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妇的奋斗史 >

第12章

农家妇的奋斗史-第12章

小说: 农家妇的奋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是居家里过日子需要的,花点钱置办就可以了,至于钱的话怀里的一百两要看媳妇的打算,剩下的钱倒是可以花。

“好,先看看有没有再说吧。”二丫不是什么事都强求的人,一般什么事可以说得过去就可以了,听林石这么说她就说先看看。

铁铺在西市的北角,还没走近了就听到叮当叮当的铁锤打击铁片的声音,哪怕是在十五这一天,这里依然是火热一片。

“掌柜的在吗?”铁铺里外都摆放着、悬挂着各种铁制品,走进铁铺只听见里边有打铁声音,店面前却不见人影,林石高声的喊了一声。

“在呢,来了。”j□j响起了一声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男声,不久打铁声停了一下,继续想起,接着就走出了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古代人显老面相跟现代五十多岁的人差不多。

“客官,您有什么需要?”铁铺掌柜张平人称“张打铁”听见声音就走了出来,对着很明显是刚才说话人的林石问着。

“哦,是这样的我们想买铁锅,先来问问看看。”林石面对着一身铁屑和炭灰的掌柜的说着。

“买铁锅是吧,您尽管放心,这镇子上我张打铁的铁锅那可是很出名的,就算是祖孙三代都用不坏一口锅。”张打铁说起来自家的东西满是自豪,不忘领着林石夫妻俩到摆放锅具的地方。

“掌柜的,您这里最小的锅在哪里?”二丫转了一圈,看到的的确像林石说的都是一个型号的锅,和家里的锅一般大。

“哦,您是想要小点的锅啊,不知您需要什么样的、多大小的锅?”张打铁一听二丫这么说就赶紧问着,他们店里一般卖的都是灶台上使用的铁锅,如果有个别需要的也会根据顾客需要进行个别加工,不过需要单独定做。

“一个有大海碗碗口大,半尺深,两端带耳,锅口带沿有锅盖密合;一个八寸锅口,三寸深,扁平,两端带耳,同样的带锅盖。”二丫把心中的小铝锅和火锅的形状说了出来,有了这两样东西这以后做饭什么的就方便很多。

“我们店里没有这样的锅,不过你可以留下图纸,先让我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如果行的话可以留下定金过几天你再来取就可以了。”张打铁对于眼前小娘子说的锅式很是好奇,直觉认为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发财路。

“那就借掌柜的纸笔一用了。”二丫在心里构思了下,在张打铁取来的纸笔上画出来了两种锅的样式,甚至还加了小巧的灶火,尽管画的锅不怎么圆衬但是总体来说还能看得清楚明白。

“这就是你要的锅吗?我想,不,我一定能够做出来!”张打铁有点激动的看着图纸说着,这个图纸很简单,但是做出了这样的锅来使用起来就不简单了,以后还用热一碗稀饭就开大火吗,不用!可以想象这两样锅带来怎样的厨房改革。

“嗯,我们也不是很急着用,不过你看你这边几天能做好,我们好按时过来取。”二丫看着明显不在状态的掌柜的说着。

“哦,三天后来取,到时候你说找‘张打铁’就行。”张打铁对着二丫客气的说着,现在说什么话都为时过早,只有等锅做出来了才能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

“那行,我的图纸先留在这里,我们三天后过来取,价钱又是怎么算的?”二丫已经确定在这里定制,价钱那就得谈好。

“一般家里大锅是四十五文一个,这两个小锅我就算你四十文,你给十文钱定钱就可以了。”本来定制的话价钱会稍微贵点,但是张打铁为了后续的事情就没有要那么贵,只是收了材料费。

“行,我们就说好了三天后过来取。”二丫在心里比较了下,知道掌柜的也没有多收钱,就没有太在意什么。林石看着媳妇和掌柜的说好了,就按照说好的给了十文定钱。

“好的,您慢走啊。”张打铁送走林石夫妻俩,赶紧到j□j研究起二丫给的图纸,就算是铺子里的活计也只是交给了几个徒弟们。

“媳妇,你看看还需要什么买的?”林石对正在四下里瞧的媳妇说着,试图引起她的注意,被自家媳妇忽视是很不好受的。

“可以吗,那我们就到种子铺子看看吧,过完年家里的菜地都可以下种了。”二丫想着家里房前的一片菜地到开春可以种些蔬菜,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无公害蔬菜,菜地不小到时候菜吃不完可以晒一些菜干。

“家里留了一些菜籽,常见的基本上都有,每年我都会留一些,不过去看看也好。”林石对家里的情况是了如指掌,林老爹在这些小事上都不怎么关心,大事上大多也只是点个头。

“家里的菜地大,看看有什么稀奇的种子,种点尝尝鲜也好。”二丫对于这个时空的农业不是很了解,但是就目前所知道的,这里秋末是不种粮食的,作物应该是一年一熟,倒是浪费了一冬的长苗时间。家里现在地不多就2亩地,平日里就靠林石打猎和林老爹做活,林家父子俩手头才没有那么紧。

边说话边走,很会就到了街市的种子店里。小店还算干净,店里摆放着各种常见的菜籽,一个伙计无聊的趴在柜台上。

“伙计的,这里就这几种菜籽吗,有什么稀奇的种子没有?”林石和二丫进来半天也没见伙计抬起头来就出声问着。

“哦,这位小娘子,你想要什么样的种子?”伙计本想着掌柜不在,今天十五人都看热闹了会没有什么生意,结果还真有人上门。

“就是咱这里不常见的,像外邦传进来的、其他郡种植我们这里没有的什么就可以。”二丫看着一脸无聊还没转过来神的伙计说着。

“哦,我记着好像掌柜说过前几天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了几包东西,本来不打算买但是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买了来。你等等我去找出来先给你看看。”伙计想起来掌柜无意中自己唠叨的一句话,而且当时他说是几包东西只花了十文钱什么的,反正现在有人问自己先拿出来让人家看看中意不。

“好,那麻烦小哥给找出来,我们也是赶巧走到这里了。”二丫没有脾气的说着,其实心里多少有点雀跃,不知道伙计会拿出什么样的种子。自己前世见过的普通种类的蔬菜这里都有种植,一些特殊的没见过自己也不敢奢望,毕竟种植技术自己也是不怎么了解。

“小娘子,就是这些,你看看中意不,至于结什么果实我就不晓得了。”伙计很快就找到了放在一边的几包种子,因为时间不长他对这件事还是有印象的,几包东西自己只知道是种子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种子。

“谢谢小哥,我看看。”二丫把几个纸包一一打开放在柜台上,经过辨认其中有两样自己认识,一种是南瓜子一种是丝瓜子,其他的就不太敢确定,但是就是这两样都够自己高兴了。收敛心里的兴奋,二丫淡定的把几个纸包包好向柜台内推了推,脸上现出了遗憾。

“小娘子也不认识这些种子吗?”伙计向来都是惯会察言观色的,本来以为来个懂得的可以把这几包东西卖出去,掌柜说不定会高兴的让自己今天晚上出去看热闹,看来是去不成了。伙计本就年纪小一看二丫的表情就知道买卖不成了,自己脸上的失望明显的表示了出来。

“是的,我也不认识,也不知道种出来的都是什么东西?三哥,你看怎么办?”二丫脸上遗憾的表情更甚,回头向林石寻求意见。

“媳妇,既然不认识咱也不知道种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不是,咱还是再看看其它的吧。”林石不知道自家媳妇的小心思,顺着她的话就把不同意表现了出来。

“可是三哥,这几包种子看着数量好多啊,咱家空着的菜地开春怎么办啊?”二丫很是留恋的看看那几包东西对林石说着。

“小娘子,你也说了咱不都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吗,要是人家都知道是什么了不就都来买了吗?要是你买的话,这几包东西我给你二十文,普通的萝卜种子这么几包也得五十文,你看行吧?”伙计一听二丫的话就知道还有戏,赶紧不遗余力的说着,毕竟这可事关自己今天晚上能不能出门看热闹,而且对门的翠花不是会出门吗,今天一定要卖出去啊。

“三哥,这二十文是不是有点贵啊,人家萝卜种子是一包能种一亩地的,这一包差不多就十几粒,的确是不划算。”二丫在心里是知道二十文不多,但是买东西嘛关键就在于讲价,不讨价还价怎么叫买东西呢。

“是有点贵,二十文都够买一斤多肥肉了,咱还是买成肥肉回家做顿好的吃好。”林石算是看出来了,自家媳妇这是看上这些种子了。

“小哥,你看我这也是真想要,你看能不能便宜点,你说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二丫一脸为难的说着,不时看看林石,似乎怕自家相公生气,十足的小媳妇样。

“小娘子,这么说我也为难,掌柜的不在我也说话不算是,要不你给十五文,再少就不行了,要不我不好交代的。”伙计很想做成今天的生意,但是如果不赚钱卖了出去,那掌柜的回来铁定要骂人,这个价只能控制在这里。

“三哥,你看行不,我们今天就不买肉了,改天再买。”二丫看着伙计自动降了价,而且这个价钱也在自己的预期内就对林石询问的说着。

“媳妇,家里的事你说了算。”林石到这时候还看不出来媳妇的意图那就是白瞎了,接收到媳妇的问话很上道的回答了二丫的答案。

“三哥,要不是我,你就可以吃点好的补补,这一段你忙的也不少。”二丫得了便宜就赶紧卖乖,这就是技巧啊。

“呵呵,媳妇,看你说的,这不都是一家人嘛。”林石看着媳妇的小样子很是无奈。

按照伙计说的价钱,林石付好钱装好几包种子就带二丫准备到街上吃点东西。临近午时,街上卖饭的铺子都是人满为患,最后林石选了一家以前来过的铺子等着吃饭,等了差不多两刻钟两个人的饭才上来。二丫要了一碗馄饨,林石要了一碗面条。馄饨还好,就是馅料不够鲜,汤也不够浓厚;面条看起来也还好,分量挺足,林石吃的呼噜呼噜应给是味道不错的。

吃了饭,两人继续转着,期间买了些肉、蔬菜、糕点等日用品,消磨着时间等着晚上时间的到来。

第13章 元宵

酉时中,街上来往的人更多了,各家店铺也开着,位置好的几家酒楼更是早早的被提前预定了去。西市上,来往的人群更是熙攘,穿着一新的农家人多事全家出动,不是可以看到他们扯着嗓门叫唤这自己孩子或者是和各自的亲朋友邻打着招呼。平日里买卖农家出产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售卖各种小玩耍、红艳艳的灯笼甚至是糖葫芦等具有元宵气氛的东西占据。

林石扯着二丫的手在人群中走看着,二丫更是不敢多走神,在张望沿街的摊店以及一些吸引自己眼光的物什时不忘看看扯着自己的大手抬头看看周围的男人,唯恐一不小心就走丢了,甚至是被人拉错了手也没有察觉,这些可都是电视上的常见情节,自己可得小心了,小心没大错。

“镇上大户卓家在西市的灯谜会快开始了,据说今年是灯笼吴给掌手做的大灯,五个大汉才抬得动呢。”街上路人甲对路人乙说着。

“卓家那可是大户,这点事人家就是小毛雨,如果给我那样一个灯笼都管吃五年了。”路人乙有点嫉妒的说着。

“就是给你五百两也保管你明天早上输的只剩里衣了。”路人甲嘲讽的打断了路人乙的白日梦。

“这不是没有五百两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