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经全部由神职人员组成的陪审团商议,这个女人的尸体被掩埋了,而约翰却因受到刺激而患上了精神病。后来,当约翰恢复神智,他记起了这件事情,并害怕因此而受到惩罚,因此逃离了他所属的教区。但陪审团却并不认为他犯有杀人罪,所以他们最终做出判决:
只要约翰愿意,他就可以随时回来。不过考虑到他私自逃跑的行为,表现出对陪审团正义性的不信任,他的财产要予以没收,他的总资产为:半个法郎。
又比如说,法国有名的强盗首领艾默尔·泰特努埃尔。在查理六世的统治时期,此人极为活跃,手下有四五百人,在利木森和奥维¨。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根地区,他拥有两座坚固的城堡。
在他的周围地区,是许多贵族的领地,他常常以侵犯这些贵族获得收入,却从来不抢劫贫民。此人曾惊险地从监狱逃脱,当时他被囚禁在监狱三楼的牢房中,身上戴着铁镣铐,但他还是巧妙地避开了看守逃到楼下,然后带着镣铐游过了河。游到河中心时,他被发现了,但他仍然游到了对岸并成功脱逃。
几年后,他再次被捉拿归案,并被判处了死刑。尽管几乎全体法国人都同情他的命运,尤其是妇女们,恨不得亲自上阵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从屠刀下拯救出来,然而陪审团却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几乎都是贵族,对于可能侵犯到自己的罪犯,是绝难产生一丝一缕怜悯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罪行对社会也是最危险的,陪审团决意严惩此类的罪犯,还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一些因为感情原因而违法的案件,陪审团却往往十分优柔寡断。
对于未婚母亲杀害自己的婴儿,或者是那些用泼硫酸的手段来对付诱惑后抛弃自己的男人的妇女,他们很少表现得十分严厉。因为他们本能地感觉到,即使有了这样的犯罪,也不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这种犯罪对它们没有多大的威胁,而且在一个被抛弃的姑娘不受法律保护的国家里,她在为自己复仇,非但没有害处,反而还大有裨益,因为这可以事先吓阻那些潜在的诱奸者。
(4)陪审团最怜悯的人
关于陪审团究竟会对怎样的罪犯产生怜悯之情,历史上著名的弗朗索瓦·布瑞威利斯夫人的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这方面的好例子。
这个女人的出身与婚姻都与法国的贵族有关。她先是嫁给了布瑞威利斯伯爵,两人共同生活了多年,但生活却并不幸福。这位侯爵是个荒淫无耻的人,正是他将同样荒淫的拉·齐斯介绍给了自己的妻子,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陷入了罪恶的深渊。
几年之后,拉·齐斯另结新欢,于是便将布瑞威利斯夫人抛弃了。这使得布瑞威利斯夫人非常愤怒,产生了杀人的念头。于是她秘密地学会了配置毒药,为了测试毒药的效力,她常常用狗、兔子、鸽子做试验。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力在人身上的反应,她经常访问医院,假装成慈善的面目,带给那些可怜的病人一些肉汤,汤里面混杂着毒药。由于她配置的毒药不会立即致人死命,所以她可以放心地把它们用于某一个病人身上,不必担心背上谋杀的罪名。在和家人共同进餐时,她又在客人们身上继续这一阴险的试验,在客人们的菜肴里下毒。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毒药的效果,她甚至还拿自己作了一次试验。
于是,在试验成功之后,布瑞威利斯夫人开始对自己的情人下手。她在拉·齐斯的巧克力里下了第一剂毒药,效果很是显著,这位荒淫的情人很快便病倒了,而夫人则在床前殷勤侍候,看上去无比关切和焦虑。第二天,她端来了一碗肉汤,汤里又含有剧毒,通过这种方式,拉·齐斯体力逐渐耗尽,十天之内就送了性命。
在这之后,为了报复丈夫为她介绍了这样一个错误的情人,以及出于贪图遗产的心理,布瑞威利斯夫人又将毒药下在了她丈夫的饭食里,不到六个星期,布瑞威利斯侯爵也被送上了西天。
像这样一个罪恶滔天的女人,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怜悯。许多人帮她寻找住所,隐瞒身份,她最终在一座修道院内被发现,负责抓捕的总督多次与修道院院长交涉,要求把她交出来,但是却毫无结果。那个修道院长得到了地区大主教的支持,坚决拒绝交人。
总督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在他看来,一个如此凶狠残暴的罪犯,是不该受到教会保护的。于是他打破了教会的特权,派上一队士兵破墙进入修道院,抓走了布瑞威利斯夫人。
然而,在随后的审讯中,陪审团却并不认同总督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布瑞威利斯夫人之所以会成为投毒犯,全是因为她荒淫的丈夫,而那个情人拉·齐斯先生也是罪有应得。政府为了平息总督冲进修道院而引起的教徒的怒气,也为了将这个罪犯绳之以法,不得不对外散布消息说,布瑞威利斯夫人已经在全城的水井和泉水里下了毒,这样,这个女人才被获准绞死。
和任何群体一样,陪审团在许多时候也深受名望的影响。
尽管从外表上来看,陪审团的成员囊括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成员,甚至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种构成看上去虽然十分民主,但是却无法掩盖陪审团在好恶态度上的贵族化。
比方说,一个有贵族头衔的罪犯,总是能得到陪审团的宽宥。
在十八世纪之初的法国,道贺纳伯爵是道贺纳亲王的弟弟,此人放肆而狂妄,是个有名的浪荡子弟。
有一次,他和两个狐朋狗友计划抢劫一个非常富有的股票经纪人,他们得到消息说,这个人总是随身携带着大量的现金和股票。于是道贺纳伯爵与他的两个朋友商定,由伯爵出面来会晤此人,假装求购印度群岛公司的股票,并约定在一家酒吧见面。
见面之后,谈了没几分钟,道贺纳伯爵等恶棍就突然跳了起来,扑向那个经纪人,把皮包里价值10万克朗的股票席卷一空,并用短剑猛刺对方的胸口,直到把对方活活刺死。由于这起案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的,这使得整个巴黎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气氛下。
像这样穷凶极恶的杀人罪犯,只要事实明确,在当时是要被判处车裂之刑的。然而在第二天开庭的时候,考虑到车裂有辱伯爵的贵族身份,会使罪犯的亲属蒙羞,因此陪审团决定只对道贺纳伯爵处以砍头的刑罚,就连摄政王也同意这个看法。直到在一位愤怒的权势人物的坚持下,法庭才不得不依据法律做出公正的处罚。
除了头衔之外,出身、家财万贯、名望或是某位著名律师的出面帮助,也能够起到非同凡响的效果。总之,一切不同寻常或是可以给被告增光的事情,都会让他的处境变得更为有利。
(5)掌控陪审团的秘诀
对于将要成为领袖的人,或者是一名律师,或者是即将登上法庭的人来说,我们将要说到的内容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你能否在与陪审团的较量中获胜,能否将陪审团掌控于股掌之中,能否利用陪审团来实现自己的意愿。
无论是这些人中的哪一种,想要做到对陪审团产生影响,秘诀就在于打动陪审团的感情。
正如对付一切群体一样,施加影响并不需要做很多的论证,只需要采用十分幼稚的推理方式,佐以坚定无比的断言就可以了。
一位因为在法庭上赢了官司而赫赫有名的英国律师,曾经就此总结出以下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当一个人进行辩护的时候,只要留心观察陪审团,就会一直保持着有利的机会。一位好的律师,总是会依靠自己的眼光和经验,从陪审员的面容上领会每句话的效果,然后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套过程的步骤大概如下:
第一步是确认的过程,要确认哪些陪审员已经赞同他的说法,哪些还处在犹豫之中,哪些还对说法存在着犹豫的态度。
确定陪审团的赞同并不需要费很大的工夫,只需要从他们的气色与姿态就能够看出端倪。
第二步,找到了联盟者之后,就应当把注意力转向那些看来还没有拿定主意的陪审团成员,努力搞清楚他们究竟为了什么才反对,努力搞清楚他们究竟为什么敌视被告。
这是律师的工作中十分微妙的一部分,因为指控一个人,除了因为正义感之外,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理由,找到这些额外的理由,就是律师辩护术的全部奥妙。
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事先准备好的演说,效果总是很差,这都是因为必须要随时根据印象来改变措辞。
和所有团体一样,在陪审团里也存在着少数对别人有支配作用的人物。根据一位著名律师的经验,往往是一两个有势力的人,就足以让陪审团的人跟着他们走。
这也就是说,想要操控陪审团,辩护人并不需要让陪审团里的每一个人都接受他的观点,他只需要争取那些左右着普遍观点的灵魂人物就足够了,而这就需要用巧妙的暗示,来取得那两三个人的信任。
在这个过程中,最简便也最实用的诀窍就是,取悦于那一两个关键人物。
只要成功地博得了群体中灵魂人物的欢心,使他处在一个即将被说服的时刻,一个思想上的临界状态,这时无论向他提出什么样的证据,他很可能都会认为十分令人信服。
拉肖先生是著名的大律师,下面这则关于他的有趣小故事,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良好例子。
根据传说,拉肖在法庭审判过程的一切演说中,无时无刻不把眼睛盯在那么两三个人身上,而他们就是那些拉肖感到很有影响又十分固执的陪审团成员。
通常来说,拉肖先生总是会把这些不易驯服的陪审员争取过来。不过有一次,拉肖先生却遇到了一点意外。
这次拉肖先生是在外省替客户辩论,他不得不对付一位固执的陪审员,此人是第七陪审员,坐在第二排椅子上的第一个位置上。拉肖先生花了大半个小时,采用了最狡猾的辩论技巧,最精彩激昂的演讲方式,此人却仍然不为所动。
这个局面僵持不下,十分令人沮丧。突然,在激昂的辩论过程中,拉肖先生停顿了片刻,然后转向法官说:“阁下,您是否可以下命令,命令把前面的窗帘放下来?尊敬的第七陪审员已经被阳光晒得头昏脑胀了。”
那个陪审员顿时脸红起来,他微笑着向拉肖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随后,他就被成功地争取到拉肖先生的一边来了。
(6)陪审团的人道色彩
尽管陪审团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说,这项制度必须要保留下去。
有许多作家和学者,甚至包括一些最出众的作家,在最近开展了一场反对陪审团制度的宏大运动,这实在是最荒谬不过的见解。
面对一个不受控制的团体犯下的错误,面对革命者所建立的严酷法律,这种制度是保护我们免受其害的唯一办法。
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只从受过教育的阶层招募陪审员,然而我们在前面已经证明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陪审团的判决也不会和现在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些学者拿陪审团的错误来做例子,希望将陪审团废除,然后彻底用法官取而代之。
这些观点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这些改革家对于此过于一厢情愿,他们一定是忘记了一点,那些被指责为陪审团所犯下的错误,首先是由法官所犯下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