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政治学 >

第59章

政治学-第59章

小说: 政治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利都有讷勒伊族(Neleidae)

    ,各地始迁祖的后裔常常称为王族后裔。

…… 328

    政 治 学113

    人,他就呼集朋从,袭杀了他们;后来又有斯摩第斯因被[这个族中的另一个名为]彭茜卢的人把他从妻室面前拖出给予杖刑,他也袭杀了这个彭茜卢族人。德堪尼沽所以成为谋杀阿契劳斯王的首领,原因也相类似,一朝身被捶楚,他就开始纠结[失意的克拉泰俄和希拉诺克拉底],准备叛变。德堪尼沽曾批评欧里庇得的杰作气息浑浊,触犯了这位诗人。

    阿契劳斯王把德堪尼沽交给欧里庇得,使加笞罚,德堪尼沽从此便怀恨在心了①。由这些类似原因激发的谋杀和叛变的史迹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我们前面曾经讲到,以恐怖为动机可以在立宪诸城邦(其它诸政体)中,也可以相似地在君主城邦中引致叛乱。阿尔泰巴尼所以谋杀[他的主上]磋克西就由于他有所恐怖。

    他擅自缢死了大流士——一方面自以为这事进行于磋克西宴饮酒醉之间,可能他自认糊涂而不予追究,同时却又常常心怀疑惧,惟恐磋克西因此问罪②。

    君主有时因受人鄙薄(丧失尊严)而被袭杀。

    [叙里亚

    ①欧里庇得卒于公元前406年,阿契劳斯遇弑于公元前399年,德堪尼沽等由蓄意叛变至实行犯上,蓄谋经历六年之久(格洛忒:《希腊史》i76)。

    ②阿尔泰巴尼事,见《狄奥多洛》xi69,查士丁尼:《马其顿兴亡史》i1,以及福修斯《书录》70所存克蒂茜亚:《波斯志》(Ctesias,“Persica”)

    :阿尔泰巴尼为波斯王磋克西(公元前486—465年在位)的侍卫长,谋窃王位,先加害于磋克西,再诱惑磋克西的少子阿尔泰磋克西[第一],杀其长兄大流士而夺取了王位(公元前464—424年在位)。随后又谋杀阿尔泰磋克西未成,为阿尔泰磋克西所杀。依上述史迹,《施奈德校》“磋克西”为“阿尔泰磋克西”

    (38行)

    ;《苏校》从施奈德。依《狄奥多洛》等所记阿尔泰巴尼缢死大流士非擅杀,这里所谓“疑惧”和“恐怖”不相符合。纽曼认为亚氏语或另有所本,不作校改。

…… 329

    213政 治 学

    王]萨尔达那巴卢混杂于妇女之间梳理羊毛,有人①看到了这件事,[知道他轻忽,]就动意刺死了他——这当然只是道听途说,但这样一类事情即使不是遭遇于萨尔达那巴卢其人,也很可能另外有人曾经这样受害。

    [叙拉古僭主]狄欧尼修(后主)

    也相似地因为被人鄙薄而遭到狄昂的袭击;狄昂看到他沉湎醉乡,失却国内人众的崇敬,就藐视他了②。……一个独断的统治者有时甚至于身边的亲友也觉得不屑与之相处;他虽对他们寄以心腹,在他们看来这只是糊涂,便更加轻视而大胆地进行他们的图谋了。叛徒们轻视主上,一到自信足以制胜的时机,他们就举事了,这时他们不再顾及任何当前的危险。

    将领们倒戈以向其君王的情形一般就是这样。

    譬如,居鲁士既熟知阿斯第耶季生活奢靡,精力日衰,便悍然发难③。

    色雷基人修色斯是亚麦杜哥王的部将,也由于相似的原

    ①“有人”或“某人”

    ,据《雅典那俄》528E,这“某人”应为萨尔达那巴卢王的部将,波斯北米第亚人阿尔巴基。

    其事迹有两说,(一)这个叛将就在梳羊毛处刺杀其王,(二)阿尔巴基引军逐其王,萨尔达那巴卢战败自杀。

    亚氏此节从前说(出于杜里斯Duris)

    ;《狄奥多洛》xi69和查士丁尼:《马其顿兴亡史》i3从后说(出于克蒂茜亚)。

    ②参看下文21—39。狄昂起兵驱逐狄欧尼修后主的动机应兼有对僭主的“鄙薄”及其个人的“雄心”。普鲁塔克:《狄昂传》18、21,说狄昂固然识破后主孱弱,而其起事近因则为狄欧尼修籍没他的财产和妻室之故。

    ③依《希罗多德》i107和其它史籍,居鲁士应该是亚斯第耶季之孙;但福修斯:《书录》所引克蒂茜亚记载未言及两人祖孙关系。

    从亚氏这一节看来,居鲁士好像是亚斯第耶季的部将。

…… 330

    政 治 学313

    因而犯上作乱①,事变有时起于一因,但有时则是多种祸根的迸发。例如密司利达提的攻杀[他的父亲、波斯总督]阿里欧巴查尼斯②,就出于鄙薄的思想而兼有个人的贪图〈君王的部属中要是有人赋性强悍而又委以军事重任,就往往有多种原因促成他的叛离。原来勇敢而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一旦操纵了权势,就深信自己一经举动,不难成其大事了。

    〉③

    由于雄心(争名)而起的变乱,其性质大异于上述的那些情况。因为重视举世不朽的声誉而发动大事的,就同那些贪图大利和高位而冒险击刺,以取僭主们的生命者,迥不相同。在他们看来,杀一僭主,扫除苛政,正是震憾世间的伟大事业,人们要是能使这样的声名永垂于今后,的确远胜于专城或得国。实际上,凭这种动机而表现得特别勇敢的人是从来所稀有的。必须具有舍身取义的精神,才能不计成败利钝地遂行其素志。怀抱雄心的人们应该像狄昂那样果决:当

    ①修色斯,见色诺芬:《长征记》(Anabasis)

    vi2。

    32:色诺芬从波斯回归希腊雇佣军,途中曾帮助修色斯恢复其父亲的领地(公元前400年)。

    《希腊史》iv8。

    26,又言及修色斯为色雷基“海滨地区执政”

    ,同奥特利赛人不和(约在公元前390年)

    ,司拉绪布卢为两邦调停。《狄奥多洛》xi105。

    3、xiv94。

    2称修色斯为“王”。这里称他为“色雷基人”

    ,同上述两书相异。

    ②《苏校》二版1692注,认为这里所举阿里欧巴查尼斯是滂都(黑海)南岸的波斯总督(公元前363—336年间在任)

    ,死后,其子密司利达提第二继任为总督(见色诺芬:《居鲁士的幼年教育》,Cyropaedia,vi8。

    4)。诺尔特克:《波斯史论》(

    zur

    persische

    Gesch)

    72页,认为这个阿里欧巴查尼斯应该是继任法那巴槎的希腊斯滂总督,公元前367年叛离波斯,被执,后二年死。

    ③《纽校》17—20行这句加〈 〉,并移接6一7行间。

    下章10—13句和这里17行以上一节相应。

…… 331

    413政 治 学

    狄昂率领着他的一小队附从者,开航出战狄欧尼修[后主]时,说:“我们一行前进,将会到达什么样的地步,可以不必预计;今天我们已经举起了我们的旗帜;即使一经着陆,我就阵亡在[叙拉古的]滩头,这也很好地完成了我的心愿。”

    ①然而,这样果决的性情,毕竟是不多见的。

    我们曾经讲过②,其它各种政体③被毁灭的原因之一为外力,僭主政体也同样可被外力所毁灭。另一政体相反的城邦可能比一个僭主的城邦为强大。原则(主义)上同它相反的城邦就会发生毁灭它邦僭主政体的企图,如果这种意志,济以实力,就将见于行动。几种不同类型的政体都包含着反对僭主政体的原则。极端平民政体的采取群众僭专型式者,往往同[个人]僭政相斗争,这有如希西沃图所说“陶者就老是和陶者互相吵吵闹闹”

    ④。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的与僭主政

    ①叙拉古僭主,狄欧尼修前主(公元前406—367年在位)两败迦太基而以西西里称雄亚得里亚海各邦间。死后,其子继任,遂多内讧,公元前366年后主逐出其妹夫狄昂。

    迦太基乘机攻西西里,侵略其西部城市。

    科林斯帖谟利昂(TimoAleon)引军赴援。迦太基兵退,叙拉古改建为平民政体,后主旋又恢复僭主政权。

    公元前357年狄昂以流亡之众回攻,战胜后主守军,入主叙拉古,旋为加里浦(Calipus)所暗杀,狄欧尼修于公元前356年被逼逃亡到意大利的洛克里城。

    ②见章七19—24。

    ③“其它各种政体”

    ,“其它”表明“僭主政体”也是“诸政体”之一,这和本章行文都以君主和僭主政体两型同“[立宪]诸政体”对举者相异。参看1注。

    卷三列君主类型在诸政体之内,但该卷中章十五8—13却将君主制列于一般政体之外。

    ④希西沃图:《作业和时令》25—28,说“陶工同陶工相争,樵夫同樵夫相吵,歌者和歌者相嫉”。这同中国俗谚“同行必妒”之义相同。色诺芬:《雅典共和国》(Rep。

    Ath。)

    i10“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相似者相亲”

    ,意思与此相反。

…… 332

    政 治 学513

    体为敌,其理不同,这里是因为两方建政的宗旨相异。所以,以王室为主的拉栖第蒙摧残了大多数的僭主城邦,叙拉古在享有良好政体的时代①也奉行相同的政策。

    僭主政体被毁灭的另一途径为由于内部失和。参加僭主政体体系中的人们往往互存嫌隙。叙拉古的葛洛家族从前就多阋墙,现世的狄欧尼修第二家族也常常发生内讧②。

    葛洛所创的僭业终被毁于司拉绪布卢。司拉绪布卢为葛洛和[葛洛的继统僭主]希厄洛的弟辈。希厄洛死后,他谀事葛洛的嗣子③,引诱这位幼主堕落到荒淫的生活中,而让他实际执掌着国政。嗣主的亲属于是结合党羽企图剪除司拉绪布卢,以挽回嗣主的权力;但跟着事势的发展,这一集团中有些人就变本加厉地乘机驱逐了整个僭统家族。至于狄欧尼修僭主政权的倾覆则由于戚属狄昂,狄昂起兵攻后主,获得平民势力的帮助,战胜并驱逐了他,但自己不久就死亡。

    激发人们攻击僭主政体的两个主要动机常常是憎恨和鄙薄。

    僭主必然受人憎恨;但这要等到它同时被藐视的时候,僭

    ①叙拉古自葛洛僭统告终,改建为贵族政体或贵族性质的共和政体,历五十多年,约在公元前465—412年间。

    ②狄欧尼修后主同妹夫狄昂内讧,参看39注,事在公元前357—356年。

    这里(10行)称“现世”

    ,好像《政治学》这书,亚氏在阿卡台米学院中便已开始属稿(参看罗司:《亚里士多德》,第一章“亚里士多德著作总述”)。但凭其它若干证据,卷四、五、六业经大家论定为亚氏晚年之作。这里“现世”一词是泛指数十年间事。

    ③“葛洛的嗣子”

    ,现在所有古籍均未能查见这个嗣主的名字。依《狄奥多洛》xi6。

    4,司拉绪布卢继其兄希厄洛为僭主;依本书本卷章十二38,也说葛洛三兄弟相继为僭主。该节或疑非亚氏原著。

…… 333

    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