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股-惊心动魄-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木忍:“我知道了,我们该怎么做?”
桃木剑次:“要调查的资料差不多了,现在只缺那双筷子,不要忘了我们的目地,拿到那双筷子就行,其它的事情并不重要。我想那个风君子不能一天到晚总把筷子带在身上吧,只要时刻留意总有机会得手……”
正在家中养伤的风君子自然没有听到桃木父子的这段对话,否则他也会觉得很好笑的。没想到他莫明其妙的出手受伤,反而赢得了桃木剑次一个“高深莫测”的评价。按下桃木父子排人暗中盯住风君子不提,孙卫东那边也没闲着,这天也在招集手下商量事情,周颂也在场。
孙卫东:“按照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那个桃木剑次和桃木忍最近果然派手下在龙王塘一带活动,看样子是冲着我们来的,现在还搞不清他们的目地,周颂,你尤其要小心。”
周颂:“孙哥,你认为这两个日本人是为了追查那批东西的事吗?他们该不会是官方的密探吧?”
孙卫东一皱眉:“那种东西能够运到国外处理,日本官方高兴还来不及呢,巴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会派人查到中国来!我担心的是那边的社团纠纷把这件事牵连进来,或者是有人抓住我们的把柄想敲诈。上次那个打电话的人不就是想要钱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反倒不用太害怕,滨海毕竟是我们的地盘。”
傍边又有人说道:“还有那个桃木铃,最近总是往公安局跑,我怕这样会出问题,孙哥你说怎么办?”
孙卫东:“我打听过了,那个桃木铃是美国的一个大学派来的,参加师范大学和甘泉分局的一个项目,暂时和这件事没有关系。不过你们最好派人都盯紧了,注意尽量不要和那个桃木铃起什么正面冲突,毕竟她天天和条子混在一起,暗中关注就可以了。”
……
风君子平静的生活现在暗流涌动。他的伤势不重,休息几天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而桃木铃还是每天上班参加什么所谓的合作研究。表面上看日子过的非常平静,可是暗中却有两股人无时不刻不在盯着他与桃木铃的一举一动。这些人的行踪虽然隐蔽,尽量不被风君子发现。但风君子心中早有警觉,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帮手——青叶雅子的鬼魂。暗中发生的事情自然逃脱不了雅子的眼睛,风君子也算心中有数。
这是一天夜里,风君子斜靠在枕头上,右手轻抚着偎在身边的桃木铃如丝缎般柔滑的身体,左手端着一杯微微冒着热气的温酒,舒服的直叹气:“佳夜良宵,有美酒美女相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桃木铃用懒懒的声音问:“风君子,你喝的这是什么酒?怎么还需要加热,味道闻起来怪怪的,我从来就没见过。”
风君子:“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老黄酒,你见过的机会当然不多。”
桃木铃:“我煮酒的时候看包装了,十八年女儿红到底是什么意思?好有诗意的名子。”
风君子:“这是厂家的噱头,现在超市里上哪儿找十八年的女儿红,这只是八年左右的花雕罢了,不过这口味也算很不错了,我喜欢。只可惜有人就没有这种福气了!”
桃木铃:“花雕?这个名子也挺好听啊,你说谁没有这个福气?”
风君子又叹了一口气:“月黑风高,瞪着眼睛喝冷风,就有那么两伙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自己找罪受。不管他们了,桃子,你陪我喝一杯,我给你讲讲女儿红的典故……”
风君子酒色自迷,而暗中盯梢的两伙人其实也隐约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结果却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误会——都把对方当作了风君子或桃木家族的一伙。这是在居民区,本来就不适合起什么冲突,而且双方都接到命令要小心行事,所以成了一种暗中相持的局面,反倒是风君子这个处在暴风眼当中的人过的最舒服。
第二天桃木铃早早的就被常武接走了。风君子出门之前,将一个古色古香的木匣放在了书架上,就是桃木铃最早用来放筷子的那个木匣。木匣里当然有一双象牙筷子,那是风君子与桃木铃的杰作。风君子这么做也是在赌,一是赌桃木父子就算见过这双筷子也看得不是太仔细,二是赌尽管对方会怀疑,但最终也会忍不住上钩的。筷子放在书架上的位置离窗台不远,风君子出门的时候将塑钢窗特意留了一条逢,并没有锁死。风君子家的的窗户有护拦,人是进不来,但离地面却不算太高——他住在二楼。
第四部 一双筷子 43 作孽连环自入局
这一天下班后风君子没有回家,而是直接约桃木铃出去看电影,晚饭也是在外面解决,很晚才回来。回家的时候风君子检查了一下木匣,筷子还在,但是看书架上的记号,已经有人动过。风君子只是暗暗一笑不作理会。
大约是三、四天以后,风君子和桃木铃回来的也很晚,他仍然习惯性的拉上窗帘,打开木匣检查一番。正在厨房的桃木铃突然听见风君子叫她:“铃铛,你过来一下,看看这双筷子。”
桃木铃闻声走进书房,看见风君子手中拿着一双象牙筷子仔细端详,见她进来,递给她说:“你看看,是不是你刻的那双?”
桃木铃接过筷子仔细研究了半天,抬头道:“非常像,就是做旧的功夫不如你,不是我刻的那双筷子,但是已经几乎可以乱真了。”
风君子小声嘀咕道:“这是什么世道,赝品都有人调包!”
大约又过了三、四天,风君子回家后仍然习惯性的检查那双已然被调包的筷子,然而走进书房却吃了一惊。筷子不见了,而且连木匣一起不见的。风君子自言自语的骂道:“这是什么世道,赝品的赝品都有人偷!一伙人阴险,另一伙人却放肆,天底下老百姓还过不过日子!”口中虽然这么说,嘴角却一直在笑。
偷偷摸摸将筷子调包的是桃木剑次的手下,而大大方方连匣子一起拿走的是孙卫东的手下。孙卫东的手下在暗中发现有人在黄昏时将风君子书房中的一个木匣动来动去,似乎在取放什么东西,在望远镜里观察到居然是一双象筷子。孙卫东听到汇报后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觉得其中有古怪,以他横行惯了的作法,干脆派人拿回来看看。
这一切风君子心知肚明,就算他没有亲眼看见,但是青叶雅子的鬼魂也知道这一切发生的过程。筷子的秘密其实就在于地图,风君子并没有伪造什么地图,只是将两张图中的圆点坐标都改了位置,如果按图索骥,找到的地方就是孙卫东和周颂他们隐藏核废料的那个防空洞。
地图虽然伪造成花纹装饰,但是破解起来也并不麻烦,尤其对于早就知道筷子来历的桃木剑次来说。桃木剑次拿到筷子之后没几天就发现了花纹中的秘密,并且制成放大后的地图。对照其中一张地形轮廓图的显示,很快确定这就是龙王塘金沙村一带。而另一张等高线地图,可以精确指示那个圆点的位置。
而对于孙卫东来说,并不知道这双筷子的来历,只是交给手下去研究研究有什么古怪。孙卫东的手下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注意到花纹的问题,也拓下来放大,但是将这两张图联想到龙王塘金沙村的地形,至少比桃木剑次晚了一个多星期。而就在这十来天内,桃木父子已经多次潜入到龙王塘牙鲆渔场。一来是周颂万万没有想到桃木父子会来的这么快,找的这么准,二来以桃木父子的身手,在普通人面前自然是来去无踪。防空洞的大铁门以及那把锁当然难不住桃木剑次,桃木父子已经不露痕迹的在防空洞中来往多次。只可惜这个防空洞的规模实在太大,桃木父子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派人详细搜索,一时之间也没什么收获。
桃木剑次拿到筷子之后,其手下就放弃了对风君子等人的跟踪,他们的目地本来就在东西而不在于人。虽然桃木剑次也曾经对筷子的真假有过疑问,但是后来果然在隐秘的地方找到了隐秘的军事设施。而这一处地下工事复杂而宠大,显然是军方力量所建,就算与目标有出入恐怕也会有联系。一方面桃木剑次并不了解中国六十年代“深挖洞”的历史,另一方面就算他知道这个防空洞的来历,也会想到这个防空洞与历史留下来的军事设施之间肯定会有什么关系。
风君子这几天虽然不知道桃木父子在干什么,也能想到他们在忙什么。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桃木父子如果摸进了防空洞,发现了那些水泥柱的秘密,会识破他这个借刀杀人的阴谋。这一点风君子反倒是多虑了,要知道风君子发现这些水泥柱的秘密情况十分偶然,一方面他听说了一家五口离奇的死亡案,隐隐约约已经猜到与放射性物质有关,另一方面他本人与核设施打过交道,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而对此情况一无所知的桃木父子虽然也见到了防空洞中那些水泥柱,尽管觉得奇怪,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状况。
这也许就叫自作孽不可活,桃木父子自寻死路。而周颂没有发现也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尽情的接受核污染的机会。辐射污染的感觉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查觉的,桃木父子直到现在还蒙在鼓里。风君子这几天感到清闲了很多,跟踪的人少了一批,而且每天不用再关心筷子的动静。也许是老天爷不让他太清闲,这天中午他接到了常武的电话。常武在电话中的语气有气无力:“风君子,大哥求你件事,你能不能帮忙劝劝你家那位桃木铃小姐,我们分局的同志都快让她折腾的不行了,尤其我们这些刑警简直就快受不了了,求你给想个办法吧……”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桃木铃参加了滨海师范大学与公安局甘泉分局的“现代刑侦技术与心理学研究”的项目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向甘泉分局提出了两点意见:第一是要求公安干警在工作中能够保证被调察的嫌疑人处于放松状态,也就是说在取证、预审等环节不要给嫌疑人精神上的过度压力。第二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卷宗材料收集要尽量详细,最好要包括生活背景、职业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经历,总之是越详细越好,最好是上学时的成绩单以及班主任的评语都搞到手。
常武等人抱怨这是做不到的要求。本来公安机关保持对犯罪分子的强大威慑也是长期以来的工作目标之一,从审训程序上来看就是千方百计想要嫌疑人一进大门,就从心底里感到害怕,把要交待的事情都交待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死硬分子都是在高压之下精神崩溃才供认了罪行。现在桃木铃要求不给嫌疑人施加精神上的压力,要在放松的情况下观察,简直是办不到的。桃木铃要求的卷宗收集工作,极大的增加了基层干警的特别是刑警的工作量,也干扰到日常的刑侦工作。可是桃木铃提出这些要求后,局领导非常痛快的批示“工作人员全力配合”,这一纸批示可苦了常武等一线工作人员,但常武又不能向领导提意见,只有打电话向风君子来抱怨。风君子弄了半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多少有点哭笑不得,答应常武一定帮他想想办法。
————————————————
最后回答书评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