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读本-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现在的样子好看得没法形容,知道吗?”李珩柔蜜的眼神。
陈映虹迅速转身离去。拐过这排宿舍,没有那几个同学的身影,径直奔向王志坚曾经的办公室,远远的便见他站在门内,陈映虹止住了步子:就是到了近前,有什么可说的,所有的话语似乎都已形成了文字。傻傻地站在那。王志坚已迈出稳健的步子,手中提着大信封。
“如果此时不是在部队,至少可以多说会儿话。眼下,我们该回会客室了。”王志坚递过信封:“那个本子已经用完了,换了个新的。”
的确沉甸甸的。一年时间啊,两个人的心里话都烙印在了本子上,只是近几个月来自己的文字已显稀疏,来复间失了平衡,除了推脱于班里工作太忙,要么就说在排练舞蹈——简直比他还忙!他从没抱怨过,他写过:“只要有你的字,就很知足了。”
“最近还好吗?”队长低沉的声音。
“嗯,你呢?”陈映虹看着他的侧影,怯怯的。
“一样。”
回到会客室,大家都已在座。
第二十五章 春风不渡
电影观摩被安排在了周日上午。班亮选择了舍弃。虽说离校前老师说不去观看将被视作旷课一节,可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无法赶到。
每个回家的周六,班亮都要在下午四五点钟到家,路上要耽搁一下午,而在小镇上下车后还要走上三里路,每次步行便会由不得你不去欣赏两旁的风景。一路海棠林,而在春季,新生的枝叶,一点点绽放的花蕾,清香中迷醉着路人。头顶上是几乎枝丫交衔的柳条,天然如拱廊,随不宽的马路延伸而去。若是在盛夏,那满枝的果子招摇在枝头,红绿黄相间,着实令人馋涎欲滴。这样如诗如梦的家园,怎能不让人想念。就是这片海棠林,留下了太多与昔日玩伴的身影,春晖哥便是这片海棠林中曾经最张扬的王——尤其在秋后,收获完的林子没了人看管,而树上总会遗留着挂在最高枝头的果子,就是那高高在上的果子在经历了更多雨露滋润风霜吹打后越发红得透亮黄得可爱,嚼在口中别是一番滋味,而这种味道除了十六七岁顽皮的少年郎可以发现,谁还会品尝到?这味道就成为了记忆中家园的一部分。
所以只要一回到家里,班亮只想在家安安静静地呆上一天。每半月才回家一次啊,唯有充分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就是这一天里,班亮总会屋前屋后地转,看父亲栽下的枣树是不是又抽出了新枝嫩叶,琢磨门前的榕树何时才能被一片红云漫盖,还有那只三岁的猫咪在脚边围转,蹭得两个裤脚毛绒绒的。
而周一早晨5点钟,班亮就得起床,要赶上6点的第一班车才能在8点半之前赶到包车站,如此才会稳稳当当地于10点30分坐在教室中听上午的两堂课。
当夏小辉赶到和平影院门前时,已过了电影开演的时间,进门便在最后一排的角落中坐下。兰考,恶劣的工作环境,鞠躬尽瘁。这么盯着银幕,便也走入了剧情。夏小辉专心致志,却不知什么时候书记坐在了身边,是被她无意有意的碰触拉回了思绪。
“刚来?”夏小辉认为她在自己之前已经进了影院。暗中,书记的眼睛晶亮。
“本不打算来的,可谢老师要求班委必须到。”杜丽萍家住市郊,至少要倒乘两次公交车才会抵达。
是她身上的香味弥散在了空中,挥之不去。而有时书记的粉底涂抹得并不均匀,尤其在面颊与脖颈间,粗糙的效果倒显得有些滑稽。平日里,她与杜婧在一起时,肤色的的反差犹为明显,就如同二人形体上的瘦与肥。
夏小辉真的不敢太招惹地暗示给她,确如班亮所言,旧情人的纠缠还未彻底摆脱,一年多来,虽然没有了刚毕业时的那种频繁相聚,终究是越发淡了。这么想着倒没了杂念。
临近散场时,杜丽萍非要请夏小辉一起去吃饭,夏小辉随口便以中午要给小外甥过生日为由婉拒了。
“那好,我请你,你没时间,有机会你请我吧。”书记爽快地说。
“行,那我们明天见。”
二人挥手相别。
又开始了新舞蹈的排练《蓝花花》,首演时间定在5月6日的第二届篝火晚会上。陈映虹每天又是宿舍教室食堂排练厅之间忙碌的生活。而没有男生的参与,李珩几乎就不能单独与陈映虹相会。凭他的眼神毒辣去吧!有时也在想,如果不能接受李珩的话,真的不能想像谁还能走进自己的视野,就目前这些男生当中。
李珩呢,面对着同班女生魏敏玉数次介于玩笑与正经间的暗示,都傻傻地岔开了话题。那么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女孩,根本无法挤占陈映虹已在自己心中完全占据了的位置。陈虹啊陈虹,仅凭眼神,你能读懂吗?
篮球场上成了李珩最精彩的亮相,无论他身上是何种颜色搭配,就算他的头顶上再也没有了怪怪的发髻,他的“迷”们依旧在迷。仅仅是余光的漫扫,李珩也会断定陈映虹的身影依然没有在球场边停留过,她真的这么忙吗?就连阅览室的大门都很少见到她进进出出。
邵帆是在时隔两周后重又回到广播站的岗位上,似乎就少了一种往日爽朗的笑,眉宇间倒添了些淡淡的忧愁。班亮一时也知从哪问起,言语间也就少了一种随便。
3月19日,邵帆的第一次播音便卖开了关子:“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又得请假。”
“家里有事儿?”班亮背窗而立。
“嗯,其实不希望有事的,家里平平静静多好。”就连她的笑都那么牵强,有一种感觉——沧桑,是不是就如此积攒而来?不可能,一直是乐天派,这样大幅度的转折,倒让人无法适应。
“才几天不见,说话也会拐弯抹角了,别胡思乱想。”班亮以为她又开始故作深沉地布设耍弄自己的圈套了。
“但愿像你说的,我要真变成那样,就不会有人说我没心没肺了。”她已拿起了下一个栏目的稿件。二人没再继续沿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就是从这次播音开始,邵帆也爱凝神静思了,而这样的年纪不也该是有心事的时候了吗?
便是在这样的时节。天津☆☆学校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迎接全国重点中专初审评估团的准备工作。在周三下午的誓师动员大会上,鲍老师进行了今后三个月中重点工作的介绍:清整全校环境消灭卫生死角、重新粉刷教室、教学楼一楼门窗安装护栏、为每班配备一台电视、各班开设图书角、学生内务管理实行军事化、食堂打饭必须排队——学生科老师及学生会成员每日值勤监督……这些工作都要在7月份放假之前完成。
从此学雷锋小组的身影便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中出现。
宿舍中又见到了部队的气息:方块被!而刘秋阳叠出的方块最标准,谁也无法超越,每天起床后,大家第一眼便会看见刘秋阳床头刀削斧砍般楞角分明的棉被块。那就是副标尺。
食堂中确有佩戴红袖章的同学老师,原来同学们也会排队。再也没有了汤洒一身、饭落一地的镜头。
所有的集体活动都少不了陈映虹的参加,而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又不好意思向杜婧杜丽萍求援,总是高度绷紧的神经,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扣除班内评比的各项分数。每周六回到家,真的哪也不想去,只想倒在床上让大脑排空一切。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面对班亮先前形成的工作标杆依然可望不可及。本子在手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却只写下寥寥可数的几个字——不想让忧伤的文字呈现在王志坚眼前,所以大多都写在了自己的日记本中。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真想找个人倾诉,而又不能是身边的人不能是太熟的人不能是自己不信任的人,到哪里去找?也只有日记本——唯一属于自己的世界。翻看队长以前的文字便成了一种享受,至少可在瞬间让自己忘记一切。
虽然从未与李珩有过过分接触,但每个周末的同来同往已被大家默认,凭你怎么解释也是徒劳。他就是驱不散的影子,保镖式的跟在身边是否便也成为了大家眼前的一道风景?只要在一起时,他总是极力说些逗人开心的话,偶尔也能让陈映虹开心地笑过。
周三的广播站编辑例会。站长简短的告白布置了近期的报道主题:多编辑些各班宣传委员送上来的稿件,对校园中感人的真人真事进行大力宣传。迎评估上水平阶段性工作中肯定会有大量先进事迹涌现。另外对于她们而言,毕业考试之后就会是月余的毕业设计与实习,也就意味着很快便会退出广播站工作。无论今后谁主持工作大家都要继续支持……
班亮与卢珊珊、刘秋阳互相看了看,总是在这样的部门最先感受着离别的开始。
第二十六章 文学社
第一次文学社活动终于在4月11日晚自习后如期进行。班亮、杜丽萍、李娅、卢珊珊、刘明明,五人坐在一起各自手中捧着稿子于新奇兴奋中传阅着。班亮作了一首七律,书记填了两阕词,其她人都是现代诗歌。
班亮手中拿着卢珊珊的《我没哭,在春天》:
我没哭,在春天
水——卢珊珊
我来依然
我去依然
那时,我十七岁
他和她也十七岁
我逃学
他和她在等我
我第一次看见桃花
那天
桃花有白的并不纯洁
我觉得
桃花有粉的并不艳丽
我觉得
我摇晃一棵树
没有摇落一阵花雨
毕竟是春天
车把上插着她折的花
无论何时
我都愿面对盛开的桃花
回忆在将来的日子
那天的路上我心中
反复吟咏着让我平日里落泪的诗句
可那次我没哭
在春天
刘明明看的是李娅的《东风》:
东风
木——李娅
我不追求冰雪无瑕
因为我深知
绝对的纯洁不会存在世间
我不羡慕别人做的事
因为我了解
别人在做的我早已做过
我不追求我亦不羡慕
我不茫然追赶时光的步伐
因为我明了
真正的光阴永远不可抵达
我不忌妒他人的才华
因为我警醒
我也有自己的隽秀
我不茫然我亦不忌妒
我只想拥有一片黄昏中的海滩
我只想得到一隅温馨的空间
我想是一缕无形的风
——潇洒时掠过海滩
安然地小憩空间
在属于每个人的春日
轻轻地
拂过惬意一片
李娅手中是班亮的《无题》:
无题
土——班亮
难逢知己问路人,指使寒霜趋暖魂。
暗度春风催乡燕,遍啄香泥旧巢村。
乡音依韵寻双迹,但见儿时共浴痕。
温馨音语留家下,他年好再访故醇。
卢珊珊看的是杜丽萍的词:
如梦令春雨
火——杜丽萍
冬罢放晴觉暧,忽冷厚云遮漫。昏欲雾中迷,浑身起湿浣。轻唤!轻唤!谁料只为匆断。
点绛唇春日
懒罢牙床,起来已是东方晓。发斜轻绕,漱后眉梢挑。淡粉稍施,赤抹唇峰悄。只闲丹角,笔略调才窕。
杜丽萍读着刘明明的《*》:
*
金——刘明明
绿色缓慢
属于春的步伐
五颜
是春的容光
采撷了春和自己
在自然无限
在手中一瞬
延伸的阡陌上
有情歌
没有风亦没有灰色
属于它们的是一首歌
春的姊妹歌
倚立凭风吹尘飞
怀抱里的孤独者
企望着一支同样的歌
有春的默默
春的寄托
班亮最喜欢卢珊珊的《我没哭,在春天》,其次是李娅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