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顾宁的悠然生活-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的始班车都没发车、
他天黑开始跑,跑着跑着天就亮了。
去年市里面的中学生运动会,何景是初中组几项长跑的冠军,有两项还打破了记录,这点运动量对他来说,自然是不算什么。
因为长跑这项优势,何景虽然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清风中学的分数线,还差十几分钟,却依然被当做是体育特长生破格录取。
就在何景陪着顾宁跑了一个多星期后,有天早晨,何景意外的没有出现,此后几天再没有来过。
顾宁都快习惯了何景在自己跑的半路插…进来,现在何景招呼不打一声的消失了,顾宁还有些不适应了,心想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宁既不知道何景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何景住在哪儿,如此只好压下了心里的不安,她告诉自己,何景那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无端出事。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准确的说,是军训的日子。这个时间,并不是正式的开学。所有的高一新生在八月一号来学校报到,八月二号开始为期十天的军训,接着便开始补课,正式开始高中的课程。
不出所料,顾宁在她所在班级的花名册上,看到了顾宣和罗敏的名字,一个班的成绩差不多上了七百分,顾宁的成绩遥遥领先,而独独罗敏,中考只考了四百多分。
罗敏的成绩在全班一片高分里十分的突兀,不明白情况的,会以为是学校的老师把罗敏的分数打错了。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那两位有意为之,顾宁脸上的表情不动声色,她领了军训的衣服,就坐在一边的礼堂等着,下午两点,大部分的人都来报名之后,班主任就在教室召开了高中的第一次班会。
班上有许多是清风中学本部初中升上来的,可以看到很多是熟悉的面孔,还有一部分是各个学校考进来的。
都是十五六的年纪,很多人就算是不认识,也能马上心无芥蒂的聊起来,话题或是关于明天就开始的那场军训,或是关于自己的暑假。每一张脸都朝气蓬勃,青春就应该肆意飞扬。
顾宁挑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新的班级,有七八个初中同学,大家互相打过招呼,能六年同学,也算是缘分。
突然,顾宁在教室的角落里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她没有多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的往角落里走了去。
张佳佳把头埋在胸口,尽量减低自己的存在感,她一点也不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
和周围光鲜亮丽的年轻男女比起来,张佳佳低着头,过于瘦弱的身体就像是个小学生一样,有些格格不入。
张佳佳的身上穿着洗白的校服,可能是穿的太久了,所以衣服洗得有些薄了,穿在身上有些透,她的脚上穿着一双男生的拖鞋,是那种最常见的土黄色凉鞋,明显不太合脚,长了一大截。张佳佳努力的把脚往后缩,不想见人看见,周围的人说说笑笑,她坐在的角落,就像是一个孤岛。
顾宁走到了张佳佳的桌子前面,“佳佳,你也在这个班?”
张佳佳抬起头,有些迷茫的看着顾宁,她在脑袋里搜索了一番,确定自己见过眼前的人,但是这个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
顾宁见眼前的人一脸的疑惑,马上反应过来,知道自己方才唐突了,这一世,张佳佳和她还是第一次见面。
出乎她所料,在一个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地方,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张佳佳是顾宁上一世的好朋友,对顾宁亦然有恩。顾宁看着眼前的人,心往下沉了沉,有种晦涩感弥漫了上来。
也不知道上辈子发生了那件事后,张佳佳会怎么样?
和顾春生离婚后,沈阑和顾宁相继搬了几次家,最后就搬到了城郊的筒子楼里。
墙壁上满是青苔的筒子楼虽然环境不怎么好,但是胜在便宜,而在顾宁和沈阑搬进去后一个月,隔壁搬进来了一户人家。
顾宁那天放学回家,便看到一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女孩站在走廊的过道拧衣服,那女孩看到有人来了,忙提着拧到一半的床单贴着墙站,不要意思的笑了笑,给顾宁让道。
那个笑的一脸腼腆的女孩,便是张佳佳。
顾宁记得上一世,自己和张佳佳读一个学校,那是靠近城郊的一个高中,每年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校风十分之乱,学风更是从来没有。
上一世张佳佳成绩很好,中考的分数完全可以上清风中学,张佳佳会留在城郊的那所末流高中,是因为那所高中承诺免除她高中三年所有的学杂费,每个月还给一百五十块钱的生活费。
也因为这样,张佳佳没有去读清风中学。
顾宁想不通这其中出了什么差错,怎么会和上一世的走势不同,但不管出了什么差错,能在这里见到张佳佳,她还是很开心的。
顾宁抿了抿唇角,笑着又说,“我是看了花名册,报名的时候,我又在你后面,所以知道你的名字,你好,我叫顾宁,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
张佳佳恍然大悟,笑的有几分腼腆,“原来是这样啊,你好,我叫张佳佳。”
“唉,你们知道不知道,今年全市第一名在我们班!据说是个女的,特牛!七门课一共就扣了十分!还有几门是满分!”
周围的人一下都竖起了耳朵,对比自己强的人,他们当然都抱有好奇心。
“靠,这么强,还是不是人啊,不会是个近视八百多的书呆子吧!”另一个带着大的耳机的男生,夸张的说道。
这句调侃的话让周围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活灵活现的勾勒出了一个带着厚厚的镜片,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形象。
“我知道第一名只扣了十分,但是不知道在我们班上,到底是谁啊,也让我们认识认识,那人今天有没有来啊。”憋不住好奇,另一个人又问。
“来了啊,就是站在第一组最后一个的那个女生,穿绿色衣服,什么书呆子,你们别瞎说,别人是我们初中的班花呢!”
和顾宁初中一个班的有个男生不乐意听了,大方为众人的指点了迷津,心想着什么书呆子啊,闪瞎你们的眼睛!
无数双眼睛齐刷刷的朝着那个角落扫了过去,顾宁怔了下,总觉得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她有种不好的预感,缓缓的回归头,便看见了十几双圆滚滚瞪着自己的眼睛。
这场景……
顾宁着实的吓了一跳,自己好像没有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吧……
———
开完班会,顾宁原想着和张佳佳再拉近些距离,但想着刚刚的事情,她只好作罢。
才第一次见面,太过热情了,也实在不妥,况且张佳佳从前胆子一直小。
顾宁有些闷闷的回到了家,沈阑早已经做好了饭,沈阑从顾宁手里把迷彩服拿过来,仔细的看了看,“这衣服料子不怎么好,不透气,不过幸好不要穿多久。”
沈阑最近已经不时时刻刻的往店里扑了,她在顾宁学校附近买了套房子,上周开始装修的,顾宁给了不少的装修建议,沈阑都觉得可行,虽然有些时髦了些。
沈阑这几天再跟装修进度,想早点弄完,这样顾宁上学也方便很多。
除了车站的那个店,沈阑又选了其他的几个地址,两个星期,就又开了两家店,速度十分的快,两天把装修弄完,第三天铺货,第四天就开业了。
沈阑并非是没有生意头脑,顾宁开了个头,她自己便渐渐上手了,第一个店半个月盈利三万,这样的成绩,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沈阑的干劲十足,顾宁自然是退居二线。
不过这样统一价格的店子,因为生意好,周围马上就会有人效仿也开起来,无可避免的会分走客流量,顾宁早就提醒了沈阑这点,这生意不动脑筋的话,半年内没问题,只是过了三个月的新鲜期,店里的营业额会往下滑,若是没有特色,半年后很有可能就会被同类的店给挤掉。
而说到先前顾宁和沈阑打赌的那块地,沈阑愿赌服输,更多的是对女儿的信赖。她花了不少的钱才把那块地买了回来。那块地在城郊,而且也不是平坦的一块地,穿插着河流,还有几个小的山包,虽然地理位置和地形都不好,但是因为面积太大,也是要价不菲。
那块地干放在那里也不是个办法,顾宁倒是建议沈阑弄一个农庄,把地的四周都围起来,反正里面本来就种得有不少的果树,打理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而沈阑现在犹豫的是,顾宁所说得农庄,是不是真的可以赚钱……
沈阑花了三分之一的积蓄,才买下了那块地,不能说不肉痛,现在自然是忙着挣钱,这一家店一家店的开,成本其实回来的很快,反正怎么样也不会亏本。
沈阑现在琢磨着,怎么才能像顾宁说得那样注重品牌的意识的发展。
所谓的品牌意识,当然不仅仅是所有店的装修和招牌都是一样的,这么简单。
☆、第三十一章
顾宁在家里吃过了饭,又拿了些东西,就回了学校。
军训所有的新生强制住校,因为早训六点办就开始,那时候天没有亮,住外面的话,怕赶不上。
恰逢遇上了千禧年,好像什么都特别的隆重,连着军训都不例外。
学校按照学号,六个人住在一间寝室。
顾宁背着包进来的时候,寝室里只有张佳佳一个人,张佳佳的床位靠近窗户,这会儿她正坐在床上看书,听见了脚步声,张佳佳抬起了头,笑着和顾宁主动打招呼,“你来了。”
顾宁正好在张佳佳上铺,因为下午的事情,她对顾宁很有印象,而且顾宁是第一个和她打招呼的,她难免心生亲近之意。
顾宁走到了张佳佳的身边,笑着问:“不介意我坐你床上吧。”
“怎么会,你坐吧。”说着挪了点位置。
顾宁看了看张佳佳手里的书,随口问道:“学校好像还没有发教材吧?”
“嗯,我问上届的人借的,有空的时候随便翻翻,就当是预习了。”
顾宁心里一动,从前张佳佳学习也十分的刻苦,这点倒没有变,她不动声色笑着又说,“你的学习态度正好,那我们以后要一起努力吧。”
“嗯,你成绩这么好,我得像你学习才行。”张佳佳的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张佳佳说的这话,和别人不同,是真心真意这么想得。顾宁听着格外的舒服,笑着拍了拍张佳佳的肩膀,“学校九点半才查寝,现在才七点不到,走吧,我们出去走走,我还有好多东西没买,你就当时陪我吧。”
张佳佳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两个女孩子一起出了寝室。
从超市出来,两个人一人拧了一大包,全是顾宁买的零食和生活品,两个人边说边笑,关系又近了很多。
坐在广场上,顾宁开了袋零食,两个人边吃边聊。此刻,顾宁正在思考着,怎么样对张佳佳好,却又不显得刻意,能照顾到对方的自尊……
有了,刚置办的那块地,不正好缺管理的人吗?顾宁记得张佳佳以前和她说过,张父张母以前是在乡下务农的,后来因为种种关系,才从家乡搬出来谋生。
想到了这点,顾宁心里有了主意,似随口的又说,“现在Z市,想找一个会栽种果树,懂农务的真难?有点想法的,都进了工厂,就算是高新也难聘。”
张佳佳愣了下,“怎么可能啊,会务农的才不好找工作吶。”
她和父母从家乡出来到了z市,父母零零散散的找了些短期的活儿来做,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他们只会种地,父母种了十几年的地,似乎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和持有的特长。
但却和这个城市,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