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一枪-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粉碎了四大天王的元十叁限,这时候才挥杖反攻。
只攻一招。
这一招却涵盖了四式。
起。
承。
转。
合。
/起、承、转、合。
蕴酿出招而便是「起」,发招时是「承」:出袭便「转」,收招为合,起承转合,配合巧妙,浑然天成。
这看来只一招,但却是他莫大功力,数十年修为之所在,这一招足可抵千军、敌千军、杀千军。
但这一招看去却平平无奇,只起、承、转、合而已。
这一招也真的叫「起承转合」。
/对元十叁限而言,他的招式甫「起」之时,也就是敌人必将尽丧於接下来的承、转、合、之际。
对元十叁限的敌手而言,只怕都只能看得见他的「起」式,永远没有机会目睹他的「合」式了。因为「合」已是收稍。杀敌早在收招之前。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一招是循规蹈矩、按步就班:先起,继承,後转,终合。
但天衣居士却突然运用了一种力量:一种神秘得神奇的力量:他使时间倒错。
例如:一个人从儿童到少年。少年到青年,青年到中年,中年到壮年,壮年到老年,那是正常的、合理的、实不为奇的。可是,如果一个人忽然从青年转至儿童,童墀便到老年,老年时忽又回到少年,那就很不正常、不台理、不可谓不奇了。
元十叁限这一招就成了这样子。本来是先蓄力,而後展动身形,之後出招发力,才收势回式,但这秩序已完全颠倒了,变成先出招,再收式,然後又动手发力,本来无瑕可袭的招式,却成了颠倒错乱、破碇百出的败着。试问起、承、转、合要是成了转、承、合、起,那还有甚麽章法可言。
元十叁限也不明白为甚麽会这样子。但他变招极快。他马上又杀出一记:阴晴圆缺。
/他以悲、欢、离、合四种心态打出这四招。他本拟用这四招来化解自己前面的四式败着。但这匹招也一样给「兜乱」了。
/那不知怎麽样的一股「异力」,竟把他本以「合」之力来使「圆」之托、「离」之力来施「缺」之诀,成了以「离」之力来使「圆」之诀,而以合之力来施「缺」之诀。这成了牛头不对马咀。对不上劲。
/力量互相对消。对消之後的力量,反噬元十叁限。在这一战里,天衣居士只用了一个要诀:他纵控了时间。
时间是一种力量。他倒错了时序,轨等於使元十叁限一身绝技全成了他自己的致命伤。
天衣居士其实不是控制了时间:时间是不能人可以控制的。但他控制了敌人的心神:||敌人对时间失控。一旦对时序失控,一切的步骤使得乱了,而敌人并不清楚是因为自己的心神受对方所制之故。
这叫「当局者迷」。这时侯,元十叁限便是「当局」。使其迷惑的是天衣居士。他自知武功莫如对方。但他有的是奇门杂学。这便是它的一门绝艺:/操纵敌手的时序感。人是活在时间里的,要是件控制了他的一切时间,那简直等於完全控制了他整个人四十四。终局
局已伏下。
/要活,就得破局。
阵已布下。
/要胜,轨得闯阵。
元十叁限终於使出了他看家本领。他拔箭。上弩。在失去时序的乱局里,毕竟还有一件他可以用作依凭的是。那就是蝉声。寒蝉凄切。对新月晚,风静不歇。他以蝉声作为他生命之轴,摸索出一切周边的弧度与搁度,搭箭长吟:「伤心之箭,一箭穿心。」
这一箭应声而出,这时候,天衣居士因为知道要面对这头号大敌的杀手镝,所以正运聚「失空护擎大法」,全力全神、全面全盘、全心全意控制敌手的神志。
他的意志力必须要先得强大於对力的意志,才能控制对方的意志。
/也许在武功上,他不是对方的对手,他要用强大的意志力,就能战胜对手。
他知道对方正要发出「伤心一箭」。
他要全面对抗这种箭法。
/这种专伤人心的箭法。
他全力以赴的运施「失空护摩大法」,这控制神志的力量不止於在敌手身上,还在敌手的兵器上。
也就是说:他要控制敌人的神志,也要控制敌人兵器的神志。
/兵器也有神志吗?
有的。
正如毛笔在书法家手里。刀斧在雕刻家手里,面粉在拉面师子里一样,你能使出它的神采来,你就是它的神。
元十叁限终於射出了他的箭。
伤心小节。
他解弩、拔箭、拉弦、搭矢、放射可是时序依然倒错。
他发射的步骤完全倒乱:搭箭然後才解弩,搭矢时还没拉弩,这一来,这一箭岂不劾果尽失/正如一个人要先登梯才能上楼,要不然无原无故的上了楼,也不知自己怎麽样上来的、为甚麽上来的、上来到底是要干甚麽的了。
这样的一箭,失去了目的。
没有目的的箭,只是乱矢。
乱矢没有力量。
没有方向。
但元十叁限的箭不是。
他有方向。
有目的。
他是有的放矢。
他这一箭,射出老林寺。
射到寺外。
檐上。
哎呀一声,命中,一人翻落下来。
天衣居士脸色惨变,神志骇散,章法全乱,阵法自破。
这一箭要是射向天衣居士,他纵不能慑住箭手的心魄也可镇住箭矢的英魂,要破去这一箭,天衣居士仍可办得到。
不难。
这些年来,以他的聪明才智,既出江湖,也已想好破解元十叁阪神箭之法…
不过这一箭却不是射向他。
而是射向寺外。
所以这一箭已不受阵内的时序所限止。
一人应声而倒。
天衣居士闻声即听出了:那时他朝思暮想、念念在兹、无时或忘、刻骨铭心的。
织女。
织女中箭。
落下。
天衣居士一掠身、一把抱住了她。
烛火幌漾。
织女一张老脸布满了海衣般的皱纹。
织女别过睑去,她不想让天衣居士看见她的睑。
她胸上栽了一箭。
心已中箭。
天衣居士第一句就问:「你为甚麽要来」织女没有回答。
她撷下的的的发琶。
/那是当年他送给她的簪。
发髻上科了两个字。
是当年的他刻上去的。
刻下去之後才送给当年的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刻已不用言语。天衣居士都明白了。
/他是爱她的。
/她也是爱他的。
所以他有难,她就来了。可是她却中了元十叁限的箭。这一箭,伤了织女,也伤盖了天衣居士的心。一个女子只要她爱上一个人,纵使她再恨这个人,她也仍是爱这个人的。天衣居士进入京城支援诸葛先生的事,天下皆知。九十叁限截击天衣居士的事,也人所共知。
「神针婆婆」门人众多,没有理由会不知道。所以织女亲来助天衣居士。想不到她还没出手,已着了元十叁限的一箭,还误破了天衣居士布下的阵。天衣居士猛抬头,向天十叁限道:「你好狠/」
「我们是敌人:」元十叁限借来达摩的脸,看不出忠奸,只见癫态旺意,「敌人应以一切手段打击敌人,我知道织女还有诸葛小花这帮人,一旦得悉你有难都会赶来助你,我射杀他们任何一个,便足可伤透你的心,伤心的敌人便布不了伤我元十叁限的阵|。」
天衣居士的胡子忽尔纷纷落了下来。
/也不知伤心使他如此,还是愤恨使他这样?「你可以杀了我,但放了他们吗?」天衣居士下了决心似的问,「你放了织女,还有他们,我任由你动手。」
「这已是终局了。」元十叁限冷峻地道,「已取得胜利的人从不在终局时谈判,何况,你既已与我一战,这儿看到我放箭的人,我一个也不放过。」
天衣居士忽俯首紧握织女的手说:「甚实,我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织女流泪。
晶莹的泪滑过的再也不是丝织般的脸孔。
而是皱和纹交织的脸庞。
「我知道。」
她说。
「可是你以前却避不见我。」
「因为我误会了你。」
「但你现在又怎麽知道我没有对不起过你」「因为你刚才说了,」织女也握住天衣居士的手,「而且我一看见你,就没有怀疑,没有了恨意,就相信你了。」
「中了心口的箭,还疼吗?」天衣居士痛苦得像在代她痛楚,专注地道,「没想到我们的终局,到头来还是和好如初。你要活下去,好吗」这句话,本来似没有必要问。
可是天衣居士却问了,而且还在徵询织女的同意。
织女握紧了他的手,摇头。
天衣居士满目深情的,摇苜。
织女终於点头。
一点头,她的泪,也滑落下来,沾湿了他的虎口。
他紧紧的握住她的手,点头。
他们两人像交换了甚麽讯息。
只有他们两心才有的默契。
蝉声又起。
其声栖厉。
元十叁限突然有点心烦意燥,催问:「你们有完没完」「都快终局了,」天衣居士闲定的道,「你还是那末性急。」
这时候,外面不止传来蝉声,还是狗嗥。
是狗嗅,不是狼。
像一头寂寞的狗,对看寂寞,苍穹还有寂寞的皓月,做他的寂寞长嚎。
四十五局
一听到狗嗥之声,这回轮到元十三限的脸色陡变。
这使他想起他的家乡。
那其实只是个没有梦但不是没有睡眠的地方。这却使他自己也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出生在一个失去了睡眠的所在,是因为天衣居士正施“随求大法”影响了他的神智之故。他的神智一旦转弱,应会感觉到自己因长期没睡而倦乏了,以致心无斗志,天衣居士就是要他这样不战而沮。不过,元十三限的“忍辱神功”能忍大艰大难大辛大苦,夭衣居士的法力并不能使他不战而屈。不过,就算是施展“随求大法”,也得有所依据,元十三限的家乡确在“邮局”、那是一个没有梦的地方——不管在现实生活还是睡眠里,那儿的人都脚踏实地,不做梦,也不知道有梦。
只有元十三限是例外。
他有高壮的志气。
遥远的梦。
他要成为武林第一人。
——其实,他自负有才,要成为武林第一人后再成为翰林第一人,之后或订还要成为天下第一人。。。
有辉煌堂皇的梦,寸有堂皇辉煌的收获。
但他的梦太辉煌了。
所以他现在还没有达成他的梦。
——没达成第一个愿望,那就休提第二、三、四个愿望了。
愿望往往就像梯阶一样,跨不上第一级,也就登不了第二级,要是跳级,一旦摔下了,不死也只剩半条命。
说来,元寸三限所欠缺的,不是才气才力,而是反省的能力:要是他把第一个愿望变成了武林中第一流的高手,他一早就是了,早就达到了,而且还成为顶尖里的顶尖,高手中的高手,简直可以喜出望外了。
知足常乐。
知不足才求进——但切勿老是不知足:这只害苦了自己。
但是,在元十三限家乡里确没有养狗,但吃的都是狗肉:在元十三限的寻觅里,也没有收获,因为当时年纪小的他,并没有找到任何一条狗。
有猫。
有猪。
有牛。
什么都有,连猴除、玉蟾都有,但就是没有一头活着的狗。
…………一找狗,对元十三限而言,是他童稚时的第一场(次)失败。
之后,他就一直有失败。
遇上失败。
这时际,正当他就可杀却这两个强敌之际,忽然,传来了狗吠的声音。
——来的是人,不是狗。
只是身法掠起一种急啸。
在听他来,却似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