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晴好-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搬到镇上,即使不能经常吃到那些可口的饭菜,也能到那条小吃街买饭吃。总之,他是不想再吃自己做的堪比猪食儿的饭菜。
最让自己心动的还是有个下象棋下得很好的人能经常陪自己玩玩。说实话,这几十年,自己都是自己和自己下象棋,根本没有那种棋逢对手的激动喜悦。
再说,他也舍不得那几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体贴人,懂事又有礼貌。比那个圈子里的孩子少了算计,多了许多善良纯朴。这种孩子的纯真是难能可贵的。他不想离开这让他既心情愉悦又平静淡泊的源头。
只是他也是有顾虑的,高家人口多,几个兄弟似乎也不太亲近,就是那个老太太也不是什么善茬。如果自己和高雨晴家同时搬去镇上,指不定又闹出什么窝心事儿!
不如——
正文 第二十七章暖房
自从把房子买下,高爸高妈就经常不见人影儿,大家明白俩人是在忙装修房子的事儿。
高雨晴他们一边忙着练习书法,一边忙着劝说郭先生。一时间,日子过得飞快。
三个月后。
“妈,你还要买多少东西啊?”高雨晴擦擦脑门上的汗,忍不住发问。虽然明天要请几家处得好的人来暖房,但也不用买那么多东西吧?要是吃不完,也忒浪费了点吧!
看看自己手上提着的装得满满的竹篮,再看看姐姐手上拿的塞得鼓鼓的布制购物袋和两只肥肥的大公鸡,还有妹妹手上提的那条小臂长的鲤鱼,宝儿手上提的那块十斤重的肉,高妈手上提着的一条大鲫鱼。高雨晴对自家老妈—的认知又加深了一步。这是典型的购物狂吧?
“快了快了,再买点鸡蛋青菜咱就回!”说着,高妈又往别处张望,看还有没有自己没买的东西。
“到时候,不仅咱村里的十来个人会来,还有我和你爸生意上的朋友。万一咱们没请到的人也来了,不够吃怎么办?还是多准备些的好!”高妈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顺便给他们上一堂生活课。
走着走着,高雨晴不经意间看到几双漂亮的小拖鞋,立即拉住高妈,指了指对面,对她说道:“妈,咱们买几双脱鞋吧?你看咱家的地面都是瓷砖,弄脏了很容易就看出来了,总不能一天到晚的拖个七八回吧?”
见高妈若有所思,她软软嫩嫩地又接着说:“如果客人来了,可以让他们换上拖鞋。这样既不会弄脏地面,又不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鞋脏,不敢踩在上面。一举两得啊!”
高妈是个爱干净的人,从几个孩子的穿着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既然建议合心合意,这鞋一定得买。高妈毫不犹豫地掏出钱买了九双。
至于拿鞋子的人,高雨晴当然是不二人选。谁让这是她提出来的!况且她只提了一个装满干货的竹篮,另一只手还空着没地儿用呢!不给她给谁?
高雨晴提着那串成三串的鞋子,走得大摇大摆的,有点像街头小混混。可谁知道她内心的呐喊?
唔,幸好鞋子不太沉,要不然她会死去。这鞋子什么时候都能买,反正已经搬到了镇上,她为什么嘴欠地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啊?自己这分明在自讨苦吃嘛!
“晴晴,我帮你提点吧?”宝儿说着,用一只手拿着肉,把另一只手给腾了出来。
高琳瞅了高雨晴一眼,转头对宝儿说道:“宝儿,晴晴力气可是很大的,你忘了一个月前她又把王明给揍了一顿,人家可是比她还大上半年呢!”
二姐,您能不能别说那些事儿了?要怪也怪王明,谁让他偷摘自家门前的月季花!活该被她打!
“宝儿,不用啦!你的已经够沉的了。这些我自己拿就行!”话说自家姐姐对宝儿也太好了吧!好吃的给他留着,好玩的给他留着,干活还只让他干轻松的活。
高雨晴扯了一下嘴角,暗暗腹诽:真偏心哪!自己可是她们的亲妹妹好吧?
回去的路上,恰好碰上了和高爸同姓的高大鹏,只好和他又聊了一会儿。告辞时,高妈邀请他明天中午到家里喝暖房酒。
这高大鹏也是刚搬进这个小区,和高爸家一样紧邻中央的那个大花坛。高大鹏是做木材生意的,高爸自然和他有生意上的往来。
待一群人回到家,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做准备工作。几个小的择菜,高爸忙着宰鸡杀鱼,高妈绞尽脑汁地拟菜单。
一时间,大家都忙碌起来。
说实话,镇上外出做生意的很多。所以相对的人也比较富裕。就说李全才,能在镇上盖十几栋小洋楼,手里的钱绝对不会少,人脉也肯定广。
他本没必要在镇上这么做,只是他的老娘念旧,不愿搬离这里,为了给自己也为了给老娘留个舒服的窝,也不想太独立特行,于是就在镇上盖起了小洋楼。
考虑到村镇每家人口的数量,这些楼房共有三种样式,主要的不同还是房间的多少。
高家人口多,所以买了一栋房间最多的。一楼有三个房间,还有客厅,公共厕所,厨房,餐厅。二楼有五个房间,一个洗手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阳台。
这次,几个小的算是一人分到一个房间。因为他们几个都住在二楼,且采光极好,所以谁看上哪个就住了哪个。
高爸高妈住在一楼,既方便了他们进出,又不会打扰到孩子的学习。
现在房子里有些空落落的,因为买房和装修花去不少钱,所以一些摆设品两人就商量以后再买。
至于家具什么的,是高爸的家具厂出品的,每个孩子的房间里都摆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书桌和一个带靠背的椅子。
高雨晴最满意的是墙壁的颜色,不是那种细细的白,而是近乎无色的雨后初晴般的天青色。
整个房子里的家居用品都是那种淡淡的颜色。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优雅,闲适和温馨。
在装修好房子之前,高雨晴一次也没来过。装修好之后,高妈就带着几个孩子来看房子。
第一次过来时,她的心里紧张到不行,就怕老妈在村里十来年,喜欢上什么大红大绿的颜色,把家里也整成那样。
只是这种紧张在房门打开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世挣的钱虽然不够买套房,但她心里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那种渴望却不曾停歇。
她曾经幻想过以后自己的房子会是什么样的,不要那种奢华,也不要那种大气。只要那种温馨中点着点小优雅,小闲适的就行。
如今这种幻想竟然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霎时间,她有点分不清自己是在哪里,分不清今夕何夕……
但那种激动还是在胸腔里不断碰撞,撞的她有些难以呼吸,只能傻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要不是妹妹推了她一把,指不定她会站到什么时候。
在那一刻,高雨晴觉得老天真的很善待自己!
【加更章节送上,继续厚颜求收推!】
正文 第二十八章砸你没商量
第二日一早,高妈就把几个孩子给喊了起来。
大家正在洗漱的时候,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高妈的名字:“秀,开门呐!”
高妈一听,毛巾一甩,脸都没擦,迅速地跑去开门。
“呀!是姥姥来啦!”高璐一脸的兴奋,也跟着跑了出去。
剩下的几个赶紧跑去厨房,洗甜瓜的洗甜瓜,洗黄瓜的洗黄瓜,切西瓜的,拿果盘的,瞬时都行动起来。
这边高妈一脸的疑惑,忍不住问于姥姥:“娘,你咋知道路的?”
“昨天我问你哥,他给我说啦!就这么个地儿,我还能走丢了不成?”于姥姥笑呵呵地解释。
“娘,那么远的路,你就这么走过来了?”高妈的眼睛蒙上一层薄雾,声音有些沙哑。
于姥姥知道女儿是心疼自己,嘴上却说道:“看,又娇气了不是?多大个事儿啊!你还泪兮兮的!”
“那么远——”
“远啥远!我又不是不能走!赶紧回家去,一会人来了,咱可不能还啥都没准备呢!”于姥姥直接打断高妈的话,摆摆手示意她赶紧走。
这个女儿啥都好,就是太过紧张她。这走个路能有啥?儿子昨天忙了那么久,这大早上的就不想叫醒他,想让他多睡一会儿。可女儿这儿也缺人手,她婆婆肯定不会来帮忙。自个的女儿自己心疼,那老婆子不来,她就不会来吗?
刚打开房门,就见几个小的排成两列,齐声高喊:“姥姥好!姥姥辛苦了!”
于姥姥起初倒是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就笑骂道:“这整啥幺蛾子哪!”心里却是又甜又暖。
“姥姥,赶紧坐下歇歇!吃点瓜解解渴!”高雨晴忙说道。
高琳拿着一条湿毛巾走上来,“姥姥,赶紧擦擦汗!”
“姥姥,我给你捶捶腿!”高小妹腻到于姥姥身边,娇声献媚。
看宝儿静静地站在一边,一脸的羡慕。于姥姥慈祥地对他招招手:“宝儿,来!到姥姥这儿来!”
宝儿见于姥姥看过来,有点不好意思。但又舍不得这样的温暖,只好扭扭捏捏地扭过去。
“孩子!你说你扭捏个啥!咱都是一家人,可不兴这么生分!”待宝儿走过来,于姥姥揉揉宝儿的头发,慈祥地开解他。
宝儿乖巧地点点头,耳朵却变得红通通的。
“乖!”于姥姥拍拍他的手,心下甚是欣慰。女儿没有儿子,还不愿意抱养别人的孩子,她是着急的不行,可也只能干着急。宝儿这孩子恰好入了女儿的眼,她算是松了口气。
高雨晴一直在一边看着于姥姥,眼睛含着笑,更多的却是感动。
于姥姥从小就开始裹脚,是标准的三寸金莲。解放后,国家已经明令不用再裹脚。可是于姥姥已经裹习惯了,解开后倒是连路都走不稳,所以只能一直裹着脚。
刚刚她看了一下钟表,时间显示的是早上六点。重生前她尝试过步行走到姥姥家,结果整整用了两个小时。这样算来,姥姥是早上四点左右往这边赶的,一路上应该没有休息,要不凭借姥姥的三寸金莲,怎么会这么早就过来了?
两相一比较,姥姥与奶奶高低立现。
高爸亲热地凑上去,稍稍有点儿埋怨道:“娘,我不是跟大哥说过让他接你过来的吗?你咋自己过来了?这天儿那么热,万一有个啥咋办?”
于舅舅是在高爸的家具厂工作。平时吃住都在厂里。想回家的时候,他就骑着老式自行车回家看看,当天又会赶回来。
本来说是让于舅舅带着一家子住到镇上,可是于姥姥舍不得侍弄了多年的地,也舍不得她自己养的蚕,就不愿意来。
舅娘也是不愿意的,她是个勤快的人,家里收拾的既干净又漂亮。院子里种着葡萄树,石榴树,整出来的一片空地还种着许多菜。夏秋两季,院子里葱郁的绿,还有果实的红和紫,让人心生欢喜。
稍稍休息了一下,于姥姥就问厨房在哪里,想看看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高妈知道自家老娘是个闲不住的,又看她面色确实缓过来了,才领着她往厨房走。
吃过早饭之后,一家人又开始忙了起来。
十点左右,高奶奶过来,递上十个鸡蛋,算是送的暖房礼。她一看家里没有什么别的礼物,就似笑非笑地说:“她姥姥,你就这样空着手来的?”
没等于姥姥回话,高爸的声音就从门口传了过来:“晴晴,快过来搬东西!你舅舅来啦!”
“亲家,我的东西都在我儿子的车上呢!”说完又笑笑地看着高奶奶,爽朗道,“东西太多了,我一个人拿不过来,就和儿子的东西放在一起了!”
顿了顿,于姥姥又道:“今儿是他们暖房的日子,要来不少人。我闺女一个人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