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大唐-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张莹的话,武则天心想:“喜欢读书?难怪卜世仁在他的奏折里说你是千年书妖。对了,卜世仁敢和本宫做对,这回本宫让你想做人也难。”
武则天心里暗骂着卜世仁,嘴上继续说道:“莹莹大了以后想当个女圣人呀。嗯,除了读书,你还喜欢什么?”
张莹又说道:“我还喜欢玩儿。”
李治心想:“这孩子,看着挺聪明的样子,她怎么听不出朕是要赏赐她?”
其实皇帝李治哪里知道张莹的心思。
张莹说她喜欢读书和玩儿时,心中有她自己的想法:“我家的财富已经被很多人窥视,爹已经很小心地做人了。要是陛下在明令嘉奖我一大笔钱财,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打我家的坏主意。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我这么回答,陛下随便给我几本书和一点小玩具,这样就不会再有人对我眼红了。”
看着李治愣在一旁,没下口谕,武则天使眼色对他说道:“陛下,莹莹喜欢和读书与玩耍。”
李治恍然大悟地说道:“好,就依莹莹的意思。”
当皇帝的赏赐把张莹家大厅堆得满满的时候,张莹知道自己原来想得是大错特错了,她明白了什么叫做“皇恩浩荡”,且不说书籍里价值连城的孤本,就连最不起眼的拨浪鼓上的鼓钉都是用一粒粒宝石做成的。
当她的弟弟张嘉托着御赐的整张白熊皮坐垫,走到她的面前说,姐姐,把这个大白熊给我玩吧的时候,张莹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费了半天劲,才在喉咙里发出只有她自己能听见的声音:“真是太失败了!”
第八十五章 圣恩
张莹和刘昀走后,大殿里只剩下皇帝夫妇和侍立在一旁的宫人。刚才那欢快、轻松的气氛消失了,宫殿内又恢复以往的宁静和肃穆。
赤金的凤嘴熏炉里焚着的御香散发出馨香,烟雾氤氲了整个大殿。玉柱上盘绕的五爪金龙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随着张莹离开,刚才的欢声笑语也不复存在。武则天和李治忽然有些不适应这冷清的氛围。
“张莹这个小女孩儿还真是有趣,朕原想投其所好地重重赏赐她一番,可是她却没有说出她到底喜欢什么。”想起张莹的回答,李治不禁有些好奇。
“依臣妾看,她一定是害怕皇上重赏她后她的风头太过,招致不必要的妒忌和怨咎,所以才笼统地说,她喜欢读书和玩耍。”武则天猜测着说道。
“一个小孩子能这样知道进退,她还真是与众不同!”李治微笑着点头说道。
武则天忽然笑了起来,她说道:“这个小家伙看到皇上丰厚的赏赐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不知道她脸上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一会儿崔满福回来就知道了。”李治也笑了起来。
就在这两个BOSS说话的时候,崔满福回宫交旨。李治和武则天饶有兴致地向他打听起张莹来。
当听崔满福说起张莹在看到皇上的赏赐时小脸上出现一副瞠目结舌的滑稽表情时,武则天和李治都笑了起来。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武则天笑着对崔满福和身旁的宫女吩咐道。
“是!”崔满福和宫女们应声躬身退了出去。大殿里只剩下皇帝夫妇。
“媚娘,你好像很喜欢张莹这孩子?”
“是呀,不知道为什么?臣妾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朕也是!”
“如果臣妾和陛下的女儿还活着,她也该有张莹这么大了,”武则天脸上的表情又变得哀婉,她的眼中蕴有泪光。
“是呀,朕见刚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李治也难过起来。
两个人谁都不再说话,大殿内的气氛变得哀伤起来。
沉默了一会儿,李治安慰武则天道:“媚娘,你别难过。我们还会有女儿的。再有,你喜欢张莹,就宣多她入宫陪你。今时不同往日,这个孩子现在对推行大唐的教化有功,我们宣她入宫觐见很正常。”
“就依陛下!”武则天温婉地一笑!
“哎,可是,这样一个又乖巧、又聪明的孩子,还被人在奏折里恶语中伤!”忽然,她好象想起了什么,美丽的脸上露出伤感和愤怒的神情。
“中伤她?怎么会这样?”
“陛下,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创制出拼音来,竟然有人在奏折中说她是妖怪,心存谋反之心,妄图别立一国。”
“这么好的孩子居然还有人中伤?朕到要看看谁这么大胆子?”此时,李治心中不知不觉把张莹当成他女儿的替身,听到那些污蔑张莹的话,他仿佛觉得自己女儿受到委屈一样,他不由得龙颜大怒。
武则天见时机已到,她把卜世仁那篇七拼八凑、又漏洞百出地污蔑张莹是妖怪的奏折拿给李治看。
之后,她又把暗影查到他为官前巧取豪夺、为非作歹,当上互市监丞后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的证据以及和他平时勾结在一起的人的名单交给李治。
李治当时就降旨以“妖言惑众、欺君罔上”的罪名捉拿他回京问斩。
———————
张莹创出拼音被皇上嘉奖的消息很快被传播开。她家的亲朋好友都纷纷登门道贺,张家一时车马盈门、热闹非凡。
第二天早晨一到书院,张莹就在卓芷蘅的带领下来到静苑祭拜庄兰君。
张莹在庄兰君的画像前点燃一柱青香,她把自己创拼音、受皇帝嘉奖的事告诉了自己这个素未蒙面的师父。
卓芷蘅高兴得喜极而泣,她走到庄兰君的画像前说道:“兰君,你收了一个好徒弟,她是那样聪明、那样优秀!我想你泉下有知,也会很开心的!”
大唐皇帝李治在嘉奖张莹的同时,也给了刘则正父女丰厚的赏赐,他降旨让刘则正主理拼音编纂,他又赐给文馨书院一块匾额,上面是他御笔亲提的四个字:“文韵清扬。”
得到皇帝御笔亲提的牌匾,对于整个书院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书院的老师和学生也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有人欢喜有人愁,此时,有一个人开始如坐针毡、坐立不安。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武则天和皇帝身旁的红人李义府。
这李义府还真是神通广大。皇帝李治派人捉拿卜世仁的口谕还没传出皇城,他就从宫中收到这个消息。
平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李大人这下可慌了手脚。因为卜世仁的那份奏折是在他授意下写成的。如果卜世仁被押解回东都,他一定会把这件事还有他“卖官鬻狱”的事情招供出来。
虽然他是皇后娘娘眼前的红人,可是伴君如伴虎,他不敢保证如果自己被卜世仁招供出来后皇后娘娘还能不能保得了他。
再有就是,他看得出皇帝夫妇很喜欢张稹的女儿。否则,他们不会因为卜世仁在奏折里面污蔑张莹而发这样的雷霆之怒。
现在他最害怕的就是卜世仁被捕。因为这样一来,他的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都会暴露无疑。
李义府在书房里来回度着步。虽然脸上一片恐慌之色,可是他的脑子却是异常清醒。
一条毒计很快就在他大脑里面形成:“不能让卜世仁被押解回东都,要抢在皇上派出的人之前找到卜世仁父女,然后杀他们灭口。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
想到这他急忙让下人把他最得力的一个死士鹤顶红叫进他的书房。
这李义府豢养了很多武功高强的江洋大盗和地痞流氓,专门让他们替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鹤顶红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武功高强,擅长毒术,据说他的毒掌练得登峰造极,触及到他毒掌的人当即毙命。因此他的同伴送他了这样一个外号。
闲话少提,李义府他对他这般这般地吩咐了一通,让他连夜出去寻找卜世仁父女。
“刘则正这个老匹夫真是狡猾,他通过那个小女孩创制的什么拼音来吸引皇上,还得到一块御笔亲提的牌匾。有了皇上这个保护伞,老夫就没有染指书院的机会了。奇Qīsūu。сom书老夫最终还是棋差一招输给了你!哼哼,你别以为这回赢了老夫!等着,老夫还有后招对付你还有你那该死的族弟。”
想到这儿,李义府脸上又露出阴戾怪异的笑容。
———————————————————————————
对不起!滢今天发现了昨天的一个人名打错了所以又修改了一遍,只是我稍微一改动章节,在书架里面显示的就是更新。因为滢的这个过失给大家带来不便我向大家道歉!并不是滢在刻意刷数据!请大家别误会!
再次向大家鞠躬致歉!
第八十六章 倾轧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文馨书院由洛阳城着名的书院变成全国知名的书院。外地游学的学子纷纷来书院求学。
看见文馨书院出了张莹这么个名人,洛阳城的很多人一下明白了原来女孩子也能光宗耀祖,于是他们都争抢着把女儿送到文馨书院读书。
文馨书院变得空前繁盛起来。
此刻无论是在大唐皇帝,还是在大唐子民的心中,文馨书院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而刘仁轨那篇弹劾夏佐仁的奏折也很适时地出现在皇帝的龙书案上。
当皇帝李治看到夏佐仁带人去捣乱,还要捉拿书院的学生时,他又一次龙颜大怒。把夏佐仁的官职降了两级,又割去他一年俸禄。于是温柔婉约的夏大人开始胆战心惊地过日子。
接下来,李治按照暗影交给他的名单开始处置原来洛阳城里和卜世仁勾结在一起的底层官员和一些地痞流氓。
这些人平时没少和卜世仁串通,帮着他欺压良善。这回他们被罢免、被砍头,洛阳城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和卜世仁勾结的官员中有一个人让李治和武则天很头痛。这个人就是卜氏父女表面上最最尊敬的李义府大人。
李义府在后位之争中曾坚定地站在武则天一边,并深得李治和武则天的赏识。
李治对李义府“卖官鬻狱”的事情很清楚,也觉得李义府越来越难以掌控,但是近年来李义府多树朋党,权倾朝野,就是贵为皇帝的他也不能轻易处置李义府。
而武则天此时需要位高权重的朝廷命官对她的支持,所以她不想轻易处决一个对她忠心的人。
八面玲珑、八面威风的李义府李大人并没有因此受到卜世仁的牵连。
李义府这次能够轻易脱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狡猾。他主动上书大加赞扬皇上在文治上的功绩并请求去推广拼音。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又一次向李治表明立场,洗脱与卜世人勾结的嫌疑。
此时大唐派出兵将征战高丽,皇帝李治的一部分精力又放到大唐与高丽的战事上。而善解人意的李义府又处处表现出他愿意为皇帝分忧的姿态。
显庆五年十二月,李积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发高丽。刘仁轨则统领水军,监督海运(负责后勤保障)。
这刘仁轨是刘则正的族弟。也是被李义府恨之入骨的人。
至于李义府与他结仇还是要从一宗命案说起。
大理寺关押着一个名叫淳于氏的女犯人。这名女犯人是一个胆大包天的杀夫罪犯。李义府看她长相漂亮,就想纳她为妾。于是他迫使大理寺丞毕正义释放淳于氏。有人向朝廷告发此事,唐高宗马上派人查办,派去的人正好就是刘仁轨。李义府知道刘仁轨一向的办事作风,知道自己不能心存侥幸,于是又他很快逼迫毕正义在狱中自杀身亡。刘仁轨虽然秉公办事,苦于没有相关人证,最终未能将李义府定罪。
虽然逃脱掉自己的罪责,但李义府却怀恨在心,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义府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