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小日子-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坏笑着拧了一把,“你不就喜欢爷这种坏吗?刚才是谁叫着让爷不要停啊,这幸亏外面守着的是我们的人,否则还不知道你的声能吸引多少人过来呢?”
女人不依的撒起了娇,和男人调笑了半天方才换了个话题,“我们这次好不容易布的局被那个贱人破坏了,爷应该听说了吧,皇上要让大皇子去河间府赈灾呢,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提起此事,男人也是一脸的郁卒,“之前倒是我们小看了那个贱人了,竟然让他破坏了我们精心的布局,皇上显然开始怀疑了,否则怎么会让大皇子出宫赈灾,不过不要紧,一个黄口小儿,小小年纪就想建功立业,哼,也要有命拿才好,出宫赈灾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灾区最多的就是暴民,再不济,灾是那么好赈的吗?小心吃力不讨好,最后落个身败名裂也未可知。。。。。。。。。。。”
女人丝毫不介意男人话中的冷意,“那宫里这个呢,怎么解决?”
男人横了她一眼,低低了笑了出来,“这个你放心吧,宫里的这个爷自然有解决的办法,皇上打的什么主意爷心里清楚的很,无非就是想一个儿子在宫外,一个儿子在宫内,想分散爷的注意力,哼,分开也好,爷就让宫内宫外同时出事,你按爷的吩咐办事就好,爷一定会让你如愿的,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儿如愿的,我们一定会拿到那个位置的。”
女人嘤咛一声,偎依在男人怀里,纤细的手指在男人的胸前划着圈,娇声道:“妾身相信爷,我和孩儿就靠爷了。”
男人满意的笑了,又叮嘱女人道:“皇上已经起了疑心,这些日子你行事低调些,要多主意宫里其他嫔妃的动静,我最近也不会进宫了,有事你能自己拿主意的就自己看着办,不能拿主意的就按照以前的老法子通知我。”
女人点头应下,“爷放心吧,我晓得分寸。”
男人放下心来,脸上浮起一抹坏笑,“既然有段日子不能进宫,今日就让爷多尽兴几回吧。”说罢,伸手在女人身下探了探,满意的探到一片泥泞,坏笑着翻身又压了上去,引起女人一阵惊呼,紧接着又响起了一阵阵的呻吟声和男人的粗喘声,罗汉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晃动。。。。。。。。。。。。。。。
第218章 出发
ps:
继续为阿藜求订阅,打赏,粉红什么的,来者不拒~~~~
二月底的时候,皇上任命大皇子为此次赈灾的指挥使,顾照棠为副指挥使,带着户部筹措好的二十车粮食、衣物等物资,出发去了河间府,同时,京都城及各地掀起一股救灾热潮。
由户部主办,颁布了朝廷的一系列救灾方案,在宫里,由皇后率先带头裁剪用度一半,并号召嫔妃将不用的金银首饰折算成银钱捐给灾区。
宫外,由慎亲王妃石氏带头,号召京都城勋贵世家、官员内眷捐钱捐物,朝廷有命令,捐资排在前十名的家族可以给其一到两位子弟安排差事,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再说大宗的银钱没有,可谁家没有囤积的粮食、积年的尺头,还有常年积攒下来不穿的衣物,因此各家都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开始在家中搜集旧衣物,努力多捐些,以期望自己家族能够挤进前十名。
再就是由皇家制造司率先表态,将皇家制造司一年利润的两成捐给灾区,鼓励京都城各大商家捐资救助灾区,凡是捐资超过银钱一万两的,可减免赋税一年,超过两万两的,朝廷会颁发义商的荣誉,命令一下,有头脑的商家就开始盘算,商人重利,但也很清楚良好的声誉才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商界的救灾捐助行动也开展的轰轰烈烈。
除了这些捐资捐物行动,最让人议论纷纷的就是由工部颁发的招募什么志愿者的行文,但凡在修建房屋、搭建锅灶、伺候农田或者看病救人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志愿者,最后由工部筛选定出名单,再由工部官员带领选出的自愿者奔赴各个灾区,帮助灾区,照顾灾民。修建房屋,恢复农田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有志愿者在从在灾区回来后朝廷可以为其在衙门里安排一份差事,也可以为其子女安排免费进学堂读书或者一份差事。
同情弱者本就是人的天性,更何况有朝廷许诺的这样诱人的条件,这样的条件对于官眷之家自然没什么吸引力,但对于下层社会的农民或者商人却有着很大的诱惑,可以让子弟免费读书或者在衙门里领份差事,无论那个条件,对于他们来说都有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转折点。因此,行文一发出,前来报名参加志愿者的人是络绎不绝。
不止京都城开展了这些救灾行动。其余的州府在当地官员的主持下也陆陆续续开展了类似的救援行动,一股全民总动员救助灾区的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当然,这其中最满意的是皇上,他没想到顾照棠提出的这样看似没什么技巧的方法却能带来这样的效果。至少国库的开支可以稍微省下来一些了。
送走了顾照棠,沈清夕压下心底的惆怅,也在家中号召奴婢将家中积年的尺头,不穿的衣物收拾出来,清洗晾晒,准备捐出去。又打发沈贺出去采买药材,以忠郡王府的名义捐了一车药材,有事情忙碌着。倒冲淡了她对于顾照棠此行的担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顾照棠这边,河间府离京都城并不是很远,大概两天两夜的脚程。由于他们带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加上天气严寒。他们走的并不是很快,到了第四天早上才进入河间府境内。
河间府下辖十二县,他们是从河间府最东边的博陵县进入河间府境内的,他们进入博陵县的时候,天空还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花,路面上还接着一层厚厚的冰,看着眼前所见的情形,他们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衣衫褴褛的灾民,身上穿着仅剩的能够裹身的破烂棉衣,哆哆嗦嗦的,三五成群的堆在一起抵挡着寒风的侵袭,沿路甚至还能看到冻死的尸体,大部分是老人或孩子,他们身上只剩最基本的遮羞的布料,所有随行的人都看的两眼发红。
“活着的人都没有足够的衣服取暖,哪里还能顾得上死去的人。”前来迎接的官员对这种情况解释道,他们已经从最开始的无法接受到现在的面不改色,这中间的经历不足为外人道。
所有人都沉默了,尤其是大皇子萧昱,在他之前的生活中,即使是备受皇上冷落的那几年也依然是锦衣玉食,这里所见到的情形是他从来没遇见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他从一进入河间府就开始变的十分沉默,小小的脸上是一片肃穆之色。
“我们先去县衙安顿下来,然后出来看看灾情再找当地官员商议救灾之事吧。”顾照棠提议。
于是一行人安顿下来后,顾照棠便陪着萧昱出来探查灾情,探访完后,他们的心情都十分的沉重,当地的灾情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博陵县是河间府最大的县,也是比较富有的县城,博陵的灾情都如此严重,后面的几个县他们都不敢想象了。
“那些冻死的灾民尸体必须尽快收拾安葬,不能任由他们曝尸荒野,这样可能会引发瘟疫。”他们一回来,顾照棠就吩咐博陵县令去安排此事,他对萧昱解释着这样做的必要性,这也是临行前沈清夕交代过的。
萧昱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对此事并没有异议,“嗯,应当如此,另外,整个博陵县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划分为六个区域,下晌就让我们的人和博陵县衙的人一起去搭建帐篷安置灾民,再按村庄建置公共食堂,公共厕所。”
这些事是出发前两人就商议好的行程,现在不过是商议下分工和人选的安排。
“后面还有很多县城,我们不能在博陵待太久,最多停留五日,把救灾的物资分发下去,再留守一部分人帮助救灾。”顾照棠和萧昱商议着应该留下的物资和人选,“先留下五车物资给博陵县令,再将孟鲁及户部的两个人留下来协管,大皇子意下如何?”
他们带了二十车的物资,留下五车给博陵县已经非常多了,后面的县城谁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值得庆幸的是后面还会有物资不断的运过来,这点他们离开京都之前就安排好了,后续救灾物资的运输是由户部和礼部共同负责的,礼部侍郎宋大人是卫国公府二少爷沈青翔的岳父,顾照棠倒不担心他们会在后方克扣救灾物资。
萧昱想了想,补充道:“再留下一车药材吧,分发给全城的药馆,让博陵县令动员全城的药馆先救助冻伤冻病的灾民,等灾难过去后官府来补偿他们的损失,你估摸着姐姐所提议的志愿者队伍什么时候能到?”博陵县残酷的现状让萧昱一夜之间仿佛更成熟了些,考虑问题也更周全了,在他的心中十分庆幸自己坚持走这一趟。
“估计还得有四五日的功夫,时间上有些来不及,”顾照棠心里盘算了一下,“让博陵县令同时在本地征集志愿者吧,等京都的志愿者来了,留下一队在博陵,其余的人让孟鲁沿途带着去追赶我们。”这也是他坚持把孟鲁留下的原因,上次大皇子选了建安侯孟家的长孙孟鲁,靖国侯宋家的次子宋朝云,还有长乐侯家的庶长孙朱新磊三人一起参与花草茶的事情,因为赈灾暂停了花草茶的事情,大皇子干脆就让三个人一起跟着来赈灾,顺便看看此三人的才能如何。
萧昱点头同意顾照棠的提议,两人便开始商议这五日的行程,待定下后,萧昱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我记得姐姐好似提过让你找积年的老农问问温室育苗的事情,这件事有没有结果?”
萧昱口中的姐姐自然指的是沈清夕,两人出发赈灾之前,沈清夕虽说确实不懂农事,却还是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温室育苗,便对顾照棠提了提,描述了大概,让他去找有经验的农民去问问。
顾照棠和萧昱心里都明白,他们带来的物资再多也只能在眼前救急,却不能救穷,过了这段寒冷的日子,地里的庄稼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上,灾民的数量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育苗能否成功是这次救灾能否成功的关键。
“咱们来之前,时间紧急,臣只是找庄子上的老农问了问,他们都不太清楚,后来臣妻说她来负责找人安排此事,一旦有结果,就快马加鞭的找人把会育苗的老农送过来,此事怎么也得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到时我们基本上把河间府的县都走了一遍,选其中一个县作为试点来培育秧苗,如果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县,一定要赶在三月底之前将秧苗全补充上。”
萧昱并不懂农事,他对沈清夕有种特别的信任,听顾照棠说沈清夕会负责此事,便放下心来,不再提起此事。
接下来的几日,两人都穿梭在博陵县的各个区域,忙着搭建帐篷,建设食堂等事,五日后,他们留下谈好的物资,出发去了下一个县城。
第219章 育苗
却说沈清夕这边,自顾照棠走后,她除了捐款捐物捐药之外,精力就放在了秧苗的培育上,她前世虽说是孤儿,可也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农事十分的陌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温室育苗的事情,但具体怎么弄,她其实也不是很清楚。
而且她并不清楚这个季节应该种什么庄稼,因此顾照棠走后没两日她便将家中的事情给了江氏,她则去了顾家的庄子上,专心钻研培育秧苗的事情。
此时京都城的天气依然很冷,丝毫看不出立春后的景象,沈清夕先找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