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平凡的重生日子 >

第12章

平凡的重生日子-第12章

小说: 平凡的重生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梅花拳弟子都要来这里献艺,相互交流。

一进村,迎面就是一座雄伟的汉白玉牌坊,上书“梅花拳之乡”五个大字。进去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直通村子中央的广场。整个村子大致呈“回”字形,村子正中央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演武场,四周布满各式梅花桩,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桩高也有不同,有在地面上的,有36寸、33寸、28寸等几种。

在一处三星桩上,正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对练,他们都身穿白色的练功服,一个略高些,比较白净,另一个长的比较壮实,肤色偏黑。桩子周围也站了一圈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几个离得近些的年轻人也都穿着同样的白色练功服,应该是他们的伙伴,人群中不时传出喝彩声。

齐晓好奇地驻足观看,这样近距离的实战可是不多见。王爷爷也就陪她停了下来,并注视着场中两人的对打。

只见两人迅速地接近,四掌翻飞,顷刻间,“啪啪啪”几声后,两人同时落地,只是比较白净的那位“蹬蹬”后退了两步才站稳脚跟,白皙的脸庞顿时浮起一层红晕,只见他平复了一下心跳,然后朝向另一位一抱拳说道:“多谢师兄手下留情!”

“承让了,杨师弟,看来你最近进步很快,我这个师兄都快招架不住了,呵呵!”

两人又向周围的人一抱拳,说:“各位,献丑了!”

四周的人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仅为他们的身手,也为他们的风度。

齐晓在旁边也是看得热血沸腾,使劲的拍手,心说,不愧是武学圣地,名门弟子啊!

之后,王爷爷带着齐晓径直向广场正西的一处宅院走去。

院子的大门敞开着,王爷爷在门口略微停了一下,便走了进去。

院子不大,各种时令的花卉盛开着,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主要是半院子的月季开得特别鲜艳。

正房有五间,是北方常见的那种大瓦房,门口也都吊着竹帘子。

王爷爷带着齐晓直接冲左手第二个房门走过去,然后挑开帘子就走了进去。

只见屋子正中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身穿黑色练功服,手里还端着一杯茶,显然是刚刚正在饮茶,听到有人走近才站起来准备迎客。而客人毫无预料的进来,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看到进来的人,他十分震惊,连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都没有觉察。

只见他快步走到王爷爷面前,纳头就拜:“大师兄,您可回来了!”说时已是双目泪垂。

王爷爷也是两眼发红,上前双手扶起地上之人,感慨地说:“刘师弟,一晃十年,你也老了啊!”

“岁月催人,师弟已经六十有二了啊!”

“是啊,岁月催人,我们都老了啊!想当年,……唉!”

两位老人都是不胜唏嘘。齐晓站在旁边不敢做声。

“来,大师兄,快请坐!这么多年,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回来?是还在为那件事情不安吗?那是他自己的问题,我们也都没有想到他会是那样的人,……咦,这个小姑娘是谁?您的孙女儿吗?过来,让爷爷瞧瞧!”那人连忙招呼王爷爷坐下,这时才看到站在后面的齐晓。

终于看到我了!真不容易。齐晓也很无奈,莫非自己真是减肥成功了?他们说的那个人是谁呢?要好好打听打听……女人的八卦本性啊!

“这是我刚收的徒弟,晓儿,这是你刘全忠师叔,现在是咱们梅花拳的掌家的!”王爷爷也收起了自己的感慨,将齐晓拉到面前向二人介绍到。

“拜见掌门人!”齐晓连忙见礼。

“呵呵,小姑娘电视看多了吧?叫师叔就可以了,现在没有那样的规矩。”

齐晓扭头看了看王爷爷,王爷爷笑着点了点头。

齐晓连忙改口:“刘师叔好!”然后站在了王爷爷的身后。

“我这次来,一是看看大家,另外就是晓儿的正式拜师。”王爷爷解释说。

“太好了,恭喜大师兄了,我这就去安排拜师的仪式,只是,这规矩……”刘全忠有些为难地说。

“一切按照规矩来!”王爷爷果决地说。

“好,您坐这儿等着,我这就去叫人布置!”说着,他快步走了出去。

迎接齐晓的会是什么样的考验呢?

ps:今天有晚自习,提前更了,继续求票票,有意见一定要说啊!

第二十一章 后马庄之行(三)

齐晓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而王爷爷则在悠闲地喝着茶,仿佛放下了什么。

“爷爷!……”齐晓正要向王爷爷抱怨。

“什么?你叫他什么?”刘师叔挑门帘进来,正好听到齐晓的话。

“她叫我爷爷!”王爷爷坏笑着说。

“她叫你爷爷?那你为什么让她叫我师叔?”刘师叔气的差点跳脚,指着王爷爷的鼻子问道。

“她是我徒弟,当然叫你师叔,她又是我认的干孙女儿,当然叫我爷爷,你又没问我她叫我什么,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她叫我什么。”王爷爷耍赖地说。

“停!停!停!别想把我绕晕,看来,你那老顽童性子还是一点儿没有变。我不管,晓儿,是吧?以后不许叫我师叔,也叫我爷爷!”刘师叔有些气急败坏了,又拿自己个儿师兄没有办法,只好要求齐晓。

“那我不是又矮了一辈儿?……好!好!好!我什么也没说,刘爷爷,刘爷爷!”齐晓看着刘师叔有些发黑的脸,连忙改口。

“嗯,这还差不多。让你爷爷气的,差点儿忘了正事儿。外面已经准备好了,咱们出去吧!”

“嗯,出去吧!”王爷爷起身,微笑着带头向外走去。刘师叔也紧跟在后面。

“谢谢爷爷,谢谢刘爷爷!”齐晓小声地说。

“呵呵,走吧,一切有爷爷呢!”

外面院子里已经摆好了五张桌子,有三张后面都坐着人,两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都穿着黑色的练功服,还有一位同样年龄的女子,穿着一身天蓝色练功服,三人看起来都是精神矍铄。不时地低声谈论着什么。旁边还站着几个年轻人,正是齐晓上午来的时候在广场看到的那一群。

看到从屋里走出来的王爷爷,三个人都诧异的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激动地喊道:“大师兄!”然后都从桌子后面快步走出来,围住了王爷爷。

“呵呵,都在呢,来,我给介绍一下,这是我刚收的徒弟,齐晓,晓儿,这是你三师姑,这是你四师叔,这是你五师叔。”王爷爷的心情已经平复了很多,指着面前的三个人一一向齐晓介绍着。

“三师姑好,四师叔好,五师叔好!”齐晓乖巧地一一叫着。

“好!好!”三个人一边答应着,一边拭去眼角的泪水,知道自己的大师兄真的回来了,都高兴的很。

“过来,你们几个!”四师叔扭头朝旁边站着的几个已经傻了眼的年轻人唤道,“过来见见你们的大师伯!”

几个年轻人赶紧快步走过来,恭敬地向王爷爷抱拳行礼,道:“大师伯!”

“嗯,都不错,起来吧!”王爷爷也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朝其他几个师弟妹们说,“咱们有的是时间叙旧,今天主要是这孩子的拜师仪式,咱们先进行正事吧!”

“好的,大师兄的弟子肯定是特别优秀的!”几个人走向座位,刘师叔坐在了正中的位置上,王爷爷被他们让到了刘师叔的左手边,其他人也依次入座。

齐晓站在了他们的对面,真有点三堂会审的感觉。

先由刘师叔开口:“晓儿,相信你师傅已经跟你讲过我们梅花拳的渊源,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梅花拳讲究文武并举,文武齐全,所以对正式弟子的考察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的,一共是三道题,只要有两道题答对了,就是我们梅花拳的直系弟子了。这三位师叔,每个人会给你出一道题,然后,由同辈的师兄师姐们派出一人检验你的武功。因为你入门时间比较短,我们的考验不会很难,你不用担心。”

“好的!”齐晓的回答有些底气不足。

“呵呵,晓儿,不用担心,师姑来出第一道题。”先是看起来比较和蔼的三师姑出题,“这是一道很著名的数学题,有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是多少行?”

……

怎么会出这样的问题呢?齐晓觉得非常意外,果然都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这是名列“世界七大数学难题”的其中一道,果然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题”,这道关于20棵树的植树问题,早在十六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都先后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进入十八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猜想20棵树植树问题应该能达到十八行,但一直未能看见其发表绘制出的十八行图谱。直到十九世纪,此猜想才被美国的娱乐数学大师山姆·劳埃德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的十八行图谱。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了数学大师山姆·劳埃德保持的十八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二十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植树问题新世纪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

齐晓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是在“起点”的一本小说中,因为感兴趣,所以特意在网上查找过这道题,并自己动手绘制过,所以记得非常清楚,十六行图谱是一个长方形,十八行图谱是一个规则的十六边形,而二十行图谱则是一个正五角星形状。因此,齐晓可以很迅速地回答出这个问题:“二十行。”

“不错,看来你的知识面比较宽,第一关通过。”师姑很爽快地宣布。

这么简单?齐晓有些意外!

“觉得简单吗?”仿佛是看出了齐晓的心理,刘师叔笑着问道。

“嗯。”齐晓老实的点了点头。

“那是对知道的人,否则,就还是世界难题。”

也是,如果不是自己前世看到过这道题,否则还真的不可能答上来。看来,不能因为顺利答上来一道题就盲目乐观,师叔们的提问也不能等闲视之,也许会更加刁钻古怪。

齐晓定了定神,等着下一道题目。而在座的几个人也交换了一下眼神,对于齐晓能如此快的调整好心态都比较满意。

“下面,我来出第二道题。”说话的是四师叔,看来他们是挨个来的。

ps:老公感冒好了,孩子也不发烧了,呵呵,大家也要注意身体啊!天寒物燥!

第二十二章 后马庄之行(四)

四师叔望着齐晓,缓缓地说出第二道题目:“这是一道论述题。国学典籍是我们梅花拳的必修科目之一,那就谈谈你对“国学”的理解吧!”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国学”涵盖的范围太大了,但齐晓毕竟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对这个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理解的。

“据我所知,国学;最早见于周代;其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周礼》上说:‘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教育核心是周朝的‘礼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

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并冲击着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它不再指国家的教育基地和学校,而是指中国固有学术和文化的总体,它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工商法律等知识相对。

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它就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