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暴之迷-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武器装备。27日晚7 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防部、电台
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军抵抗,将卡尔迈勒扶上台并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
军系“应邀进入阿境”。28日起,苏军集结在边境的6 个师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
发动钳形攻势c 东路3 个师沿铁尔梅兹一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 个师沿库
什卡一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 月2 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师。一周内,苏军基
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
朗的边境要地。在此阶段,苏军共出动7 个师8 万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军(1 个
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缴械投降并归顺
了苏联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1980年2 月…1985 年12月)。
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进攻矛头指向以反政府武装为主体的抵抗力量,先
后于1980年2 月、4 月和6 月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
及库纳尔哈、桶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展开全面“扫荡”。游击
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其
兵力兵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全面’书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
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
“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点
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
“清剿”达8 次之多。1982年5 月和1984年4 月,苏阿军队出动二个师2 万余人,
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
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苏军和阿政府军的
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
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几年战
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5年底,侵
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 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
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 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
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
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年1 月… 1989年2 月)。旷日持久、边打边谈
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
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
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
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
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
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
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 万人,
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
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
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
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 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 月15日… 1989
年2 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 万人。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9 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
有130 多万人丧生,5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 多万官兵在阿
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 万余人,耗资450 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
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
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阿富汗
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
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人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这次战争的失败,不仅为苏联红军的英名蒙上了莫大的耻辱,而且预示了苏联
的解体已经踏上了不归之路。
七、破解俄罗斯军事盛衰之谜
战争是俄罗斯得以兴盛的杠杆,同时,也是它走向衰亡的加速器。纵观俄罗斯
历史上的每一位伟大人物,在他(或她)的背后,都会有一连串的战争。北方战争
奠定了彼得一世的俄国之父的崇高地位;瓜分波兰的战争也使叶卡特琳娜女皇赢得
了巨大的声誉,甚至卫国战争的胜利也把平庸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推上了欧洲霸主
的宝座。与此相反,每一次失败的战争也会加剧俄罗斯国内的矛盾,带来改良或者
革命的副产品,加速俄罗斯帝国的衰亡。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带来了俄国农
奴制的改革;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引起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912年俄国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则激起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埋葬了沙皇制度和俄罗
斯帝国。
俄罗斯不是一个轻易被征服的国家。但很早就有人说过:俄罗斯国家的命运就
像一驾笨重的雪橇,不怕任何坑坑洼洼和摇晃颠簸。在将近二百年的兴衰沉浮中,
俄罗斯也曾面临着许许多多内外的挑战,但它都能顺利地应付,常常还反败为胜。
俄罗斯有着极强的防御性作战能力。但这不是因为它的过于强盛。而是因为它经济
落后,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而且,在它的庞大国土内,没有
一个一旦攻下来就可以迫使它媾和的中心。敌人愈是深入俄国腹地,交通线愈长,
困难就会愈多。再加上俄罗斯人酷爱自由与独立的天性,都会使它的敌人一个个有
去无回。在俄国的历史上,莫斯科曾不止一次的被敌人占领,但都没有解决问题。
17世纪波兰几万军队在俄国的覆灭,18世纪初瑞典几万军队在俄国的失败,19世纪
初法国几十万军队在俄国有去无回,更有20世纪希特勒的铁骑折断在苏联大地,都
反复地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在兴盛还是沉沦中,俄罗斯人都始终高扬着他们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这根红线,穿越俄罗斯的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生命线。让我们聆听
古代英雄史诗的叙述吧:
王爷们,请踏上你们的金橙吧,
为了今天的耻辱,
为了俄罗斯的国土,
为了伊戈尔的,
那勇猛的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的创伤!
——《伊戈尔远征记》
越是到了近代,俄罗斯人民爱国主义的声音就越激越、越昂扬。“为了俄罗斯
的国土,自由和荣誉”,成了蕴藏在俄罗斯人民内心深处一股强大暖流。在这种爱
国主义精神的感召和凝聚下,俄罗斯的衰弱不会是长久的沉沦,而是痛苦的抉择和
超越,是凤凰涅磐式的新生。
第八章 隧道尽头是曙光吗:俄罗斯道路之谜
为什么我的耳边总能听到你那飘荡在辽阔国上上的凄婉歌声“在这歌声里蕴涵
着什么意义,是什么在召唤,在悲泣,在令人忧心如焚‘是一些什么声音痛苦地在
耳边回荡;钻到我们心灵深处,在我的心头萦绕。——俄国作家果戈理。
数百年来,俄罗斯如同一个迷途的孩子,迈着不算坚定的步子疾步快行,天真
般地追逐着远方那一闪即逝的光亮。尽管屡屡跌倒,但却无怨无悔,仍然是执著前
行。俄国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普列汉诺夫解释为:“在俄国历史过程中,有些特点使
它显然有别于所有西欧各国的历史过程,而与东方伟大专制国家发展过程相类似。
此外,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的是,这些特点本身也都有其极为特殊的发展过程。它
们时增时减,因而俄国仿佛是动摇于西方和东方之间。在俄国历史的莫斯科时期,
这些特点的范围要比在基辅时期大得多。但在彼得一世改革以后,这些特点又减少
了——最初减少得很慢,后来却越来越快。俄国社会发展这一新阶段——最初既迟
缓又表面,后来则越来越迅速和深化的俄国欧化阶段——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远未
结束。这一切对于全面阐明我国的历史过程,是再重要也没有了。”
那么,什么是俄罗斯道路,隧道尽头是曙光吗?
一、彼得大帝盛世的背后
几百年来对彼得一世评价众说纷纭。恩格斯说“彼得是真正的伟人”;彼得一
世时代的农奴说“彼得是制造孤儿寡妇的沙皇”;现在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则称他为
“俄国现代化的奠基人”。
不管如何,无法否认的事实是:1689年,年仅17岁的彼得一世放眼看世界,以
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推行“欧化”改革,建工场,办教育,迁新都,搞扩张,把封
闭落后的俄罗斯,变成了欧洲大陆的强国。俄国的强盛是从彼得一世开始的,从那
时起,俄国开始走向世界。彼得一世小的时候,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
任斯基村。周围有许多来自各国的侨民。他常常与他们来往,向他们学习航海知识
和造船技术,因此深受西欧文化影响。1697年 3月2 日,一个2000人的俄国“大使
团”正式出发前往欧洲。其中有一位下士,名叫彼得·米哈伊洛夫,这是沙皇的化
名。这次他隐姓埋名随同俄国使团一起出国旅行,考察西欧,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
技术。
荷兰是当时以工业和商业闻名于世的欧洲富国。1967年8 月初,荷兰造船业的
中心一萨尔丹城的造船厂出现了一位身材高大、神情威猛的工人。虽然他穿着萨尔
丹人的服装一厚绒布短上衣和粗布灯笼裤,手里还拿着一套工具,混在装束像他一
样的工人群里似乎并无不同。但到过莫斯科的荷兰人很快就把他认出来了,他就是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他手里的工具是从一个寡妇那里买来的。好奇的萨尔丹人注视
沙皇的一举一动,而且还有外地的一些人,专程赶来一饱眼福,看俄国沙皇如何熟
练地驾驶快艇,或者打制石磨,或者到有亲戚住在莫斯科的萨尔丹人家去做客。一
位同时代的荷兰人写道:“他处处都表现出不寻常的求知欲,他经常寻访那些知识
渊博的人,不耻下问。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同一般的理解能力,以及非同寻常
的记忆力,对于他熟练的技巧不少人叹为观止、有时他甚至超过那些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