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牛男 >

第93章

牛男-第93章

小说: 牛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得不少啊。”罗蒙此时就已经有点明白这兄弟二人今天的来意了。

“今天我俩来找你,主要也就是为了这个事。”果然,罗汉荣马上就说了:“汉良他养这么多猪,每天煮猪食都得费不少料,咱村里不就你这个山头种红薯最多嘛,我们就是想问问看,你这个红薯藤卖不卖?”

“看上我这儿的红薯藤了?”牛王庄上确实是种了不少红薯土豆,眼下都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红薯要收倒也能收了,不过最近这阵子大伙儿都忙着收向日葵打瓜南瓜,红薯可以往后推一推,这些红薯藤到时候肯定就没用了,水牛不大爱吃这个,家猪却很喜欢。

“是啊,你看,这价钱是要多少合适嘛?”罗汉良有些拘束地问道。

“这乡里乡亲的,我哪好意思收你们的钱嘛?”何况这些红薯藤真要卖,又能卖得了多少钱?罗蒙这会儿心里已经是起了其他的念头了。

“肯定要的,你要是不收钱,咱也不好白拿你红薯藤啊。”

“那我提个建议,你们兄弟俩听听看能成不,要是不成,这话当我没说过。”罗蒙自己是有了想法,但就是不知道这对兄弟俩能不能同意。

“那有啥,你先说说看。”罗汉荣说道。

“是这样,我这山头上的红薯藤呢,确实是多,除了这边,打铁铺那边还有呢,那边的红薯种得晚,到时候估计得入冬才能收,这要是供给你们那边养猪,那也是合适的,大半年时间的饲料都不用发愁了。”罗蒙先是把自己这边的情况阐述了一遍。

“那是。”罗汉良连忙点头说,村里人煮猪食,大半都是用的番薯藤,另外再加点泔水粗粮什么的一锅煮,养出来的猪就肥得很。

“这些番薯藤都给你们喂猪可以,但是我不要钱,我就想着,能不能买几头猪仔放在你们那边一块儿养。”到时候逢年过节杀一头,省下一笔过节费不说,猪还是好猪,肉还是好肉。

“那你想养几头?”听罗蒙这么说,罗汉良的脑子已经完全转不过弯来了,罗汉荣心里大概就有谱,觉得罗蒙这个提议也是可行,主要就看他想放几头猪在小土坡那边养着。

“第一年咱也没经验,心里没数,就先养个十头,你们看成吧?往后时日长了,大家心里就都有谱了,这个数量要增要减,以后咱再慢慢商量。”

牛王庄这么多红薯藤,加上打铁铺那边的,还都是用他们家的牛粪肥出来的,养猪肯定好,第一年罗蒙就只要求十头,那肯定是少了的,不过考虑到小土坡现在总共也就八十头猪,罗蒙也不好一下子占了太大比例,以后再说吧。

“这事我看成。”罗汉荣看了他弟弟一眼,示意他可以答应下来。

“不急。”罗蒙赶在罗汉良前面说话了:“反正我这山头上的红薯藤也不会跑,这事你让汉良回去好好想一想,顺便也跟全顺叔商量商量,到时候要还觉得合适,咱再把事情定下来。”

“那也行,其实我们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红薯藤的事商量完了,罗汉荣又说话了。

“是你的店里的事吧?”这倒也不难猜。

“没错,咱村里别的东西都好买,现在就你们家这豆腐,村子里还没人做,我就想问问看,你这豆腐卖给极味楼多少钱一斤?”要是价钱差不离,他就想在自己店里也供上。

“极味楼在咱村里收菜什么价位,你也看到了,按那价钱给你肯定不合适,咱好歹也是乡亲一场,我能按那价钱给你吗?这样,我往后每天让他们多做五十斤豆腐,按三块钱一斤的价钱给你,你看怎么样?”

以现在牛王庄每天做豆腐的数量,每天多出这五十斤,实在没啥影响,罗蒙就是想卖给罗汉荣一个人情,他们那快餐店有了这五十斤豆腐,也算是多个噱头,真正靠这个也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水磨豆腐本来就不便宜,罗蒙家的豆子又好,这豆腐卖三块钱一斤实在不算贵,这个罗汉荣自然也是知道。

虽然五十斤确实是少了点,但是罗蒙这么说,也算是给他面子了,所以罗汉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向罗蒙道了谢,说好明天早晨过来运豆腐,然后兄弟俩就一起下了牛王庄。

当天晚上,罗蒙就接到村长罗全顺的电话了,说牛王庄上的番薯藤又多又好,十头猪太少,加几头吧。

人家这说的多半是客气话,罗蒙自然也是客气地谢绝了,回答说这多了少了以后再说,开始就养十头。

于是这番薯藤换猪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当下罗蒙就给孙林木打了个电话过去:“今年你种的那些番薯,两成租子不用交了,拿番薯藤来抵。”

92

92、当东家就是这点不好 。。。

正午十一点半;外边太阳正大;永青镇某小区内;一户人家还噼噼啪啪响着麻将声。

“奶奶;我饿。”一个虎头虎脑的女娃扯着她奶奶的短裤喊肚子饿。

“囡囡肚子饿了?中午想吃什么,一会儿奶奶给你做。”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抬了抬金丝眼镜;这时候对家出了一张二条,她连忙喊了一声:“碰。”

“不知道。”小姑娘有些苦恼地摇了摇头;眼下虽然已经进入九月份,但是这天气依旧是热,热得大人小孩都没胃口。

“这都十二点了;打完这一圈咱也歇了吧。”一旁另一个老太太就说了。

“回去干啥,看电视啊?有啥好看的,接着玩吧,反正也不知道吃啥,叫个外卖,今儿就都在我这儿了。”那女娃的奶奶说道。他们小区里这几个人平时就没少相互串门,她也没少带着孙女去吃人家的,偶尔请一次可也是应该。

“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回去,一会儿我家那祖宗就该放学回来了。”另外一个年轻点的女人说道。

“你喊他来我家不行啊?一块儿吃一口就是了,这大热天的,做什么饭。”

“还是算了,我家那祖宗嘴巴刁着呢。”年轻女人连连摇头。

“嘿,就你那手艺,真不能怪你儿子嘴巴刁。”坐在老太太对面一个老头就说话了。

“对了,前几天我儿子给我拿回来一张外卖单,说是那家的东西吃着蛮好,要不咱今天就叫来尝尝?”

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妇都上班,她自己又有退休金,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如今孙女儿都这么大了,非要说这生活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她们家老头子死得太早。还好这些街坊都还不错,平日里常常走动,一起打打麻将逛逛公园什么的,时间也挺好打发。

这外卖单一拿出来,桌上几个就纷纷咋舌了:“这是啥快餐啊,一碟子青菜都要十二块,这也忒黑了,咱路口那家馆子,现炒的才要八块呢。”

“我儿子说不错,咱就尝他一回,要是不好吃,一会儿就把这张纸丢垃圾桶里。”

“看看,肉菜倒是不太贵。”

“你看这个鸡,咋不贵啊?”

“要真是农村里的土鸡,那就不算贵。”

“……”

四个人七嘴八舌,也没点太贵的,最后打电话过去点了两荤三素,接着又是一边打牌一边等饭吃。

一会儿那年轻女人的儿子也回来了,十六七岁的小伙儿,一见他娘又在打麻将,那脸立马就拉下来了,女人讪讪笑了两声,并不跟他认真,她儿子现在正是叛逆期,基本上只要不惹事,她这个当妈的都让着他。

十二点刚到,这家人的门铃又响了,来的是个穿短袖短裤的小伙儿,戴着一顶红色鸭舌帽,上边绣着大湾村三个字,不用说,这就是来送餐的了。

“咋这么快呢?”老太太连忙开门让他进来。

“我们这是快餐店,东西都是提前煮好的,所以快。”小伙儿利落地把保温盒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打开盖子,把里边的饭菜一个一个拿出来。“你们这次的消费金额是一百二十五元,店里刚推出的新活动,消费满百免费赠送一份水晶豆腐。”

“就是这个啊?”老太太拿起其中一个快餐碗,掀开盖子看了看,顿时那嘴角都快拉到下巴去了:“这么点,够不够三两啊?”

“嘿,大娘你这眼神可真好使,店里每天就来五十斤水磨豆腐,我们老板硬是让厨房师傅整出两百分水晶豆腐,算一算,一份也就只有二两半,加上这些调味料的话那肯定是够三两了。”年轻人非但不为自己打工的快餐店辩解,还顺口打趣起这个水晶豆腐来了,一席话听得屋里几个老老小小都觉得挺逗挺稀奇。

“没见过这么抠门的老板。”老太太笑了笑,爽快地付了钱,真要上当也就这么一回,没必要为了这点事为难一个打工的年轻人嘛。

“我们老板也是没办法,这豆腐难得啊,一天就五十斤,他想多买点还没有,现在也就是每天前两百个满百的客户有赠送,中午一百个下午一百个,后边的都没有。”年轻人找了钱,又从挎包里掏出几张外卖单,分别发放给屋里的其他几位:“你们一会儿吃了要是觉得好,下回再找咱订餐。”

送餐的年轻人拎着饭盒走了,老太太送他出去又关了门,摇摇头叹了口气:“哎,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啊,外边这么大太阳。”

“咱年轻的时候就容易了?”今天跟他们一起打麻将的老头又说话了。

“也不容易哦。”老太太招呼其他人坐下来,饭桌被麻将占领了,一会儿还接着玩,就不收拾了,搬几张凳子过来让大伙儿就围着茶几吃。

“这豆腐被他说得还挺稀奇,我先尝尝。”年轻点的那个女儿率先就挖了一小勺豆腐吃到嘴里。“嗯!好吃!你也尝尝。”说着又往她儿子碗里挖了一勺,她儿子先是不爽地皱了皱眉头,鉴于是在别人家里,没吭声就把那一勺豆腐吃了。

“咋样,味道好吧?”他娘问道。

“嗯。”小伙儿闷声扒了一口饭,这豆腐确实是好吃,豆香浓郁爽滑嫩口,煮得也不错,他吃一口就喜欢上了。

“真那么好吃啊?”囡囡她奶奶也跟着尝了一口,尝了这一小口,她就不舍得再吃了,而是挖了一勺喂给她孙女:“好不好吃?”

“好吃。”虎头虎脑的女娃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那一小碗豆腐,小孩都护食,但是她爸爸又说做人不能太小气,所以她也没闹腾着要,就紧紧盯着看。

“没几口了,我俩也不用尝了,都叫囡囡吃了吧。”另外一个老太太看她这样,连忙就说了。

“咱要想吃改天自己订。”老头子说道。

“我们今天晚上也吃这个?到时候我早点打电话。”年轻女人看了她儿子一眼,说道。

“嗯。”她儿子还算听话的应了一声,女人就心满意足了。

当天下午还不到四点钟,罗汉荣店里的电话就铃铃铃响个不停,没一会儿那一百份做赠品的豆腐就都有主了,对于后边的顾客,自然只有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豆腐已经没有了,少不了要听一通抱怨。

罗汉荣在永青那边干得风生水起,他弟弟罗汉良也不落后,前一天和罗蒙谈好番薯藤换猪的事,第二天他就打电话到县城郊区的猪场又叫了十头猪苗。

猪苗送到的时候,罗蒙和罗老汉已经等在小土坡了,当场就把钱给了送货的师傅,人家猪场看重罗汉良这个潜力客户,都没加收送货费。

“这些猪苗咋样啊?”罗蒙问他爹说。

“成啊,都是能上膘的好苗子。”罗老汉敲了敲旱烟管子,看着砖房里到处乱拱的那十头小猪崽子,从前日子不容易的时候,家里要是一回能买两头猪崽就算是不错了,如今倒好,一下就来十头,这十头猪到时候宰了,该得有多少肉啊!

“汉良啊,你这一下养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