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造的瓷器被称为〃年窑〃。当时雍正下一道圣旨说:我这儿得烧瓷胎漆碗,你那个碗烧的时候,里面有釉,但外面不能挂釉。那明显里面是瓷的感觉,但外面要上漆。漆如果挂在有釉的瓷器上,非常不容易挂住,所以一定要涩胎。
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欧洲时,在市场上看到过黑漆螺钿的瓷器、带剔犀的瓷器,但当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没买,没有有意识地去收藏。历史有局限,个人也有局限,当时不具备这个知识。这种瓷胎漆器也不贵,但我就觉得里面是瓷外面是漆,算瓷器还是漆器啊?当时心里一打鼓,就没买。其实这些东西当时基本上都是宫廷要求烧造的,或者都是宫廷制作的,兼具两种工艺。试想,这种瓷胎漆器的成本得有多高?首先一个瓷碗的成本在那儿摆着,然后再重新按漆的要求去做。可我当时忽略了。
我们都很习惯将一个东西明确地分类,比如说瓷胎漆碗算瓷器还是算漆器,对吧?这里有个很世俗的想法,就是它算瓷器是什么价钱,算漆器是什么价钱,漆器和瓷器的价钱不是平等的。谁碰到它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把它划在一类里,但问题是历史并未给我们划这个类,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个碗的时候就会走入一条思维的死胡同。我今天想起这些东西,当时真应该有意识地多收藏一些才好,但都没有买,就是不知道这段历史,不知道雍正皇帝曾经下过这么重要的指示,当时也没看到这样的书。
【识文描金】
漆的本色是黑红两色,这对清代的漆器依然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清代到了雍正时期,非常愿意在漆器上描金,有黑漆描金、朱漆描金、识文描金。比如雍正时期的朱漆菊瓣碗或菊瓣盘,单色,中间描金,和雍正时期的瓷器样子非常相似。黑漆描金和朱漆描金都很好理解,那什么是〃识文描金〃呢?识文描金的〃识〃,准确的念法应该念〃制〃,我们常说的一个词是〃款识〃。何为〃款识〃?低于平面的为〃款〃,高于平面的为〃识〃;也就是说凸起来的为〃识〃,陷下去的为〃款〃。〃文〃,指纹饰。识文描金,说的就是在纹饰凸起来的地方描金,是漆器中极为奢侈的工艺。识文描金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漆器。你想,在凸起来的地方描金一定好看,它是立体的。
这种大量描金的漆器是雍正皇帝最喜欢的,多次下旨制作。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洋漆。为什么呢?当时认为这种工艺是日本传给我们的,是东洋的漆。但实际上,在漆器上描金、描银的工艺,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在日本发扬光大。清朝时期,日本的〃莳绘〃,就是我们说的识文描金,又反过来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很少研究这种漆器,以为这个工艺是日本的,所以称为洋漆。在清宫档案里,带有描金的漆器都被叫做洋漆。由于雍正皇帝的喜欢,全国各地大量进贡,比如贵州进贡的洋漆,不用问,肯定都是皮胎,今天贵州依然有皮胎漆器;江宁(南京)进贡的金漆、仿洋漆;江西有瓷胎的,等等。
有一年,我跟一个朋友逛天津的沈阳道,他在我前面一步,一把就抓起一个识文描金的花觚。当时摆地摊的人要400元,我印象中他花了200多元钱就买了。他明白,我也明白,都是行家嘛。我就跟他说:〃你这个花觚加点儿钱,匀给我得了。〃可那朋友死活不给我。我曾难过了很久,我就想:如果那天我一步跨到他前头,这东西就是我买了,对吧?但时间长了,慢慢就适应了这种收藏生活。收藏过程中不是说每一件东西都是你的,简单说,不是每一件便宜的东西都是你的,谁收藏都一样,只要它能被保护起来。现在那个花觚还在我朋友的柜子上摆着呢,我一去他就气我:〃你看,这便宜吧?〃
【没见过这么砍价的】
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曾经陪一个大收藏家去山西乡下看东西,老爷子至少年长我一辈半人。山西的那个村里家家户户都卖这些老物件,我们进入一个老乡家里,发生这么一件事。我们推门进去以后,大收藏家一眼就看上人家炕上放着的一个黑漆描金的盘子,拿起来连看带摸,爱不释手。我站在他旁边跟着看,那时候我还不是太明白,看也是瞎看。然后老爷子就问老乡:〃您这个想卖多少钱啊?〃老乡很痛快地说:〃80块钱。〃人家出价了,老先生得还价啊,我不能替他还,我得在旁边看着。我就说:〃您还个价吧。〃老先生说:〃8块。〃好嘛,我们砍价都是拦腰一刀,老爷子是从脚跟上一刀,上面全给剃了。这老乡当场就翻脸了,他没有那么好的商业修养。他一把就把这盘子从老爷子手里夺过来,嗖地一扔,就扔到炕上了。当时满大街都是玩飞碟的,那盘子就跟飞碟一样飞回炕上。我觉得这件事很尴尬,就把老乡拉到后院去了。老爷子很镇定,爬上炕又把盘子捡回来,还在那儿看。
我在后院就跟那个老乡商量:〃老爷子甭管还多少钱,您就卖给他,我再买一件别的东西,咱这件事就算平了。〃当时他家还有一个青花炉,我问:〃这炉多少钱?〃他说:〃200块。〃我说:〃行,这个炉我要了,我不还价;他那个盘子还多少价,你都卖给他。〃这老乡很有意思,跟我说:〃你是你,他是他。你这人大方,他那人小气,是两回事。〃他是个非常耿直的人。然后我又劝说半天,才把这老乡说服了,同意重新来一回。
我们俩就进堂屋了,老爷子还在那儿看呢,还爱不释手。我就问:〃您这盘子卖多少钱啊?〃老乡说:〃80块。〃不松口。我说:〃老爷子,还个价,咱就成了。〃老爷子坚定地说:〃8块。〃嘿,一模一样!这老乡就彻底不想卖了:〃他哪怕给我加2块钱呢,我都给你这面子,他怎么1块钱都不加啊?〃 最后还是跟他磨蹭半天,终于把这个盘子买出来了。后来我才明白,这个漆盘就是雍正时期的洋漆,有很细的藤编。故宫的漆器收藏里现在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东西。回北京的时候,老爷子一路讲这个漆盘有多好,有多便宜。那确实便宜,搭多大人情啊!
【漆器的意义】
漆器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两个重任:一是防腐,一是装饰。防腐的任务很容易完成,但装饰的任务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路程。从河姆渡文化的那只漆碗开始算,到今天七千年了。装饰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
七千年来,中国的漆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传播到世界各地。全世界的漆器都有中国漆器的影子。尽管今天不再用植物漆了,但它是所有漆的源头。比如汽车,不论喷的什么漆,一定源于中国的漆。今天没有一个国家敢说汽车不上漆,直接开着铁皮满街跑。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后来对漆器的感情淡了呢?因为我们的瓷器太强大了,而且成本大大低于漆器,抑制了漆器的普及,不普及就没有感情。过去国学不普及,大家对国学都没有感情;今天国学开始普及了,哪怕从《三字经》读起,大家就有感觉。为什么我今天在《百家讲坛》普及收藏呢?不是让你拥有多大财富,而是希望让你拥有更多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整个国家都有好处。
从宋代起,漆器有一个新迹象出现了:动刀。宋代以后的漆器开始向动刀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宋代以后动刀的漆器逐渐形成主流。至明清时期,中国漆器的地位也由此达到一个巅峰。
其实,早在战国到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中已经看到了针划、锥刻,但到了宋代才开始动刀。在漆器上动刀,首先就得要求漆面能够承受,但薄薄的一层漆,怎么能承受刀刻呢?下一讲就专门讲动刀的漆器。
03 捉刀代笔 科罗曼多
--雕刻漆器
中国漆器的装饰手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笔,比如带有描绘的漆器和素漆器;另一类是动刀。这两类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动笔相对来说比动刀容易一些,体现出平民化的特征。比如我做了一个素漆盒,心中有一份寄托,那么我就画几笔竹子或兰花。而所谓动刀,就是要在漆器上雕刻,对技艺的要求会高很多。相对来说,动刀的漆器贵族化倾向就比较重一些。
【剔与雕】
漆器有一个特性,就是干燥比较慢。由于它这个特性,聪明的工匠发明了动刀的漆器。我们生活中都有经验,水很容易干,比如桌子上洒了一杯水,很快就会干掉;如果洒了一滴油,很长时间都不会干;如果洒了漆,也不容易干。漆的干燥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有时对漆的干燥问题还有一点误解,认为气候越干燥,漆干燥得越快。其实不是这样,有的漆器在非常潮湿的条件下才能加快干燥速度。
由于漆的干燥速度比较慢,就形成一个特性,在它半干不干的时候会形成一层软软的膜。当这层膜出现的时候,古人发现,在膜上可以再度刷漆。也就是说,不等第一道漆彻底干透,就刷上第二道漆;等第二道漆半干的状态,又刷第三道漆,循环往复,可以使漆膜增厚。等到漆膜增厚到一定程度以后,古人就开始在上面做文章,用刀在半干状态的漆上面剔出纹样,由此出现了中国独有的用刀代笔装饰的一类漆器,比如剔犀、剔红等等。
为什么把这种工艺称之为〃剔〃,而不是〃雕〃呢?因为中国的语言非常严谨,剔和雕之间有区别。雕,是雕刻。雕刻在我们心目中是硬碰硬的概念,比如篆刻印章、雕刻石像,都是硬碰硬;硬碰软的时候才称之为剔。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词汇呢?有,比如说剔肉,肉比骨头软吧。吃饭时牙被塞住了,剔牙,不是真的去剔牙齿,是剔牙齿与牙齿之间那道缝。中国语言的严谨性在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硬碰硬为雕,硬碰软为剔。那么,当漆器的漆膜形成一定厚度,在半干的状态下,工匠用刀在上面轻轻剔出纹样,是硬碰软,所以叫剔,不叫雕。后来由于很多外行的理解,把剔犀、剔红这种动刀的漆器称之为〃雕漆〃,从专业意义上讲是不对的。
制作动刀的漆器,剔完图案以后一定要等漆彻底干透,然后再进行人工打磨,成为成品,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成本高,因此致使动刀的漆器价格比较昂贵。
【犀皮漆的解释之一:模仿马鞯】
动刀的漆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剔犀,一类是剔红。剔红容易理解,就是剔出的图案呈红色,其他品种还有剔黑、剔绿、剔黄。如果剔出多种颜色,叫做剔彩。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动刀的漆器中剔犀是一类,剔红是另一类,剔红就包括剔黑、剔绿、剔黄、剔彩等等。
剔犀的名字就不太好理解了,〃犀〃代表什么意思呢?显然是受〃犀皮漆〃的影响。犀皮,又被写做〃西皮〃、〃犀毗〃。关于犀皮漆这个名称,来历非常复杂。历史上对它的记载很多,唐、宋、明、清均有记载说明犀皮漆的来历。记载犀皮漆的绝大部分是文人,但到了明代以后主要是漆工。记载这样一个文献,文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漆工起到技术上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记录应该说比较真实。
唐代有一个人叫赵林,他认为犀皮漆是汉人从西域的马鞍子上得到灵感,从而发明的。这个说法被元末明初的陶宗仪所引用,他在《辍耕录》中引用了赵林的《因话录》:〃西皮髹器谓之西皮者,世人误以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马鞯,自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