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

第384章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384章

小说: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人想了想,也没说同意不同意,只是向齐纪昀问道:“船或许砸了重金也能买到,但能操船远洋的水手想必人家是不肯放手的,不知道齐东家这么有什么解决的法子?”

“做南洋、西洋的生意,我这边是没有办法的,但若是只做东洋的生意,恒泰的内河水手或许能壮着胆子行船。”齐纪昀解释道。“虽说在下从没有经营过海贸,但有些东西还是知道的,譬如长江口以东数十水里便有一股海潮由南至北直抵日本。”

陈甫筠眼角一跳:“也就是说只要找到海潮,然后顺着海潮就能抵达日本了?”

“甚至不必顺着海潮行驶,只需驶入海潮,潮浪自会推着船抵达日本。”

听到如此辛密,第四人豪气大壮:“好,那我江西德字联号就跟几位东主博上一铺。”

“齐东家入不入股?”陈甫筠的话其实是在向犹豫不决的马凤祥施压,齐纪昀连如此秘密都坦露了,又怎么可能不加入呢,因此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那马东家怎么说?”

“我?既然几位都同意,那本号就也加一股吧,只是小号本小利微,只能拿出三千贯。”

江西人摸了摸下巴:“三千贯,的确是少了一点,这样吧,本号拿七千贯出来,其余两位东主各拿五千贯,筹两万贯到福建拿船,估摸着最好的夹板商船是拿不到的,但三千料的鸟船、福船,总能拿上一两艘来。”

“我看可以,”齐纪昀并不担心大股东会侵占他的利益,毕竟买船也好,跟船政所打交道也罢,甚至日后出航日本都要恒泰行出大力的,想来众人也不会薄了他的那一份。“不过在下建议日后派息的时候按十三股来派,多出的一股为力股,由出海的水手、船头分润,一股为公中股,一应迎来送往及水手家中婚丧嫁娶都从中支应,最后一股是抚恤之用,毕竟海上行船风险甚大,总得要让水手们安心。”

在座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齐纪昀有借众人之利分摊恒泰船行开销的嫌疑,但却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所以最终得到通过,于是当场立据画押草签了协议,只要日后往盐铁衙门一备案,一个新的海贸商号就能籍此诞生了。

不过兴致勃勃的商人们摩拳擦掌的等待着打开日本国门的那一刻,而就在咫尺之遥的地方却有人对征日的结果大肆抨击着。

“日本乃前明不征之国,今上却为商贾私利不惜远征,这与汉武求西域天马有何不同。”

“邓贤弟所言甚是,今上持兵甲立业,故而笃信武力,用胥吏而不恤圣人教化,这迟早会引起大祸的,更危险的是,开劫掠他国之先河乃殊为不智,若后嗣君王也如此效仿,就怕华夏国祚不永啊,须知道,《司马法》中记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常兄说这话已经晚了,若是留心邸报的话,今上光复江南六载以来,先后在朝鲜、安南、真腊等地征伐,如今又威临日本,看起来所向披靡,不过是好大喜功而已,再加上各省冗官甚巨、吏目横行,国力摧残太甚。”说话的人叹息一声。“北方尚有半壁江山在胡虏手中,今上却重外不重内,岂非本末倒置。”

“本朝乃海寇出身,有甚么眼光远见,无非是看到北方残破,便欲抱残守缺。至于兵加四海诸夷,也无非是分散天下人的视线,造就一副四海霸主、国势日蒸蒸的假象而已。”

“常兄、李兄慎言,”说话的人并非不同意前者的观点,只是担心隔墙有耳罢了。“不过今上纯用霸道,而不行王道、圣道的确是大有问题,如今国中人心沮丧,到时候胡虏再来,恐怕即便今上的屠刀再快,也挡不住有人沦为汉奸呢。”

“是啊,那些商贾之辈有何节操,那些胥吏又有何道德。”

“不说了,不说了。”有人打哈哈道。“你我虽然热血为国,奈何朝廷不用,还是少发些牢骚,看其成败好了,君不闻,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第480章 新昌府城

“新昌府城的建设早在明郑成功实施二期北伐之后不久就开始酝酿,当初的设计是作为未来新帝国的首都,只是因为淮河决口泛滥等原因最终改变了初衷,最终形成了周长四十华里、内中一百平方里的格局……”

“虽然没有成为日后华夏帝国的首都,但作为江淮行省的首府,新昌府城更多注重的是其政治和经济上的作用,因此其城墙建设并没有与同时期的军事堡垒一样采用泰西棱堡式的形制,而完完全全依照中国古代四方形城市形制建设……”

“新昌府城每一边的城墙约十华里,高五丈,顶部宽约三丈,全部由巨型水泥块垒砌而成,水泥块与水泥块之间还蓄意采用了卡榫连接的形式,因此显得格外的坚固,只是因为当时钢铁技术尚不发达才没有采用更牢固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手段……”

“新昌府城的城墙上共有角楼四座,每边城墙各有外倾的马面六处,单边墙垛二千一百二十个,此外每面城墙还各开两处城门,城门设计有加强防御的瓮城,城门的位置上还设有强化防御用的城楼……”

“……与大多数的古代城池一样,新昌府城外同样构筑有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通过人工水渠从池河、白塔河等处引来活水,并因此可以通过小型船只进入高邮湖、洪泽湖等(运)河淮(河)水系,并有小股支流引入城内构成了城内的水景河道并为城市防火提供就近的水源……出于防务的考虑,建设时还在新昌府城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位置挖掘了四个面积极为广阔的人工湖泊,湖中各有小岛,岛上遍植花木,由此形成了东湖橘红、西湖梨海、南湖荷香、北湖赏桂等新昌胜景……”

“……以东西、南北八座城门两两相对形成四条主要干道,正好将新昌府城均分为九个大致相同的城区,而且与以往的古代城池不同的是,在建筑新昌府城之初,便在城内引入了道路绿化、城市绿化的概念,而且提前规划了沿街商铺……”

“……新昌府城中最独具特色的是完整设计了城市下水道,虽然早在宋代的汴梁城,古代中国人就出现了被称为【鬼樊楼】的城市下水道,但蒙元入侵破坏了中国城市的发展,使得下水道这一设计在中国消失了四百多年,直到新昌府城建成才重新得以延续……”

——《中国古代城市简介·第三册》

“……新昌府城的建设有无数的第一,其中就政府管理的组织方面而言,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华夏政权在其前身明郑政权重新恢复江南地区统治权之初就制定的城市管理相当注重,附郭离城制度的实施,使得每一个城市内只有一个主管单位,避免了府(州)与同城的县之间扯皮现象的出现,而厢、里坊的设置保证了华夏政权对城市内居民的控制……回过来我们继续看新昌府城的情况,城市的主干道将城区均分为九个厢,厢直属于府的管辖,各厢的巡检司具体负责区内警察、户政、工商、税收、救火、医院、道路清理等责任……”

——《城市管理学·古代城市管理简述》

当东洋水师把大宗的金银财宝运抵太仓浏河码头之际,郑克臧已经离开了新昌城渡江南下太平府。太平府的太平铁矿是华夏政权的重点开发项目,不过与官府全面掌控的琼州石禄铁矿不同,在最初阶段由华夏官府投入巨资开发基础道路之后,这个铁矿的采掘就分区发卖给了多家私商。从郑克臧的角度来看,这样即可以避免官营机构日后的臃肿、腐败、运作不良,同样也降低了官府采买矿石的成本及与矿工可能出现的直接经济冲突。

当然除了采掘环节以外,对于粉碎、洗矿、运输、冶炼等缓解还是牢牢掌握在华夏官府手中,兵部、盐铁衙门及内廷经理处在太平府都设有主管单位,不过真正让人视觉上得到冲击的还是江岸边不可胜数的大型水车以及内陆官私冶坊如林的烟囱。

“眼下矿区一年能提供二百万石的矿石,”盐铁衙门下属矿冶司驻太平的员外郎向郑克臧禀告着,随着中央政府官制的微调,诸部、诸衙门、大审院、监察院的下属二级部门的名称也被统一为司,司郎中的品阶也划一为正四品,作为司副官的员外郎也统一化为正五品。“在这个基础上,官属冶坊每年能冶炼粗铁二百五十万斤,锻打过的精铁一百四十万斤,另外私冶坊每年也能出粗铁三十万斤,精铁约十万斤。”

二百万石的铁矿石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换成异时空的单位不过十二万吨,由此出产的粗铁、精铁更是不能满足郑克臧的需求:“卿等倒是说说,制约产量的问题是什么?”

一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还是兵部军械司铁作处驻太平的副主事回应道:“回禀圣上,臣窃以为归根到底还是各处矿场的人手不足。”

江南、江淮本是人口过剩的地区,本不该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由于要填补湖广、云贵、川益等地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匮乏、土地抛荒的问题,从明郑时代开始,郑克臧就大量迁移江浙、江淮、江赣、闽粤的富裕人口充实西南、中南,再加上郑克臧还要广泛开发金兰、西渤泥、西归浦、虾夷地等都护府需要人口,在江浙开发外贸手工业也需要人口,兴建新昌城同样需要人口,因此一时间出现找不到矿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卿等可是看上了新昌那边的辎工军了?”郑克臧一听就明白对方葫芦卖的是什么药。“新昌府城虽然建成了,但该部辎工军却另有大用。”照道理说郑克臧不必向面前这些低品小官解释什么,但朝廷的决议很快就会通过邸报大白天下,所以他用不着蓄意隐瞒。“朝廷已经决议将新昌的辎工军调去东面修海塘。”

修海塘?一众小吏不禁面面相觑,须知道根据中央政府跟地方分肥的协议,一般而言,在江淮修海塘就应该由江淮都督府出面主持,经费也是走的江淮的账目,然而这次怎么会由中央调动辎工军去干呢?若是江南、浙西、浙东甚至福建、东宁都有样学样请求朝廷出面,那这个亏空可就大得没边了。

是的,没错,从明郑到华夏,财政问题始终是上下的一大心病。别的不说,光夏军陆师目前的七十五个师一年的军费就二千五百万贯,水师方面稍微少一点,但要保持三洋水师二百多艘舰船和四个龙骧军师以及长江内河水师、珠江内河舰队和各镇守府的伏波军,少说也要一千五百万贯,这就四千万贯去掉了,而明季清初的总财政收入才多少?

当然明清两代主要靠的是田赋,而华夏朝的田赋则是按国库二、省库二、府库三、县库三的比例主要是用来支付地方支出的,但是华夏的官府下乡政策使得府县用于支付官员薪俸的开销过大,就算国内的商税也一样按同等比例分配,可府县两级还是没有余力实施应该府县承担的地方建设,甚至有时候还要需要国库和省库转移支付来弥补亏空,以至于省一级也没有太大的预算来实施道路、水利等工程。可以说华夏的财政健全是完全建立在海贸关税上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日本中断贸易渠道之后,郑克臧不得不派兵叩关的原因之一。

“投入辎工军也不符合朝廷把矿山分包的宗旨。”郑克臧用不着考虑这些低品官员在想什么,继续说道。“至于人手不足的问题嘛,大可以考虑从南洋、西洋引入奴工。”

清理土著,引入汉家子民,这才是一劳永逸控制住南洋、西洋诸岛的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