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红色风暴之迷 >

第31章

红色风暴之迷-第31章

小说: 红色风暴之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被迫撤兵,伊凡三世不战而胜。不久,阿合马在内讧中被杀。这样,延续了近
两个半世纪的蒙古贵族对罗斯的统治最终结束了。

           二、武力为箭:俄国的军事征服

    俄国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本来是合乎历史规律的现象,是有助于生产发展的。
但是,随着俄国统一和实力的膨胀,它对外扩张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恩格斯曾说过
:“莫斯科的大公只是在长期的斗争之后,才终于摆脱了蒙古人的羁绊,开始把大
俄罗斯的许多公国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然而这一成就看来只是助长了他们的野
心。”

    俄罗斯发祥于欧亚大平原。它的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大地,既没有高山
大川可凭,也没有雄关要隘可守。对于一个刚刚诞生的国家来说,欧亚大平原是一
架没有栏杆的婴儿车,毫无安全可言,因此,它饱受过侵略和奴役之苦,那些神出
鬼没的草原飞骑和金戈铁马的鞑靼军队,曾是酷爱自由与独立的俄罗斯的大敌。在
经过了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血与火的洗礼后,俄罗斯终于摆脱了鞑靼人奴役的枷
锁,但是,就像胜利来之不易一样,要保卫胜_利也是极不容易的。为了做到这一
点,他们就不得不经常扩张边界,以防止他们的敌人接近他们。

    这其实只是一种简单的生存规律,一种本能而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生存和安全是人的头等需要。一个民族的心理也是这样。俄罗斯咄咄逼人的扩张行
为,从一个方面看,也只是出自一个单纯的欲望——继续生存的本能,这是一种对
地形所造成的危险的直接反映。

    随着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的逐步形成,相应地要求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
的专制政体。伊凡三世和瓦西里三世时期已经为此奠定了基础。到了伊凡四世在位
时大体完成。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此人生长在阶
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残酷无情的
性格,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历史上称他为“伊凡雷帝”或者
“可怕的伊凡”。伊凡四世于公元1547年加冕,他正式采用“沙皇”称号成为俄国
第一代沙皇。加冕后,他排除一切阻力,坚持不懈地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宗教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伊凡四世上台时,俄国的版图北临北海和巴伦支海,南达切尔尼哥夫、普梯夫
里和梁赞地区,西起芬兰湾沿岸至戈麦尔、斯摩棱斯克一线冻至北乌拉尔和下诺夫
哥罗德地区,共约280 万平方公里。由于北方海域冰冻期长,因而仍然是个内陆国
家。

    波罗的海是俄国通向西欧的捷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打通进入波罗的海
的通道是俄国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也受到中小贵族和新兴商人的狂热支持。当时俄
国的统治者不满足历史上形成的内陆国家的地位,迫切需要与西欧发达国家,尤其
是英国,进行直接的通商,这不仅是为了引人他们所需要的高级消费品,而且是为
了引进西方的文化和技术,以改变其落后面貌,增强实力,进而称霸欧洲。1553年,
英国人曾经开辟由白海直达英国的航线,但全年有3 /4 以上的时间因冰冻不能通
航,于是波罗的海问题日益突出。但是,俄国在西边面临强大的对手——立沃尼亚
以及立陶宛大公国,加之东边的喀山汗国和南边的克里木汗国都对俄国怀有敌意,
牵制了俄国的兵力。总的形势对俄国向西扩张极为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伊凡四世为了避兔腹背受敌,采取了先东后西的战略,即首先
征服喀山等东邻诸汗国,同时对南线的克里木采取守势,然后放手西进。

    1552年,伊凡四世率军远征喀山并将其占领。随后又相继吞并了阿斯特拉罕和
诺盖两个汗国,以及臣服于喀山的巴什基里亚。这样,伊凡四世在几年之间就夺取
了伏尔加河中下游和乌拉尔山脉以西的辽阔地区。此后,他又进一步向西伯利亚扩
张,并且向中亚和高加索伸出了触角。

    在南线,伊凡四世仍采取了守势,为此他建立了长达数百里的边境防御线,只
用部分兵力监视克里木鞑靼人的行动。有时也采用以攻为守的策略,对克里木发动
小规模的“远征”。1558年,当伊凡四世解除了东线的后顾之忧以后,就把注意力
转移到了主要方向,在西线大举进攻,发动了历时25年的立沃尼亚战争。但这场战
争树敌太多,力不从心,以至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俄波战争是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

    乌克兰早在14世纪后叶,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联合后转归波兰。生活在第
聂伯河下游草原地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逃亡农民和城市贫民,形成以捕
鱼、狩猎、畜牧和农业为生的自由流民,号称哥萨克。哥萨克人为争取波兰王国的
人册权,不断要求增加在册人员数。然而,波兰政府由于财政匾乏,无法满足要求,
乌克兰哥萨克人起义如火如茶。1648年5 月,爆发了波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乌克兰
民族大起义,起义领导人是鲍·赫麦尔尼茨基。这次起义席卷乌克兰全境,11月起
义扩大到白俄罗斯。波兰政府军与起义军经 6年战争,已无力再战,双方于 1653 
年 12 月 18 日在《兹博罗夫条约》基础上达成妥协:波兰政府允许乌克兰哥萨克
建立自治的统领国,波军不得进入境内;在册哥萨克人数增至4 万;恢复乌克兰的
东正教会;被赶走的波兰地主可以重返家园。

    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历代沙皇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随着俄国国内起义的
平定和波兰新国王的继位,尤其是波兰和乌克兰已两败俱伤,俄国遂着手兼并行动。
1653年7 月,俄国政府决定,同意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同年10月11日,俄国缙绅
会议批准政府决定,俄兼并乌克兰战争爆发。

    俄波战争持续13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4—1656年)。1654年5 月,俄国10万大军在北线,分北、中、
南三路向白俄罗斯和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波军发动进攻。北路俄军从大卢基出发,连
克涅维尔、波洛次克、维帖布斯克。中路俄军从维雅兹马出发,7 月攻克多罗戈布
日,9 月攻克斯摩棱斯克。南路俄军从布良斯克出发,沿罗斯拉夫尔… 奥尔沙… 鲍
里索夫一线向明斯克推进。1654年的交战,俄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协同作战,不仅
收复了俄罗斯西部的失地,而且占领了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
和部分立陶宛地区。

    1654年一1655年冬季,波兰… 鞑靼联军在南线,即乌克兰发动反攻。波军与乌
克兰哥萨克军发生激战。波军在莫吉廖夫获胜后,进抵布沙,直逼乌曼。1655年1 
月10日,波兰… 鞑靼联军围攻乌曼,久攻不克。南线波军的胜利并不能扭转败局。

    1655年夏,俄军在白俄罗斯… 立陶宛战场进展顺利,连克明斯克、维尔纽斯以
及考纳斯和格罗德诺等重要城市。俄军收复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大部分土地。在乌克
兰战场,俄国一乌克兰哥萨克联军开始反攻,向西乌克兰推进。9 月,联军包围利
沃夫;北路俄军占领卢布林,直抵维斯瓦河畔的下卡齐米日和普瓦维。波兰首都华
沙受到威胁。

    1655年6 月,瑞典对波兰宣战,同时在波兰领土上和波罗的海海域采取军事行
动,以阻止俄国进入波罗的海。

    1655年9 月8 日和10月19日,瑞典军队相继攻克华沙和克拉科夫。波兰国王杨
·卡什米日逃往西里西亚。战局的变化迫使俄国政府暂时停止对波兰的军事行动,
加之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任务已基本实现,因此决定联合波兰,对付瑞典。
俄国从1656年春开始与波兰政府谈判,俄波双方于1656年11月3 日,在维尔纽斯附
近的涅米扎签订停战协定,联手投入对瑞典的战争。俄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1658—1667年)。1657年8 月6 日,鲍·赫麦尔尼茨基病故,贵族
出身的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统领。

    波兰政府在俄国对瑞典作战的2 年内,获得喘息之机,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版图。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等人奉行亲波兰政策,
以图脱离俄国。这一政策引起了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的分裂,乌克兰陷人内战。

    1658年6 月,维霍夫斯基的代表赴华沙同波兰政府谈判。9 月16日,波乌双方
代表签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 立陶宛国
家。林佳奇条约》的签订引起一部分亲俄哥萨克上层和农民群众的反对。乌克兰再
次爆发反维霍夫斯基的起义,起义领导人为伊·鲍贡和伊·西尔科。为避免乌克兰
和白俄罗斯落人波兰、土耳其或克里木汗国之手,俄军及其支持下的哥萨克军向波
军和维霍夫斯基的哥萨克军发起进攻,俄波之间重新开战。1658年 11 月,俄国和
瑞典签订停战协定。随后,俄军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向波军发起进攻。

    1659年4 月,俄军在乌克兰包围波军一部,6 月失利。8 月,俄军主力从基辅
出发,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告捷。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鲍·赫麦尔尼茨基之子尤
里·赫麦尔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统领,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5 月3 日,波兰和瑞典两国在格但斯克附近的奥利瓦签订和约,恢复两
国原先的边界。波兰重整旗鼓反击俄军进攻。同年6 月25日,波军在白俄罗斯大败
俄军;接着10月8 日,再败俄军。俄军被迫退守波洛茨克和莫吉廖夫。同年12月,
波军相继收复维尔纽斯和格罗德诺。

    1660年9 月,波兰… 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11月3 日,俄军由于弹尽
粮绝被迫投降。与此同时,波兰迫使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
国王。波军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波军企图夺占俄军坚守的基辅,始终未能奏
效。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哥萨克不承认尤里·赫麦尔尼茨基统治,重选伊·勃柳
霍维茨基为统领。乌克兰分成两部分。

    1663年…1664 年冬季,波军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发起进攻,俄波战争进入白
热化状态。双方先后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展开激战。波军战败,退回右岸。

    1664年…1665 年,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爆发一部分哥萨克和农民反对波兰和
亲波统领的起义,但动摇不了新统领效忠波兰国王的政策。

    俄波之间长期的战争,造成波兰国库枯竭,无力再战。1667年四月30日,俄波
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
部仍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
哥萨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