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229章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229章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世有疑者落选、名节有损者落选、患有隐疾者落选、非冰清玉洁者落选、女德有亏者落选……”
  文秀娘一听,“扑通”跪下,深深一拜,道:“小女自幼父母双亡,是在外祖家长大,得舅舅、舅母教诲。”
  芳嬷嬷冷声道:“既身世不详,落选!”
  文秀娘愣了一下,欲哭而不得哭,此次舅母从明河县赶至姑苏府,就是想让她参选美人,也好报答舅舅、舅母对她的养育之恩。
  温彩摇头团扇:“你暂且退下,回头让你家大人与门外的主事公公说明白你的身世,又寻得姑苏德高望重之人作保,你再来参选。此次姑苏之行,还有明、后两日。你下去吧。”
  还有机会,而不是直接落选。
  文秀娘深深一拜。
  院子里头的武太太已得了消息,走近她,道:“我们再想法子。”
  早听说这玉郡主要好说话得多,偏鲁公公、芳嬷嬷都是严谨之人,但凡瞧着半分不妥,会被宣布落选。
  小太监又道:“三号退出。几位小姐都展示什么才艺?”
  这甲字号的小姐个个都生得美丽,年纪多在十四至十七岁之间。
  “小女跳凌波舞。”
  “小女献书法。”
  “小女弹琴。”
  “小女擅弹琵琶。”
  鲁公公道:“凌波舞配琴曲。书法配琵琶,开始!”
  几个人凌乱了,早前原是自家备有琴师,现在却换人了。
  凌波舞配琴曲,琴曲不错,可这跳舞的人,舞步凌乱,而芳嬷嬷深谙歌舞音律,此刻她凝了凝眉,只进行一半,直接喝了声:“就到为止!舞步凌乱,琴曲尚可,甲字四号落选,甲字一号稍候。”
  落选的女子恶狠狠地看着弹琴的,她是不是故意的,弹了那么一首难度高的曲子,她根本就跟不上,何况曲子也不适合跳凌波舞。
  鲁公公道:“一真正擅长舞蹈的女子,会因他人的曲调而跳出不一样美的曲子。你舞不如人,还不退下!”
  她竟是姑苏之选第一个被宣布落选的女子,这怎让她甘心,咬了咬唇,呜咽一声转身离去。
  小太监道:“献书法、琵琶曲。”
  这二人倒也配合得当,琵琶虽好,与早前那支弹古琴的在韵味上相差太多。
  芳嬷嬷道:“二号李小姐的琵琶曲,一支曲子弹错了六处音,原是一首轻快的曲子,却弹得柔肠百结,忧心忡忡。”她第一个举出了“否”的牌子。
  鲁公公也举了“否”。
  温彩轻声道:“二位都否了,我的意见就不重要了。李小姐落选!”
  “呜哇……”她一个忍耐不住,失声哭了起来,转身奔出花厅,外头的李太太拉住她:“好了,别哭了,你爹便说你的琵琶不成,你偏不信。”
  “我……我是太紧张了。”
  这里挑选严格,哪里会管你紧张不紧张。
  温彩看着周小姐的字,确实是女子中少见的好字,写的是当今皇帝年轻时作的一首诗,“鲁公公瞧瞧,这字极好。在扬州半月,可没见哪家的小姐能写出这样的好字。”
  鲁公公点头,面露赞赏,“过——”
  芳嬷嬷举了“过”字的牌子。
  温彩道:“此女才学过人,容貌不俗,出身得体,可赞同入选?”
  鲁公公与芳嬷嬷,芳嬷嬷只此女来自姑苏周家,道:“同意入选!”
  “这才刚刚开始,咱家以为还待看看。”
  现在的意见就落到温彩这儿了。
  此次又改变了规则,初选之后,分落选、候选、入选,定为入选者,只需等到八月末到金陵府,随所有入选女子一并入宫,而定为候选者,需要再进行一场挑选。
  各家来时,在外头都看到了规则要求。
  温彩举了“过——”
  周小姐一见那字,顿时喜极而泣,连连欠身:“谢谢玉郡主!谢谢玉郡主……”
  双双大喝一声:“记!姑苏周秉端嫡次女周素兰入选,着画师绘影留存。”
  外头顿时沸腾了起来,周家有好几个正值妙龄的小姐,这周素兰一直就是周家的皎皎者,写了一幅好字就打动了几人,直接入选。
  周三太太满是欢喜,快步迎接上自家的女儿。
  周素兰连声道:“娘,我入选了!我入选了……”
  “小声些,莫失了礼仪。”
  有人看着剩下的钱小姐,这是姑苏乡绅之女,她的琴技,在姑苏也小有名气。
  芳嬷嬷道:“钱小姐的琴技不俗,过!”
  鲁公公道:“候选!”
  温彩不知道姑苏到底有多少美人,而姑苏只得十个名额,刚才的周素兰是因为她的字确实好,至少到目前为止,温彩没见过比她书法更好的女子,“候选!”
  所谓候选,是有机会,但还得再选之后才能订,而周素兰是不会再献艺了。
  钱小姐虽有些小小的失落,但比落选要好,款款欠身:“谢玉郡主!谢鲁公公!谢芳嬷嬷!”
  鲁公公大声道:“记,姑苏举子钱仲明之女钱玉洁进入候选簿。”
  小太监应声,照着上头的讯息录下。
  一组四人,一个入选,一个候爷,其余二人都是落选。
  乙字组五人出来,都只展示了一半,就被芳嬷嬷喊停,看过几人的身份,鲁公公直接喊了一嗓子“此组全部落选,才艺不过关。”
  芳嬷嬷冷冰冰地道了句“全落选!”
  几人中有一人面带喜色,似乎落选正是她所求,而另四人更是面有不甘。
  第一日的选拔下来,只二人入选,又有十二人候选,因三人都太累了,在酉时喊停,一天之内看了二百多人。听说外头还有待选的四百多人。
  但所有人都知道竞争的激烈。
  杜老太爷端坐屋内,轻叹了一声,看着自家的三个孙女,“宫里珍嫔娘娘希望你们中有一人入选,只要入选其他的事都好说话,京城、宫中自有珍嫔娘娘周/旋。唉,鲁公公、芳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这见过的美人比比皆是,能如周家小姐那般顺遂入选的太难。”
  杜老夫人道:“这么多年,有多少人家求娶周小姐,周家就没应过,周家人等的也是这个机会。”
  周小姐容貌长得好,听说除了写得一手好字,琴棋诗词也颇为不俗。
  江南一带出一位太子良娣,各家都在背里争破了头,既然都是要做皇家心字辈子孙的侧妻,为甚不是做太子的侧妻。
  杜老太爷来回踱步,“这次挑选倒也显得公允,所有登记报名的小姐是自己抽号。”分了两组,一组甲,一组乙,所有谁与谁成一组,早前谁也不知道,就如周素兰在杜老太爷看来,不仅有才华,更重要的是她运气不错,与她一组的小姐都才艺上略显平庸。
  杜老夫人道:“七姐儿留下,六姐儿、八姐儿退下吧。”
  两女愤然看着另一个容貌与她们不相上下的姐妹。
  杜八小姐道:“祖父、祖母又要留她说话儿么?我不服,从小到大,什么好的都被七姐占了……”
  一侧的杜二老爷厉斥:“还不退下。”
  杜老夫人道:“三儿、三媳妇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早前还坐得满满的杜家人,顿时只剩下可数几日。
  杜老太爷道:“七姐儿不必参选了。”
  杜三老爷首先跳了起来,“爹,小七为什么不能参选,她……”她的容貌在杜家虽不是最好的,可贵在她的性子好,又有谋略、主见。
  杜三太太轻声道:“让爹把话说完。”
  杜老太爷坐下,有婆子奉了茶点,“据珍嫔娘娘信中所说,玉郡主离京之时,皇后娘娘给了她直荐入宫之权。”
  杜老夫人道:“这件事,我从扬州金老太太那儿得到了证实,她回了信来,金珍华已经入宫待选了,金家便是走了玉郡主的门道,得到了一份直荐入宫帖,有了这东西,便能成为第一批入宫待选的太子妻妾。三儿媳把拜帖备好,再备一份厚礼,金老太太说了,这礼轻了,她是看不入眼的。”
  杜老太爷又道:“金珍华入宫,带了金家当家太太娘家侄女。虽说六姐儿、八姐儿也参选,可此次挑选如此严苛,出身、容貌一关易过,这才艺一关难啊……”他摇了摇头,“我现在想的是,七姐儿入宫,是带府里最美貌机灵的丫头,还是学了金家的样,在亲戚家挑一个小姐随行,又或是让六姐儿、八姐儿中一人同行。”
  早前另一人名义是侍女,可曾则是给她们选中后备的帮手,也有可能在他日成为太子的侍妾。金家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否则原是小姐之尊,怎的当丫头随行。
  杜三太太心下好笑,“金珍华相貌平平,就凭她也想做太子侧妃?”
  杜老太太瞪了一下,“说起来我们两家也是姻亲,他日七姐儿会在宫中与她相见,多个人,也多条路,要是七姐儿与她处好了,也能成为帮衬。”
  “金家能与我们家比,我们宫里可还有一个贵人。”
  珍嫔,是杜家的女儿,珍嫔自然会帮衬自己的妹妹,何况这次姐妹俩嫁的又不是皇家同一个男人。
  杜老太爷道:“老三明儿与雍王递个拜帖,杜家设宴款待雍王。”
  杜三老爷凝了一下,“爹……”
  第204章各有盘算
  现下整个江南都在传,说雍王其实是陪玉郡主来帮皇后办差的,在扬州的日子,雍王除了赴宴便是在四下游玩,什么事也没做。
  “这件事,我已经与你大哥商量过了。你们三房襄助大房把这宴会办妥当了。”杜老太爷道:“老大在外头?”
  “爹,我在。”
  “你进来吧,老三留下。”
  女人们各自散去,杜老太太拉着杜七小姐的手,一脸慈爱,“你要用心,也要争气,家里人推你一把,让你顺遂入宫,宫里头又有你二姐帮衬。你二姐不能替你祖父、叔伯挣来爵位,往后呀就看你的了。”
  杜三太太笑道:“这次的事,劳母亲费心了。”
  “都是自家的孩子,哪有不疼的。近日请了郎中,给七姐儿好好调养调养,往后入了宫,就没那么方便了,好在我们家与旁人还不同,这宫里头还有一位贵人帮衬。”
  祖孙三人一路说着话,杜三太太服侍杜老太太歇下,杜七小姐给她打着扇,心潮起伏,脑海里掠过一个人,转瞬即逝,确实怎么也抓不住,最后只化成一声悄无声息的心下轻叹。
  花厅里,杜三老爷道:“这金家还
  真有些本事,搭了玉郡主那边的关系?”
  杜大老爷轻斥:“你真信她们是搭上玉郡主这条线?”
  杜三老爷愕然,不是信上是这么说的么。扬州那边,为了一个入选名额,被搅成了一锅乱粥。
  杜老太爷微微点头,“好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杜三老爷更迷糊了,“爹,你这话什么意思?”
  “面上看着是玉郡主替皇后娘娘办差,可此次江南选妃,动静未免太大。如果我没错,这只是一件小事,真正办大事的是雍王殿下。”
  杜老太爷道破了关键。
  如果没有这招“选妃”,又如何能搅浑江南官场,江南的世族、官员谁不想傍上皇家做皇亲国戚,这就是最大的利。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
  可现在是利诱之下,乱了人心,更乱了江南官商之间的盟约。
  江南再也不是铁板一块。
  扬州官员、大族乡绅早已经狗咬狗乱成了一团。
  杜大老爷道:“爹说得是。皇上要借选妃之事把江南给搅浑了,破坏早前各家的联盟与利益,这样一来,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