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麦子熟了 >

第26章

麦子熟了-第26章

小说: 麦子熟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晃悠到了福临客栈,她也有半个多月没有来过了。

快到的时候,就听到旁边有人议论:“今天要去福临客栈尝一下他们新推出的那道铁板牛仔骨,那味道真的是……”然后就看到那人摇头还伴随着啧啧声。

到了福临客栈,倒是没有看到人山人海的状况,但是进去了发现已经都坐满了,桌子也增加了一些,由原来的十张桌子增加到十六张。但还是坐的满满的,也有两个人来没有位置就和别人拼桌的。

周麦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很是开心,特别是看每个桌子上摆着的都有一两个菜,是自己第一次给曹夫人的菜谱上写的。

周麦刚领着冬儿跨进福临客栈的门,前几次见面的钟姓小二就眼尖的看到了,他急忙来到门口,贵宾搬的请到了楼上雅间。还不忘扭头给旁边的小二说让他请掌柜的和夫人过来。

“赵大嫂,多亏了你啊,我们店才能这么好,我来这家店都快五年了,第一次见到过这么红火的情况,这个月夫人说了,我们每个人都涨工钱,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他边带着周麦母女朝楼上走,边献着殷勤。周麦听了心里也很有满足感,不过现在的生意比她之前看到的广源楼的还是差了很多,广源楼外面等座的都坐了一排呢,而福临客栈只是能够客满而已。

到了雅间后小二又急忙问周麦喝什么茶水,周麦想了想就先来个杭白菊吧,然后小二就让她稍等,转身就下楼去沏茶了。

茶还没有上来,曹掌柜和夫人就来到了楼上,曹掌柜见了周麦先鞠上一躬,而旁边的曹夫人也向她万福了,周麦看到急忙从凳子上下来,对他们夫妻俩福了福,这是她会的唯一这个时代的礼节。

三人先寒暄了一下,然后分宾主落座,曹掌柜的先开口了:“赵嫂子,内人有给我讲了,多亏了你的菜谱,我们店的生意才起死回生。”

一旁的曹夫人也随声附和:“是啊,赵嫂子,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刚听说你过来了,特意叮嘱后院的丫头给你准备了些礼物,待会儿你走的时候带回去。”

周麦听他们这样说也不谦虚:“那就多谢曹夫人了,不满二位,今日我来也带来新写的适合冬天吃的五个菜,先给二位过目。”说完呈上了菜谱,曹掌柜的夫妻二人看了很是惊喜,连连点头说不错。

“不过,这次的菜谱就不能按照之前的五十文一个了,这次要一两银子一个,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周麦看到他们满意,才开口说这段话。其实第一次卖那么便宜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看到即得的利益,没看到效果就不可能出高价钱。而如今,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相信即使价格翻了一番他们也愿意接受。

果然,曹掌柜的看后点头同意周麦的定价,对正好来送茶水的小二说到去账房支五两银子。

三个人又说了些最近店里的生意情况,然后曹夫人突然犹豫的给周麦说:“赵嫂子,现在看来,你倒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这些菜都卖的很好,我明人面前不讲暗话,这些菜谱既然我们买下来了,还请你以后不要再转手卖第二次。”说完定定的看着周麦。

还没等周麦回复,曹掌柜的开口了:“内人言语唐突之处,还请赵嫂子见谅,但是还请赵嫂子理解一下我们的难处。”

周麦明白他们的担忧,也就是说他们想买断呗,她犹豫了一下,和他们商量道:“我看二位很有诚意,那我也挑明了说,你们看这样如何,以后所有菜谱都按照五十文一个来卖,无论荤菜素菜,但是以后每个月贵店里的收益分一成给我。”

“这个?”每箱到周麦会有这样的提议,曹掌柜二人再一次的对她刮目相看。

35

曹掌柜夫妻二人惊讶之余,都各自陷入思索中,周麦见状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我免费提供菜谱给贵店,贵店每个月分当月收益的两成给我。”

这个提议和第一个提议相比,福临客栈比较吃亏些。毕竟以现在的势头,店里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收益也会越来越多,一成的收益和两成的收益相比较,当然第一个提议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其实周麦之所以这么相信他们,主要是看他们对自己的态度,首先他们知恩图报,因为自己的献计带来生意变好,曹掌柜的竟然对自己作揖道谢,曹夫人也让丫头包些东西给自己。

另外,他们很守诚信,也比较爽快,这些从第一次给曹夫人菜谱时就能看的出来,当时她给自己拿银子时是毫不犹豫的。所以周麦对眼前的这对夫妻现在还是充满信任的。

曹掌柜的最先想清楚,他没有和旁边自家夫人商量,对周麦点头说道:“赵嫂子,第一种方案听起来比较好,在你给我们菜谱的时候我们就按照五十文一个给你钱,这样比较有保证。每个月的月初我们会给你店里的一成收益。”

“曹掌柜的英明,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但是我有个附加的条件,就是如果将来贵店要扩张或者生意太好开其他的店,那么只要是卖的菜中有菜谱中的,那么那些店的收益也要给我一成,当然我会尽量多写些好的菜谱,而且可以出帮忙出一些主意在新店开张的时候。”周麦称赞了一下对方,然后把自己的另外的条件和建议也一并提出来。

“再开新店?”曹掌柜的问周麦,但是更像自言自语,看来他也没有想过开新店。

周麦点头:“是的,相信贵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而楼下只有不到二十张桌子,到时候来吃菜的人多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曹掌柜的也点头,觉得周麦说的倒是有些道理,旁边的曹夫人也同意周麦的提议,决定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周麦提供三到五个菜的菜谱,到周麦不提供菜谱之时,那么他们也不会再提供店里的收益给到周麦。最后周麦要求把这些都写在纸上,形成契约,双方签字画押。

周麦不担心他们会做假账,在这个以诚信为本的世界,很少人去故意欺瞒的。把契约收到怀里后,曹掌柜的就起身告辞,曹夫人显然还有些话要给周麦说就没有离开,她现在也不和周麦动不动就福身体或者自称妾身了。

“赵嫂子,经过这几次的接触,感觉你倒是个爽快之人,不满你说,之前我家掌柜的可是很少待在家里,本来说好要去京城投奔他的一个叔叔,结果那个叔叔被治罪了,还差点牵连到我们,店里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差,他就很消沉,前些时日竟然还迷上了听曲,每天都要去那勾栏之地,虽然他不嫖,但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周麦一直觉得曹夫人是个爽快之人,但是看今天这个情况,是太爽快了,什么都给自己说。听了这些周麦也只能偶尔点个头符合一下,看她的脸上的阴晴圆缺。想来她在这家里也没有个说话之人,丫鬟老妈子是不能说这些的,自己今天来也充当了一下听众。

见周麦附和,曹夫人接着说道:“这几天生意好起来了,他也开始看店了,说起来还是要多谢你,就像你刚才说的,如果将来真的再多开几家店,他还哪有时间去那种地方。”说到这里,曹夫人的脸上微微显出笑意。

周麦也安慰她了几句,说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然后又开玩笑地笑着问他们的客栈现在还舍得盘出去吗?

曹夫人也笑了:“现在这种情况,哪舍得盘出去。”

“不过,说到店铺,曹夫人你一直住在这镇上,不知道如今像你们家这么大的铺子要多少钱了?”周麦趁机问到。

“这半年来都涨的厉害,如今世道好了,也不打仗了,你看你们小麦玉米这些都涨了很多了,何况这些铺子。和我们这么大小的铺子最少也要五六十两银子了,还要看具体的位置。”曹夫人说到。又很紧张的问她是不是也要开饭店,感觉到了对方的紧张,周麦笑着安慰她道:“放心,曹夫人,我不会开饭店的。只是随便打听一下。”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周麦也要起身告辞,婉拒了曹夫人的午饭邀请,下楼的时候一个丫头把给她的礼物拿上,楼下在吃东西的冬儿也起身随母亲一起离开了,刚才他们谈事儿的时候曹掌柜让小二带着冬儿下楼那些吃食。

揣着刚从福临客栈挣回来的二两多银子,心里美滋滋的周麦领着冬儿又去买了些布匹和棉花,看天色不早就急忙往王一刀的剃头摊赶了。

果然,到的时候赵仲山已经在等他们了,马车上也被装的满满的,他先抱冬儿上了马车,然后催促周麦赶快上车往家赶。

赵仲山和村里的□个泥瓦匠一起,干了近半个月才把西边的两间房和东边的洗澡的房间盖好,这期间大哥赵伯泉和三弟赵叔河也是基本每天都来帮忙。

而周麦负责的就是这么多人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因为这些工匠除了每人每天拿三文钱的工钱,还是需要建房子的主人管饭的,而且因为干的是体力活,所以一般人家提供的饭食还要带些荤腥的。

赵仲山是个爱面子的,所以之前在镇上花了三两银子买了半扇猪回来,周麦看了不仅皱眉,这门多肉吃不完还不坏了啊,不过没等她愁完,他就给周麦说要孝敬孙氏他们些肉,还要接济一下大哥他们,于是三分之一的肉被送走了。周麦也给了刘嫂子一块,顺便从她家取了些萝卜和白菜的种子撒在地里。

因为一次买的猪肉多,人家还送了些猪下水给他们,周麦每天就换着花样给这些在自家干活的人做菜吃,今天猪肉炖粉条,明天农家小炒肉的,这样他们才干起活来很有劲,更不会偷工减料,速度也快了很多。

同时,这些工匠都对周麦做的饭赞不绝口,领头的还很认真的说以后自己家要有个红白喜事就请周麦去掌勺了。周麦听了但笑不语,倒是赵仲山谦虚了一会儿,说到时候再看。

李氏因为得了赵仲山那五两银子,对周麦也和颜悦色了,周麦每次看到她笑呵呵的和自己说话,虽然不习惯,但是心里还是想这五两银子没白花,就当是买个安宁也算了,这不周麦家盖房子,李氏也来帮忙做饭了,虽然周麦一再强调不用她帮忙,有冬儿帮忙烧火呢,但是李氏坚持,并且赵仲山和周麦商量了一下,觉得为了顾及大哥的面子还是同意吧,当然赵仲山还不忘安慰周麦,你答应下来省的她每天过来烦你,就图个清静。于是李氏每天中午和下午来周麦家烧火。

李氏既然帮忙了,也就在周麦家吃饭了,在建房子的十多天里,李氏家愣是没有开过火,周麦都佩服她的演技好还是脸皮厚,前些天还和自己撕破了脸扭打在一起,这两天有亲切的喊弟妹还要和自己勾肩搭背,态度差太多了。

待盖好房子以后,又开始忙房子里面的家具了,正好赵伯泉说自家也要打家具,于是赵家兄弟三人招呼了几个堂兄弟去山里阀了些木材回来。

周麦看到这些原木就有点兴奋,她晚上和赵仲山商量:“仲山,我想打一些比较好用的家具,可以放在屋里头,也可以放在厨房用的,还有床。”

“好用的?”赵仲山疑惑道,家具就是家具,还有什么好用不好用之分吗?

于是周麦就花了些图纸给到他,不愧是工匠营里出来的,以赵仲山带头的三个木匠竟然真的把她图纸上的家具都打出来了,雕花镂空床头的大床,推拉门的衣柜,古代人真是聪明。

打好自己家的家具,又去了旁边赵伯泉的家里打了些家具,其实他们也就要一张床和一个衣柜,现在九岁的赵小翠还和父母同床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