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331章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331章

小说: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和我们德国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我们天生的是新生力量的代表者。我们德国凭的是伟大的容克传统和日耳曼人辛勤建立起来的现代工业力量,而中国。则凭的是古老东方传统遗传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仔细的研究过东方的所谓的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这个国家,从文化和历史上的优势,注定着是东方文化圈的天然领导人!如果不是满清异族统治zhèng 府的腐朽和野蛮,这个进程恐怕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在中德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印度支那,在南亚诸岛,在印度大陆,在北方的俄罗斯,这些中国崛起即将危及到的区域都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协约国集团国家重要的地域,虽然中国不可能万里迢迢前来欧洲本土参加战争,但是这种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的战略帮助已经是足够巨大了。

想想,我们德国的战舰,或许在北海和英国大舰队对峙,威胁不了大不列颠,但是如果太平洋、印度洋上,存在着一个足够精干有效的打击舰队,摧毁协约国集团的海外交通线,对英国来说,这可是致命的威胁。而中国在陆地上出兵西伯利亚,斩断俄罗斯在亚洲的巨大身体,甚至威胁到中亚,高加索地域以中国的广大的人力资源,这不是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俄罗斯很快就会崩溃的。

所以,我认为,将眼光放大到全世界的范围,中华帝国,已经足以堪当我们德意志的盟友,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盟友,和德意志之间不存在任何战略上的冲突,这才是这个盟友最妙的一个地方。

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陛下!您应该慎重的考虑一下!”

德皇威廉二世在首相的劝导下,表情一变再变,到最后,不得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承认首相阁下的长远战略眼光。

中国,真的是一个上帝眷恋的国家。相比较而言,德国的地缘政治情况就完全是差到爆了。

“好吧!我承认您的说明打动了我,但是我还是希望在这个和中国建交的过程中,德国能保持它应该有的强国风范,中国的空军飞艇战术,是德国必须要得到的,而中国,哼哼,希望今后它不要再辜负我对于它们的期望了。”

威廉二世有些不甘心的说。

他针对的自然就是在满清时期,德国和清国之间曾经密切的军事交往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的事情了。

事实上,德意志的具有卓绝眼光的战略家们很早之前就看上了曾经的中国满清,一度试图建立中美德三国联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以及满清实在是烂泥糊不上墙才最终放弃了这个决定,现在,是重新启动这个计划的时刻到了。

1911年底到1912年初的几个月,中国和德意志两国之间电报频频,两国高层之间的对话,涉及到了广泛领域上的合作。

继达成了中德遗留问题的谈判解决之后,1912年元月份,中德友好贸易合作协议在上海达成并公布,这标志着,继美国率先对新生的中国抛出了橄榄枝之后,德国,这个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家,和中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一个蜜月期。

按照世界列强国家们的理解,经济方面的合作,往往预示着军事政治方面的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中国和德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筑基

嬗变的三国卷 第六十四章 筑基

1912年的春节,新生的中华帝国是在国内外截然不同的政治气氛中度过的。

国内,新生的中国帝国临时zhèng 府内阁,正在各种困难的磕磕绊绊中不断的寻找着,适应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地的运行秩序,国内新规划的五年重工业建设计划,大武汉工业区,江浙沪工业区,四川工业区等三个长江沿岸的工业区,以及横跨河北和辽宁两省的京津唐鞍山工业区,四个投资巨大的工业区计划正在稚嫩的新zhèng 府的领导下紧锣密鼓的筹备施行。

而国外,顶着来自英法俄传统列强的巨大压力,革命军毅然进军朝鲜,在朝鲜北部山区和日军展开激战,但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些战斗中,在旅顺焚城战中震惊世界令日军恐惧的中国空军飞艇部队却并没有大规模出现,而是任由中国新生的革命军在崇山峻岭中凭着优势的兵力装备和日军进行着残酷的阵地消耗战。

一月底,在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即将进行的前夕,又一个喜报传遍大江南北,在国内强大的统一传统的舆鹿力下,广州革命军临时zhèng 府通电,宣布接受南京zhōng yāngzhèng 府的命令,国家正式统一。。 。

其中临时zhèng 府中的大部分人都留下接受南京zhōng yāngzhèng 府的安排,而少数人,包括孙文、黄兴、胡汉民和从北京被释放南下的汪精卫等人则令人遗憾的宣布下野,从此不再参与国事。同盟会,这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抹色彩的革命党从此烟消云散。

事实上。做出这一步选择,对于同盟会来说也纯属是无奈。这近一年多以来。北方的世事变幻,国内人心大变。南京zhōng yāngzhèng 府的北伐、黄海海战,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紧密的和中国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新中国的核心,许多的原同盟会会员等纷纷远路相投,就是广州zhèng 府内原定的一些自己人,都有些辞职北去,要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自己的一把力。

到了这一步,作为一个以推翻满清建立新中国为目标的政治党派。同盟会事实上已经分崩离析,失去了号召力,再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按照宋教仁等人的想法,要求重组同盟会,建立新的政治纲领,参加国内合法的政治竞争。但是对这个提议,孙文和黄兴却再没有兴趣。

这两个人的离去,同盟会的寿终正寝。从此,意味着旧中国大革命时代的彻底结束,新中国建设时代的开始。历史也为之翻开了新的一页。

……

南京,新成立的中华帝国临时zhèng 府内阁。工商实业部副部长张謇对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帝国工商大臣复兴党人华表(帝国元老华歆之子)说,

“我国北方。历来人才鼎盛,我认为在冀辽工业区的人员建设上。应该多向当地人才倾斜,原北京zhèng 府的一些人。完全就可以拿来使用,还有东北张作霖zhèng 府里面的一些人,也完全可以提拔起来。没必要非要从南方本来就紧缺的人才资源里调。”

华表,看了看张謇,却没有立即答话。拿眼瞅了瞅上手的荀攸等人,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涉及到人事问题,还是要看首相大人的意向。”

帝国首相,出身复兴党的荀攸接了华表这轻飘飘飞过来的一句,脑筋稍微一转,已经知道了意思,感情这冀辽工业区,也就是京津唐鞍山工业区,已经被张謇背后的人看上了。

张謇此人,绝对是中华近代历史上的名人之一,和这个时代的诸多党派都有联系,在很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北洋系统中和袁世凯齐名的北洋前辈,但另一方面,却又倡导实业救国,是帝国工商实业领域中的达人,一手建立的江苏通州棉纺织产业是民族产业中的佼佼者,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他还和人促成建立了新式教育通州自立师范,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师范类院校。此时,是立宪党中的领袖之一。南京zhèng 府建立之后,就凭借着丰富的政治经济领域的经验进入了工商实业部,成为立宪党在南京zhèng 府中的中坚。

这个时候他在冀辽工业区的问题上的发言,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听他的话的意思,北洋zhèng 府的那些旧人眼看着现在的形势,有些不甘寂寞了?

荀攸想了想,将这个问题压了下来。帝国四个重工业区的建设,涉及到未来帝国的根本战略,绝对不是党争应该涉及到的地方。

结束会议之后,荀攸让张謇留下来,两人一同去玄武湖丽园拜见帝国皇帝李哲。

“袁慰亭不行了,临死之前,想向陛下求个情!”在李哲面前,张謇的话就说的实在多了,一句话就把事情彻底的挑明。

“北洋于我中华有功有过,但不可否认,其确实是支撑了我中国在满清统治下的最后一段多灾多难的时间,旗下人才辈出。现下我帝国内的很多能臣,萨总长、严校长,都曾经是北洋系统中出来的,袁慰亭幕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就这样随着他袁慰亭一同终老林泉,也未免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大损失!他想向陛下求个恩典,求陛下能给北洋旗下的那些人才一个出路,这样他也好死的安心!”

李哲听罢,心中也有些悲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袁慰亭这样的一代枭雄,到了这一步,能放下一切,临死还要为手下人寻个出路的人,也算是难得了。

不过同情归同情,李哲可没有改变他的命运的想法,这中国,有一个李哲已经够了。其他的任何人,都不会再有出头竞争的机会。人性,从根本上是自私的。

袁世凯如果活着。虽然在李哲的对立面翻不出太大的风浪,但是这样一个人就单单是存在那里,就会让平稳的国家凭空生出许多风浪来,这个人在北洋系统中的威望实在是太强了,那些人几乎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在中国这个讲究忠孝伦理的国度里,其自然而然产生的号召力无法估量。所以,只要是他活着,李哲就绝对不打算启用段祺瑞等人。

现在袁世凯死了。那些人就可以解放了。

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唐绍仪、伍廷芳、顾维钧等一大堆未来叱咤风云的时代名人,在这个时代都是出身于北洋系统。李哲要是断了这些人的路,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的时代舞台,就少了至少一小半的时代精英。

李哲想了想,目光转向张謇。

“季直!你可知道,朕不是怜惜北洋方面的人才辈出,可是要使用这些人,却有一个问题,始终是让朕如鲠在喉啊!”

张謇一听有门儿。连忙急声问道:

“陛下,什么问题?竟让陛下如此忌惮?”

李哲起身走了几步,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复兴党说起:

“季直应该也知道。我在海外一手创建的复兴党,崇尚的是新时代新思维,摒弃旧中国官场里存在的很多糟粕。像妒贤嫉能,任人唯亲。人浮于事,贪污**……这些潜规则在中国的官场上早已经流传了不知道几百上千年。满清旧朝廷,更是将这一切发展到了巅峰,堪称是历朝历代zhèng 府中最糟糕者,史上无出其右。

中国革命在这样一片沉渣中浮起,势必要和这一切社会上的陈旧风气作斗争。

事实上我认为,中国革命最后之所以是由我复兴党来完成,这一点恐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贵党在满清社会中沉浮已久,正是缺乏革命所需要的勇气,而我复兴党正是因为一直在海外发展,目标坚定,结构纯洁,才使得我们始终保持着很强的战斗力,这一切,我希望将它带到我们的新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发扬光大。

如此这般,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的焕然一新,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北洋?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我所担心的。”

张謇听到这儿,总算是知道了李哲的隐忧,对李哲一直以来对人事大权的把握才算真正是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李哲所说的劣根性,恐怕不仅仅是北洋中人,整个中国又何其不是?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