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细节全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贺振安回过头来看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的时候,他意识到,做企业绝不仅仅是盯着企业做企业,企业的强壮与否,最终取决于它有没有能力不断营造一个自己可以相对调控的生态——这正是他的企业一路上把竞争对手抛在身后的秘诀。
案例分析能够成为行业标准,这并不是贺振安突发奇想制定出来的。客户的需求才是“标准”的源泉。他能在同行们浑然无觉中制定出标准,就在于他对于客户需求的敏感以及把这需求化作标准的“执行力”。他的企业没有一飞冲天的时刻,只是凭着一次一次从商业机会中学习、应变,化解随时出现的烦恼,他把自己的同行一一抛在了后面。
标准客观地造成了“合法垄断”和“通吃”。事实上,标准的占有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基本策略,尤其是在一个进入壁垒不高,行业已处于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上。很多企业之所以成为总也长不大的“小老树”,原因就在于它们是标准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细节30 该出手时就出手
金钱是经不住时间的损耗的,同样是1元钱,1年后价值可能就是现在的0。9倍,而两年后价值可能就是今天的0。8倍,三年后则仅仅是今天的0。7倍。所以,优柔寡断是商界的大忌,创业者一定要善于捕捉商机,并且果断地下决心。其实,能否抓住商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于决策是否果断。当很多人同时发现机会的时候,你必须抢在别人之前做出决策,这样才有可能抓住。
很多成功人士的学历、知识并不是很高,甚至还有文盲。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却是有胆识、决断力强。当别人还在瞻前顾后的时候,他们早就勇敢地跳了下去,畅游商海了。
【案例】发现良机并且敢想敢做
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发现良机并且敢想敢做的人。哈默16岁的时候,他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篷旧车,但标价却高达185美元,这个数字对一贫如洗的哈默来说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机遇不放,向在药店售货的哥哥哈里借款,买下了这辆车,并用它为一家商店运送糖果。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剩下了一辆车。哈默的这第一笔交易与后来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当时对他来说却属“巨额交易”,在这笔交易中,哈默考察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独自开创赚钱途径的本领。
1921年8月,阿曼德·哈默在经过漫长旅途之后,风尘仆仆地抵达莫斯科。哈默在苏联的考察中发现,这个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们却饿着肚子,为什么不出口各种矿产品去换回粮食呢?哈默直接向列宁提出建议,并很快得到了列宁肯定的答复,于是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石棉矿的许可证,从而成为布尔什维克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美苏之间的易货贸易也由此开始。哈默通过他后来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国联合公司联系30多家美国公司同苏联做生意。
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哈默又萌生在苏联办铅笔厂的念头。有一天,他顺便走进一家文具店想买支铅笔,但商店里只有每支售价高达26美分的德国货,而且存货有限。哈默清楚地知道同样的铅笔在美国只需3美分。于是他拿着铅笔去见苏联主管工业的人民委员克拉辛说:“您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要求每个公民都得会读书和写字,而没有铅笔怎么办呢?我想获得生产铅笔执照。”克拉辛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他以高薪从德国聘来技术人员,从荷兰引进机器设备,在莫斯科办起了铅笔厂。到1926年,他生产的铅笔不仅满足了苏联全国的需要,而且出口到土耳其、英国、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哈默从中获得了百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案例分析哈默有一双善于发现机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有敢作敢为的勇气。对于每一个机遇,他都决不放过,不论它有多么困难,存在多少风险,他都敢去实现。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石油大王。
失败者的通病是犹豫不决、左顾右盼,没有主见。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箩筐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退缩。如果做决定的时候意志不坚定,老是受别人的干扰,那么,这个人干什么事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当然不否认,做决定时需要听取各方意见,收集各种资讯,但是,我们强调的是,接下来,就该是你自己的工作了,你要根据你自己明确的目标,综合各种信息之后果断地做出决策。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这才是成功创业者的必备素质。
第三篇 实干篇·经营管理之道
第07章 企业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创业者可以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和个人独资等企业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注册资本要求较高,且需经省级政府的批准,不为一般的创业者所采用。合伙和个人独资因创业者须承担无限责任,选择这两种企业形式的也相对较少。有限责任公司是绝大多数创业者所乐于采用的组织形式。
●细节31 独资,做自己的老板
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首次赋予一人独资公司的合法地位。一人独资公司是指,由一名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在新《公司法》颁布前,我国只允许国有独资公司和外商独资公司的存在,排斥企业法人和自然人设立一人公司。
新《公司法》实施后,注册资本门槛降低,促使许多创业者将视线转向责权分明的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一人独资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一人独资公司与传统公司相比较,具有无须多方协商、公司内部决策效率高等优势,而这也是导致一人独资公司模式更吸引投资者的原因。据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2007年1~6月份,北京市新登记一人独资公司5688户,占新开办企业总数的1/5。
在一人独资公司创业选择的行业中,零售业、建筑工程设计和餐饮业等行业成为主流领域。那是因为这些行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需要投资的规模不太大,经营灵活、管理简单,更适合个人初次创业。
【案例】独自做老板的大学生
陈文彬是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工商管理系2005届毕业生。那年7月8日,他成为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第一个获得毕业生创业基金的人。根据他的创业计划,他将在家乡泉州开一家加盟特色粥店。毕业之后他一直都在筹备开店事宜:选址、装修、职员培训、申请执照……在那年毕业的学生中,有4人向学院提出申请,只有陈文彬的创业项目通过了审核,获得3。5万元的资助。他的创业举动,成为该届毕业生中的亮点。
2004年从厦大计算机本科毕业的张伟武也是该系第一个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张伟武早在上大一、大二时就小试过创业,那时成立的是一家设计工作室,专门做委托设计出版物。但是从大二那年起,他才真正有了创业的念头,不过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一直等到大四,他才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他在厦门独资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为IT市场专营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锐业软服。此后不久,他聘任德国商会首席信息长官绍英先生,前往北京开设国际业务分理机构。目前,锐业软服已经成功地与德国几家大软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运营状况顺利。
案例分析如果你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有一定的资金积累,需要快速决断业务,需要一定的企业形象,那么可以考虑个人独资。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全是大鱼吃小鱼,更多的是快鱼吃慢鱼,小企业在创业阶段需要快速决断,这是独资的最大优势。
需要提醒创业者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自的特点: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点是:一个人投资,不限制投资额;没有注册资本,不具备法律风险;企业名称不可以用“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在税务方面如果是生产企业只能申请小规模纳税人(6%);不具备公司章程。
一人公司的特点是:一个有限公司需要注册资本;企业名称后缀是“有限公司”字样;在税务方面,如果是生产企业,一人有限公司方可申请17%增值税;注册资本必须一次性验资到位,不可分期付款;具备公司章程及公司委派监事人。
所谓“一人公司”,其实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俗称。“一人公司”虽降低了门槛,但监管上却更加严格。在注册资金上,10万元的“起步价”要一步到位。在经营管理中,“一人公司”还需要设立公司章程,提供独立的财务报表并接受每年度的财务审计。
但较之个体工商户,“一人公司”可享受公司“有限责任”的好处。例如,当出现债务危机时,个体工商户要以出资者个人财产来赔偿;而“一人公司”是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比如,如果公司背上了15万元的债务,而现在公司全部资产只有10万元,若你能证明自己的个人资产和公司资产是彻底区分的,那么只要赔10万元就行了,所以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相对个体工商户来说,公司在经营方面更规范,诚信度更高,客户更愿意跟公司打交道。独资的形式,则让你不用担心利益分配,凡事不用征求他人意见,且办事效率更高。
●细节32 合资,让我们荡起双桨
合资公司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人,两个或多个股份公司、信托公司等共同建立新公司来进行贸易或商业活动的公司,合作的每方都为公司提供资金、劳力、财产或技术,同时也分享公司的利润并承担损失。合资公司的存在依赖于合作的连续性,特别是在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中,如果其中一人离开或宣布破产,则伙伴关系自然解体。
合资公司也像独资公司一样易于成立,有时,一个口头协议就已足矣。但如果资金和财产会在将来成为问题,那么还是准备一个书面的协议为好,公司利润的分配和损失的分担办法,应在合资协议中加以说明。
另外,从事贸易、采矿或制造业以外业务的合资公司不一定要注册。可以采用简化的手续,也就是只在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登记并得到营业许可证。
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合资公司叫有限合资公司(LimitedPartnership),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有限合伙人组成,和有限公司不同,公司的一部分股东不参加公司的运作,公司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
虽然合资公司的先期投资大,但绝对投有所值。合资公司是个独立的实体,担负企业的法律责任。万一有情况出现,个人将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所以,它也是创业者的好选择。
【案例】和朋友合开律师事务所
陆先生原先在复旦大学读物理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搭不上关系。其实他自己对法律很感兴趣,所以一直在进修法律知识,自己也乐于研究。毕业后他在复旦大学工作了将近有20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一直在学习、听讲座,思想与潮流同步,他的思维也越来越敏捷,同时他感到学校终究不太适合自己,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想与几个同学一起合作开律师事务所。
一开始,他的创业压力比较大,担心做不好,因为这还关系到家庭。但因为这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且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