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白日梦 >

第19章

白日梦-第19章

小说: 白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期我真正意识到了文凭的重要性,每次去招聘会我都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悟,但凡我看得上眼的职位,无一例外的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我内心渴望找一份文艺点的工作,可实际上我能胜任的带个“文”字的工作大概就只有文员了,当我自以为屈尊降贵去应聘文员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招文员都只招女的。

应聘文员的经历把我最后一丝尊严都摧毁了,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想要活下去,根本不取决于我想要什么工作,而在于什么工作愿意要我。

那时候源源也劝我把姿态放低一点,先混个温饱再说,于是乎我把姿态放到最低了,摆出了谁要我我跟谁的架势。我不仅去招聘会,还经常在大街上晃悠,一路留意街边各个店铺门口张贴的招聘广告,我不知道该说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说命运故意跟我开玩笑,反正我还真找到了一张挺有意思的广告。

那是一家打字复印的店铺,门口贴了张纸写着:招打字员一名,要求高中以上学历,每分钟60字以上。

我当时眼眶湿润了,啥也别说了就是你了,这尼玛简直为我量身定做的工作啊。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了进去,老板让我现场打字,面试效果非常的好,我打字速度还算可以,一分钟远不止60个字。之后他看着我的高中毕业证,做出迷茫状:“你要弄假证好歹弄张大学的撒,弄个高中文凭有啥用?”

大概是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我对他说了三个字“日你妈”,然后拂袖而去。

找份工作,有多难?啊啊啊啊啊,到底有多难?

这么多啊啊啊啊啊,足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的癫狂。

回顾我那个时期的精神状态,配得上歇斯底里四个字。

我常常在想,我这姿态到底要低到什么地步,才能为人所用?我还有个疑问,如果装孙子装久了,以后会不会变成真孙子了?

我高三的时候离开了学校,直接窜到一所交了钱就能上的野鸡大学里,按理说我是不会有高中毕业证的,后来我的班主任大发慈悲,还是给了一张毕业证。当时有个问题,我远在他乡,我家里人搜出了一张我初二时候的免冠照片递过去,所以我的高中毕业证上,贴着一张初二时期的照片。

乍看起来,确实像一张假证,实际上那是真货。

那个夜晚我很想狂灌八瓶啤酒醉倒在马路上,可那时候的经济状况导致我连去买八瓶啤酒的勇气都没有,当时我只能去整了一瓶小瓶装的红星二锅头,灌了几口之后立刻冒出一个相当叛逆的简直想要报复全社会的念头:既然真的被人当成假的,那假的会不会变成真的?

我撕掉了我的高中毕业证,撕掉以后还嫌不过瘾,又用打火机点燃了,看着毕业证化为了灰烬,我有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不再是紫龙了,而是不死鸟一辉。

【034】比真的还真

第二天我去了银行柜台,在柜台小姐鄙视唾弃轻蔑的眼神中,取出了三百六十三块零五毛,是的,我一不做二不休连五毛都取出来了。

取款之后我杀到了磨子桥,找到一个办证的地方,根本就没玩虚的,一开口就暴露出我强大的气场:“哥子,给我整张川大的!”

办证的很专业:“要哪个专业?”

我早已想好,说:“中文系的。”

办证的为难了:“中文系的断货,新闻系要得不?”

我说:“我要新闻系有啥用?”

办证的更专业了:“中文系的一般去应聘都是做文字工作者,新闻系也差不多。我跟你说,新闻系的招牌比中文系硬多了,更容易找工作。”

我很好奇:“为什么?”

办证的侃侃而谈:“小伙子你这就不了解行情了,川大新闻系收分偏高,文学系偏低。收分高的门槛也高,出来就要洋气一点,你懂了撒?”

我被他说服了:“那就来新闻系的吧,对了,这东西靠谱么?”

办证的拍胸脯保证:“你放心,比真的还真。”

花了三百块,我得到一张川大新闻系2004届的毕业证书。

有了这张证书我小宇宙彻底燃烧起来了,感觉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我了。

次日我去了招聘会,本地一家颇有名气的报社正在招人,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路过,再路过,反复的路过,现如今我不一样了,小宇宙燃烧起来的男人能路过吗?显然不能够啊,我直接就冲过去了。

那一天,我的心态就是一句四川俚语,叫做“分钱不带,吃炒菜”。

老子都已经到这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负责招聘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眼镜兄,大概是我身上那种破釜沉舟的气势把他唬住了,他看了我好几眼,又看了我的毕业证好几眼,最后对我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呵呵,川大新闻系,我也是从那毕业的。”

我心里凉了半截,在不该出现巧合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巧合,你让我怎么活?

眼镜兄又说:“2004届的?你们这一届,我还认识几个师弟师妹。”

听到这话,我全身都凉了,熊熊燃烧的小宇宙被洪水扑灭了,莫非天要亡我?

他第三句话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能不能说说,你怎么看待最近的XXX事件?”

如果他再继续跟我聊川大新闻系的事,毫不夸张地说,我肯定跪了。但他要跟我聊所谓的XXX事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他立马就要跪了。

作为一个愤怒得想要报复全社会的待业青年,那是我网上灌水最疯狂的一个时期,长期在天涯猫扑龙空蹲点。当年有名的XXX事件在网上已经被深度解剖过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谈起这起事件我简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等我表达完我的观点,眼镜兄说:“这样吧,你明天来上班。”

【035】女人骑车

我成为了一名编辑,一开始我感觉我完全不是编辑,压根儿就是挂着编辑的名头做文员的事情,什么打字复印倒茶的事儿都做过。


通过试用期以后我才真正做了编辑该做的工作,那段日子我感觉充实,我终于找到自己可以胜任且内心不排斥的工作,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很擅长干这个。


在此期间我结识了两名有共同语言的同事,一个就是当初招聘我的眼镜兄,他是我们的主编,大家都叫他云哥。另外一个人留着长头发,只可惜他留长头发的造型怎么看都不像陈浩南,反而越看越像高晓松,这人叫做小马,是报社唯一的摄影师,长期在胸口挂个单反流露他文艺气息的同时不经意间展现他的45度侧脸。


最开始我跟小马走得很近,遇到云哥我都躲着走,生怕他老人家问我有关于川大新闻系的校园往事。后来通过小马透露的八卦,我胆子越来越肥了,据说云哥在大学时代跟一女生有过悲情的故事,所以他不愿意回顾自己的大学时代。


这正中我的下怀,他要是天天跟我回顾大学时代,该悲情的就是我了。


再后来我气焰嚣张到了顶风作案的程度,长期跟着云哥一起腐败,有时候饭局上遇到陌生人,云哥会冲对方这样介绍我:“这是我的小师弟,川大新闻系出来的高材生。”


每次听到他这样说,我总会莫名的菊花一紧。


我当初应聘的时候以为我最大的追求就是当个编辑,偶尔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我还真有点小资的感觉。三个月之后,我的心态产生了变化。


也不知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说我有了新的追求。对这一行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才发现报社里编辑工资是最低的,那种拿固定工资的感觉太平淡,长年累月的兴不起半点波澜。


而外出的记者和摄影师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业务提成,最刺激的是还有红包,那种出去采访一毛钱不花而且被采访的一方还包吃包喝包玩最后还送你一个大红包的感觉是非常港式的,小马喝醉了时常跟我吹嘘他这方面的光辉事迹。


可能是我此前倒霉太久了,以至于那段时间我时来运转,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在我还没想好该怎么跟云哥反映我的工作调度问题的时候,有个记者跳槽了,那哥们儿胆大包天,竟然跳到我们报社的死对头那边去了。


我二话没说就顶替了那位跳槽兄的位置。


那是如假包换的二话没说,我还没开口呢,云哥就让我顶上去了。


我们准备做一个崭新的专题来打败对手,云哥提出了几点要求,这个专题要反映民生问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必须是大家都平时都看得见但又没有去深度分析的,而且必须要别出心裁,又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小马一看这课题就懵了,他觉得云哥要求太难实现,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当场就乐了,也不知道我天生邪恶还是怎么的,反正我觉着这些要求非常简单。


我跟小马在外面跑了一个星期,我做笔录他拍照,游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一周之后新的专题出来了,标题一看就是新手做的,完全是议论文的架势——《为什么女人骑车时一定要穿裙子》。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做出了详细的数据,还有图有真相,小马拍的那几百张照片涵盖的信息量简直惊人。


专题的内容很简单:在这个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骑电动车出行。有两种女性骑车时打扮相对保守,一种是体重严重超标的,另一种是年龄超过四五十岁的。除了这两种女性之外,到了夏天,四十岁以下身材还算正常的女性,有92。131%的女性骑车时一定会穿裙子,其中又有63。257%的女性骑车时一定要穿短裙……


按理说骑车时穿裙子走光率太高,我们礼仪之邦的广大贤良淑德的女性应该选择穿裤子才对,为什么广大女性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我们跟踪采访了一百多名骑车女性,做出了深度剖析,举出了一些鲜明的例子。比如我所住的那个小区有一个妩媚少妇,我观察她很久了,她坐车出门的时候偶尔会穿长裤,但骑车一定会穿裙子,而且一定会穿短裙。而且她上车和下车的一瞬间,会略显搔首弄姿的一撩腿,把尺度维持在即将走光又没走光的区间以内,让看到这一幕的男人想骂娘。


另外还有个特别的例子,有的女人骑车时会故意把双腿微微分开,摆出一副“向我开炮”的架势,但当男人们用眼神往她们双腿间开炮的时候,她们又会马上闭紧双腿,那操性特别的GREEN‘TEA‘BITCH。


对此我通过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但我只做出分析,而不做出结论,真正的结论要等读者看完以后去挖掘,正如文章的标题一样,我只是负责面向全社会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女人骑车时一定要穿裙子?


作品大功告成那天,小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太有才了,连这你都能想到,以前我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呢?”


我们把劳动成果交给云哥,云哥看到一半就愣了。


我诚惶诚恐,这是我作为记者的处女作,如果不成功很可能就成仁了。


看完以后,云哥沉声道:“你们要日天还是怎么地,连这种尺度的东西都敢弄出来?再说你们做出来的东西,跟我说的东西是一回事吗,牛头不对马嘴!”


我顿时有种满腔热血化为泡影的感觉,愤然道:“反映民生问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必须是大家都平时都看得见但又没有去深度分析的,而且必须要别出心裁,又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