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便退朝去了。散朝后,几位老臣聚到一起,商量等下到议政所去开个会,有人邀请了朱慕昭同行,就见秉礼太监小跑过来。
“大提点留步,余大人也请留步,圣上传你们二位到泰安殿书房说话呢。”
这两句话声音不大,可站在附近还没来及走的大臣们都听见了,相互使着眼色,琢磨着崇贞帝的心思,或羡或嫉地目送朱慕昭和余舒跟着大太监去了。
。……
余舒在泰安殿待了一个下午,午饭是皇帝赏赐的御膳,饭后朱慕昭便先行告退了,留下她单独伴君。
崇贞帝对她“以逸待劳”的计策很感兴趣,只是担心她占卜有失,万一朝廷采取对东菁王置之不理的态度,北方鞑靼却没有动作,便成了一场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余舒不敢打包票,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东北军会和鞑子先打起来,但她却建议崇贞帝,不如暂缓两个月,观望一阵子,若是鞑靼不来进犯,再派兵不迟。
换一个人做皇帝,都未必会听取余舒这个女人说的话,可是崇贞帝不一样,他微末之时,便是借着余舒在双阳会上打开了局面,对她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赏识。
“让朕再好好想想。”崇贞帝并没有急着下决定,话锋一转,便问起余舒旁的:“朕业已登基,近来多有奏章提及大提点任满一事,你是何看法?”
二百多年未曾出现过大提点连任的情形,但这不妨朱慕昭会不会突然有了这个心思。何况他才废了两相之位,朝中出现大提点一家独大的现象,放着如日中天的权势不要,朱慕昭会甘心吗?
比起朱慕昭这个难以掌控的一代权臣,他当然更愿意启用对他来更好收服的余舒。
余舒闻言,便知崇贞帝对朱慕昭生了疑心,于是不假思索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祖宗规制如此,大提点深谙其道,几日前也已对臣说起接任一事。”
言下之意:你就放心吧,人家老朱不会赖着不走的。
崇贞帝微微一笑,神色轻松许多,他似乎是很满意余舒的一点即通,转而与她说到后宫选秀的闲话:“先皇逝后,朕遣散了后宫。论理是该进一批新人,以往都是九月甄选,朕方才登基,以为仓促了些。加之皇后有孕在身,朕不愿她为甄选一事劳碌,淑妃又不顶事,朕便想免了今年甄选,推迟到明年春暖时。”
他登基之前的女人不多,夏江敏这个原配发妻理所应当做了皇后,瑞紫珠则是看在瑞家的从龙之功上封了个淑妃,另有一个梅婕妤,再往下就不值一提了。
余舒身为皇后闺友,当然是赞成今年免选,可是她深知朝中百官不会答应,甄选一事,涉及到众人利益,若是皇帝硬要免选,一定会有人借机攻讦夏江敏这个地位不稳的皇后。
她思索片刻,问道:“圣上与皇后娘娘商量过吗?”这事儿还得看夏江敏怎么想,她若是也同意免选,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皇后不同意免选,”崇贞帝半是无奈地摇摇头,“她说,甄选一事可以交由淑妃与坤翎局协理,却不能让后宫虚空,朝中人心不稳。”
余舒暗叹:夏江敏到底不再是那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皇后的位置加上她肚子里的孩子,强迫她一夜之间成长。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以为,不妨就照娘娘的意思,请淑妃暂代主持甄选一事,由坤翎局从旁协理,方不会误事,亦可安抚人心。”
崇贞帝犹豫再三,还是点头同意了,当即叫进来秉笔太监拟旨,一道送往后宫,一道送往礼部,另一道则是直接给了余舒。
太阳落山,余舒从宫里出来,坐在软轿里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能被皇帝信重,是好事也是苦事。
* * *
隔日,便有礼部官员到坤翎局商议甄选一事,礼部虽有了尚书一位,不必再事事吊在司天监尾后,但要他们立即就独来独往,一时半会儿却办不到,习惯地还是往司天监这边跑。
礼部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余舒的老熟人,祭祖大典上负责指导捧器人的仪典官王大人,现在该称呼王侍郎了。这是因为原先的礼部左侍郎直接升任了尚书,王大人也就跟着升官发财了。
熟人好办事,王大人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与坤翎局争先,和和气气地把后宫甄选的章程当天就给拟定了,送往宫中,先请夏江皇后过目,再转到瑞淑妃手上。然后便是派发官书到各府各县,搜罗适龄女子进京。
余舒不觉得这是个大事,皇上也没有叫她亲力亲为的意思,于是她过后便交给了司徒晴岚盯着,谁知没过两天,宫里就来人传话,瑞淑妃宣她进宫问话,说是为了甄选一事。
余舒听到这般随意传唤,心里可笑,如今薛太后都不敢将她呼来唤去,瑞紫珠一个不得宠的妃子,居然也敢拿着鸡毛当令箭,使唤起她来。
正好她要见一见夏江敏,顺路进宫,便没有给这位淑妃娘娘难堪,让文少安到楼下应了传唤的太监,整理衣裳,稍后便进宫去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番外(八)
崇贞帝登基后,两位太后都搬出原先的宫殿,栖梧宫更名凤藻宫,夏江皇后迁居。而瑞淑妃则是住进了永乐宫,大概是后宫空置的宫殿太多,就连梅婕妤都单独分到了一座华章殿。
余舒身为坤翎局主事官,对后宫妃嫔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个月坤册开始重修,崇贞帝后宫的女人再少,都要按着祖宗规矩来安排侍寝,不得擅自邀宠。所以除非是瑞淑妃想不开自己作死,不然不会蠢到得罪她。
坐在永乐宫偏殿,余舒打量着四周精美的摆设,说来有趣,这里先后住的两任淑妃娘娘都不受宠,却都有娘家人扶持,皇帝给个面子情,不会太过冷落。
尹太傅是朝中一等一的明白人,宁王掌权时他没有上蹿下跳,老皇帝病重时他也没帮着亲外孙夺位,反而兢兢业业地做他的太子太傅,直到最后新帝都念着他的好,没有将他归为宁王一类,不仅封他荣恩侯,并且留用了尹元戎,就连尹淑妃都平平安安地被送回了尹家,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了。
忠勇伯瑞昂却是个会钻营的,单就夏江敏做太子妃时惊马一事,就看得出来他野心不小,日后未必不会再做糊涂事,只怕这位瑞淑妃最后是好不过尹淑妃的下场。
余舒坐等了一刻,瑞淑妃姗姗来迟,褪去少女青涩的她美貌更胜从前,天气尚未转冷,她却穿了一袭紫丁香十二幅罗织绣裙,腰身上挂着一串羊脂白玉环,贵气难言。
余舒缓缓起身,颔首道:“给淑妃娘娘请安。”淑妃是正三品宫妃,比不得皇后和贵妃,更比不得两位太后,她无需在她面前俯首帖耳,做做样子便是。
瑞淑妃如何看不出她矜傲,越过她坐到了宽椅上,一边抬头打量她,一边柔声细语道:“余大人如今可是高升了,士别三日真当刮目相待呐。”
余舒听着她话里带刺,勾着嘴角落座,虽没接话,可那轻飘飘的眼神摆明了是没拿她当一回事。
瑞淑妃讨了个没趣,心中不悦。余舒就是靠着出卖薛家往上爬,在她眼里纯然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她打心眼里瞧不上她,偏偏她现在掌管着坤翎局,而她身为后宫妃子,不能轻易得罪了她。
“今日找你进宫,是要说说这回甄选,本宫瞧过坤翎局和礼部递上来的章程,昨日拿去请教了皇太后,发现这里面有些不妥之处,便用朱笔批了出来,你拿回去重新改过吧。”
说着,便让身后宫女去取了一本折子,拿给余舒。余舒就在这里翻开扫了一遍,看到淑妃将各府各县上献两名良家女子,扩为八名,将女子年龄十二至十六周岁,调为十至十六周岁,将入选进宫的宫女抚恤银两从二十两降为十两,改动之处,均是没有明文规定的地方,可见聪明。
淑妃是没有这等心计,可她背后有个膝下无子却做了太后的亲姑妈。
余舒阖上折子,冷眼瞧着瑞紫珠道:“敢问淑妃,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别看只是了了几处改动,牵扯的可就多了。真照上头的去办,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皇帝肯定要责怪到坤翎局头上。
瑞淑妃迟疑,底气不足道:“自然是本宫拿的主意。圣上后宫虚空,又是登基头年,正该大选一次。”
余舒顿时冷笑,站起身扬了扬手上的甄选章程,毫不留情地问道:“淑妃可知我大安朝治下有多少府县?可知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几岁懂事?可知十两银子能买几石米粮?”
瑞淑妃被她问成了哑巴。
余舒寒声道:“我朝现有一百零二府,九百一十七县,若是各个地方都挑出八个民女,那便是八千一百五十二人,往年地方上献秀女,途中多有病死,所以送进京城的远远不止这个人数。到最后,宫中最多只留二百人,淑妃可有想过剩下那七千九百五十二人将去往何处?我来告诉你,她们不是被当成流民驱逐离京,便是被卖入青楼楚馆供有钱人玩乐,最后能平安归家的不过半数。你将二人添做八人,改了一个数,却是几千条人命呢!”
她一句重话没有,却把瑞淑妃说地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偏偏还要嘴硬——
“那便改作四人好了。”
“四人也不行,最多两个,皇上有言在先,今年甄选一切从简,淑妃若是不服气,大可以去找皇上评理。”
“那年限总可以更改吧?十岁的小姑娘早该懂事了,再大些送进宫里便不好教养了。”
“呵,想必淑妃十岁时候是可以离开爹娘不哭不闹了。”
瑞淑妃暗暗咬牙,窝火道:“那二十两银子减作十两,总能节省国库开销,本宫虽不知十两银子能买几石米,但知道留宫女子每个月都有分例可享,多拿那十两银子也不值什么。”
余舒摇摇头,“淑妃当这二十两银子是给谁的,那可是给人父母的买命钱,收了这二十两银子,兴许一辈子都再见不到女儿了。在淑妃心里,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连二十两银子都不值么?”
瑞淑妃这下脸红的都要滴血了,面对余舒毫不掩饰的讥诮,她忽地就记起芙蓉君子宴那一晚,她被余舒当众骂作长舌妇的情形,终于是忍无可忍,正要拍案而起,便听门外尖声传报——
“皇后娘娘驾到!”
身为六宫之主,皇后要进一个妃嫔宫中,那是畅通无阻,连个拦门儿的都没有。是以夏江皇后挺着六七个月大的肚子,被人前簇后拥地长驱直入,来到偏殿门口。
夏江敏站在门外朝里一瞧,只见里面的气氛不大好,装作不知,笑意盈盈地对余舒道:“本宫原是到御花园透透气,路上听说你进宫来了,便逛到这里。”
接着笑容淡了一些,又对瑞淑妃道:“妹妹若是没什么正经事,我可就把人带走了。”
说完也不管她答应不答应,便朝余舒伸手,余舒一扫先前冷脸,上前扶住她道:“娘娘身子重,怎么能乱跑,还是快回凤藻宫去歇着吧。”
夏江敏神情温柔地摸了摸肚皮,说:“无妨,皇儿乖得很呢。”
两人旁若无人地牵着手走了,留下瑞淑妃憋着一肚子的气没处撒,险些气地厥过去。
。……
出了永乐宫,夏江敏坐上凤辇,本是要余舒同乘,却被她拒绝,“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娘娘身为六宫之主,岂可因为我坏了规矩,落人口实。何况臣年轻体健,多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