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汉宫秋 落花逐水流 >

第61章

汉宫秋 落花逐水流-第61章

小说: 汉宫秋 落花逐水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嗳,到底急了些,”平阳道,“帝王抬举多少宠,她若受不住,往后都要还回来的……”

  皇帝眉色一怔,似吃了惊,可不是么,平阳局外人,看的才清楚,他赐桂宫,亲封远瑾夫人,于满朝文武面前,对她抬举了多少宠爱,这……只怕不是爱她,甚或反是害了她!

  “你也别急,慢着来,煮汤需用温火,慢慢儿地煨着,那味道才能熬出来。”平阳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此番先软和下来,哄得太后高兴了,甚么不能慢慢筹谋?莫说赐一座桂宫,即便入主未央,那也不过是皇帝一道圣谕的事儿……平阳因扶他,皇帝瞧她的眼色都柔缓了许些:“阿姊,朕先谢过你……救她一命。”

  “莫说这些个,你和她都好,阿姊便满足了。”

  皇帝支着平阳的胳膊,缓缓站了起来,因腿略微有些打趔,才一站起来,便已有内侍迎着上去扶。

  皇帝这时看起来却有些虚弱。

  “进来说话……”王太后已背身对着皇帝与平阳,疲累地扬了扬手:“好看呢,既已来了长乐宫,还打门前站着,成个什么样,进来说话——哀家不敢怠慢皇帝!”

  到底还生着气,这太后的脾气拧的跟麻花似的,不似年轻时那般温柔了,面对翅膀已长硬的儿子,多多少少置着气,颇有些无奈,不知此般心境,可与当年窦太后如一?

  平阳先行,皇帝随后跟入。

  仍是那般巍宇恢弘,长乐宫明烛通透,恍如当年窦太后在时一般。皇帝环顾四周,竟有些惆怅,汉宫“长乐奉母后”,这一宫殿从往昔奉养皇祖母窦太后,到如今,易了主,改换了他母后居住。时光苒苒,那年他年少,方御极未久,上元灯节时携阿娇偷偷溜出了宫,那一夜闹的尽够,在长安街头疯跑,彼年之事,仿佛就在眼前。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

  他还记得那个算卦先生说的话,他当时便觉那人招摇撞骗,尽是胡诌,却不知为何,明是算卦的胡言,他却记了这样久。

  ——这姑娘命里主贵,却不长久。

  那人说娇娇命中富贵太短。

  他原是不信。如今再溯及,不想一语成谶。

  可怜娇娇陪他这么多年。

  少年夫妻。他们这一路扶护,走过了多少艰难的路,再多的险阻都拆不散他们,却不想,这份深浓的情谊,终是败在了倨眉傲骨的猜忌上。相似的心性,相同的倔强,谁也不肯低头。

  皇帝只觉有些难过。

  想及今晚在建章宫所颁圣谕,才稍稍缓了点儿心中懊悔,桂宫,他赐她一座桂宫,从此……虽不能与往日身居未央的显贵相比,好歹比之长门的日子,好过不少。

  只期今后,有莫多的相处,他再带她夤夜溜出宫门,去看那一年上元灯节长安的繁华夜。

  他还像他。她更像她。

  王太后已居中坐,拂了拂袖:“你也坐吧。”

  “谢母后——”皇帝礼仪周全,才坐下,已有宫人奉茶来。

  平阳也随之落了座。

  殿内气氛有些古怪,各人各揣心思,许久都不说话。平阳心知皇帝此刻心思全不在这边,因向太后道:“母后,彻儿这一路赶回来,沾风带露的,怪劳累,不如教他回去歇着罢?”

  太后冷冷:“他自找的!”因向皇帝:“陛下,您说哀家此言可差?”

  皇帝唯唯:“母后说的极是!”到底是生恩厚重的母亲,他不忍扯破了这面儿,哪怕魂不守舍,心里急的没能耐,亦不敢在长乐宫发君威。

  太后道:“你是哀家生的,肚里绕着几根肠子,哀家能不知?——皇帝,有什么要问的,你便直说!你是哀家嫡亲的骨肉,哀家不会与你记着隔夜仇……哀家只怕做坏了事,苦了我的皇儿……”

  皇帝壮起了胆子:“孩儿问母后……她……”他顿了顿,似难以启言,太后倒是蹙着一双眉,直打量他,眼神却是柔和的,仿佛在说“好孩儿,母亲面前,不必这般深究措辞,有话便讲”,——皇帝似听了这鼓励,不再躲闪目光,问道:“她——她怎样?”

  “谁?”

  太后不免又装傻。真到顶了尖儿上亲听皇帝问出了来,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心里只硌硌的,怪难受。儿大不由娘,当真是这样了!他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身为太后,原不管这些个,远的不说,只说高祖皇帝初辟大汉,传及今世,哪个皇帝没个三宫六院?便是他那顶好顶好的父皇,已故景皇帝,当年也是没少过“知心人”……

  但这又是两个说头,皇帝若心拴三宫六院,她反深感欣慰,偏偏她的彻儿,那般无趣地心里只拴了这么一个人,她身为太后,心里却左右不是个味儿……

  平阳捏了绢帕轻嗽了声,王太后这才回过神来,有些支吾:“彻儿,母亲听说……那女子生了一副不太好的相……这恐怕……”

  眼神飘飘忽忽的,便转向了一个人。

  皇帝一瞧,这下心里怒火更生了几斗,原是昭阳殿阮美人正侍立在侧,他方才来的太急,一时没注意,心里便明了万寿节当晚建章宫君上亲加封之事,已被人嚼了舌根。

  因此前陈阿娇磨镜之惑,窦沅已陈说明白,所有矛头皆指向一个来路不明的楚服,这楚服原又是昭阳殿当差的,个中关联,与阮婉必撇不清。皇帝尚未来得及清算,这个火燎燎的当口,昭阳殿那位正主竟又撞了他火口上,皇帝正愁有气没处撒呢,因撂袖,怒道:“好一个婉婉!朕疼你不少,你怎样待朕?楚服那事尚说算不清,你又与朕撂了这么一出?好好憋进昭阳殿,过你衣锦荣华的日子——不成?”因眉色一转,目中带着狠戾:“这天下,如今可还是朕的天下!”

  王太后气颤了,声线哆嗦着直指皇帝:“陛下——您可是在埋怨哀家?这天下,自然是皇帝的天下!哀家还能抢了不成?”

  两厢里这么挣着,火药味十足,一方是君上,一方是皇太后,谁的面儿都抹不开。饶是苦了旁观的人,平阳唬的连跪下:“母后息怒——”总觉还少了点儿甚么,转身,一个头又磕下:“陛下息怒!”

  “朕——不是这个意思,”皇帝放缓了声,因撩袍也跪下,“母后息怒。”

  ——母后息怒。

  他说这四个字的声音尽好听,原就是圆润清亮的音色,他稳着,尽量把躁了的情绪放缓,声带微喘,皇帝像小狼一样与自己的母亲挣。

  大殿里澄明如斯。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他曾在这里谒过无数个早晨与黄昏,与一代女主窦太后论争他的天下、他的大汉,彼时他年少,却全不知畏惧,亦无退缩。

  此刻,长乐宫一如往常,只不过女主换成了生养他的母后。孝谨的皇帝却仍不得不论争,为他的后宫,为他爱慕的女人。

  皇帝却忽然有些想念他的皇祖母。

  窦太后。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第76章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5)


  “陛下放心,那个女人……哀家上了笞刑,幸被平阳拦了,想来她未伤着什么。见你这般失魂落魄,她若真要伤着哪儿,咱们的母子情分……怕是要被皇帝生生掐断了……”王太后撑着额,拉长的语调透着一股子乏累,她缓声道:“罢了罢了,桂宫赐便赐了,哀家无话,只提醒陛下一句,为个女人,犯不着你如何,您是一国之君,我大汉万民景仰的皇帝陛下!这天底下的女人,但凭陛下愿意,哪个不巴巴地围着您转?何苦来……?”

  “儿臣谨记……”皇帝撩了朝服下尾,向王太后叩谒。玄色冕服拖曳在地,万圣之尊的皇帝行跪礼一丝不苟。

  “皇儿免礼。”王太后搭了搭手。

  平阳上前搀皇帝。

  太后道:“若说那女人魅惑圣上,其罪甚大,哀家笞也笞了,好赖算是解了这口憋心头的气……皇帝莫记恨哀家才是,——哀家已差平阳将她送去了桂宫调养,太医令连夜进宫,去了她那边儿。哀家不算亏待她,往后,还望陛下处处念着哀家的好,这把老骨头,没皇帝庇护,怕是也不得颐养天年!”

  那最后一句话,猛地拔高了音量,连平阳都紧跟着一憷。这是……跟儿子置气呐?

  皇帝慌乱的眼神错过平阳,相触时,平阳明显感觉到他的惊讶与一丝莫名其妙。再缓神时,皇帝叩谒大礼又拜下:“儿臣惶恐!”

  “没的惶恐不惶恐,”王太后抬了抬手,“母后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母后不愿你为一个女人抛了江山社稷——这你须谨记,天下美人多的是,偏她长了一张祸国殃民的脸!”

  皇帝直如被雷击中了,眼前一片发懵……

  祸国殃民……的……脸……这直是指陈阿娇了,如此的罪名,竟要她担?!太后是在提醒他,皇帝能骗过列位臣工,别妄想连长乐宫也一起哄骗过去!——那女子当真仅仅是长了一张与陈阿娇肖似的脸?仅仅是……像??

  “好了,去吧,哀家当真乏了……”太后向殿下皇帝挥了挥。偏这最后,仍要恶狠狠向他敲一记警钟:“陛下有了新欢,切莫忘了旧人才是,长门那边……你可记得派人去瞧瞧,毕竟少年夫妻……”

  太后轻笑了笑,她保养极好,脸上几乎看不见皱纹,这一笑,也只眼角几丝淡痕微微地卷起,舒展开来……

  皇帝一怔。平阳未见得比他更好,连回头去瞧皇帝,目光对接的那一瞬间,她觑见了皇帝眼底的不安。

  天子再拜首:“母后说的极是,朕记下了。”

  夤夜中宵,竟这么迷迷糊糊过去了。浩浩未央,通宵点盏。皇帝拖玄色冕服,立在行将消散的月光下。

  身形孤寥。

  不远处,是巍巍桂宫。

  桂宫接未央,距君上最近。他把她,放在这里。

  平阳想上去与他说话,劝他早些歇着,却见守值内侍纷纷向东行谒,月色下,拖散了一道影子,细看,才知是卫子夫来了。平阳稍有犹豫,也敛衽行谒:“皇后娘娘千岁永泰!”

  卫子夫定了定,见是平阳,赶忙去扶:“长公主不必行此大礼,子夫受不起呀!”

  平阳一抬头,见她在笑,那抹笑,软腻的直要沁入骨子里,略一勾唇,每一个弧度,分毫不差,像是细练过许久的,那般叫人受用。

  她挑不出任何差错。卫子夫温柔婉约,又待人宽厚,她今时能有这样的地位,原是应当。

  故人久未见面,平阳一时竟挑不上话头。

  反而是显贵无双的皇后娘娘拉了她这位长公主的手,温和问候:“阿姊许久未见,消瘦不少,应当好生养着才是……有空多往宫里跑跑,我爱热闹的,孩子们也爱闹,阿姊过来最好……”

  很客气,礼数极周全,却有一种微妙的疏离。

  卫子夫往年尚在平阳公主府学艺时,便聪颖至极,平阳请最好的舞乐教仪,教舞姬们舞乐,她总是学的最快,也最精透。平阳曾请师父教过她歌舞,却不曾教过她这番长袖善舞,而后的领会,全凭她自己。大抵是她也有极高的天赋,这生来做皇后的天赋。

  长袖善舞。阿娇若能领会这四字七分,也不致落得如此下场。

  倒不甚唏嘘。

  平阳向后退了退,笑道:“好久没见据儿,我想念的紧。”

  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