就中了……
  举人不中的秀才,中了个二榜好成绩,这叫温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